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志同道合者

  重伤的两位不是被扔出东宫,而是被送往太医院。

  这说明什么?

  说明太子殿下是有些长进了。

  少数人将这归功于留在东宫的李寻欢、王守仁二人身上,对他们感官改善了些。

  不管如何,能让太子有所长进就好。

  内阁中。

  几位阁老也是稍微松了口气的。

  “看来是有效果的。”刘健微微颔首道。

  不管是送太医院,还是终究有两人留下了,这都是效果。

  “是有些效果,不过接下来、要多看着些,跟王守仁、李寻欢他们多谈谈。

  事关大明江山,万万不能让他们有什么出格的举动。”许溥慎重道。

  “王守仁和李寻欢都是家世渊源、识大体的人,只要我们再看着些,想必不会有什么差错。”李东阳抚须道。

  顿了下,又加了一句,“总不会比太子不受儒家教育的情况更差。”

  其余三人点头,暗自安慰了自己一句。

  是啊,无论怎样,情况总不会更差了吧。

  乾清宫。

  朱佑樘却紧紧锁起了眉头,看着眼前刚刚东宫中发生事情的汇报,包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

  这个王守仁,恐怕比他预料中的还不安分。

  再加上自家本就很不安分的憨儿子。

  忽然间,他有点后悔同意将王守仁派到儿子身边了。

  摇了下头,他压下心中的不安。

  事已成舟,何况儿子终究是要读书的,而想要找到能让儿子愿意接触的文人老师,可不容易。

  罢了,情况应该也不会太坏到哪里去。

  句读~!

  先看看,如果的确不错,就赶紧同意了,省的最后照儿莽撞的站了出来。

  东宫。

  朱厚照日常练武的空闲时间,他跑去看王守仁、李寻欢二人的情况。

  “怎么还没有弄好?”他有些不满道。

  王守仁二人无奈,哪有这么快的?

  但想想殿下的年纪、性格,又释然了。

  “殿下,想要完善句读,需要考虑方方面面,不是一时片刻就能完成的。”李寻欢解释道。

  “那需要多久?”朱厚照不耐道。

  “两天。”王守仁笃定道。

  有了具体的时间,朱厚照感觉好受多了。

  就噔噔噔地跑了。

  三个时辰的进学时间到了后,王守仁和李寻欢走出了东宫。

  “李兄、你我稍后必有人前来询问情况。

  我知李兄是赤诚君子,但还请李兄不要透露太子殿下进学的真实情况。”王守仁郑重道,同时、一层天地之力包围了他们,不让声音流露出去。

  “王兄放心,李某并非太过迂腐之辈。

  今日太子殿下勉强读了一会书,就不肯再读。

  我二人相劝,又勉强读了一会。

  我二人担心殿下彻底恼了我们,不再肯进学,便不敢多言,直到进学时间到了,才出了东宫。”李寻欢认真道。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很多话不必多言。

  “李兄、我还有一事询问。”王守仁又道。

  “王兄尽管直言。”李寻欢毫不犹豫道。

  短短三个时辰的接触,他已经真正佩服上了这位以文入道的人。

  视其为友,甚至为兄。

  没什么不可相告的。

  “我不懂武道,太子殿下的武道如何?”王守仁正色问道。

  李寻欢只犹豫了一下,就开口了,他相信王守仁不是对太子殿下有恶意。

  他神色中浮现几抹惊叹道:“太子殿下的武道天赋,实在惊世骇俗,我从未听闻。

  真气修为,已经不差于一位正常初突破至先天之境的武者。

  其真气更是霸道至极,所差者,只是年幼的身体不及成人,和没有来得及修炼实战武学。”

  “李兄、你认为继续如此下去,太子殿下能不能达到太祖太宗那般、镇压天下的地步?”王守仁凝声问道。

  大明初期,正是有太祖太宗相继镇压天下的武力,大明方才能彻底稳固根基、人心,传承至今。

  所以此事,并不算隐秘。

  他们出身又不凡,自是知晓。

  李寻欢沉吟一下,笃定道:“定能。”

  “好。”王守仁神色间露出一股兴奋之色。

  下一刻,他看向李寻欢,激动道:“李兄、如今之大明,很多地方都出现了问题,想必李兄能看的出来。”

  “不错,江湖势力愈发猖獗,官场上也多有龌龊,而外部诸多势力的威胁与日俱增。”李寻欢如实道。

  这都是他亲身经历、和亲眼看到的。

  “远远不止如此。”王守仁摇了下头,沉重道。

  李寻欢投以询问的目光。

  “今日时间不多,来日必与李兄畅谈。”王守仁快速道。

  待李寻欢点头后,他又郑重道:“李兄、大明之问题,很多已深入骨髓,到了不得不改变的地步。

  而想要改变,绝非易事,需要的、是一位太宗,甚至是太祖那般握有足够武力的皇帝。

  太子殿下拥有盖世的武道天赋,这是天赐于我大明。

  不过太子殿下的性格又异于常人,需要人辅佐,否则恐成大难。”

  “李兄、你可愿意与我一同辅助太子殿下,中兴大明?”

