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大明竟是穷死的?!【求追读】

  刘宽略微沉吟,道:“微臣来自后世,对大明如今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若完全依照后世之制生搬硬套,肯定不行。”

  听见这话,朱元璋点头。

  他正想着,若刘宽一股脑的搬出后世之制,他必须谨慎取之,挑选适合大明的来用。

  没想到刘宽已有这种认知——这可不像刘宽这个年龄之人所能拥有的。

  也不知是刘宽天赋异禀,还是受后世教育之益。

  刘宽接着道:“不过,微臣倒是可以给出几点建议——如户部,同时掌管天下户口、土地以及财税,不仅权利过大,事务也必然会越来越繁杂。”

  “且先不说官员们能否办好事,单说户口、土地、财税之事,皆宜滋生贪腐,这便让户部极易养出国之蠹虫。”

  “再则,财税于国家而言,重要性仅次于军队,陛下必须精细掌控才行。”

  “说到这里,微臣倒是想起了一句后世人们评价大明灭亡缘由的话。”

  朱元璋预感绝不是什么好话,但还是问:“什么话?”

  朱标也露出了好奇神色。

  刘宽想起那句话,差点没忍住笑了下,好在终究控制住了面部肌肉,没什么表情地道:“大明是穷死的。”

  大明是穷死的?

  大明竟是穷死的?!

  就跟昨日在楼江门城楼上,听说“朱标是累死的”一般,此时“大明是穷死的”这句话,便仿佛遭遇一道霹雳,让朱元璋大脑一时空白。

  朱元璋出身贫苦农户,从小就保守穷困之苦。

  尤其是后来家乡接连遭受旱灾、蝗灾、瘟疫,前元朝廷不仅不赈济,反而加重了税赋。

  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没了活路,他父亲、长兄、母亲便都在瘟疫中先后去世。

  因家中穷得一无所有,父母兄长连一张裹尸的草席都没有,只能以破衣裳勉强盖住尸体,向邻居刘继祖求来一块地将三人合葬了。

  随后,他跟二哥为了活命,也只能各奔东西求生去。

  他入了皇觉寺没多久,又因饥荒不得不外出云游化斋——化斋是佛家的说法,实际就是讨饭。

  当了好几年的讨饭和尚,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贫穷之苦。

  后来因缘际会,他当上了皇帝,开创了大明,本以为能让老朱家从此再不受贫穷之困。

  可如今刘宽竟说,大明是穷死的!

  这让他如何能接受?

  难不成他老朱家成了皇族都摆脱不掉“穷”字?

  回过神后,朱元璋不由摇着头道:“不可能,咱大明怎么可能是穷死?绝不可能!”

  相较于朱元璋,朱标要冷静不少,但同样难以接受这种说法。

  他思索着道:“先秦之事不可考,至于秦,亡于暴政;两汉则因外戚、宦官为患而亡。”

  “晋亡于皇室内斗;隋亦亡于暴政;唐则亡于藩镇。”

  “宋先天不足,又过于抑制武将,故军事越来越弱,先后败于辽、夏、金,最后亡于蒙元。”

  “纵观史书,凡我汉人大一统之王朝,亡国之因不一而足,却从未听说有穷困而亡的。刘公子方才所言会不会是后世人戏说?”

  刘宽道,“看来殿下读了不少史书,方才评价历代亡国之因,虽不说全中,但也有一番道理。”

  “其中皆二世而亡的秦、隋且不论,汉、晋、唐、宋亡国之因即便如殿下所说,可有一个相同的?”

  “如此,大明为何不能开历代之先,成为因穷困而亡的朝代呢?”

  听这话,朱标一时哑口无言。

  朱元璋则彻底回过神来,直接问:“大明如何能穷死?”

  刘宽道:“大明穷困而亡,既有天时地利之因,但主要根由还是出自陛下。”

  “又怪咱?”朱元璋有点破防了,起身指着刘宽道:“小子,咱可不会让人乱扣屎盆子,今日你若不说出个所以然来,咱绝不轻饶你!”

  如果是熟悉朱元璋的人,便知道,他这种语气表明并非真的生气,至少没有因怒气动杀机。

  可刘宽对朱元璋脾气并没有那么了解啊。

  见老朱生气,他还真有点怕。

  毕竟他人在大明,而非后世——老朱纵然舍不得杀他,打他几板子也会疼。

  他当即解释道,“陛下,这是后世大伙儿讨论得出的,可不是我说的。”

  朱元璋脾气上来了,道:“别管谁说的,既然你让咱知道了这话,就必须给咱解释清楚!”

