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风格和节奏都是不同的。除了编曲之外,我正在考虑着,以分声部的方式重新撰写曲谱,我和马库斯的两个声部采取不同的音阶……”
“然后碰撞出声部重叠的壮阔效果,增加歌曲风格的轻快和回响。”
“是的,就是这样。”
“这是一个好主意,两个声部也可以分开录音。”
“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两个声部不采用两种乐器来演奏呢?”
“这样难道不会变得太过繁琐吗?这首歌的核心意义还是在于简洁,呈现出一种轻装上阵的潇洒和轻快,编曲太过繁复的话,就容易变得华丽起来,这和六十年代的风格相去甚远。”
“不,不会。我们可以使用班卓琴来作为第二声部,以同样的曲谱来演奏,通过乐器自己的特色来完成风格的变化和重叠,你应该知道,班卓琴更加轻快和透亮,也更加清澈,我们只需要将第二声部的音量降低,然后以吉他作为主声部,整个风格就会……”
“不不,你没有理解我的意思。勒维恩和米基的音乐风格本来就是质朴而纯粹,这也是他们始终坚持的,六十年代民谣最初的模样。”
“我理解。但我的意思是,两个人二重唱的时候,风格更加丰富饱满,而之后留下你一个人演唱的时候,风格更加单薄之余,却也更加沧桑和落寞,班卓琴在六十年代的使用是十分广泛的,而且十分独特。严格来说,当时只有民谣的怪咖才会使用,我反而觉得,这能够更加凸出勒维恩的音乐特色……嗯,等等我。”
说着说着,马库斯就放弃了继续解释的打算,干脆直接站立了起来,朝着角落的方向走了过去那里摆放着一把班卓琴,还有其他诸多乐器。
贾斯汀刚刚落座,却根本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出现。
眼前的蓝礼、马库斯、本恩三个人正在热火朝天地争论着,寸步不让,你一言我一语的密集讨论着实让人有些跟不上节奏,就连本恩都只能偶尔地切入一句、两句而已,更多还是蓝礼和马库斯两个人火花四射地分享着自己的意见。
热闹的气氛之中,只有本恩注意到了旁人的出现,但视线瞥了瞥,没有过多表示,视线随后就再次落在了蓝礼和马库斯身上。贾斯汀也可以感受到这种汹涌的讨论热情,他也不想要打断,只是沉默地坐在旁边,侧耳倾听。
马库斯拿起了班卓琴,再次走了回来,快速安坐下来,对着蓝礼说道,“这样,我们现在就直接演奏,感受一下整个风格和效果,如果不合适的话,我也不会坚持了。你用木吉他演奏第一声部,我用班卓琴演奏第二声部。”
蓝礼没有拒绝。
蓝礼抱着木吉他,演奏了一个八拍,“我采用这个调子?你降调?还是我升调?”
“我降调。班卓琴是附属声部,不能抢走歌曲本来的风采。”马库斯干脆利落地说道。
没有任何废话,两个人就直接开始演奏起来。
第一遍演奏的默契不太合拍,蓝礼抢了四分之一拍,而马库斯则落后了四分之一拍,一进一出就出现了半拍的错位,导致声音有些刺耳;第二遍演奏,蓝礼先演奏一个八拍,而后马库斯切入进来,整个效果顿时就好多了。
“挥手作别”,正是剧组第一天在先驱村庄见面时,蓝礼所演唱的那首曲目。
木吉他为第一声部,班卓琴为第二声部,两个不同乐器的重叠,没有任何违和感,却增加了旋律的厚度和层次,曲调顿时变得丰富起来,袅袅余韵也变得轻快起来。
第二遍演奏结束之后,马库斯又再次提出了意见,“主歌部分,我应该再放轻一些,但后期还可以慢慢调整;但副歌部分,我觉得应该减弱木吉他的演奏,增强班卓琴的部分,整首歌的风格会变得更加突出。”
这一次,蓝礼没有反驳,“我演唱试试看,你的第二声部要添加进来吗?我们一起看看合唱的效果,主歌部分由我主唱,副歌部分由你来主唱。”
“没有问题。你切入,我进行和声,然后到副歌部分我们再改变一下强弱,看看整体效果。”马库斯也是一个干脆的,比起语言交锋来说,不如通过实践来摸索最合适的选择。
于是,第三遍演奏就开始了。
“若我能如同诺亚之鸽般,展开双翼,我将越过江河,追寻挚爱。挥手作别,我的爱人,愿你珍重。我心中住着一个顶天巨人,高大雄伟,身姿矫健,如同炮弹。挥手作别,我的爱人,愿你珍重。”
蓝礼轻声哼唱起来,而马库斯则以相对平稳的和声切入其中,那温柔而醇厚的嗓音在木吉他和班卓琴的弦音之中交织,迸发出了一种游刃有余、肆意不羁的洒脱和随性,明明是歌唱离别的曲目,却在哀伤之中不由绽放出了笑容。
