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要做就做真皇帝!

  “曹氏子孙,世为汉官,世食汉禄,一向以匡扶社稷、忠君报国为宗旨,启沃君心,恪守臣节,不敢有非分之想!

  然而圣人有云:生天下者、天下德之,杀天下者、天下贼之,安天下者、天下恃之;此天下者,非一人一姓之天下,而是人人之天下,惟有道者处之!

  当今天子,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否德既彰、有忝大位,内不能制约诸侯作乱,外不能震慑蛮夷扰土,以至四海鼎沸、天下大乱,实非人君之才也!

  为了天下苍生计,孤纵然背负不义之名,也要勇于承担重任,肩负起天下兴亡,还百姓们一个太平盛世,至于如何行事吗,仲达素来足智多谋,还望有良策以教孤王!”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曹丕也不再遮遮掩掩了,用比较委婉的语言、说出了自己篡汉自立的决心!

  至于如何篡汉,是一步到位,还是分成两步走,曹丕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想听一听司马懿的意见!

  三年之前,司马懿为曹丕谋划过,‘调虎离山、鸠占鹊巢’的计策,试图夺取汉中、关中的兵马,结果事情没有成功,反而落个赔了夫人又折兵!

  如今有了疑难之事,曹丕不问别的谋士,为何偏偏还要问司马懿呢?

  道理很简单,曹丕认为上次事败,不是司马懿的谋略不行,而是萧逸太狡猾、也太厉害了,若是换了别的谋士,只怕会输的更惨呢!

  何况最近几年,司马懿出谋划策,帮着曹丕解决了不少难题,绝对是一流的‘谋主’,如今有了疑难之事,自然要询问这头‘冢虎’了。

  “大王垂问国事,下臣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其实这取代之事,究竟如何安排吗,还要看天时、地利、人和!”

  司马懿城府极深,在会议上从不首先发言,总是先聆听别人的意见,做到心里有数之后,再根据利弊得失,来决定说不说话,和说什么样的话!

  如今曹丕亲自垂问,知道低调是不行了,于是从座位上站起来,先躬身行了一礼,这才说起了该说的话……

  “汉室传承四百余年,气数已尽,故而天下大乱、生灵涂炭,而一场大乱之后,必有新朝应运崛起,乃是自然之规律,此天时也!

  先王征战二十余年,群雄依次剿灭,如今只剩巴蜀、江东两处余孽,亦已成惊弓之鸟矣,自保尚且不足,又何敢犯中原城池,天下三分,曹氏已得其二,此地利也!

  天下大乱之后,人心纷纷妻思安,群臣、百姓皆渴望圣主治世,而大王英明神武,仁义道德,正是数百年一出的圣主,亦是开创盛世的不二人选,此人和也!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全,凡事无有不成者,大王又何须瞻前顾后,失了英雄气魄呢,不如直接让汉帝禅让,执掌这大好河山!”

  司马懿足智多谋,深知篡汉不是一件容易事,分成两步走的话,远比一步到位稳妥的多,也符合眼前的复杂局势!

  可在言语之中,却搬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大理由,支持曹丕尽快篡汉自立,明知道这个办法有危险,司马懿为何违心说话呢?

  因为司马懿更加知道,曹丕希望自己这么说,曹丕想要一步到位,自己只有曲从其意,才能得到信任重用,进而掌握更大的权力!

  司马懿猜对了吗--准确无误!

  “哈哈,仲达足智多谋,真乃社稷之臣也,待朕登基称帝之日,仲达就是骖乘之人,跟随左右,同享荣耀!”

  “臣司马仲达,叩谢陛下天恩!”

  “臣等拜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

  “哈哈--诸位爱卿免礼平身吧!”

  听了天、地、人之说,曹丕就像吃了开心果似的,开怀大笑,眉飞色舞,甚至得意忘形的自称为‘朕’了!

  司马懿当即跪拜谢恩,口称‘陛下’,其余重臣也有样学样,做起了朝拜君主的事情,谁不想做从龙功臣,谁不想要荣华富贵啊!

  曹丕的确想尽快做皇帝,想的都要发疯了,除了皇位诱人之外,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魏王实在不好当啊!

  以前曹操做魏王,是以大王之名,行皇帝之实,只要一句话说出来,上到大汉天子,下至骄兵悍将,就没有一个敢扎刺的!

  如今曹丕做了魏王,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处处掣肘,步步受限,虽然头上戴着王冠,却没有王者的权利,甚至没有王者的尊严……其源头就在萧逸身上了!

  比如说曹丕、萧逸两人见面,从未行过君臣之礼,而是行家人之礼,前者要主动躬身问候,口称‘姐夫安好’,后者仅仅拱手回礼,直接称呼‘子桓!’

  堂堂的大魏王,整天给人家做小弟,这滋味着实不好受啊,因此曹丕不愿意见到萧逸,后者也是心知肚明,故而丞相府中的会议,经常是称病不来,也很少参加大朝会!

  再说治国方面,无论大事小情,只要萧逸不点头同意,曹丕就难以下达政令,就算是强行下令了,地方官员也未必遵从!

