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长亭(一)

  蹄声得得,长安城西十里之外的官道上,一行十余骑占据了半边官道,收束着马缰,缓步而行。

  骑士们身形彪悍,背插翎羽,腰悬利刃,此时正值初夏时节,但这些骑士却还穿着皮袄,头上戴着厚厚的皮帽,装束样貌皆与汉人大异。

  路上行人纷纷侧目,好奇的打量着这一行人马,但也仅止于此罢了,这些年大秦威名远扬,入贡之异族,往来之商旅数不胜数,对于长安左近的人们来说,这样的异族人已经没太多的神秘可言。

  而这些异族人也确实和其他初到大秦的人差不多,样貌“丑陋”,身上处处都是风吹日晒的痕迹,而且他们显得[过于严肃,努力的仰首挺胸,却并不能掩盖他们的自卑和紧张。

  这就是这些年来,出现在大秦的异族之人给秦人留下的普遍印象了。

  对于见到这支骑队的秦人来说,可能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他们队伍中竖起的那杆大旗还算别致。

  飘扬的旗帜上,有着精致的金色花边儿,中间绘制着一头白象,骑士们大多背后都有着背旗,很像是大秦军中的传令官儿。

  路人们猜测着,这应该是西边儿哪个部族来大秦入贡的使节才对。

  想到这个,大多数的路人都会报之以自信而又骄傲的微笑,避让于道旁,有见识的人还会告诉身旁人等,后面肯定还有大队人马跟着,要看个稀奇的话,不妨再多等等。

  骑士中。有一人穿着一身白袍。年纪不大。身形高大健硕,高颧深目,带着弯曲的长发编成许多发辫,系着金银饰品,虽说脸上还带着些稚气,但不用故作威严,便有威势流露,显得格外惹眼。

  而这位年轻的贵族其实和周围的骑士差不多。心中多少有些焦虑,不过他和身旁的这些人不同,他所忧虑的是,这次出使大秦,他身上的担子着实不轻。

  汉人帝国的强盛,他已经有所预料,而且,也让他十分仰慕,他也相信,那位拥有着几乎可以与真主相比美的权力和荣耀的皇帝陛下。应该早已知道他们的来意。

  但……当离那座传说中的黄金之城越来越近,他还是有了一丝恐惧。当然,真主在上,再强大的异教徒,也不会让真主的信徒畏惧,真主也会给他无穷的勇气,去战胜那些愚蠢而又狂妄的敌人。

  不过,他现在的使命不是让异教徒明白真主的威严,而是去结交一个强大的盟友,这……需要耐心和手段。

  真主说过,在强大的朋友面前,应该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敬意,如果必要,甚至可以卑微一些……

  年轻的贵族,在为自己找寻着理由,缓解着自己的焦虑和忐忑,实际上,更为可悲的是,作为一位虔诚的穆斯林,他差不多已经失去了继承回鹘汗位的资格,而现在,他还需要借助身旁这一群异教徒的帮助,才能加重自己的筹码。

  到了这里,远远已然可以隐约看到长安城高大的城墙,年轻的贵族对身旁这些佛教徒的忍耐也已到达了极限,放下那些混乱的思绪,年轻的贵族用他那生硬的吐蕃语说道:“桑达大人,我想应该到了分手的时候了,感谢您在这一路上的帮助……”

  他身旁身材粗壮,满身散发着浓重的羊膻味的吐蕃汉子听了,爽朗的笑了起来。

  他毫无顾忌的身手拍了拍年轻贵族的肩膀,“王子殿下,不用这么急着离去,在那座大城里,我们也许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我们需要互相帮助,而且,这也需要僧主的旨意,您说是吗?”

  年轻的回鹘贵族心中涌起无法遏制的怒火,暗自咒骂了一句,该死的异教徒,但得益于长年累月的宫廷教育,脸上还是露出了温和的微笑。

  “您说的对,我们的前途确实充满了未知……但……也许僧主大人并不愿意跟一位真主的信徒交往太多啊。”

  吐蕃汉子撇了撇嘴,显然他并不算是一位真正虔诚的佛教徒,对于教派之别也并不那么在意,实际上,他更在意的是,还能再多喝上几天回鹘崽子们酿造的葡萄酿。

  吐蕃汉子没有再说什么,他们口中的僧主是吐蕃白象佛国的大僧官,地位相当于佛国的太子,主持着佛国的政务。

  虽然作为武士的他对佛祖并不那么虔诚,但对于身边这位来自回鹘汗国的,信奉真主,在旅途上大肆浪费清水的王子殿下还是充满了由衷的厌恶。

  民族,信仰,身份大异的他们,永远都不会成为朋友,这一点他知道的很清楚。

  沉默下来的他在想着,据说来到长安城外,应该有人迎接他们,在这里,是不是应该让队伍停下来,汇合在一起,等待那些迎接的人呢?

