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希朝将沙陀人安置在盐州,之所以称盐州,因为此地有盐池。可想而知,此地比较荒芜,虽然长不成庄家,但可以放牧。
长达三千里的突围,沙陀人的家当损失殆尽。范希朝就给沙陀人买了很多牛羊,让沙陀人从事生产,自给自足。
不费多少本钱,便让一支劲旅捍卫边陲,什么叫雄才大略,此之谓也。
范希朝上报朝廷,朝廷召见了朱耶执宜,封朱耶执宜为金吾卫将军,并设置阴山都督府,以朱耶执宜为沙陀兵马使。
金吾卫将军,从三品。这个勋位应该是继承朱耶尽忠的,朱耶尽忠投靠吐蕃前为沙陀府都督,都督也是从三品。
沙陀人在盐州也没有呆多久,举族还要再次迁移。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成德节度使王士真死后,他儿子王承宗被拥立为留后,并上书朝廷,要求册封王承宗为成德节度使。
节度使在唐朝后期是一个了不起的官位,武人能做到节度使就相当于裂土封王了。所以这一职位很让人眼红,有些人为了这一职位不惜与朝廷对抗。
王承宗既然是上任节度使的儿子,肯定有一批朋党故旧追随,自然而然地便被拥立为留后,所谓“留后”,也就是“代理节度使”。按正规的程序,节度使需要朝廷任命,这才算名正言顺。
当然,开口要官做,面子上也挂不住,在王承宗的授意下,下属们联名上书朝廷,要求任命王承宗为成德节度使。
这种先成事实再上书朝廷的做法,就是一种面带微笑的要挟。但是自从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尾大不掉,皇权不振也久矣。
当时的皇帝是宪宗皇帝,是唐朝后期较有作为的一个皇帝。宪宗皇帝想收回任命节度使的大权,决定先拿王承宗开刀。
淮西吴少阳,魏博田季安,淄青李师道,都是骄横跋扈的雄藩,不奉王命已经数十年之久。王承宗相对来说,较容易对付一些,毕竟大丧不久,人心未附。
柿子先拣软得捏,这是朝廷的算盘,为了防止王承宗抗拒王命,所以事先布局。调任灵盐节度使范希朝为河东节度使,就是这局中的一步。
成德节度使的辖区也就是现在的河北,河东节度使的辖区就是现在的山西北部,因在黄河东边,所以就称为河东。二者之间隔了一道太行山。调范希朝去河东,等于在成德军镇旁边安插了一支伏兵。
范希朝要到河东赴任,朝廷恐怕范希朝走后,沙陀族无人节制,并且盐州又靠近边塞,与吐蕃很近,所以就诏命沙陀族跟范希朝一起赴河东。
沙陀人到了河东之后,范希朝就将沙陀部族安置在定襄神武川的黄花堆。此地在雁门以北,长城以南,东面有五台山,恒山,西边是黄河。虽然面积不很大,却是一块风水宝地。
沙陀族要发迹了。
范希朝选了一千二百名沙陀健儿组成沙陀军,讨伐王承宗去了。
讨王之战乏善可陈,首先是朝廷用人不当,用了一名太监都督各路军马,当时的白居易就上书朝廷,认为让刑余之人统帅大军,那些赳赳武夫们肯定感觉很没面子。
宪宗皇帝乾纲独断。却载了一个跟头。
战争打了大半年毫无进展,二十万大军,一天光粮草都要消耗多少,最后连朝廷都感到有些吃力。
事情的结果就是,通过一些纵横家的斡旋,王承宗写了一份检讨,朝廷正式任命王承宗为成德节度使,双方都给对方找了个台阶。
虽然这场战争不具有观赏性,但这期间的木刀沟战役却是一个亮点。
木刀沟是一条河,这条河正是成德军镇的界河。
木刀沟是条季节性河流,也就是夏季,秋季有水,其余季节没水。
公元810年四月,河东节度使范希朝和义武节度使张茂昭联军向成德进发,行至木刀沟时,河堤后突然迸出王承宗的两万铁骑。
*有点措手不及,因为队伍正在行进之中,还没有摆好战斗序列。
对付骑兵,步兵如果不结成战阵,一旦被骑兵冲进来,转眼间就是溃败,溃败后就是屠杀。
就在此时,朱耶执宜率领七百沙陀兵,从侧翼撞入敌群,反复冲杀。
当时飞矢如雨,每个沙陀兵都被射得跟刺猬似的,但是沙陀人抵死不退。
*趁此机会站稳脚跟,组织反攻,结果王承宗大败,被斩首一万多。
这一仗本来就是中了埋伏,之所以反败为胜,多亏了沙陀骑兵。
此战之后,朱耶执宜就被封为蔚州刺史,正四品。成了唐王朝正儿八经的公务员了。
估计各位看到这里会有些疑问,朱耶执宜的金吾卫将军本来是从三品,立功受赏之后怎么成正四品了。
情况是这样的,唐朝的官职的品级共有九品,每品都有正从,从上到下依次是: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正三品,从三品……一直到从九品。
当时唐朝政府官员的定额,有一万八千八百零五个职位,而从一品到九品的人数有十二万之多,大概比例就是八、九个人争一个职位。
朱耶执宜的金吾卫将军,仅代表他的勋位是从三品。但没有任职的从三品也多了去了。
蔚州刺史虽然是正四品,却是一个实职。有了实职之后,朱耶执宜的俸禄就能落实了。
唐朝的三品官俸禄每年有三百石粮食,大概也就是三万多斤,也不多,但是有十顷地。
这土地只有任职之后,在辖区内划拨。可见实职很重要。
朱耶执宜的沙陀兵马使其实也就是个虚衔,当了蔚州刺史之后,朱耶执宜算是食禄王家了。
蔚州刺史虽然官不大,但朱耶执宜年龄也不大,机会还有的是。
公元814年,宪宗皇帝吸取教训,不再“柿子捡软的捏”,而是枪打出头鸟。大举讨伐淮西的吴元济。
这场战争旷日持久,最后以李愬雪夜入蔡州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割据淮西六十多年的雄藩,终于被扫平了。
这场战争在唐史上非常重要,淮西平后,天下藩镇莫不震惊。没过多久,朝廷又挟战胜余威,讨平了淄青节度使李师道。
这两场战争的胜利,一度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没人敢不奉王命了。这一段史上称为“元和中兴”。“元和”是宪宗皇帝的年号。
朱耶执宜参与讨平吴元济淮西之役,因功受赏为检校刑部尚书。
刑部尚书在唐朝属于正三品,但前面加了检校两个字,就是虚衔了。
也就是说,朱耶执宜的勋位升了一级,从三品到正三品,实际官职还是没有变化。
淮西之役朱耶执宜收获不大,只怪当时名将太多,李愬,李佑,李忠义,李进诚,李光颜等等,在这些名将堆里,朱耶执宜并不起眼。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