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巨大的石块,翻滚着,落向城池,然后发出一声声巨响,整个韦州都好像在震动一般。
密密麻麻的身影,顶着盾牌,迎着同样密集的箭雨,在大地上涌动,不时有人惨叫着倒下,或者迎来死亡,或者被同伴儿救起,扶助而行。
很快,韦州城下,就多出了无数尸体,鲜血的味道,也开始在秋风中浓重了起来。
秦军的队列依旧整齐,将韦州三面,围的水泄不通,队列中,一个个秦军将士,冰冷而又麻木的注视着前方,这里,已经没有什么新兵了。
从庆阳,到萧关,再到韦州,就算没有经历过怎样艰难的战事,但西北的风沙,还有散布在道路周围的部族,都磨练了他们的精神,让他们迅速的融入到了这场战争中来。。。。。。。。。。
这是第一天攻城,远没到最惨烈的那一刻,现在,只是攻城的序曲,需要忍受一定的伤亡,填平韦州还算宽阔的护城河。
这样的事情,必然也不会由各部精锐来做,他们中最主要的来源,还是民夫,这无可避免,当然,和以往民夫要忍受最惨痛的伤亡不同,秦人这里已经为他们准备了比较好的防护。
这不再是猛虎武胜军的专利,无论猛虎武胜军的制式军刀,还是投炮,或者其他在河中河东战场上经受过战争检验的东西,都已经渐渐在各军普及装备,以大秦如今的国力,这样的事情。已经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了。
当然。大将军赵石领兵。照例不会太过仁慈,填平沟壕这样的任务,怎么会少了沿途搜掠而来的西北部众以及各处盗匪呢,其中,还有一部分,则是陆续俘获的降俘。。。。。。。。。。
他们中间,很多都是汉人,但既然曾为西夏人效力。在大将军赵石这里也不会受到过多的优待,他们会在攻城之战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也是注定了的,当然,在经历过这些战事之后,他们中一些人会补入秦军当中,立下战功的,则可以得到奖赏,其余人等,也会得到自由。成为大秦治下的百姓。
实际上,在赵石心目中。这些在西夏人统治之下日久的汉人,还另有用处,一场场战事下来,俘获的党项羌人将越来越多,这些西北汉人还可以当做屠刀来用上一用。
可以说,护城河的作用在这样一场战事中,并无多少发挥的余地,这里不是江南水乡,所谓的护城河也没有多深,更不会有多宽。
随着尘土飞扬,多半天的工夫过去,韦州城的护城河已经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之中,随着一队队灰头土脸,好像在泥土中打过滚一样的民夫,战俘归队,战争的序曲终于结束了。。。。。。
随之,各部将旗开始前移,一队队秦军兵卒整理好武器甲胄,一阵阵呼嚎声在四处响起,那是各部将领们在鼓舞士气。
随着隆隆的战鼓声开始作响,一列列秦军士卒在军官声嘶力竭的命令声中,顶着盾牌,开始迈步向前。
城头的西夏人也是奔跑呼喊,战争终于进入到了最惨烈的攻城阶段。
密密麻麻的箭矢从城头升起,然后带着令人毛骨悚然的锐啸声落下,就像雨点般钉在盾牌上落在地上,或者插入人的身躯,带走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这样程度的攻击,并不能阻止秦军向前,在经过箭雨的洗礼之后,秦军终于来到城墙之下。
带着倒钩的攻城梯猛在秦军阵中升起,并拍在城墙上。
城头西夏人的惊呼和嚎叫,隔了很远,也能清晰入耳。。。。。。。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典型到有些枯燥的攻城战事,一方围城而攻,一方死守,可以说毫无新意可言,但越是这样的攻城战事,才越发残酷。
这样和消耗无异的攻城战,严格意义上来讲,就战术层面,是从来不会产生什么胜利者的,攻城的一方,无疑有着战场的主动权,但却要忍受地利上的劣势,而守城的一方则相反。
许多攻城之战之所以被人传扬,不过是因为由战术而及战略罢了,而如今的韦州城,到底能不能成为这样一个角色,还要看战事后续的发展。
秦军开始登城,韦州还算高大的城墙上,开始出现一串串的秦军身影。
这个时候,秦军不可避免开始出现大量的伤亡,城上的西夏人,拼命的射出箭矢,扔下石块,倒下早已准备好的滚烫热油。
