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一问,江弦稍作思索,很快就想出个合适的回答。
“写文章是爱好,可以随意施展,写申请书是神圣而重要的事情,我不敢随意动笔,还要仔细斟酌。”
听到他这个回答,几人哈哈笑了起来,包括一旁的胡桥木、光未然、冯沐、严文井,都笑了。
没想到这个小家伙年纪虽然不大,脑袋还蛮机灵。
“坐下聊。”冯沐说。
服务员走过来,拎着暖壶给江弦倒了一杯茶水。
江弦端起来喝了一口。
茶叶虽然一般,不过茶包不要钱。
听说海子里喝茶,水免费,茶包要钱,不管你是何方神圣,想喝茶,先交上两毛钱再说。
至于抽烟,那更需自备,绝无公烟可享。
这是困难那几年,5豪定下来的一条“铁规”,一直这么延续了下来,谁也不敢违背。
不少同志第一次去开会,都不知道带茶包钱,摸遍了全身口袋,怎么也掏不出两毛钱,非常尴尬,不是记账就是别人代付。
王濛就讲过,自己有次开会没带钱,还是别人代付的。
江弦坐着静静听冯沐这几个人说话。
他讲起话来斯斯文文,性情如此,也很少骂人,但是写过一首粗口诗。
那是听说白酒价格连续飞涨,“茅台”一下飙升4倍以后,还有人吃喝挥霍,便狠狠的写了一句:
滚他妈的蛋!
冯沐说,“文学馆的事情都已经听说了,也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直想和巴金同志聊聊,可惜他居住在上海,身体又不好,就不让他来回折腾了。
江弦啊,你来讲一讲,这个文学馆的事情是想怎么做啊?”
江弦当即把文学馆想法的形成讲了一遍。
他着重的讲了巴金同志一开始的想法,然后说自己如何被巴金同志感动,以及听完巴金想法后的内心所感,还有第二天带着一篇倡议书和一万块稿费去巴金住所,和他老人家一拍即合。
冯沐说:“巴金同志的想法是对的,这是对我们自己文学的肯定,在过去,我们的文学遭到了否定,可我们现代的文学绝对不是毒草、废品,不应该被一笔勾销,做这件事很有意义。
你一个年轻人,响应巴金同志去做这件事情,很有魄力。”
“谈不上有魄力,我只是比较早的听说了巴金老爷子的这个想法。”
冯沐点点头,“不用因为自己年轻就妄自菲薄,他说得好,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
来,讲一讲你对这个文学馆的想法。”
“那我就大胆的说一说。”
“你说。”
“我年纪小,很多见解比较浅薄,大部分想法也是从巴金同志那里听来的。”
江弦一开口就给自己定下调子,“我们这个文学馆,应该作为当代文学研究的阵地来建设。
就拿日本来举例,我上次随团访问日本,看了他们的文学馆。
他们有一座相当完备的近代文学馆,其中收纳了日本近代优秀的文学创作者资料,每个礼拜,馆里都会举办活动,吸引日本的小孩子过来领略他们那些文学工作者的风采。
我们还注意到,日本甚至有为一些专门的作家建造的文学馆,可以见得,我们的这座邻邦,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热情积极的做着文化传承方面的事情。
而我们国家,从‘5,4’以来,文学作品精彩纷呈、浩渺如烟,我们在改开的同时,难道不也应该注重起对这段文化的传承?”
时间短暂,江弦不好说的太深,简洁而快速的介绍,也不着急给出评判,只道:
“你继续说。”
江弦顿了顿,讲道:“巴金同志说的过一句话,西方社会对于我们的文化是陌生的,对于中国人心灵的美丽也是陌生的,有了这样一个文学馆,以后全世界的人都能来到京城,见识中国人民美好的心灵。
这对我们的文学也大有裨益,我们多少的作家,写作总带着一股小家子气。”
“小家子气?”
“这种小家子气的来源,是因为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作家的见识、阅读都太少了。
我认识一个作家,大家看了他的文章,都夸他语句很简洁,他笑了,他说他那哪是简洁,写的简洁是因为他认识的字太少了!
他说,在过去的时间里,他的所有阅读都来自于家里的红书。
时代虽然过去了,但我们仍然缺少这样一个地方,给我们提供充沛的信息。”
江弦是忽然被通知过来的,但这些话就像早已有了腹稿,几乎是脱口而出。
他这还是收敛着讲,并不展开,只说干货,只讲重点,最后说:
“我在日本发现,文学馆是他们文学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场所。
有了这样一个文学馆,给我们的文学理论家提供更大的空间,势必能促进将来的文学创作更加繁荣。”
“需要给什么支持?”
“钱可以由作家们出,我和巴金都可以捐款出来,我们只需要把房子问题给解决了。”
“房子?”
这年头房子也是大问题,老百姓的房子都紧张的不行,更别说能供文学馆使用的房子了。
江弦试探性道:“我勘察过,西三环路边上有一片房子.”
“西三环路边上?”
冯沐听见这话,琢磨了一会儿,想到一处地方,询问道:“万寿寺西院?”
江弦点点头。
万寿寺西院,是京郊的大庙,满清的几朝皇帝都在这儿替母亲做过寿,占地近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大概五千平,使用面积再缩减一半,两千五百平不到。
而且这里刚经历了一场焚去三座大殿的大火,里面那是断壁残垣、枯树荒草,能供以使用的房子就更少,目前是总政歌舞团驻扎在那里。
“你这个地方选的,是想让我给你化缘去啊?”