  这是白象佛国第一次入贡大秦,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而他们唯一的目的,其实也和其他几个佛国一样,都是向这个令人敬畏的宗主献上自己的敬意,期盼得到大秦皇帝陛下的垂青,让白象佛国在吐蕃的地位更加稳固罢了。

  不过不用他下令,一行骑队已经缓缓停了下来,因为,十里长亭到了。

  当然,这些异邦人并不知道何谓十里长亭。

  看着道旁不远处的人群,以及停在道旁的车马,吐蕃武士们不由自主的勒住马缰,茫然四顾。

  “这里是我们汉人送行的地方,看这个样子,应该是有人要去远方为官,所以送行的人多了一些。”

  一位随行的汉人官吏给吐蕃官吏解释着。

  很快,汉人的礼仪以及他们对异族之人的宽容便表现了出来,有人过来彬彬有礼的打问了几句,道旁的车马便挪了开来。

  不过吐蕃人和前导中的汉人官吏商量了一下,还是停在了此处。

  不过,热闹的十里长亭,还是让回鹘王子兴奋了起来,他还年轻,喜欢看个稀奇,而一路上,虽然经过了许多汉人大城,却没什么机会领略汉地风情。

  不然的话,以他的身份也不会带着贴身卫士,跟一群吐蕃武士混在一起,作为大队人马的前导。

  跟吐蕃武士首领桑达说了两句,这位王子殿下便带着贴身卫士慢慢靠近了人群外围。

  桑达无所谓,只是又请求汉官跟上去,别让这位王子殿下闹出什么事来,而他自己则对属下武士们严加告诫,不允许他们私自离队,接着又派人去后面,让那些懒惰的回鹘贵族们赶紧过来,劝一劝他们的小王子。

  因为他已经得到了汉官的警告,这些聚集在这里的年轻人,都是汉人中的武士,其中很多人身份都很尊贵,不能轻易招惹。

  从这个也能看得出来,深受佛教影响的吐蕃人,表现的更加驯服一些。

  十里长亭周遭的年轻人们,并不很在意突然出现在这里的入贡使节队伍,对于他们来说,今天最大的事情,就是要送别一些去西北为官的同窗。

  人还没到齐,正式的仪式还没开始,他们身着青衫,挂着腰刀,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相互谈笑,温文有礼,却又透着一种难言的彪悍之气,肆意挥发着青春年少的热情。

  当这位回鹘小王子殿下靠近人群的时候,他有些后悔,因为侍奉真主的原因,他并没有认真的学习汉话,所以他听不懂这些汉家年轻人在说些什么。

  其实,这也正是他作为王子,却被众多的贵族诟病的一点,与强盛的大秦交往,需要回鹘人去学习汉人的一切,而非一心想去当大食人的神明的徒众。

  换句话说,他并没有尽到一个王子的义务。

  当然,在他那位宫廷教师,一位在宫廷中很有地位,并是虔诚的穆斯林信徒的贵族教导他,不用去管其他人说什么,因为真主会告诉他,前方的道路在哪里。

  世上所有事情的对错,在可兰经中,都能找到相应的答案。

  他一直以来,对这一点也深信不疑。

  对于父汗的厌弃,以及兄弟们以及众多贵族的攻讦,他也能做到有攻有守,最让他得意的是,他现在几乎可以用真主的教导来描绘世间的一切了。

  将教义融入生活,这也正是一位虔诚信徒的标志。

  对于这次出使,他抱有很大的期望,感化异教徒,这在穆斯林教义当中,是最宏大的功绩之一。

  强盛的汉人帝国,众多的人口,不正是真主赐下的考验吗?

  当然,他也清楚,能够争取到这次机会,是因为汗国已经多次派出使节,想要借助汉人的帮助,打通前往西方的道路,却又一次次无功而返。

  当初贵族们口中铺满黄金的商路,现在却让回鹘汗国的处境越来越尴尬。

  物产匮乏的回鹘汗国,如今却只能眼瞅着通畅的丝绸之路,却不能从中得到利益,这让回鹘汗国上下,都很苦恼,因为他们缺少交易的资本。

  所以,在多次失败之后,他才能得到这样的一次机会,带领使节队伍,来到这个汉人国度……

  ...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将血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