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坐在御书房中,面色凝重。他回想起这些日子以来,满清贵族们不断提出撤回关外的声音,心中满是无奈。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强行压制他们了。
“来人,传朕旨意,召见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有影响力的满洲亲贵。”康熙下令道。
很快,这些满洲亲贵们纷纷来到了宫中。他们站在康熙面前,神色各异。有的担忧,有的焦虑,有的则显得犹豫不决。
康熙看着他们,缓缓说道:“诸位,朕今日召见你们,是为了商议撤回关外之事。朕知道,你们中有很多人都提出了要撤回关外,但朕认为,我们还有机会平定叛乱,守住大清的江山,甚至反攻南方,击败李弘。”
一位亲王站出来说道:“陛下,如今局势危急,各地叛乱不断,唐军势如破竹。我们实在难以抵挡啊。”
康熙皱起眉头,说道:“朕在平定三藩之乱时,也曾面临重重困难,但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如今,我们也一定能够克服困难,重振大清的雄风。”
另一位郡王说道:“陛下,三藩之乱后,我大清元气大伤。如今的局势与那时不同,我们已经没有多少胜算。”
康熙听了他们的话,心中十分失望。他知道,自己在这些满清亲贵们眼中,已经不再是那个一言九鼎、能够力挽狂澜的圣天子了。他无奈地说道:“难道你们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了我们的江山吗?”
贝勒和贝子们也纷纷发言,表达了他们对局势的担忧和撤回关外的主张。
康熙看着他们,沉默了许久。他知道,如果再继续跟这些人硬刚下去,不等唐军攻破紫禁城,不等那些遍地的起义军将自己埋葬,这些人就会先联手将自己从皇帝的宝座上拉下去,然后重新换上一个听他们话的新皇帝上去。
最终,康熙做出了妥协。他叹了口气,说道:“罢了,既然你们执意要撤回关外,朕同意将关内的满洲贵族们分批撤回关外。”
亲贵们听了康熙的决定,心中松了一口气。
康熙接着说道:“但是,朕决定坚守到最后一刻。朕对自己依然充满信心,认为自己还能力挽狂澜,保住大清的江山,保住祖先们的体面。”
亲贵们面面相觑,有的人露出敬佩的神色,有的人则不以为然。
一位亲王说道:“陛下,您何必如此固执呢?撤回关外,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康熙坚定地说道:“朕身为天子,当为祖宗守江山。朕绝不退缩!”
亲贵们无奈地摇摇头,他们知道,康熙已经下定了决心。
满洲贵族们因抗争取得胜利,满心欢喜地回到家中,迫不及待地将这一消息告知家人亲族。随后,他们便紧锣密鼓地开始收拾这些年积攒下来的金银财物、粮食以及人口。要搬运如此众多的物品,大量的骡马和车辆必不可少。于是,整个北京城乃至北直隶都活跃着四处收购搜寻骡马和车辆的人。
尽管这个消息并未公开宣扬,但唐国的情报机构殿前司早已在京城布下了天罗地网。许多满洲王公贵族的府邸之中都安插着殿前司的眼线。这些人大多是王公贵族们用惯了的老人,然而,老人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忠诚。
在一位满洲王爷的府邸中,老仆人老张和老李在角落里悄悄交谈。
老张低声说道:“老李啊,你听说了吗?咱王爷他们要撤回关外了。”
老李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真的?那可怎么办?我们这些做下人的该何去何从?”
老张微微皱眉:“哼,我们也得为自己打算打算。现在唐国气势如虹,满清却是风雨飘摇。要是能用一些消息换些外快,给自己找条后路,那也不错。”
老李有些犹豫:“这能行吗?要是被王爷发现了,我们可就惨了。”
老张不以为然地说:“怕什么?现在这局势,谁还顾得上我们。再说了,那些消息在我们看来不怎么重要,说不定还能换几个钱呢。”
就这样,消息如同雪花般纷纷飘落到殿前司在京城的负责人赵铭手中。赵铭坐在书房里,看着一份份情报,神色凝重。
“把这些消息再仔细整理一遍。”赵铭对副手说道。
副手连忙应道:“是,大人。”
不一会儿,副手将整理好的情报递过来。赵铭仔细阅读后,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没想到,鞑子真的要跑!”赵铭自言自语道。
其实,对于这个结论,他们也不算意外。因为之前唐王殿下就跟他们提过,说如果局势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鞑子很有可能会撤回关外。所以他们一直在重点关注相关的消息。当那些满清王公贵族们派人到处搜寻收购骡马大车的消息传回来之后,他们就顺理成章地分析推导出了这个结论。
赵铭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下令:“马上派人秘密将此事传回南京,交给殿前司指挥使刘存义大人。”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南京。刘存义收到消息后,心中一紧。他深知此事重大,立刻前去宫中向唐王李弘汇报。
刘存义匆匆进宫,向唐王李弘汇报了满洲贵族准备撤回关外的消息。李弘听完刘存义的回报后,表现得十分平静。
对于鞑子要跑这件事,李弘并不感到意外。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之中,满清入关的前几十年,只要局势稍有不利,便会有人提起撤回关外这个主意。最近的一次便是七年前的三藩之乱。那时,三藩叛军占据了南方七省,甚至连陕西、甘肃都落入叛军之手。满清朝廷之中人心惶惶,许多人主张撤回关外。然而,康熙强行将此提议压了下来。再加上吴三桂突然病死,康熙得以喘过气来,一鼓作气平定了三藩之乱。也正因如此,康熙获得了巨大的声望,在这几年里自然不会再有人提起撤回关外之事。
