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5日,农历正月初六。
今天是春节后上班第一天。
时代文化的广告公司里人来人往。
“这是拍摄计划和时间表,整个拍摄周期60天,其中明清街的外景拍摄周期20天,一共涉及22集的戏份内容。”
“时间周期比较紧,希望大家能尽快进入状态。”
徐昕围着办公桌,在谢闰的帮助下,把他春节前制作的拍摄计划和时间表分发给了每一位。
这是他花了大半个月时间,做出的一个详细表格。
在三十年后,这原本是制片人或者导演助理的活。
可这年代,别说导演助理了,就是许多制片人也都没有真正搞明白,他们的工作内容。
和好莱坞那种大制片模式不一样,如今国内的制片人,其实更多只是生活制片。
拍摄中负责后勤,比如安排伙食,付钱结账等。
偶尔有一两个,能做拍摄计划了,也只是一份简单的日程安排。
而这种也是在不断调整变幻的,并没有详细的计划安排。
后世总说影视工业化,其实所谓的影视工业化,不只是简单的人员道具工业化,而是从制片,到整个后期的全工业发展。
每一个项目,每一个流程都有相应的项目标准。
如果说影视制作,演员和剧本决定了上限。
那么制作团队,就决定了下限。
这就像一只手,演员和剧本,确定了他能打出多少力。
而团队就决定了,他能把这个力道发挥出几成。
影视工业化,就是让制作团队减少失误,尽量使出更大的力。
能够确保从概念到屏幕的转化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能高效且高质量地完成。
徐昕不求他们这个团队能发挥出百分之百的能力,只要能做到百分之六十,他就能确保这部片不会差。
“这么急啊!”
听说只有60天的拍摄周期,不少人都是眉头微皱,毕竟这年代,拍一部30集的电视剧,还真没这么快的。
倒是池小宁拿着分到他手中的拍摄计划和时间表,却比那个60天的周期还要惊讶。
看着那上面,从拍摄日期,到项目进度,再到人员安排、道具、梳化服的详细表格,让他一时间有种错觉。
他觉得自己这不是在国内,而是在好莱坞。
最让他惊讶的是,这上面甚至考虑到了外界因素。比如天气,还有设备道具等不确定因素,并且列出了预备方案。
这样详细的拍摄计划,在国内不能说没有,而是根本没法做到这样详细。
他在国内也算待过不少剧组了。
不管是谢晋的《清凉寺钟声》,还是张一谋的《菊豆》和《秋菊打官司》。
他们的拍摄计划,基本都是跟着分镜头手稿走的。
在开拍之前,都只有一个大致的拍摄方向和目标。
具体的拍摄计划,都是每天根据前一天的拍摄内容,临时做调整。
如果遇到天气不好,或者设备问题,那么就得一直往下延时。
而徐昕这个,看在池小宁手中,就像一个经过精密计算,并详细拆解后的日程安排。
不但可以让每一个人,清晰知道自己每天该做什么,也能详细了解项目的进度,和问题所在。
这种一板一眼不能说多好,可却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
看了眼还在详细安排工作的徐昕,池小宁越来越觉得,他这不像是国内这群导演的作坊式工作方法,倒更像是米国好莱坞的那一套。
毕竟他前不久在日本进修的时候,知道日本现在就在向这方面改革。
“另外紫禁城的拍摄,我们只协调到了十天时间。”
徐昕说着特意对着池小宁嘱咐了一句。
“池师兄到时候需要提前预备多机位拍摄,另外特别注意保护文物,立柱和地面一定不能打钉,如果人手不够可以找邵单给你多调拨几个。”
说完又对副导演邵单道。
“邵单,注意下最近的天气预报。等哪天下雪,然后你和罗攀一起,带着人先去拍一组空镜头。”
《八宝记》里有一段背景是冬天的戏,因此需要拍摄紫禁城的雪景。
也好在现在是冬天,即便过完年,京城也三不五时的会下雪。
只要提前做好准备,拍摄这段并不麻烦。
帮助徐昕把计划表全部下发后,谢闰转身又给徐昕倒了一杯水。
看着徐昕井然有序的安排着工作,她心中莫名有种安心的感觉。
她以前并没进过组,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安排的。
可徐昕的胸有成竹,却给了她很大的信心。
其实有她这种想法的不止谢闰一个。
剧组里不管是老师傅的池小宁,还是第一次接触徐昕的张爱民,在经过徐昕这一系列工作安排后,都对他产生了强烈的信心。
即便现在剧组还没开拍,可大家对未来都已经开始了期待。
第二天一早,张国利和邓洁起了个大早。
伴着微微天光,两人特意叫了个出租车。
当来到北影厂大门口的时候,门口已经等了不少人。
除了他们《康熙微服私访记》的剧组,也有《夜半歌声》剧组的。
早已等候的谢闰,将手中准备好的工作牌一一发给了他们。
这是为了区分剧组人员,毕竟两个组在一个地方拍摄,人多混杂,难免容易出问题。
香江那边有没准备徐昕不知道,他为了保险起见,还是给剧组的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份。
这样一来也是为了方便协调管理。
“这弄的也太正式了吧。”
接过谢闰递来的工牌,张国利仔细瞧了瞧,上面写着自己的名字和职位。
并且还有剧组的章。
看了看已经提前来的工作人员,是不是自己剧组的基本上一眼就能分辨。
“徐昕说了,我们虽然是新剧组,可新公司新气象,一开始就得把规矩立好了。”
“况且这也花不了多少钱,却能让我们管理轻松不少。”
目前谢闰除了在剧里客串一个角色,也还担任了生活制片的工作。
虽然她以前并没接触过,可在徐昕看来,这也算是提前培养她了。
毕竟,以她这柔柔弱弱的性子,真不适合当演员。
也许提前做幕后,反倒是一件好事。
当然,徐昕要想在影视这行走的远,也确实需要一位能和他合拍的制片人。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