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康熙这边还未考虑好是否要接受李弘的条件,然而,从河南和四川传回来的两条坏消息,犹如两记重锤,狠狠砸在了康熙的心间,让他不得不接受李弘的条件了。

  说是两条消息,其实可以合并成一条消息。湖北的白莲教起兵之后,在攻占了宜昌城之后继续攻打荆州城。但在攻打荆州城之后又迅速撤回了宜昌,最终分裂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由原教主洪安通率领的白莲教,带着一部分人进入了四川。而剩下的人则在原来的左护法杨莲亭的率领下成立了天理教,并且操练人马,招兵买马。很快,天理教便向北攻入了郧阳府。

  天理教的人马来势汹汹,战斗力极为强悍。郧阳府的清兵在他们面前根本不是对手,只能节节败退。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连续丢失了保康、房县、竹山以及竹溪四座城池。甚至在十天之前,已经攻占了郧阳府的府城郧县。在攻占了郧县之后,杨莲亭继续带兵向北攻击,进入了河南境内,还拿下了南阳府的淅川县。南阳知府紧急上奏,言辞恳切地说道:“天理教的反贼来势汹汹,请朝廷立刻调集大军围剿。”

  而来自四川巡抚的密折则是说白莲教的洪安通带着人马进入了四川之后,先后攻占了夔州府数座城池。如今,他们已有威胁重庆的趋势。四川巡抚也在密折中恳请朝廷尽快委任一员大将,调集重兵进行围剿,以免其坐大。

  这两条消息让康熙更加的焦头烂额。一个李弘,他已然招架不住,现在连白莲教都势大难制。到处都在要钱要粮要兵,康熙感觉整个大清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地步了。

  康熙坐在龙椅上,面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他看着手中的奏折,心中满是无奈。他深知,如今的局势已经极其严峻,大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李弘的强大军事力量让清廷在南方的统治摇摇欲坠,而白莲教的崛起又在内部给了清廷沉重一击。

  康熙开始反思自己的统治,他意识到,这些年来,朝廷连年征战,百姓生活困苦,民怨沸腾。而自己在治理国家方面,或许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今,内忧外患交织,他必须尽快做出决策,以稳定局势。

  康熙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但大臣们也是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有的主张先集中力量对付李弘,再回头围剿白莲教;有的则认为应该先镇压白莲教,以免其势力进一步扩大。康熙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更加烦躁。他知道,无论选择哪一种方案,都将面临巨大的困难和风险。

  在这艰难的时刻,康熙感到无比的孤独和无助。他曾经引以为傲的大清江山,如今却陷入了如此困境。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才能挽救这岌岌可危的局势。

  但他明白,作为皇帝,他必须承担起责任,为大清的未来寻找出路。

  整整三天,康熙几乎未眠,他在那金碧辉煌却弥漫着紧张气氛的宫殿中,来回踱步,苦苦思索着应对之策。

  终于,在漫长的三天之后,康熙做出了艰难的决定。

  他答应李弘的条件,给予五百万两银子和一百万石粮食,以赎回明珠以及那些被俘虏的旗人和官员们。然而,康熙并非毫无条件地妥协,他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双方休战,两年之内不能再动兵。

  康熙深知,此时的大清需要时间来喘息,需要时间来整顿军备,重新部署战略。

  李光地再次被委以重任,肩负着康熙的期望,踏上了前往南京的征程。

  他的心中充满了忐忑,深知此次使命的艰巨。南京,那是李弘的地盘,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当李光地来到南京,面见李弘时,李弘对于康熙的要求却表示拒绝。

  李弘态度坚决地表示,自己两年之内可以不派兵越过长江,但是不用兵是不可能的。

  因为在南方,还有很多地方都在清廷手中,虽然这些地方几乎都快变成了清廷的飞地,但却并未被纳入李家军的控制之中。

  李弘有着自己的野心和计划,他不会轻易放弃对南方的争夺。

  李光地看着李弘那坚定的眼神,心中无奈。他深知李弘的决心,也明白自己无法改变他的想法。于是,李光地只能派人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将此事禀告给康熙。

