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儿的名字叫余怀文,名字没什么特别之处,但上边的头衔却让韩阳有些惊讶,因为余老头儿竟然还是市收藏协会的副会长呢。【】
收藏协会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无所谓,但是在收藏圈里却意味着能力非常突出。收藏这东西,考验的就是眼力,也就是一个人对古董的鉴赏能力。能力不够就是不够,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所以能当上收藏协会的副会长,足以说明余老头儿的能力。
哪怕只是一个市级收藏协会的副会长,对韩阳来说那也是一颗大树了。人脉之类的东西先不说,这老头儿这个城市里应该是首屈一指的吧。想到这里,韩阳一脸笑容的说道:“原来您老还是收藏协会的会长,失敬失敬。”
“呵呵,那算什么会长,只是挂个闲职而已,”余怀文呵呵笑道,“以你的能力,用不了几年也能混个会长当当。”
这话让韩阳有些汗颜,他哪里有什么鉴赏能力,要说真实的水平他其实也就是刚入门的初学者水准。所以对他来说什么名气其实都无所谓,只要能赚到钱就好,因为名气越大地位越高越引人注目越容易露出马脚。
不过韩阳还是恰当的表现出一个年轻人在受到夸奖时的自信骄傲和必要的谦虚,“还得学习,还得学习,”说着也掏出一张名片递给余怀文,“这是我的名片,您老多多提携。”
余怀文接过韩阳的名片看了看,“一号当铺?似乎在哪个县城里听说过这个名字,是你自己新开的吗?”
“我哪里有那么大的本事,是我父亲开的,我刚接手没几天时间,在屯林的一间小铺子。”
“这样呀,生意怎么样?应该能收到不少好东西吧?”余怀文若有所思的问道。
韩阳明白余怀文的意思,老头儿的意思是韩阳能收到不少刚出土的物件,因为上党也算是历史古城了,这里的古墓虽然比不上洛市和长安市那地方,但也多的是大大小小的盗墓团伙。
而韩阳家的店铺就在县城里,规模虽然不大,但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多多少少也能收到一些刚出土的物件。从这方面来讲,小店铺也有小店铺的好处,因为一些小规模的盗墓贼没有自己的出货渠道,只能零散的往这些古玩店里卖。
再加上那些盗墓贼做贼心虚,往往不敢到大地方去,这种情况下,处在小县城里的一号当铺反而有一些优势。
而像古琅轩这样的大的古玩店,虽然因为规模较大也能收到好东西,但是因为市里的古玩店太多了,再多的东西一分流,也不见得能收到太多。对余怀文他们来说,愁的不是出货渠道,而是入货渠道,所以余怀文才会不厌其烦的跟韩阳说有好东西尽管往他这里拿。
韩阳想明白这点之后苦笑着点点头,“您老放心,只要价格合适,绝对给您优先选择权。”
其实韩阳家的一号当铺,一年真收不到多少东西,一年下来也就不到五十万的营业额,除去税收以及开支,利润也就十几二十万左右。毕竟韩云枫本身的鉴定能力不是太强,一直以来都是以稳为主,价格太高或者不敢确定真伪的物件一般是不接受的。
所以一号当铺每年收到的好东西并不多,也就是能顾住全家的温饱而已。当然,那只是以前,现在韩阳执掌一号当铺,这种情况肯定会有变化,最起码他不会像他父亲那样坐等生意上门。
在得知韩阳也是开店的之后,余怀文对韩阳明显热情了很多,拉着韩阳谈了很多古玩行里的趣闻轶事,末了看看天色忽然道:“还有一会儿今天的集市就该散了,要不再去赶个晚集?”