一个个秦军惨叫着,手舞足蹈的落下去,他们中很多人,将不会再有机会站起来,城根上,尸体开始堆积,鲜血开始流淌,很快,这里的土地就泥泞了起来,也开始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儿。
几架扶梯还没有靠上城头,就被伸出来的撑杆挑翻,晃悠悠的向反方向倒去,将下面躲避不及的秦军砸的骨断筋折。
这个时候,一声大响,南城城门前的吊桥终于被砍落在地,早已等候多时的秦军立时推着撞锤车,向城下推进,城头设下的箭雨,被撞锤车的挡板挡住,对他们并无多少损伤,很快,他们便来到城门之前,推动巨大的撞锤,开始砸起了城门。。。。。。。。
城头倒下了一片火油,火把扔出来,城下立时火光一片,将扶着撞锤车的秦军士卒烧的惨叫连连,但并不能止住秦军的行动,很快,火焰便衰弱了下去,立时便有秦军补上,撞的城门咚咚大响。
终于,有秦军将士冲上了城头,秦军阵中,立时发出参差不齐的欢呼声,秦军的战鼓声,也猛的急促了起来,像是在催促战士们勇猛向前。
不过,希望很快就被蜂拥而上的西夏兵卒所不灭,上了城头的秦军士卒,纷纷被斩的血肉横飞,掉下城头。
过了也不知多少时候,仿佛老天爷也不愿再看到人类互相残杀的丑恶景象,拉过浮云遮住了面庞。
这时,秦军的勇气已经衰竭,终于,也不知是谁,开始掉头向后跑去,整个秦军的攻势,一下便崩溃了开来,在城根上的秦军,抛下还在攀爬扶梯的同袍,纷纷向后退却,然后在慌乱中,被城头的西夏人一个个射倒在地,他们很快退出了西夏人的射程之内。
战鼓声猛然停歇,数万秦军将士,寂静一片,眼瞅着城墙上的秦军士卒,被西夏人一个个杀死,尸体掉落在城墙前面。
帅旗之下,赵石冷漠的看着这一切。
随口传令,“传我军令,先自退却者,全伍皆斩,再斩队正,营正十军棍,让其戴罪立功。”
城头方向,响起西夏兵卒的欢呼声。
但秦军并不罢休,第二波攻势很快便已来到,和前面别无二致,然后是第三波。。。。。。。。。。。
等到太阳西沉,天色渐渐昏暗,赵石终于传下了收兵回营的命令。。。。。。。。
一天的战事终于落下了帷幕,三面攻城,除了填平了护城河之外,皆无所进展,到是西城,三次攻城,皆都登上城头,赵石传令嘉奖,使主攻西城的郭猛部,很是得意了一番。。。。。。。
夕阳西下,城上城下,都散发出浓浓的血腥味道,夹杂着烟火之气,诠释着战争的残酷。
西夏人在平静下来之后,不断的将战死士卒的尸体扔下来,让城墙之下,更是一片狼藉,寒鸦漫天飞舞,等到秦军陆续归营,它们便迫不及待的落下,开始享受这难得的美味了。。。。。
回到营中,秦军上下,默默舔着伤口,炊烟升起,热腾腾的饭食,让战士们紧绷的精神渐渐舒缓下来。
将领们闲不下来,四处安抚将士,然后,各部将领还要到中军大帐,商议得失,并准备明天的战事。
实际上,无论是赵石,还是各部将领,皆能看的明白,守城兵卒,也就是西夏静塞军司,并不算强大,甚至于,猛虎武胜军的年轻将领们以为,这样的守军,他们一个冲锋,就能冲上城头,破了韦州城才对。
对于殿前司禁军,从来不会放在这些越来越桀骜的年轻将领眼中。
不过,赵石还是决定,明日照旧,并安抚众将,不要心急。。。。。。。。
可以说,如今的赵石,统兵打仗越来越是得心应手了,伤亡,也只成为了他心中的一些数字,不过,这样的将军,才能称得上是称职,老话说了多少次了,慈不掌兵,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忍受不了部下伤亡的统兵大将?呵呵,自古以来,比之名将可能还要少些吧,他们可能早就在成为将军的途中,就被淘汰了,而士卒将领们,也从来不会将性命交给这样的家伙。。。。。。。。。
惨烈的攻城战依旧在继续,韦州城,城上城下的鲜血不停的流淌,很快,就让城墙变了颜色,城下的泥土,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已经完全变成了刺目的血红色,时刻都在散发着异味。
而作为大军统帅的赵石,实际上目光早已不在韦州城了,韦州城内的西夏人在拼命拖延时日,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这一场战事,更像是耐心的比拼,而这耐心,却是用鲜血和生命来充实的。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