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选定婚期,入职工部【求追读】

  龙椅之上。

  朱元璋微皱着眉头,似乎在认真思考刘宽所言是否有道理。

  很快,他便看向朱标,问:“标儿,此事你是如何想的?”

  朱标想到自己在后世历史上英年早逝,让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甚至成为了引发靖难之役的源头,便一咬牙。

  “父皇,儿臣以为刘公子所言颇有道理——日日如此早朝,父皇或许习惯,儿臣即位后或许也能勉力坚持,但如何保证后续皇帝皆如此勤政?”

  “父皇既已议定内阁及军机处辅政制度,需亲自处理的国事必将减少,不如顺势更改早朝制度,免得后人败坏。”

  “另外,据儿臣所知,朝臣也多有苦于日日早朝者。父皇若愿改之,群臣必定称颂!”

  朱元璋听完,哼哼道,“这江山是咱老朱家的,他们做臣子的自然是希望能偷懒,轻轻松松地把薪俸领了···早朝之事咱心里有数,会考虑的。”

  朱元璋虽然没直接答应,但既说会考虑,显然心里已经认同了刘宽所讲道理,只是不好意思当面承认“日日早朝”之误而已。

  刘宽见目的达到,心中颇为高兴,拱手道了声“微臣告退”,便退出了奉先殿···

  来到柔仪殿,刘宽又见到了马皇后。

  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马皇后脸色似乎比上次见时红润一些——或许是因为将要为女儿办喜事高兴的?

  心中浮过这般猜想,刘宽便躬身揖礼,“微臣参见皇后娘娘!”

  “平身。”

  “谢皇后娘娘。”

  之后马皇后又赐座。

  待刘宽坐下后,她便微笑着:“我找人看了,这个月的二十、二十三、二十七、二十九都是适合成婚的良辰吉日。”

  “因此便招你过来询问一声,觉得哪一日更合适?”

  面对马皇后时刘宽就放松多了。

  他道:“必须八月吗?会不会急了些?”

  马皇后道:“你都二十六了,蕙兰都快要十七了,如何能不急?这婚事自是越快越好。”

  这婚事肯定是逃不掉的。

  明白这点,刘宽也觉得早些结婚也没什么。

  不过为了多些准备时间,他还是道:“那便二十九吧,多准备几日总是好些。”

  “也好。”马皇后点头,“你与蕙兰成婚确实需要做不少准备。”

  之后马皇后开始询问刘宽一些问题,如生辰八字、父母名讳等等。

  刘宽根本不知道他生辰八字。

  好在马皇后并非那种特别迷信之人,说不知道也好,就当是跟朱蕙兰八字相合好了。

  同时,刘宽也知道了朱蕙兰的生辰八字,这才知道,八月二十二便是朱蕙兰的生日。

  于是临走前,他便问:“皇后娘娘,待到蕙兰生日那天,微臣要不要送一份生日礼物?”

  马皇后听了满脸笑容,“你有这个心自然是好的。”

  “微臣明白了。若无别的事,微臣便告退了。”

  “去吧。”

  待刘宽退出了柔仪殿,一位宫装少女便从凤椅之后走了出来,正是朱蕙兰。

  马皇后笑看着她,问:“人你已见着了,可还满意?”

  朱蕙兰本就俏脸羞红,闻言更是低下了头,点头应道:“女儿满意。”

  “满意便好。”马皇后笑得仿佛脸上开了花一般,随即又叮嘱,“你嫁过去后,便是一家主母,可不能在这般害羞了,须得胆大一些。”

  “女儿晓得了。”

