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前往上海,初见路遥(求收藏,追读)

  江门的文联领导还悄悄找到了黄文彬。

  他们已经知道了《佛山文艺》上的那篇小说是他写的了。

  所以,想请黄文彬也给也们《江门文艺》写一篇差不多的武侠小说。

  黄文彬没有直接答应,只是说等以后写出了合适的稿子再说。

  他现在身上还欠着不少稿债呢,等全部清完了,他再另开新坑。

  或者说,他需要找几个合作伙伴,能帮他完成一些小说,也就是俗称的枪手。

  不然,光靠他一个人,实在是有点写不动,脑子里的很多创意也就浪费了。

  宴会第二天,杜奇峰和刘颂仁等人起程回香港。

  钟楚虹临走之前给黄文彬塞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他在香港的住址,还且个六位数的电话号码,应该是重庆大厦的某个公用电话号码。

  又过了两天,徐晓明跟着黄文彬一起磨完了《大侠霍元甲》的25集初稿,也回了香港。

  因为黄文彬往这一版霍元甲里加了不少的料,所以比原版多出来了五集。

  又过了一个来月,《让子弹飞》大部分的戏份就拍完了,只剩下一些零散的戏份,比如开头的马拉着火车,只能回燕京再找地方拍了。

  这里的戏份结束了,大家收拾一下准备回京了。

  只是,黄文彬的目的地跟大家不一样,他需要去一趟上海。

  因为前两天,《收获》的编辑李小琳亲自来江门找过他一趟。

  倒不是来约稿的,而是他那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在《收获》上刊载之后,在上海文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巴金老人想组织一次大型笔会,邀请全国各地众多新老作者齐聚一堂,好好地交流交流,提升一下上海文学的活力,促进当代文学的发展。

  只不过因为涉及的人数众多,还牵扯到不少其他省市的不同单位,所以上海作协迟迟没有批复。

  但是巴金有些等不及了,打算先在上海搞个小型的笔会,就邀请了六位作者,黄文彬就是其中之一。

  这次很快就得到了作协的同意,作协也是想先看看笔会的效果。

  李小琳向燕京电影学院以及北影厂都发送了邀请函,不过北影厂告知黄文彬去粤省拍电影了。

  于是李小琳就亲自跑到这边来邀请黄文彬。

  黄文彬喃声说道:“这事儿,需要我们院长和汪厂的同意。”

  “这个我帮你想好了。”

  李小琳笑着从随身的包里取出来两封信:“我来这儿之前,去了一趟燕京,拿到了你们卢院长还有汪厂长的许可。”

  黄文彬接过信件一看,确实是汪厂长和卢院长写给他的信,都是让他去上海好好跟巴老学习学习。

  “如此厚爱,那我就却之不恭了!”黄文彬点了点头,“等这边戏份一结束,我就去上海。”

  李小琳留下了介绍信,满意地离开了,她还要去见另外几个作者。

  其实这种事情,李小琳只需要给各个作者写封信,或者发个电报什么的就行,但是她偏偏选择了亲自去邀请,这种盛情确实难得,估计没有哪个作者会拒绝。

  1979年12月初,黄文彬坐广州坐火车去上海,而陈怀恺等人则是回BJ。

  不过,陈怀恺并没有让黄文彬一个人去上海,而是让杨在保陪同过去。

  这个年代,既是文学勃兴之时,同样也是野蛮生长之时。

  一个人出远门,很容易会被人盯上,火车上还有火车站尤其贼多。

  劫财还是小事,最怕遇上一些下手不知深浅凶徒。

  今年2月份的时候,燕京发往丹东27次列车上就曾发现过尸块,虽然后面证实是杀人后抛尸,但也侧面说明火车站确实鱼龙混杂。

  这一点,黄文彬也意识到是自己有些欠考虑了,对陈导和杨在保表达了感谢。

  “你还年轻,没经历过大风大浪。”

  火车上,杨在保嘴角勾起一抹弧度,笑着说道:“两个人出门,相互还有个照应。还有在车上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话,除非你边上自己人很多。”

  黄文彬点点头:“受教了。”

  杨在保笑着说道:“只是一些普通的经验之谈,你多出行几次就知道。”

  这一次的车程同样要二十多个小时,中途还要转一次车。

  等到上海北站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

  杨在保在上海呆了挺多年,对这里的环境熟悉得很,他把黄文彬送到了上海作协的所在地,也就是巨鹿路675号。

  “收获杂志社,上海文学杂志社,还有以前《萌芽》也是在这里。”

  杨在保笑着冲黄文彬介绍起来:“不过《萌芽》在66年的时候停刊了,现在还没有复刊呢。你进去吧,找那栋最绿的楼,三楼就是《收获》杂志社了。”

  “谢谢杨大哥。”黄文彬由衷地表达了感谢。

  杨在保哈哈大笑,挥了挥手:“本来想请你上我家坐坐,但是你应该没有时间,以后再请你好了。”

  黄文彬点头:“有时间,我一定去做客。”

  杨在保转身走了。

  黄文彬略有些忐忑地走进了上海作协大院的门,第一感觉,就是好特么的绿啊。

  虽然已经12月了,但是上海的天气没有降得太厉害,院落里的树还没有怎么变黄。

  黄文彬找到了那栋最绿的楼,走了进去。

  走到三楼,果然看到楼道对面有个房间,门口贴着《收获》编辑部。

  “你好?”