  “解释就解释。”刘宽嘀咕了一句,便道:“先说明末情况,因大明建立两百多年了,土地兼并严重,人口又增长了到了接近两万万之众。”

  “再加上贪官污吏横行,劣绅恶霸作恶,很多百姓都穷得无立锥之地。”

  “偏偏天时也不在大明这边,恰逢小冰期,全国大部分地区皆天灾连年,百姓甚至过得比元末还惨。”

  “百姓活不下去了,陛下当知道他们会干什么的。所以,在万历末年便有些百姓揭竿而起,不到十年,于崇祯皇帝即位后,农民起义便达到了高峰。”

  听到这里,朱元璋忍不住打断刘宽的话,问:“你说咱大明后来有两万万人口?”

  朱标也忍不住问,“何为小冰期?为何会天灾连年?”

  刘宽有点无奈地道,“陛下,殿下,听我说完再问可好?”

  “行,你接着说。”朱元璋按捺住了立马解除疑惑的想法。

  刘宽绝对再精简语言,免得被老朱、小朱留在这奉天殿讲一天的历史。

  他道:“崇祯登基数年,因各种缘由,农民起义不仅没被扑灭,反而愈演愈烈。”

  “当时,东北又有后金为患——当然,后金并非如农民军般活不下去才造反,而是窥见大明虚弱,生出了不臣之心,在万历末年就反了。”

  “再加上西南一直有土司作乱及边患,所以在大明最后二十年,实际要面对西南、东北以及平定内部农民起义三场战争。”

  “这三场战争中即便是最终被平掉的西南土司之乱,前后也耗时十年之久,靡费钱粮无数。”

  “至于镇压义军、应对后金,更是成为了大明财政的无底洞,每年都要花费几百万乃至上千万两银子。”

  “偏偏士绅地主借着陛下以及后面几位大明皇帝在明初留下的政策漏洞,偷漏税赋。”

  “更有甚者勾结地方官吏,将税赋转移到平民百姓身上,乃至直接不缴税。”

  “到了崇祯朝后期,朝廷收不上税赋,不仅军饷欠发,便是官吏的薪俸都发不起,屡屡拖欠。”

  “如此情况下,官吏、将士又有多少还愿意为大明尽忠乃至卖命?”

  “最典型的一件事是:崇祯十七年农民军将要攻打京师时,崇祯皇帝无钱发饷、鼓励士卒,逼不得已便向勋贵及文武百官借钱,最终只借到了十几万两银子。”

  “当时京营本就是不堪战的废物军队,又钱粮不足,还恰逢京师瘟疫横行,哪怕城墙高深,也守不住,三日不到便被农民军攻破了。”

  说到这里,刘宽顿了顿。

  “其实此前十几年间,明军在面对农民军时,一直都是碾压;即便面临军事强大的后金,也能在小规模战事中多次获胜。”

  “然而,因为钱粮不足,精锐明军不断被消耗却得不到补充,能用之兵越来越少。”

  “同时,明军与后金军队的装备差距、兵员素质也越来越大,就越发地无法战胜后金军队。”

  “再后来,因为朝廷发不出军饷,大明将士开始或主动、或被迫地加入农民军,让农民军越发的壮大。”

  “此消彼长之下,大明便连农民军也镇压不下去了,这才被其中势力最强的一支农民军攻破京师,亡了国。”

  “最后,不论是投了农民军的明军,还是后来投了清国的明军,都变得比以前更能打仗。”

  “也因此,后世人评价明军时,又参照昔日评价女真的‘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之语,得出这么一句话——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所以,后世人才认为,大明之亡虽有诸多原因,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便是财政出了问题。”

  “若崇祯在位时,钱粮供应能始终保证充足,大明也需还能再坚持二三十年也说不定。”

  刘宽说完了,感觉口干,很想喝口水。

  他背包里倒是有饮料,可惜不好拿出来喝。

  朱元璋、朱标父子一时无言。

  他们一则在消化刘宽这番话中透露的种种信息,二则是分辨其中真伪,或者说是否合理。

  两人一个是开国皇帝,一个是被培养多年的太子,自是知道,不能别人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

  倒不是说两人认为刘宽会骗他们。

  而是他们清楚,刘宽所代表的后世人未必能清楚六百年前的种种事情真相,对大明灭亡之因的品评也就未必完全正确。

  当然,即便其中有所错漏,对于他们治理此时的大明依旧有很大参考意义。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带着铁路到大明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