总政歌舞团是归部队的,想要他们迁出,就要先打通部队那边儿的关系,这里面困难重重。
“领导,不瞒您说,我前后也勘察了好些个地方,潭柘寺不错,可惜太远,颐和园的藻鉴堂也够古雅、幽静,可惜地方太小,不够用最后看下来,还是万寿寺西院合适。”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这年头,想让国家盖房子当然是不可能的,作协这会儿都在地震棚里头办公呢,文学馆肯定也只能找点现成的院子修缮着用。
“看来你的准备工作做的很充足啊。”领导笑了笑。
他简单和冯沐、光未然商量了一下,没有给出万寿寺的答复,只是吩咐,“情况特殊,我们没有搞这个事情的经验,你们作协先搞一个筹建委员会出来。”
“好!”
这次见面就此结束。
贺井之一直没有吭声,就静静的坐在角落里。
想到上次在海子里开会时候,那位甚至给江弦说了句话。
这个年轻作家不简单啊。
江弦推门出来以后,心里一阵的激动。
光荣啊、太光荣了!
这也能单开一页族谱了吧?
能像今天这样说上句话,那是想都不敢想啊。
下午还有个座谈会,气氛总体比较轻松。
江弦又见到了吴青,和她聊了几句,今年的颁奖除了王濛同时作为颁奖嘉宾和领奖作家以外,还有冰心,她的《空巢》也获选。
汪曾祺和陆文夫两个人坐在一块儿,文坛的两只饕餮相聚,场景看着特有意思。
“铁生。”江弦和史铁生打个招呼。
史铁生笑着看向他,“江老师。”
“恭喜你获奖啊。”江弦诚心的和他道贺。
史铁生还想和他说些感谢的话,江弦没接受,“你文章写的什么样子,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这是你自己的成就,不需要感谢我。”
回到家里,朱琳刚下课回来。
“领上奖了?”
“嗯。”
江弦取出奖状。
朱琳面带喜色的接过,帮他把这张领回来的奖状收好。
江弦去厨房打了盆水,简单洗漱一番,出来看见墙上“全国优秀短篇”的奖状。
“挂在这儿怎么样?”朱琳喜滋滋的问。
“哪儿都行。”他笑着说,虽然高兴,但没那么在意,毕竟他今天最大的收获可不是这个奖项,而是和他的见面,这样的机会一百个奖状也换不来啊。
朱琳从他嘴里听了接见的事情,吓了一跳,“你们说什么了?”
“坐在一起促膝长谈,文学馆的事儿算是有眉目了,我的任务也完成的差不多了。”
“以后建馆的事儿呢?”
“以后参与的人就多了,大家一起出力,他们个儿都比我高。”
这次接见,可以说促使着文学馆的建设工作又往前迈出了一大截。
江弦把朱琳轻轻揽入怀中,兴许是今天欢喜的事情太多,他性致勃勃,低下头去轻啄,朱琳先是抗拒,很快双臂环着他的脖颈迎合,很快春意盎然。
翌日,《人民X报》报道了颁奖仪式,以及见面:
“对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表示热情关怀和支持。”
江国庆在报纸上看见,眼睛都绿了,连忙回到家里,招呼饶月梅一声。
“你说上面这个江弦,说的应该是咱家那个吧?”
“得是吧!”
饶月梅也不敢确定,“这天底下哪有那么多人叫江弦啊?还是写的。”
俩人拿不定主意,风风火火的跑去虎坊路15号,好大儿江弦才刚睡醒。
等俩人从他嘴里撬出来确切的答复,登时木在原地,好像脚上钉了个钉。
江国庆都恨不得直接拔腿去祖坟上看看了。
绝对冒青烟了!
这天,江弦收到一封挂号信。
是从东四八条52号的《剧本》编辑部寄来的。
里面是一张稿费单,还有一封信,大致内容是《天下第一楼》已经在月刊《剧本》过稿,将在4月份的《剧本》上刊发。
江弦马上反应过来,这是英若诚帮他递稿成功了。
《剧本》是一部全国性的戏剧刊物,由田汉、光未然这些个老一辈戏剧家亲手创办并任职,是专业的戏剧文学创作刊物。
从属于戏剧家协会,79年才复刊。
能在这份全国性刊物上刊发自己的作品,对于很多编辑来说都是极大的荣耀了。
江弦也为此小小的得意了一下,看了眼稿酬单上的数字,并不多,四百多块。
正上着楼,耳边滴一声响:
“已解锁新的合成序列,请选择合成方向。”
江弦诧异的停下脚步。
让他奇异的不是这条新合成序列的出现,而是这一次的合成,居然还可以选择序列的类型。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
看着一大串可供选择的方向。
江弦犹豫片刻,做出了他的选择
——军旅题材。
徐怀中今年一部军旅题材《西线轶事》,可以说是开启了新时代军旅文学的先河。
如此盛况,他怎么能不掺和进来。
随着他合成方向选定,序列解锁。
无需灵感收集,合成直接完成。
“【战斗经历】+【英雄群像】=中篇”
望着脑海中出现的一部,江弦精神一振,虽然这部的结尾颇受诟病,但无疑是一部绝对的军旅文学经典。
中作协很快组织起工作,巴金也从上海给江弦来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他的设想越来越接近目标了。
眨眼,到了3月末。
这天,中央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
“亲爱的同志们,我自知病将不起,在这最后的时刻,我的心向着你们。
为了理想,我追求和奋斗了一生,我请求,在我死后,以党员的标准严格审查我一生的所作所为,功过是非。
如蒙追认为光荣的党员,这将是我一生的最大荣耀!
——沈雁冰”
中作协同样收到一封来信:
“亲爱的同志们,为了繁荣长篇的创作,我将我的稿费二十五万元捐献,作为设立一个长篇文艺奖金的基金,以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
我自知病将不起,我衷心地祝愿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昌盛!
——茅盾”
1981年3月27日,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溘然长逝。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