这话正合韩阳的意思,他本来就想着再到古玩街上转一圈的,此时余老头儿提议,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而且正好也跟余老头儿拉拉关系,以后再有买卖的话,老头儿总不好意思压价太狠吧。
这么想着,韩阳跟着余老头儿从第一家小摊上看起。此时已经差不多下午三点钟了,古玩街上的客流量小了很多,少了些噪杂,多了些古玩街应有的宁静。
而这个时候还留在古玩街上的,才算是真正的玩家,看热闹的几乎没有了,大都是韩阳跟余老头儿这样的,心思都放在古玩本身上边,即便是讨价还价声音也都很低,有的甚至干脆不出声。
两个人走走停停的,很快就过了十几个地摊,可是却没有发现什么值得入眼的东西,毕竟这个时候已经快要下市,有好东西也被人清扫的差不多了,有好东西的几率更低。
不过看余老头儿兴趣还那么足,韩阳也耐着性子看下去。同时心里也觉得有些惭愧,因为余老头儿一大把的年纪了,对古玩的热情还那么高,即便是知道这摊子上已经没有什么好东西,依然要仔仔细细的看过,生怕漏掉了什么宝贝。
相比之下,他自己不但功利心特别强,而且缺乏足够的热情。想到这里,韩阳长长的吸了一口气,学着余老头儿的模样认认真真的辨别哪些有一些鉴定难度的物件。
这样将全部心思都投入进去之后,韩阳也忘记了累,一直走到街尾的一个摊子前,余老头儿拉了拉他的胳膊,低声说道:“好好看看,刚才那壶就是在这里买的。”
韩阳眨眨眼看着面前这个摆了十几把紫砂壶的小摊有些意外,他没想到那把邵瑞元的笑樱壶也是余老头儿刚刚从地摊上买来的。再看面前的这个地摊,虽然也摆着一些铜钱瓷器类的物件,单是一大半的摊子上摆着的都是紫砂壶。
这些紫砂壶看上去一件件的都非常精致,形态各异的紫砂壶或暗紫色,或梨皮色,或海棠红色,或朱砂红色,有的甚至是彩色,黑白色或者黑白红黄等色掺杂。
韩阳真没想到紫砂壶竟然还有这么多的颜色,但是看起来每一把都非常的精致,一时间真有点眼花缭乱的感觉。
看着余老头儿蹲下,韩阳也蹲在另一边,捧起一把梨皮色的紫砂壶看起来。
这壶的手感跟那一把邵瑞元的笑樱壶几乎一样,只是要干净很多,壶身表面似乎还在闪烁着淡淡的光彩,紫砂本身的那种颗粒感几乎能看得出来,但是摸上去却又不明显,很细腻,而且吸水性真的很强。韩阳手心里的一点轻微汗渍在触摸到壶身之后很快就被吸收一空,变的非常干爽。
不过这只能确定这壶是真正的紫砂壶,却不能确定到底是老壶还是新壶。紫砂壶跟玉器一样,也有新老之分,只要材料和工艺没错都能叫做紫砂壶。只要能确定是紫砂壶,那就没有真伪之分,只有新老之分。
而这壶显然是一把真正的紫砂壶,只是不能确定是新壶还是老壶。
韩阳摩挲几下之后反过来看了看壶底,同样看到了一个篆书款,不过这个款识他却非常熟悉,是“大清乾隆年制”的六字篆书款。韩阳本身对紫砂壶就不太了解,自然不确定紫砂壶底标识“大清乾隆年制”的款识是否合理。
本来想要问问余怀文,但是看老头儿正捧着一把造型像是树墩子的茶壶在那里旋转壶盖,因此就将自己的问题咽回了肚子,而是用鉴定仪鉴定了一下。
清道光二十六年西施壶:f级,16/16
韩阳在看到“大清乾隆年制”的六字篆书款时本以为这把壶只是现代仿制品,可是没想到竟然是道光年间的作品,也就是说这壶是道光年间的乾隆款西施壶。
只是这样的壶到底有没有市场?市场价又是多少?韩阳对此还真不怎么了解?想要问问余怀文又怕那摊主起疑。琢磨一会儿之后,韩阳轻轻的在紫砂壶上弹了弹然后问道:“这壶什么来历?”
摊主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笑呵呵的解释道:“这是我从村里收来的,乾隆年间的西施壶,做工非常精致,是件宝贝,买回去用它泡茶喝很有面子的,给你装起来?”
韩阳不置可否的笑笑,“多少钱?”
“六万块,”摊主笑的眯缝起了眼睛。
韩阳听到这个六万块,心里有些郁闷,怎么今天净跟这个六万块过不去呢?但嘴巴上却一点都没客气,“六万块?六百还差不多吧,老哥你这是把石头当钻石卖吗?”
摊主也不生气,裂开大嘴解释道:“紫砂壶这东西主要看实用性,除掉名家款识和字画造型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看制作工艺,壶的制作工艺要求非常严谨,就像这壶盖,你转一转就能发现,大师作品的壶盖转动的时候严丝合缝却又异常顺畅,而且转动时发出的声音很悦耳,你试试。”
韩阳这才明白余怀文为什么在转动壶盖,听到摊主的话,也跟着转了转,声音确实是不错,壶盖与壶身摩擦时发出“沙沙”的声音,匀称柔和,而不是想象中的“嗤啦嗤啦”声。
...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