  ···

  洪武十四年,八月初八。

  虽得老朱恩典,暂时不用管上早朝,但刘宽还是向夏荷要了早六点的叫起服务。

  根据他从赵成那里了解,这两年朱元璋早朝所用时间,快则半个时辰,慢则一个多时辰。

  虽说朝臣们下了朝,多半还会去上个厕所什么的,甚至可能去补个早饭,却也不排除有人直奔衙门开始工作。

  所以,刘宽觉得他还是七点之前赶到工部衙门比较好。

  洗漱、早饭之后,刘宽在四位婢女的帮助下换穿官服。

  并非他已经养成了由婢女更衣的习惯,实在是这官服太难穿了。

  据刘宽过去几日了解,大明官服大抵分为祭服、朝服、公服、常服四种。

  祭服样式最为复古,因此也是穿戴起来最为繁琐的,且穿上后行动很不便。

  好在大明官员只有在陪同皇帝祭祀,或受命代天子祭祀时,才需要穿祭服。

  朝服虽不像祭服那么繁琐,但衣帽款式同样复杂。

  上至梁冠,下至靴履,再到玉佩、腰带等一些小配件,都有讲究,穿戴起来也比较麻烦。

  不过朝服也只是在大朝会时才需要穿戴,平时不用。

  官员们穿戴最多的其实是公服、常服——这两种官服款式差不多,穿戴场合也多有混同,甚至可以看成一款衣服置办了两套。

  虽然历史上大明官服要到洪武二十几年时才彻底定制,但此时官服款式已经跟后来的大明官服相差不大了。

  公服皆是乌纱帽、团领衫,外加一根束带。

  一至四品绯袍,五至七品青袍,八九品绿袍。

  然后主要是胸前绣图的区别。

  譬如刘宽如今是工部员外郎,从五品文官,便是乌纱帽、青袍,胸前绣着一只白鹇,脚下则是一双黑色官靴。

  在四婢辅助下将这一身官服穿戴好后,刘宽借着秋月拿的铜镜照了照,发现在他偏高的颜值下,这身打扮还蛮好看的。

  夏荷在一旁笑着道:“公子穿上这一身可真好看,待日后续了胡须,必然更加威严。”

  刘宽听了忍不住问:“必须蓄须吗?”

  夏荷道,“男子若未婚,不蓄须亦可;但若成了婚,都会蓄须。”

  刘宽想说什么,终究什么也没说——他快要成婚了,但婚后是否蓄须,他还得考虑。

  之后,刘宽穿着这身官服走了几步,就皱起了眉头。

  相较后世服装、鞋子,他这一身虽然是官服中款式最简便的,可依旧让他感觉很不方便。

  古代的官靴就不说了,穿着还行,只是不利于奔跑和远徒。

  然而这官服衣袖宽大,衣摆离地仅有一寸,却是让他感觉太不方便了。

  ‘以后有了合适的时机,一定要更改大明官服款式,甚至是引领大明服装变革——不说变成后世款式,起码也要变更便于行动的中式服装。’

  心中如此想,刘宽便带上手机和这几日抄写的一摞资料出门了。

  至于电脑和背包里的其他物品,则让他锁进书房一个大铁箱中——这铁箱是他前日让家中管事去买的,花了他好几贯宝钞。

  刘宽从大门出来,马夫李小二已经牵着乌云踏雪在府门前候着了。

  奉命护卫刘宽的仪鸾司总旗王广岳,也带着他手底下的五十名将士在旁静静站着。

  因刘宽只是去工部报到,并非出城,故护卫总旗中只有王广岳一人骑马。

  这几日,刘宽也有练习上马、下马的技巧,本身又有一米七八的身高,如今终于不再需要人托扶,自己便上了马。

  只是姿势依旧不怎么好看罢了。

  看了眼身侧的王广岳,以及身后静立的四十九名明军将士,刘宽颇有种意气风发的感觉。

  “出发!”

  他挥了下手,却并非自己驾马,而是由李小二牵着马沿街向南行去。

  王广岳跟在身侧,其余将士则分布在刘宽的前后左右,将他包围着,避免闲杂人等靠近。

  太平街上多是官邸。

  官邸的男主人多半正在上朝,却也不少负责采买的家仆、奴婢出了门。

  这些人自是不会骑马、乘车,至多是因为采买的东西较多,赶着驴车。

  如此一来,骑着乌云踏雪,由几十名亲军拱卫着出行的刘宽就十分醒目了。

  有不赶时间的,避到街边后,便与相熟之人议论起来。

  “这是哪位新贵?居然由亲军护卫出行,好大的威风。”

  “看着是文官,还不到四品,真是稀奇。”

  “好像是入住胡丞相旧邸的那位。”

  “嘘,慎言呐。”

  “···”

  刘宽没修炼内功,这些人又是用六百年前的南京官话或方言小声交流,他自是听不清的。

  “骑马游街”的初始新鲜劲儿过去,刘宽担心迟到,便道:“小二,走快些。”

  “好的,公子。”

  李小二是个二十来岁的青年马夫,不仅专业技能过关,还既精神又有力气,应了声后,当即加快了脚速。

  就这样,刘宽等人沿着太平街向南,等过了紫禁城、社稷坛,便向东拐入长安街。

  值得一提的是,洪武十四年只有宫城,即紫禁城,尚未有皇城。

  需等到洪武二十五年,才建好皇城墙——皇城主要是将南边社稷坛、太庙两处建筑群囊入其中,北边则只是在紫禁城外稍扩大了一圈而已。

  故而此时的五军都督府、宗人府、翰林院、太常寺等诸多中枢衙门,都在社稷坛、太庙与洪武门之间的一大片区域中。

  六部中的五部也在此处。

  唯有刑部,因职能特殊,又有刑部大牢(天牢)这种重要所在,故设在紫禁城北边,玄武湖畔。

  刘宽来到这片区域后,发现各种衙门是一个接一个,幸亏王广岳等人认得路,不然他想要找到工部衙门怕是需要好一会儿。

  最终,刘宽一行人过了长安左门,又向南走到“狭长广场”的最末端,方看到矗立在东南角落里的工部衙门。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带着铁路到大明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