  康熙在收到李光地的密报后,陷入了沉思。

  他明白李弘的用意,虽然心中极不情愿答应李弘的条件,但形势所迫,他不得不做出抉择。

  此时,河南和四川那边每天都有坏消息传来,天理教和白莲教势头凶猛,清军节节败退。

  康熙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知道,如果此时再与李弘僵持下去,大清的江山将更加岌岌可危。

  最终,康熙只能答应下来,但他要求李光地要和李弘签订秘密的停战条约,约定自条约签订两年之内李弘不能派兵进入长江以北区域。

  康熙心中有着自己的盘算,他希望通过这个条约,为大清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以便日后能够重新崛起。

  至于那五百万两银子以及一百万石粮食,康熙最终将目光看向了江南。

  江南,自古以来就是富饶之地,有钱人众多,各种豪商巨富、士绅大户数不胜数。

  康熙认为,这点银子对他们来说自然能拿出来。况且,江南如今正在李家军的兵锋之下,相信用不了多久,李弘就会对江南用兵,将江南彻底攻占。因为李弘答应的是不进入江北,江南不在这个约定的范围内,所以算不上违约。

  康熙决定,趁着最后的机会再好好压榨一下江南士绅。他任命李光地作为钦差大臣,前往江南就地筹集钱粮。康熙给了李光地尚方宝剑,有了这强大的背书,李光地办事的效率非常高。他带着康熙的旨意,来到了江南。

  江南,那是一片繁华之地,亭台楼阁,水榭歌台,处处彰显着富饶与奢华。

  然而,李光地的到来,却打破了这片宁静。

  他手持尚方宝剑,威风凛凛,开始对江南的士绅大户进行逼迫。

  若是有人不配合,立刻以忤逆朝廷,图谋不轨的罪名抓人抄家。

  一时间,江南大地鸡飞狗跳,怨声载道。那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士绅大户们,此刻却陷入了恐慌之中。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朝廷会在这个时候对他们进行如此残酷的压榨。

  然而,他们却毫无办法,面对康熙的旨意和尚方宝剑,他们只能无奈地屈服。

  李光地在江南大肆搜刮,很快就筹集够了五百万两银子和一百万石的粮食。

  他心中松了一口气,知道自己完成了使命。

  于是,他派人联络李弘,请他派水师的战船将这些钱粮运回来。

  李弘收到了乌衣社从江南各地传来的消息,心中冷笑。他早就预料到康熙会有这样的举动,但是他并没有派人阻止李光地。

  一来,他没有阻止的理由,毕竟江南现在还是满清的地盘。

  二来,康熙这么干,必然会引发江南士绅百姓的怨恨,到时候自己收服江南的时候就更加容易了。

  李弘深知,康熙的这一举措,无疑是在自掘坟墓。江南的士绅百姓们,在遭受了如此残酷的压榨后,必然会对清廷充满怨恨。而当自己的军队到来时,他们很可能会选择倒向自己。

  李弘心中有着自己的盘算,他要利用康熙的错误,为自己的大业铺平道路。

  李光地在完成任务后,心中也有着自己的考量。

  他知道,就算自己从江南士绅手中多榨出一些钱粮出来,李弘也不会让他带回江北的。况且,他也考虑少压榨一些,让江南士绅对朝廷的怨恨少一点,日后朝廷再打回来的时候收服江南的难度也更小一些。

  当银子和粮食顺利运回南京,李弘与李光地在南京正式签订了停战条约。

  李光地看着李弘签字用印,心中思绪万千,惆怅不已。

  他深知,这份条约不过是双方暂时的妥协,未来的局势依旧充满了不确定性。

  带着复杂的心情,李光地带着条约踏上了返回京城的路途。

  负责跟李光地谈判的李弘麾下首席文官百里长风,望着李光地离去的背影,心中也充满了感慨。

  他转头看向李弘,问道:“大帅,真的两年之内不对江北用兵吗?”

