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史话:定海古城墙记

  中国人对城墙一般都不会陌生,假如你游览过长城、北京的紫禁城、南京的台城、苏州的盘门、嘉峪关的关城、蓬莱的水城后,会由此而产生一种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中国式的城墙,或蜿蜒山顶,或临踞水际,或横亘沙漠,或穿越林在平莽,并都以久历沧桑的遒劲姿态,向后人无声地展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不朽的辉煌业绩。它们不但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和参与者,还成为华夏文化的代表和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城墙的历史十分悠久,它的内涵也极为丰富。城墙,是一种具有一定的厚度与高度、由土或砖石筑砌的刚性实体。它处于城市或建筑组群的周围,起着分割空间、阻隔内外的作用。还有最主要的原因,是出于它的对外防御性。由于古代战争中的进攻手段一直相当原始,因此城墙这种并不十分先进的防御构筑物,在我国竟然沿用到封建社会末期。舟山虽孤悬于东海汪洋之中,但定海的古城垣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虽位列中国七大古城垣之后,但定海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其城垣之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之深厚,是有独特之海岛风韵的历史文物。

  一、唐代:置翁山县后的第一次筑城

  定海古城已有1200多年历史了,在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定海在义页河首建翁山县。筑城后因义页河土轻,于是迁移到定海依锁山(南宋淳熙年间改称镇鳌山)东南麓始筑土石城墙,呈方形,城墙长5里,缺西北角约半里(跨越锁山部分),设四门。据民国《定海县志》载:“唐开元间,析鄮为翁山县,筑城于义页河,后以土轻,移镇鳌山旁,周广五里。”不过,到了唐大历元年(771),因袁晁海上聚义而废县。定海的古城也随之被废弃,此城仅存世三十三年。

  二、宋代:城墙形成了城防体系

  宋代的城墙总结了筑唐城的经验,形成了城防体系,有府城、子城两道。大致由城墙、城门、瓮城、马面、钟楼、鼓楼、望楼、弩台、敌楼、马道等组成。宋代城墙一般高度在11米左右,在城门外构筑有瓮城,多为方形或者半圆形,厚度与城墙相同。城墙上设置有女墙、雉堞、马面和弩台。马面(又名行城、敌台),这是依一定距离在城墙外侧建凸出的墩台,平面有长方形和半圆形,与城墙合为一体,上设供士兵休息的战棚,战棚四周有木桩围护。因外观狭长如马面,故名。它一般宽度为12~20米,凸出墙垣外表面8~20米,间距为20~250米(一般为70米),即在弓矢投石的有效射程以内,特点是能够自上往下从三面攻击城下的敌人。(由于火器出现,宋、元以后的城墙,已很少使用这种构筑物了。但舟山在元、明代因战事频多,仍在使用这种构筑物。)

  为了避免城门不致直接暴露在敌人的攻击下,常在城门外侧添筑城墙一道,以形成一区面积不大的防御性附郭,这就是所谓的瓮城。瓮城者,顾名思义,一旦敌人进入此处,就会遭到四面围攻,犹如瓮中之鳖。瓮城外设置壕沟,上设吊桥,沟通往来,壕沟内侧(靠近城墙侧)构筑有羊马墙。壕沟外测则设置有拒马枪和陷马坑,作用大致是防止敌军骑兵的快速冲击。北宋熙宁六年(1073)舟山恢复了县治,改翁山为昌国。依旧址扩筑城廊。城墙是土石结构,高2.4丈,址广1丈,长度也有所增加,延袤9里,北际山,东抱衙山(鳌山),西跨镇鳌(镇鳌山),自东南及西1260丈,围成一个0.8平方公里区域的城区。周城设东南西北四门,门楼上增设楼穴,沿城新挖壕河,置吊桥,并罗以月城(瓮城),规模比唐代古城大有扩展。但在建炎中期,毁于入侵的金人之手。

  三、元代:为出入方便增设城门六所

  宋以后,或因兵燹战火,或因风雨侵蚀,城墙屡毁屡建。元至元十五年(1278)升昌国为州,“增设城门六所”。据元《大德昌国州图志》记载,“州城周广五里”,有“城门六所”。城门是城市内外交通的出入口,其建筑之规模、数量常依城市的大小、形制、方位、用途等因素来确定。所以东隅有“东江门”,西隅有“西门”,南隅有“南门”,北隅有“上荣门”、西南隅有“舟山门”、东北隅有“艮门”,旧名虞家桥。比宋之古城多了两个城门,出入更为方便。

  四、明代:改州为县后按旧址增修城池

  史料佐证,明代仍多使用瓮城。明代,城墙屡毁屡建,明代制砖业的蓬勃发展,使陶砖普遍用于各种建筑。现存各地的砖城墙,几乎全部建于明代,特别是中期以后。虽然这些城墙绝大多数都是两侧包砖、中央填土的形式。但也有下部以条石上部用皆为由一般黏土所烧制的青灰城砖叠砌的。在定海建的防倭之城堡,其墙垣、炮台、雉堞皆用石砌。