  黄文彬探眼看了看杂志社里面,发现里面好像有两三个人,于是敲了敲门。

  听到声音,有两个人扭头看了过来。

  “你找谁?”其中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笑着问道。

  黄文彬立即自我介绍道:“我叫黄文彬,是李小琳编辑邀请我过来参加笔会的。”

  “啊,你就是黄文彬?”

  “真是年轻啊,长得也英俊。”

  老太太有些吃惊,忙招手道:“别在门外站着了,快进来吧。”

  黄文彬迈步走了进去。

  另一个,年轻的男编辑立即给黄文彬搬来了一把椅子。

  “小琳可是一顿把你夸,说你未来肯定是个大文豪。”老太太笑呵呵地看着黄文彬:“我看你这模样,倒有可能会成为大明星。”

  黄文彬只能尴尬地笑了笑:“您过奖了,不知道您是?”

  “我叫郭拙,审稿组的组长。”老太太十分热情,冲黄文彬说道:“你那篇《十八岁出门远行》,二审就是我看的,终审是巴老亲自审过的。”

  “那多谢郭编辑。”黄文彬随口道谢。

  他刚坐下来没多久,就有不少人围了过来。

  甚至隔壁的《上海文学》的编辑也跟着看看热闹。

  今年文学界最热火的题材肯定是伤痕文学,最炙手可热的作家是刘心武等人,但是文代会之后,最耀眼的文坛新星,那就只有黄文彬一人了。

  能得老者看中,还亲自写寄语,那得是多大的荣耀,确实已经算是明星了。

  围观的编辑们也不禁七嘴八舌地冲黄文彬问了起来:

  “黄文彬同志,请问你那篇《心形的石头》有原型人物吗?”

  【没有,纯是瞎想的。】

  “十八岁出门远行,你是怎么写出来的,太怪了点吧。”

  【那是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拉美那边传过来的】

  “哎,你会写诗吗?”

  【没怎么写过】

  “我喜欢你的那篇……”

  【承蒙厚爱,我会加倍努力。】

  黄文彬倒是没有多紧张,只是觉得耳朵有点疼,但还是逐一回答了他们的问题。

  “好了,好了,都别问了。”

  郭拙冲他们挥了挥手,“要是把人都吓走了,小琳可要拿你们是问。”

  那些编辑才讪讪地走了。

  “你刚下火车吧?”郭拙又问道。

  黄文彬点了点头。

  “小彭,你先带小黄同志去招待所办理入住。”

  郭拙叫来了那个年轻的男编辑,又冲黄文彬道:“有什么事情,休息一天,我们再好好详谈。”

  “好的。”年轻编辑点点头,然后冲黄文彬道:“走吧,我带你过去。”

  黄文彬跟郭编辑几人挥手作别,跟着这位彭编辑下了楼,去车棚取了自行车。

  “上来吧。”彭编辑冲黄文彬笑道:“招待所有点远,路也有点巅,你可坐稳了。”

  “没事,不怕。”黄文彬倒是不介意,上了后座。

  彭编辑哈哈一笑,踩动了车子,冲出了大院。

  “我们这边最近的招待所,就是华师大的招待所。”

  一边骑,彭编辑一边给黄文彬解释,“所以过来的作家们,都是安排在那儿,骑车过去大概半小时吧。”

  “你明天过来,可以搭公交车。”彭编辑随口报了一个公交车的班次。

  “吃饭的话,可以在华师大的食堂吃,当然你要是身上带够了钱,外面饭店吃也行。”

  半小时过后,两人进了华师大,很快就来到了招待所。

  彭编辑帮黄文彬办理了入住,给了他一张纸制的牌子:“404室,是两人间,里面已经住了一个作家,他也是编辑,他比你早来一天。你们可以好好交流一下写作心得。”

  “好的,谢谢。”黄文彬接过牌子,看着这个号码,一脸无语,又是404。

  彭编辑来到404门前,敲了敲门:“在吗?”

  房门缓缓找开,一缕烟先飘了出来。

  接着,一张颇为质朴的脸出现在黄文彬面前。

  这人看上去应该三十五六岁左右,穿着灰色的线衣,身材有点虚胖。

  “这位是新来的作家,叫黄文彬,你们好好相处。”

  彭编辑冲两人相互介绍道:“这位呢,笔名叫路遥,今年才三十岁,是《延河》杂志社的编辑,也是个作家。”

  “你好。”黄文彬眼睛一亮,伸手过去,“幸会,幸会。”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年代文娱:我的好妹妹遍布全世界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