高弦在米国会晤的政坛要人肯定不止老布殊一个,比如,值得一提的还有尼客松。
就在这个二月份,尼客松刚完成了对中国的访问。
本来,这个行程的提出,应该在去年实现,但去年米国总统福特有访问中国的行程,于是尼客松便很识趣地没去抢风头,改为今年访问中国。
仅从尼客松的气色看,就能判断出,这位在米国被媒体唾弃的前总统,访问中国的行程应该很愉快,得到了在米国被踩在淤泥里的尊重。
其实,尼客松在米国的舆论困境,真的只能寄希望于时间去冲刷了。
高弦有份暗中资助、英国著名时事评论员和记者大卫·弗罗斯特制作的访谈节目——《尼客松访谈》,已经在去年年底呈现在公众面前了。
刚开始,米国三大广播网的米国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告公司都对《尼客松访谈》这个节目嗤之以鼻,所以播出渠道走的是行业地位差一等的互助广播系统。
就收视率而言,《尼客松访谈》的播出效果相当不错,首映的时候,吸引了四千五百万米国人观看。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
世界闻名的奥斯卡颁奖典礼都没有这么高的收视率!
就米国的媒体行业发展趋势,完全可以确定,《尼客松访谈》的收视率纪录将会长期存在。
得益于这些成果,互助广播系统被大肆吹嘘成有望成为米国第四大广播网,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改变初衷,决定播出《尼客松访谈》。
说到更具体的情况,大卫·弗罗斯特这位制作人从《尼客松访谈》的收益中得到了一百万美元。
虽然《尼客松访谈》收视率创了纪录,但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米国百分之六十九的公众认为尼客松仍在试图掩盖真相,百分之七十二的公众认为尼客松犯了妨碍司法的罪行,百分之七十五的公众认为尼客松不应该在公共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显而易见,这个结果让尼客松很郁闷,但这位米国政坛元老倒也想得开,毕竟,被人非议总比彻底遗忘好多了!
从这件事上,高弦再次直观地了解了米国媒体的好笑之处,尼客松被如此口诛笔伐,可实际情况却是,人家在米国政坛仍然具有影响力。
就拿今年的米国大选来讲,尼客松对共喝党内激烈的提名人竞争保持了中立态度,既不站在特赦了自己的米国现总统福特一边,也不站在标新立异的李根那一边。
至于到了米国之外,尼客松这块米国前总统的招牌,更是相当有认可度。
尼客松可谓无事一身轻,时间没有担任中央情报局局长的老布殊那么紧张,所以高弦和对方聊了不少话题,其中就包括,由看起来无解的滞涨所引发的经济政策争论。
其实,尼客松的米国总统任期政治成就虽然以外交成果闻名,但经济方面的作为也不容忽视。
就拿那个被媒体称为“尼客松冲击”的政策内容来讲,除了停止美元兑换黄金义务,还有管控工资、物价等等,进而和今日作用力越来越明显的滞涨现象,难以脱离关系。
倒也不能说尼客松施政如何糟糕透顶,因为他的任期赶上了美元危机、越战泥潭、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世界石油危机等等一大堆烂事,想找到一个类似最大公约数那样的万金油解决方案几乎不可能。
“以我对伯恩斯的了解,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货币政策,今年有极大可能宽松一些。”语速放得很慢的尼客松,注视着高弦,似乎担心他不能理解,于是还做了一个手势,“以满足某种程度的正治需要。”
高弦的眼界如果还停留在刚来到这个时代的水平,那肯定无法理解尼客松话里的深层次含义,但这些年他一直都在勤奋好学地提高自己,情况自然也就不同了。
尼客松所提到的伯恩斯,是美联储的现任主席阿瑟·伯恩斯,其是尼客松一九六九年开始第一个总统任期的时候,精心挑选出来的新一任美联储主席。
阿瑟·伯恩斯是著名的经济周期理论专家,学术成就堪称宗师,早在艾森豪威尔担任米国总统时期就成为了米国国家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主席,进而那时还是米国副总统的尼客松对其欣赏有加,一登上米国总统宝座,便委以重任。
肯尼迪正府时期和约翰逊正府时期,美联储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等到尼客松就任总统的时候,米国的通货膨胀情况就已经很严重了,于是走马上任的阿瑟·伯恩斯,一脚踩了刹车,美联储开始收缩银根。
到了一九七二年,尼客松为了赢得当年的大选,对阿瑟·伯恩斯施加压力,希望美联储实行刺激经济的宽松货币政策,提高就业率,好赢取选民的支持。
美联储一向宣称自己独立,这也是它能在全世界以特立独行姿态,让堂堂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成为私人机构的立身之本。毕竟,不少人还是相信,其独立于正治弊大于利。
不过,轮到阿瑟·伯恩斯做美联储主席后,白宫就相对强势一些。其结果就是,美联储暂时松了松油门,导致包括就业率在内的经济数据指标相对好看,给尼客松赢得大选送上一记漂亮的助攻。
有了这样的先例,尼客松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阿瑟·伯恩斯为了取悦白宫,会再次放松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称得上有的放矢。
高弦琢磨了一下,受这个时代的经济准则所限,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抑制通货膨胀要付出失业率提高的代价。如果尼客松预测成真,阿瑟·伯恩斯为了取悦白宫,让美联储放松银根,刺激经济,好帮助福特争取选民支持,那米国的滞涨将会雪上加霜。
当然了,米国被滞涨如何折腾,不会让高弦这个外人产生什么切肤之痛。
确定局势走向,才是高弦的最终目的,如此他才能审时度势地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决定。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