但贾斯汀还没有来得及进一步细细体会,旋律和演唱就中断了。
“不,不行。”蓝礼和马库斯两个人同时摇头表示了否认。
“太复杂了,完全丢失掉了原本的味道。”蓝礼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六十年代和现在的编曲方式是不一样的。现在是有主歌、副歌和桥段的区别,但以前这些部分的区别却不是太明显。’挥手作别’这首歌就是典型代表。”
马库斯点点头表示了赞同,“不然这样,全程还是以木吉他为主,并且以你的演唱作为第一声部,然后在桥段的部分以班卓琴为主,并且加快节奏,制造出那种湍急流水的跳跃感,将离别在即、拥抱未来的期待和雀跃强调出来。”
“试试。”蓝礼也直接地说道。
没有废话,再次切入演唱之中,然后四个八拍之后,桥段的旋律就开始飞扬起来。
马库斯的性格更加外放一些,故意做出了夸张的鬼脸,挤眉弄眼地配合着自己的演奏,仿佛眉毛都正在跳舞;而蓝礼则更加内敛一些,但眼底的欢快还是源源不断地流淌而出,指尖勾勒琴弦的节奏都变得更加轻盈起来。
但演奏结束之际,马库斯和蓝礼同时打了一个响指。简单的一个动作,却完成了所有的交流。
一直保持沉默的本恩,适时地加入了话题,“节奏和编曲就这样确定下来吗?马库斯有什么意见补充吗?”
“你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开口的是蓝礼,因为现在这个版本的改编是由蓝礼完成的。
他不是在抬杠,而是因为当初改编的时候,他自己也没有花费太多时间细细打磨,更多是凭借着一种角色的直觉完成了所有的创作,如果现在其他人可以提出意见,他愿意开放各种可能性,好好讨论一番。
“没有特别的意见。我只是觉得,加入了班卓琴之后,其实整首歌的风格会更加接近’五百英里’一些,但对于勒维恩来说,他却是拒绝多元化和多变化的,顽固地坚守着最原始的民谣风格。”本恩敏锐地捕捉到了细节,“刚才,你也提到了这一点,所以我现在有些担心,这是不是与勒维恩的个性不太符合。”
本恩之所以能够在电影配乐之中攀登职业生涯的巅峰,本质原因就在于,他对于故事、角色以及背景的结合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也许他不是演员,但他却懂得阅读故事。
说完之后,本恩就朝着马库斯投去了视线,进一步解释到,“马库斯的改编版本没有问题,二重唱也没有问题,但马库斯的风格更加接近近代一些,而蓝礼原本的风格更加接近六十年代。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到底要根据六十年代的眼光来打造这张原声带,还是根据现在的眼光来打造六十年代的民谣。”
马库斯顿时就明白了过来,但他却没有辩驳,而是举起了双手,做出投降的姿势,“我只是一名歌手,对于表演和电影没有任何理解,我仅仅只是认为,这样的编曲方式可以将勒维恩与米基的风格区分开来,并且又以二重唱的方式杂糅起来。但,最终还是需要询问勒维恩的意思。”
视线,纷纷落在了蓝礼身上。
蓝礼没有着急着开口回答,而是认真思索了片刻,“这的确是我原本所担心的部分。”
“但有趣的地方就在于,我和乔尔、伊桑讨论过了,米基这个角色是十分特别的,他选择了自我了结的惨烈方式结束了人生,但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他的如此选择呢?除了米基之外,没有人知道。”
“我们对于米基的角色进行了一个小小的改动。”
虽然这是音乐创作,但却与电影与角色息息相关,所以蓝礼需要让本恩和马库斯对于角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除了’挥手作别’之外,他还将参与到’古老三重唱’的表演之中,而这首歌是米基和吉姆合作的作品。这是不是意味着,面对着梦想的困境,米基也开始动摇了,做出了和勒维恩不同的选择,他进行了不同的尝试。”
“那么,在录制’挥手作别’这首歌的时候,米基早就已经做出了不同尝试,这也是一种可能。刚才我和马库斯的创作过程,如果就是勒维恩和米基的创作过程呢?这是不是变得更加真实呢?贾斯汀,你觉得呢?”
一直在旁听的贾斯汀突然满头问号,“我?”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