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贾诩话音未落,殿外一风尘仆仆的使者拉着长腔前来禀报,单膝跪地道,“周都督命小人快马加鞭送来消息,蜀国已于半月之前被王翦攻破国都灭亡,秦国开始向洛阳西增兵。”
斥候话音落下,殿中一片寂静,所有人瞬间都失去了声音。
方离闭上眼,轻声沉吟:“秦灭了蜀国,巴国就时日无多了。文若,你猜中了...”
贾诩长叹一口气,正准备说些什么,突然一顿,瞳孔不可置信地鼓起,半晌,兀地重重跪倒在地,额头猛地敲击在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文和?!”方离大惊,“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主公,是贾诩弄巧成拙,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贾诩保持额头触地的姿势,哽咽道,“臣利诱义渠攻秦,好让楚军腾出手救援平陆,秦国想必是将计就计,让楚军以为秦国的重心在咸阳抵御义渠,实际上却已经大举进川征讨巴蜀。否则蜀国民风彪悍,又占据蜀地天险,如何可能被灭得如此之快?”
“臣早该想到,草原蛮族都是无信无义之辈,肯定是刚打一两天,发现无利可图就会退去,怎么可能老老实实把秦军拖那么久!”
贾诩字字句句满是愧疚,方离默然无言半晌,突然笑道:“别跪着,起来说话。”
贾诩依然低着头:“臣有罪!”
“那时寡人从曲沃撤兵,若不是你及时搬来了楚军,说不定寡人就已经陷入魏军的包围了。”
方离缓步走下台阶,双臂用力将人拉起,又轻轻握住贾诩的手,“危机之中,正是先生的计策救了寡人,救了唐国,又何谈弄巧成拙?”
一旁的荀彧也附和道:“正是,秦国虎狼之师,军中猛将如云,就算没有支援蜀国也撑不了多久,现在最重要的,是想办法渡过这次危机。”
方离双目真挚,四周同僚们也毫无怪罪之意,反而纷纷出言安慰,饶是贾诩被世人谬以毒士也忍不住心下震动,沉凝半晌,骤然挣脱方离双手,蓦地一揖到底:
“此危机因臣而起,也当由臣去解决,请主公再信臣一次。”贾诩抬起头,双眼迸发出狠辣的意味,“阖闾不是想连横吗?臣倒要看看,没了那些自不量力的小国,他吴国拿什么去连!”
方离眼前一亮:“文和有何计划?”
贾诩的计划很简单——各个击破。
伍子胥视楚国为寇仇,有他在,吴国的首要目标肯定是灭掉楚国,伍子胥来唐,除了尝试离间计之外,也是为了试探唐国是否已经兵力空虚,没有了再战之力?
贾诩让方离调兵正是为了虚张声势,让伍子胥以为三家攻晋中唐国的消耗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大。
吴国除了伍子胥之外还有孙武,此法肯定无法阻止阖闾的进攻,但至少可以通过扰乱伍子胥的判断,为唐楚争取一点时间。
现在无论什么计划,最需要的都是时间。
荥阳,驿馆内。
伍子胥正一边收拾行囊,一边回想着在大殿上的所见所闻。
唐国国君励精图治,又有诸多良臣辅佐,那几个武将一看就不是池中之物,假以时日,必定是吴国称霸中原的大敌。
这样的国家,决不可任其坐大。
正想着回国后要如何把唐国的威胁强调给吴王的时候,门外的小厮突然来报,说是公孙衍大人求见。
话音未落,公孙衍爽朗的笑声已经传进院中:“哎呀,大夫,今日在殿上多有得罪,还望大夫多多海涵呐!”
伍子胥拱手回礼:“公孙大人言重,我吴国偏居一隅,唐公看不上也正常。”
“先生千万别这么说。”公孙衍挥挥手,“主公派衍过来就是给先生赔罪的,还望先生与吴伯不要计较。”
伍子胥淡淡一笑,正准备说话,手臂突然一紧,却原来是公孙衍一把抓了上来。
“先生初来唐国,想必还没时间感受感受我唐国的风土人情吧?”公孙衍努努嘴,不由分说地就把人往门外拉,“来,这次在下做东,一定要让先生好好尝尝我大唐美食!”
“公孙大人,公孙大人?”伍子胥猝不及防下被扯得脚步一个踉跄,不由得苦笑道,“公孙先生,在下得赶紧回国了,不然会被我王怪罪的。”
公孙衍满不在乎地拉着人继续走,到了门口又强行把伍子胥赶上马车:“一顿饭的事嘛,不会耽误先生公务。”
这边公孙衍软磨硬泡把伍子胥带到酒楼里胡吃海喝,那边荀彧、贾诩和法正的车马已经静悄悄离开了荥阳,直奔三个不同的方向。
方离站在寝宫的地图墙边,手指摩挲着洛阳所在的位置,目光阴鸷:“来人,给子孝和孟德去信。”
与此同时,楚王熊侣正召集群臣廷议,拿着从唐国传来的书信大发雷霆。
“好一个阖闾,真是好胆!”熊侣将书信重重拍在桌案上,怒吼道,“陈国、蔡国又都是些什么东西,竟敢在我大楚面前露出獠牙!”
说完,又把怒火转移到了殿中低着脑袋的群臣身上,恨声道:“还有你们,寡人养你们是干什么吃的!要不是方离兄弟及时发现,恐怕等到五国大军压境了你们才知道吧?!”
众文武脑袋垂得更低,心中不住地喊冤。
他吴国又没有派使者来楚,我们从哪里去发现啊!
熊侣一眼便看出了众人在暗暗嘀咕什么,脑袋不由一阵抽痛。
大楚不缺猛将,但这文臣谋士真是太缺了...
见熊侣半晌不说话,上卿子玉鼓起勇气问道;“王上,是否要让项燕将军调兵吴楚边境?”
“让将士们飞过去吗?”
熊侣闻言恨不得把王冠砸到子玉身上,“让项燕将军调兵,亏你也说得出口!是想让秦军长驱直入到我郢都城下吗?”
子玉讨了个没趣,缩缩脖子不敢再言。
熊侣深吸一口气,不想再看见这个没脑袋的东西,干脆点名道:“屈原,你怎么看待此事?”
三闾大夫屈原是楚国为数不多有政治头脑的人,闻言迈出一步,拱手道:“敢问大王,唐公在信中可有建议?”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