  据志书载:明洪武二年(1369),昌国改州为县,按旧址增修城池。址宽1丈,高2丈4尺。辟东南西北4门,上置楼,门前8~10丈拐弯增筑城门与城墙连接称“月城”,以固正门。有雉堞(齿状矮墙)2673个,警铺60座,城外自东南至西挖护城濠(后称濠河,西北有山未挖)长1260丈,城外是护城河(旧称“濠”),河上架有桥。水门于东南,各置吊桥。据清光绪《定海厅志》载:明洪武十二年,“增葺昌国城池,改州为县,旋复设卫所。……辟东西南北四门,于东南各置吊桥。”其中,“展跨鳌山,恢旧制,辟门四。”次年,接任的千户所许友展指挥续修,增筑西北角镇鳌山脚城墙半里。城门由六座改作四座,题名:“东曰丰阜,南曰文明,西曰太和,北曰永安。”封闭东北隅之艮门和西北隅之舟山门。至永乐十五年(1417),都指挥谷祥又一次加修。正统八年(1443)户部侍郎焦宏,以“城大兵少”为由,拓宽城壕,裁东北半里,并于四城门外增设木栅。《定海厅志》云:“南文明门壕桥外木栅曰‘迎恩’。东丰阜门外木栅曰‘宾旸’。西太和门外曰‘西安’,北永安门外曰‘北固’。”在城门外的8~10丈外,拐弯增筑城门与城墙相连接的“月城”,以固正门。西北城垣,跨越镇鳌山,东抱霞山,余皆平陆。成化年间,指挥张勇亦曾增修城垣。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入据,城池部分被毁。三十七年(1558),倭寇进犯定海,城中居民依靠城池誓死抵抗。平倭后,嘉靖四十年(1561),定海都督卢镗、海道谭纶重修城池,并增设敌台(炮台)20处,用的是“辛酉年置”城砖,后倾圯。至万历十三年(1585),副总兵张可大重修城垣,历时半年。并在南门外又增设一座20丈宽广的月城(瓮城),一座9丈宽的水门(随着跨河而建的水城的出现,供船舶往来的水门也产生了)。另外还增设了兵马司库房、总台铺各1座,增设4座箭楼、5座敌楼、38座窝铺。明代的定海城墙酷似中国七大古城墙之一的平遥城墙。平遥城墙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周长6公里,高8~10米,底宽8~12米,顶宽3~6米,墙身素土夯筑,外壁城砖,白灰包砌。环城辟城门6道,门外筑瓮城。平遥城墙马面多,造型美观,防御设施齐备,为中国历代筑城之仅有,并以筑城手法古拙著称于世。

  五、清代:因兵燹战火所致城墙大修了五次

  清代定海城墙大修了五次,定海城墙屡毁屡建,只是城墙总的格局未变,一直保持到上世纪50年代。

  第一次:规模最大的一次筑城,是在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

  清顺治八年(1651),清军攻占舟山,“大兵再至,寇遂堕城而去”,城池被战火所毁。原明军将领、人称“陈铁头”的湖北利川人陈世凯,在三十年戎马生涯中以勇猛出名,他在顺治十六年(1659)投降清军后,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底抱病进京请求康熙准许募捐集资,修复定海城墙,结果客死京师。康熙皇帝被其精神所感动,遂同意修城。当时,沿海一带反清的武装已被荡平,康熙二十七年(1688)刚刚恢复定海县建制。因定海城池残破,百姓皆住草屋,且无县署,又乏税收。康熙在十二月十六日颁旨拨皇银31287两,建定海城,宁波府知府、同知和定海县知县周圣化以及周边诸县县丞、典史、巡检等,分别被授为总裁、监造、营造、管工各官,周边诸县还要提供城砖等筑城物资。康熙二十九年(1690)四月十六日动工,定海县知县周圣化为实际上的总承造官,经16个月辛劳,于三十年(1691)八月十六日竣工,共动支正项钱粮31287两。新城规模循旧址建筑,计周长1216丈,此城高一丈,址广1.5丈五。罗月城4座,城身48丈。齿状雉堞(即”女儿墙”)1280个,城堞高四尺18砖厚,7砖宽,堞孔为三砖宽,。设东南西北四门,门上各建飞楼一座,宽1.6丈,深3.6丈,高1.2丈,又建窠铺三十八座,分布四门。城南设水门一座,门外围绕城濠。后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国派出以马戛尔尼为首的访华使团,希望用贸易敲开我们这个富庶的东方古国的大门。舟山群岛是英国使团进入中国后所到的第一处,舟山总兵派了兵士护卫英使团在城中游览。城门是英国使团最初踏上中国土地即浙江定海见到的第一种建筑。在英国副使斯当东的眼里:“定海城墙高三十尺,高过城内所有房子。整个城好似一座大监狱。城墙上每四百码距离即有一方形石头碉楼。雉堞上有箭眼。除了城门口有几个破旧的熟铁炮而外,全城没有其它火力武器。城门以内有一岗哨房,里面住着一些军队,四壁挂着弓箭、长矛和火绳枪,这就是他们使用的武器。”随马戛尔尼同行的有一个画家叫威廉-亚历山大,他在中国期间速写了大量的风景风俗素描稿。在亚历山大画笔下,定海城门上挂着彩绸,有马车和小贩进城,城墙外的民房里,还有妇女孩子扒墙观望西洋景,一派其乐融融。英国著名建筑师、插画设计家、水彩画家阿罗姆(1804-1872),他主要借用了威廉-亚历山大的素描稿,重新画了大清国的风景风俗,成了一部集18世纪末和19世纪中国地域风景、民俗风情画之大成。其中《舟山山谷》描绘了临海建筑的有6英里逶迤城墙的定海城,城外是港口、船帆和一座座悬水的岛屿。