  尤其是汉中、关中、西凉、并州、幽州这些地方,没有加盖大司马金印的政令,那就是一张废纸,一兵一卒都调遣不动。

  大王做到这个份上,其郁闷可想而知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萧逸功劳大、威望高、实力强,曹丕根本压制不住!

  二是曹丕、萧逸两人之间,没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君臣名分!’

  曹丕是大魏国王、兼任汉丞相,领冀州牧!

  萧逸是无愁县侯,大司马,兼大司农,领幽州牧!

  前者的爵位、官职、领地,都在后者之上,可是归根结底,二者都是大汉臣子,都在领大汉帝国的俸禄!

  曹丕不是萧逸的君王,萧逸也不是曹丕的臣子,于公来说,二人同殿为臣,平起平坐;于私来说,二人分数姻亲,辈分平等!

  如此一来,曹丕没有制约权力,萧逸也没有效忠义务,只是看在故去岳父的面子上,以一个姐夫的身份、给小舅子帮点忙罢了,若是不听话,还可出言责备!

  曹丕的权利欲极强,不愿永远受制于人,可如何摆脱这种尴尬局面呢,只有一个办法:篡汉自立,登基称帝!

  那个时候吗,自己是大魏皇帝,萧逸则是大魏臣子,皇帝管辖自己的臣子,名正言顺,天经地义,萧逸就是再强势,也得乖乖的跪地臣服了。

  因此上,曹丕必须做皇帝,不是假皇帝,而是真皇帝,而后利用君臣大义,强行压制住这头‘贪狼’,进而抓住军政大权,才能保住曹家基业!

  至于如何坐上皇位,在场都是熟读史书之人,只要按照前人的办法就行了,具体分为三步:

  第一步,制造舆论支持,就是弄出一些凤凰来仪、黄龙出水之类的神迹,让天下人全都相信,曹丕篡汉自立的行为,是经过老天爷爷、以及无数神灵批准了的,这叫做君权神授!

  在坐都是聪明人,知道如何安排这些事情,保证神迹接二连三的出现,还不露出一点破绽!

  第二步,百官集体上书,拥戴曹丕登基称帝、君临天下,还要送上万民伞、万民折,以示这是天下百姓的意思!

  曹丕假装推辞一下,百官们再二次上书、三次上书,撒泼打滚、哭爹喊娘的上书,好像曹丕不做皇帝,天下人就没法活了似的。

  曹操执政时期,几乎把汉室死忠杀光了,如今的朝堂上面,要么是支持曹魏的,要么是不敢乱说话的,肯定不会出现反对声音,这场大戏肯定能唱圆满了。

  第三步,就是让皇帝亲下诏书,承认自己是主动的、心甘情愿的、还非常开心的,把列祖列宗传承下来的江山,拱手让给魏王曹丕!

  刘协不是精神强大的人,更没有宁死不屈的勇气,只要一边吓唬、一边劝说,不怕他不乖乖就范!

  这三步走下来,传承四百多年的大汉江山,就要变成大魏江山了,曹丕做了皇帝,必然封赏百官、大赦天下,那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只有刘协不太好了!

  不过先别高兴的太早了,走出这三步之前,还有一件大事要做,就是把曹丕准备篡汉自立的事,转告给大司马大人,并取得他老人家的支持!

  大家心里明镜一般,如今的朝廷上面,无论大事小情,没有大司马点头同意,那就绝对无法执行的!

  不客气的说,如果萧逸不支持篡汉之事,今天这场会就算白开了,大家也都白激动了,曹丕再是野心勃勃,也得继续做大汉的‘忠心臣子!’

  没办法,人家手握几十万兵马,又是天下第一名将,只要打出‘忠君报国’的旗号,瞬间就能把曹魏撕个粉碎,由自己取而代之!

  相反的,如果萧逸点头答应了,以其鬼神莫测的手段,篡汉之事就会容易多了,或许不流一滴血,不杀一个人,就能顺利达成目的呢!

  问题是,谋朝篡位,大逆不道,在局势尚未明朗之前,这种事怎么跟萧逸说,又派谁去说呢,一旦出现了差池,只怕项上人头不保啊?

  群臣面面相觑,谁也不想接这个苦差事,就连司马懿都回到座位上,再次沉默不语了,如果说当今天下,谁让这头‘冢虎’深感畏惧,那就非萧逸莫属了,因为后者的城府更深、心肠更黑,手段也更加高明!

  说白了,小巫怕大巫,小恶怕大恶!

  “诸位爱卿不必发愁了,大司马大人那里吗,由孤亲自打通关系,想来不会有麻烦的,来人啊,把这件东西送到无愁侯府,请大司马大人亲手打开!”

  “遵旨!”。

  本着谁受益最多,谁就该出力最多的原则,曹丕决定亲自出手了,先命人取来一个黑漆锦盒,把书案上的一件东西放了进去,又贴上了两道封条,派人快马送到无愁侯府!

  只要萧逸见到东西,就会明白一切了,而后全力支持自己称帝,做一个真皇帝!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大魏能臣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