可如今仅仅只过了两年,局势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局势对于清廷的打击比三藩之乱时更大。各地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唐国的势力也日益壮大,对清廷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撤回关外这个话题自然就会沉渣泛起,再度被提起,而且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护。
刘存义站在唐王宫的大殿中,神色凝重地对唐王李弘说道:“王上,我们绝对不能让那些鞑子逃回关外去。他们入关这几十年,搜刮积累下来的各种财物不计其数。若是让他们将这些带回关外,那对我们大唐来说绝对是无法估量的损失。我们必须拦住他们。”
李弘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抹坚定之色。“你说的不错,孤自然不会任由他们就这么逃走的。来人,请杨元帅过来。”
不多时,协助李弘统帅三军的元帅杨鹏举匆匆来到王宫之中。李弘将满洲贵族准备撤回关外一事告知了杨鹏举。杨鹏举一听,眉头紧皱,反应与刘存义如出一辙。
“王上,绝对不能让鞑子就这么跑回关外。他们这些年在中原搜刮了大量财富,若任由他们带走,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必须派人阻截。”杨鹏举语气坚决地说道。
在这件事上,君臣三人已然达成了共识。接下来,他们便开始商议该如何阻截以及派谁去阻截。
“从关内前往关外,最主要的一条通道就是山海关所在的辽西走廊,而在辽西走廊上最重要的一座关隘就是山海关了。”杨鹏举指着地图上的位置说道,“可以说要是占领了山海关,就能切断关外内的连接。”
李弘微微点头,目光紧紧盯着地图上的山海关标志。“确实如此,山海关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那除了辽西走廊,还有其他通道吗?”
一旁的刘存义接过话茬:“王上,除了辽西走廊之外,还有喜峰口和古北口两条通道。喜峰口位于河北迁西县北部,是明长城蓟镇的重要关隘之一,通过喜峰口可以进入关外的东北地区,但相比辽西走廊,这条路线可能更为崎岖难行,且不是主要的交通干道。在一些特定时期,比如战争或其他特殊情况下,也可能会有军队或人员选择由此通行。”
李弘微微皱眉:“那古北口呢?”
刘存义继续说道:“古北口地处北京市密云区北部,是明代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它同样可以作为通往关外的路径,但也不是最主要、最便捷的路线,其通行条件和战略地位相较于辽西走廊也有所不同。古北口在历史上也多次成为军事冲突的焦点地区,见证了许多战争与历史变迁。不过这两条通道都比较崎岖难行,适合小股人马通行。对于拖家带口,携带大量财物的满清贵族们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选择从这两个方向通行的。”
杨鹏举思索片刻后说道:“王上,依臣之见,我们应将重点放在山海关。只要占领了山海关,就能有效阻截满清贵族的逃跑。”
李弘点头表示赞同:“你说得对。既然选择了山海关作为目标,那接下来该讨论的就是选择进军路线以及执行这次拦截任务的部队了。”
众人陷入了沉思,议事厅中一时安静下来。过了一会儿,杨鹏举打破了沉默:“王上,臣认为我们可以考虑从海路突袭山海关。这样既能保证行动的隐秘性,不容易引起清廷注意,二来速度更快,更能达成袭击的突然性。”
李弘微微颔首:“有道理。那具体该如何实施呢?”
刘存义说道:“王上,可以让东海舰队联合第三集团军一部来执行这次任务。第三集团军抽调一万精兵,搭乘东海舰队的战舰从海路北上,突袭山海关。”
李弘思考了一会儿,说道:“这个方案可行。那就这么决定了。立刻下令召见东海舰队都督以及第三集团军司令前来商议这次任务的细节。”
不久,东海舰队都督和第三集团军司令来到了议事厅。
李弘看着他们,严肃地说道:“此次任务至关重要,关乎我大唐的未来。满清贵族企图撤回关外,我们必须阻止他们。你们可有信心完成任务?”
东海舰队都督坚定地说道:“王上放心,臣等定不辱使命。”
第三集团军司令也表态道:“末将必全力以赴,确保任务成功。”
李弘点了点头:“好。现在我们来具体商议一下任务的细节。首先,从海路北上,要确保行动的隐秘性。你们有什么具体的措施?”
东海舰队都督说道:“王上,我们可以选择在夜间航行,避开清廷的眼线。同时,加强对舰队的伪装,让敌人难以察觉我们的行动。”
第三集团军司令接着说道:“我们的部队在船上也要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战斗。一旦到达山海关附近,要迅速展开行动,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
李弘又问道:“那对于山海关的地形和敌军部署,你们有什么了解?”
刘存义拿出一份情报说道:“王上,根据我们的情报,山海关地势险要,城墙坚固。清廷在那里部署了一定的兵力,但具体数量还不太清楚。我们需要在行动前进一步侦查,以便制定更详细的作战计划。”
东海舰队都督说道:“我们可以派遣一些小型船只提前进行侦查,了解敌军的防御情况和兵力分布。同时,利用我们的海上优势,对山海关进行炮击,为陆军的进攻创造条件。”
第三集团军司令补充道:“我们的陆军部队要做好攻坚的准备,携带足够的攻城器械和弹药。一旦登陆,要迅速突破敌军的防线,占领山海关。”
李弘听了他们的建议,说道:“很好。你们要密切配合,确保任务的顺利进行。此次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众人齐声应道:“谨遵王命!”
随着命令的下达,东海舰队和第三集团军迅速行动起来。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