  看着王守仁,李寻欢心中有一股热血沸腾之感。

  来到京城已经一年多了,这是他从未有过的感受。

  他本就不会拒绝朋友,更何况他同样是想的。

  但他没有冲动,反而是沉吟数息,回以郑重道:“王兄、我尚且还没有看到你口中的那些深入骨髓问题。

  但只要太子殿下一直抱着爱民如子之心,李寻欢愿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哈哈哈,能得李兄这般志同道合的朋友,真是生平一大快事。”王守仁高兴笑道。

  “亦然。”李寻欢笑道,又真诚道:“王兄、你比我年长数载,叫我寻欢即可。”

  “好。”王守仁没有矫情,一口答应,“以后明面上,不好太过亲密。

  但私下里,我便称呼你为寻欢。”

  “兄长。”李寻欢双手一抱拳、正式叫道。

  “寻欢。”王守仁重重点头。

  随后,两人一边不紧不慢地走着,一边继续聊着。

  多为有关太子之事。

  今天是他们第一次见太子。

  太子也如他们所听闻的,的确颇为顽劣。

  但有时候世事就是这么奇妙,他们两个都不讨厌太子,还约定一定辅佐太子中兴大明。

  一直到二人不得不分开,才停下了话题。

  很快,二人就各自被一些高官叫走了。

  这天晚上,很多官员能睡个好觉了。

  太子都能读一点书了,虽然只是一点,但足以他们感到宽慰了。

  短时间内,不能对太子要求太多。

  第二天。

  王守仁、李寻欢继续去了东宫,二人接着完善句读,朱厚照日常练武。

  一连两天如此,王守仁二人终于完善了句读,朱厚照兴致冲冲的去看。

  看了数眼,眨了下有点迷茫的眼睛,得意的笑道:“本太子终于完善句读了,拿给爹看去。”

  说着,就要冲向乾清宫。

  “殿下!”李寻欢连忙开口拦住。

  “干嘛?”朱厚照抱着记载完善句读的奏折,高兴问道。

  “殿下、还是由臣上禀吧,以太子为主,臣为辅。”李寻欢道。

  “那你就上禀吧,不过本太子要先拿给我爹看。”朱厚照兴致勃勃道。

  说完,不理会王守仁二人了,就冲向乾清宫。

  李寻欢无奈,看向王守仁。

  皱眉道:“王兄、太子殿下尚且年幼,不宜再出头了。”

  “这件事恐怕难以阻止殿下了,也罢,殿下年幼,群臣都心里有数,知晓真正是谁完成的手笔。

  最后骂名还是咱们来当,美名给殿下,至于出的那些风头,相比较殿下的武道天赋,也不足轻重。

  咱们继续按照规划来就是。”王守仁沉吟下道。

  李寻欢叹息一声,只能如此了。

  乾清宫中。

  “爹!爹!”

  朱厚照风风火火地冲进了殿内。

  将奏折一下子拍在了自家老爹面前,骄傲道:“爹、我完善了句读,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哦!什么利国利民的大事?”朱佑樘佯做不知的惊讶问道。

  “你先自己看。”朱厚照一指奏折。

  “好,父皇看看。”朱佑樘翻开奏折,一切都清晰明了,心中暗赞一声,王守仁、李寻欢果然都是人才。

  但他仍是故作不懂,询问朱厚照、让他讲解。

  朱厚照瞪着眼睛,嘟了下嘴,不满道:“爹、你怎么这么笨啊,还看不懂。

  我找人来给你讲解。”

  话音还未落,又噔噔噔地跑了。

  这孩子。

  朱佑樘失笑,认真看起这份奏折。

  次日。

  太子要读有句读的四书,这条消息便传遍了京中百官。

  然后又是数条消息相继传开。

  太子殿下有感很多文章、公文中,没有句读,诸多官员、小民难以明白其意,便想要完善句读,给所有文章、公文中,都增添句读。

  东宫讲学老师,李寻欢、王守仁为了讨好太子,完善了句读,然后上禀给了陛下。

  陛下同意了。

  消息一传开,许多官员便开始攻讦李寻欢和王守仁。

  至于太子,都默契的没有去说什么坏话。

  表面上来说,这是好事。

  何况再多的坏话,也是奈何不了太子的。

  太子愿意读书,就很不错了。

  慢慢来吧。

  (求追读,求月票、求推荐票,谢谢支持。)

  ······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大明圣帝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