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性能足够优秀的航空发动机对战机而言绝对是有非常大的性能提升,至少就现在看研制当中的四代大推,它的性能已经是相当不错,新的四代重战也只有靠着这款最大推力高达17吨的涡扇发动机,才有可能实现媲美F-22的超音速巡航。
必须要知道的是,当年美国人研制F-15的时候,为其配套研制的F-100发动机推力也只有11吨不到,按理来说苏联对应研制的苏27战斗使用两台11吨的涡扇应该也能够保证双方航空发动机上面的对等。
但是为什么研制苏27的时候,配套的AL--31F发动机推力却达到了12.5吨?
这主要就是因为苏27的体格比F-15大了半圈,而现在F-22使用的F-119发动推力早期型虽然也还达不到17吨,看起来共和国这边的四代重战配套发动机的动力是不是太过?
然则非也,当年苏27的发动机确实比F15早期使用的F-100更猛,但是苏27的体格也要比F-15大半圈,现在共和国重四同样也要比F-22大半圈,那么配套发动机的推力也肯定要比F-22早期型的F-119发动机大一些,更何况F-119在服役之后,那也同样是进行过几次性能提升,这就犹如当年美国给早期制造的F-100升级到F-100PW-220一样,实际上寿命中期的F-22也是进行过技术升级的。
只不过因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22生产线关闭之后,F-22也不可能再有后续的生产批次下线,因此对那两百多架的F-22进行升级的时候,也就是只偷偷摸摸地在美国空军支持下做了,甚至连正式的消息报道都很少。
这其实就很像美国对各种特种飞机进行升级改进一样,只要没有新批次的飞机生产,老飞机就算再怎么进行技术升级,同样也不可能会有新的编号给它,最典型的就比如美国的战略电子侦察机RC-135,这飞机的作战设备主要都是电子设备,而电子设备则遵循摩尔定律的18个月技术性能翻倍。
所以,美国的RC-135侦察机都是每两年轮流回美国本土进行电子设备的升级,那么从这款飞机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之后,中间所经历的技术升级简直是数不胜数,但美国佬却一直都只是将其称之为RC-135,而并没有A/B/C.....之类的划分。
F-22在上一位面停产之后,因为没有新的技术升级型F-22战斗机生产服役,自然所有已经生产服役的F-22都统称为F-22就行,可并没有A/B/C/D的技术性能划分,但谁要是说F-22服役之后就没有进行过技术升级,那就是真正的大错特错,要知道到了F-119发动机大修时间之后,普惠还按照当年F-100的套路对F-119进行过技术升级。
因此总体说来,共和国的四代重战配套发动机出于各种原因把最大推力定在17吨是必须的,虽然这表面看起来甚至是都要比F-22使用的F-119都更加牛逼,但要是从时间上算起来的话,你真到了服役的时候,具体的谁又知道美国佬又用最新的技术把F-119升级到了什么级别。
料敌从宽、待己从严,这种态度终归是没有错误的......
“江总工,你在624所这边负责四代大推的核心机研制工作,任务重要性极为重大,希望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我们的既定目标,之前你是0112所那边的技术人员,后来调到624来接刘院士的衣钵,现在看来也已经足以独立完成项目,所以未来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核心机都要看你的,担子不小啊!”
之前杨辉有听到爆出四代大推17吨推力的豪言壮语,那自然也是四代大推的核心机总负责人江和甫,这位也是通过之前的小推核心机积累了完整的核心机研制开发经验,之后又通过为中航东北的太行发动机核心机进行改进、调校之后,对军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核心机有了很好的认识,现在担任四代大推核心机研制,这即是624所的意见,也同样是整个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高层通过的决议。
所以就现在看来,整个核心机工程能够顺利进行下去,这位也同样是出力颇多、功劳不小。
.......
对现目前整个中航西南旗下四代重战所做的准备都有了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之后,杨辉当然也就对来年的四代重战大竞标有了更多的期待,就是不知道中航东北那边对新的四代重战研制给出了什么方案,这是杨辉现在最期待的一个谜团。
94年是台.海危机到来之前的宁静,也是中航西南唯一还剩下的一段可以好好做准备的时期,不过杨辉却已经是早早地就知道了危机即将到来,虽然没有进行光明正大准备,但还是加强了对公司旗下各条战机、发动机生产线的彻底检修,并加强对生产原料、上游子系统生产商的生产能力统计、管理。
也就是在这个让杨辉已经有些颇感紧张的时候,中航西南公司则依旧是按部就班地向前高速推进,比如第一批次的十战斗号机终于在伴随着生产线正式开动之后的第15次脉动的时,走下了第一架正式生产交付的十号战斗机。
也是在各方相关人员地注视下,首次接受十号列装的滇南空军某部队乐呵呵地看着新娶到手的“老婆”,管装备后勤的副师长更是直言要住在132厂就不走了,也不用回家过年什么的,这次就在132厂等着第一批的十号下线完成试飞之后迅速交付。
与此同时,试训基地那边也顺利完成了所有有关十号战斗机的飞行测试,编写出了一整套完整的飞行手册,同时加紧训练、考核首批接装部队的飞行员,做到人等装备,而非装备等人。
同样值得高兴的还有炮侦-1无人机,这款飞机非常顺利地完成了改进试飞,新添加的战场通讯中继功能性能优越,得到了陆军部队测试之后的一致好评。而新的“巡海者”长航时无人侦查机也迅速地完成了设计工作,第一架原型机也在紧锣密鼓地建造,按照进度的要求,这次甚至是可能在年底进行首飞,毕竟谁叫无人机的设计比较简单、试飞周期也短。
而为激动人心的,就要数第一架直18直升机完成了原型机的制造,通过历时两年的时间对直8直升机进行了近乎是推到重来的设计之后,新的直18直升机不仅身高显著得到控制,体重上实现了减肥工作,外形也都更加的科幻、炫酷。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