  李弘微微一笑,缓缓说道:“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条约签订下来就是准备撕毁的。我和康熙都是对此事都是心知肚明。只不过双方现在都需要一个暂时休战的理由而已。”

  百里长风听后,恍然大悟。

  他明白,一旦自家大帅将南方彻底搞定之日,就是对江北用兵之时。

  而康熙那边也不例外,一旦清廷缓过劲来,有了足够的力量反攻,也一定会撕毁条约主动进攻。

  况且,这本身还是一个秘密条约,知道的人并不多。

  在双方签订停战条约之后,李弘也开始筹办另外一件大事,那就是称王。

  此时的局势,李弘称王已经是必然之举。

  在这乱世之中,称王可以凝聚人心,提高声望,与清廷分庭抗礼。

  而李弘手下的文武官员们也渴望着更进一步。他们深知,只有李弘称王,他们才能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权力。所以,称王是李家军集团内部所有人都期待的事情。

  李弘将此事交给了百里长风来筹办。

  要称王,自然不能直接自己给自己戴上王冠,而是有一套固定的流程。

  按照流程走,才能让这个王位看起来更加的富有权威性,否则的话容易惹人非议,沦为笑话。

  要称王的第一条就是造势。

  很快,在李家军占领的地盘之中,每一座城池都开始热闹起来。

  在每座城池的茶楼酒肆里,说书人成了这场造势活动的主角。

  他们口若悬河,慷慨激昂地讲述着李大帅从永州起兵到攻占南京的一件件事迹。他们将李弘塑造成了上天派下来拯救黎民百姓,推翻满清统治,恢复华夏正统的天命之人。

  那些精彩的故事,仿佛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听众们听得如痴如醉,心中对李弘充满了敬佩和崇拜。

  不仅如此,市面上还出现了不少以李弘为主角的话本小说。

  这些话本小说以细腻的笔触、精彩的情节,进一步塑造了李弘英明神武的形象。

  它们在民间广泛流传,对于李弘形象的塑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很快,李大帅的各种事迹已经家喻户晓。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都是李弘的英雄壮举。

  在这股热潮的推动下,李弘的声望如日中天。

  当造势达到一定程度后,在有心人的引导下,终于有人提出了李大帅应该称王称帝的话题。这个话题如同星星之火,瞬间点燃了整个南方地区。一时间,茶楼酒肆,街头巷尾到处都有人在讨论此事。连续数天,这个话题成为了南方地区的热搜榜第一。

  人们对李弘称王充满了期待,他们认为李弘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在这股民心汹涌的浪潮中,下一步就到了劝进的环节。

  在古代,称王称帝进行劝进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一、彰显正统性与合法性以及符合民心。

  顺应天意在古代天人感应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普遍认为,帝王的统治是上天的旨意。通过劝进,各方势力可以宣称新的统治者是上天选定的,其称王称帝是顺应天命之举。例如,一些祥瑞的出现,如麒麟现世、凤凰来仪等,被视为上天对新君的认可。

  此时,众人的劝进就显得尤为重要,表明新君的统治是符合天意的,从而为其统治赋予了神圣的合法性。

  统治者需要得到民众的支持才能稳固统治。劝进行为可以营造出一种新君是民心所向的氛围。当众多官员、士绅和百姓纷纷劝进时,就向外界传达了一个信息,即新君的统治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二、巩固统治基础

  拉拢各方势力称王称帝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各方势力的支持。劝进成为了一种拉拢手段,让不同的利益群体都参与到新君的拥立中来。

  中国古代有着严格的礼仪制度,称王称帝也有特定的程序和规范。劝进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符合古代礼制的要求。

  因此劝进是称王之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大清掘墓人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