  第二次:嘉庆十八年(1813),因城池年久失修,多处坍毁,知县沈泰筹划重修,于二十一年正式动工,至二十二年八月告竣,耗银4000余两。

  第三次:此后又经多次战乱,城墙毁损严重。道光二十年、二十一年(1840、1841)英军两次攻占定海,城毁。南京条约签署,鸦片战争结束,定海城光复,钦差大臣裕谦在二十七年(1847)奏请朝廷批准后,又一次对定海古城进行全面重修。新任的定海知县受命叫匠人专门烧制城砖,修葺城身及东、南、北3门。砖长28.5厘米,宽19厘米,厚9.5厘米,每块砖上刻有“定海城砖”、“丁未年置”字样。

  第四次:定海城墙第四次修建在清同治十年(1871)四月。厅同知左征向当地绅民募银1.4万两,4月开工,修城垣210余丈,重修城垛1206个,登城石阶2处,加高北城3尺及窝铺、盘诘厅、瞭望楼,新置北喉水门,十一月竣工。志书载:“厅同知左征具详绅民,捐修城身210余丈,城垛1260个,左右石梯2处,加高北城3尺,及窝铺、盘诘厅、瞭望楼,并开北喉。工料费用了1400多,是年四月初一日兴工,至十一月十五日完竣。”

  第五次:定海古城的最后一次修建。定海城墙第五次修建在光绪年间,当时定海修城烧制城墙专用砖“丙子年”城砖,边上有“定海县”款,系清光绪二年(1876)烧制,砖体较小。到光绪二十一年(1895),官府烧制“光绪城砖”,以修葺西、南城墙所用。砖上印刻有“定海县二十一年”字样,砖体小巧,平滑整洁,特别是字款细腻清爽,当时烧制数量不多。东南西北四城城墙经修葺后,城墙内处两侧皆砌城砖。

  六、城外之城墙——衜头土城

  衜头土城,又名泥城,是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4月所筑。系钦差大臣裕谦因”厅城三面皆环山,南道头独滨海无藩蔽”奏请朝廷批准,由善后局所建。当初由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三总兵具体主持修筑,东自青垒山西至竹山,总长1436丈,高1丈及丈余不等,土城设2门,东门曰”久安”,西门曰”长治”,城上设有炮位,后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巡抚梁宝常奏清朝廷批准,加高培宽土城,并作土垛72堵,中留垛口71个,安置炮位,由定海镇标右营官兵把守。定海道头土城在1841年9月26日英军复攻定海时,土城毁。二十六年巡抚梁宝常加高增宽,筑土垛72堵,安设炮位。

  七、造城不易拆城易

  从民国二十一年(1932)开始拆除南门月城,道路成直。翌年,又拆东西北月城。三十一年(1943),侵华日军掘东、西城墙以通军车,毁部分城垣。三十八年(1949)五月,国民党军挖城墙砖石筑工事,除南城墙外,东、西、北城墙均成残壁。1955年冬,学校组织学生跟机关干部一起参加义务劳动,拆除西门一带的城墙。1956年,南城墙被拆改筑为解放路,至1959年完竣。到上个世纪50年代末,定海城墙陆续拆除完毕,拆除后的城墙墙址成了环城东路、解放路、环城西路和环城北路的一段。

  八、一座仿制的定海古城墙

  “定海城”是一座仿制的定海古城墙,位于桃花岛鹁鸪门后门沙滩上,是电影《鸦片战争》舟山摄制地主要景点之一,整个城墙长230米,宽12米,最高处12米,设城楼、古炮位、箭垛、旗杆等设施,飞檐翘角,黑瓦红墙,整座城墙古朴典雅,雄伟壮丽。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大宋帝国征服史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