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可以说是思想文化环境最宽松的时期,客观上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宋代皇帝下诏对士大夫待之以礼,之后又确立崇文抑武政策。
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下,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热情空前高涨。
他们思想活跃,从而推动了宋代思想、文化、学术的大发展。
于是,宋代大批文人迅速走向政坛,韩氏家族也是如此。
在北宋有韩琦,而在南宋则有韩元吉。
“宋代入仕之途主要有二,一为进士考,一为袭门荫。”
“韩元吉的入仕属于后者,韩元吉的里贯在河南颍川。”
“北宋有两韩氏并盛,一为相州韩氏,一为颍川韩氏。”
“在韩元吉10岁时,金人陷落两京,中原大乱,宋至南迁。”
“韩氏一门避地江南,其中有一支居临川,而元吉一家则迁至福建邵武。”
“绍兴14年,28岁的韩元吉第一次出闽,参加进士考试,落第不取。”
“绍兴18年,再次应试不第,但因先祖的关系,遂以门荫顶吏部之选。”
“刚过而立之年的韩元吉在当时已有很高的文名,大家对他以门荫入仕都认为是件值得荣耀的事。”
“以门荫入选的次年,韩元吉赴处州龙泉县主簿任。”
“大约在绍兴21年的秋冬之际,他离任龙泉,返临安侯调,再次寓于德清。”
“他第一次寓居德清是在绍兴14年落第后,因为兄长元龙作余杭县主簿之故,他选择了湖州德清慈相寺暂成。”
“这次重回德清,吕祖谦来访,是他们首次相识,吕祖谦后来成为韩元吉的女婿。”
“绍兴22年,有诗投知平江徐琛求职,23年春又有诗寄仁和县尉梁士衡。”
“绍兴23年秋天,韩元吉应知信州黄仁荣之聘,到信州幕府供职。”
“绍兴26年初,黄仁荣移江东转运判官,跟着周葵于3月接任。”
“周葵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韩元吉早有愿见之心,恰好到信州任上,韩元吉继续做他的幕府。”
“但当年12月周葵罢官,韩元吉也随之解除了幕职。”
“信州幕府的4年,使韩元吉对此地的山水、风土、人情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虽然他以前出闽时也曾经过信州,但那只是他旅途中的一站,而信州的这4年却是他人生中的一站。”
“韩元吉知福建建安县,用广而赋啬,颇有政声,并于城西建凌风亭。”
“韩元吉在他的思想和行为上是一贯的主战派,当时主战派中又分为情绪派与理智派,而韩元吉属于后者。”
“事实上张浚后来的冒在进攻果然因准备不足而失败了。”
“这封长书证明了韩元吉对当时形势的判断与分析是正确的,他不是兵家,而是一个政治家。”
“隆兴初年,韩元吉的哥哥元龙为淮东总领官,总领所设在镇江,母亲因此跟着哥哥住在此地。”
“韩元吉以新鄱阳守的身份赴镇江看望母亲,当时陆游恰好为镇江通判。”
“他们两人是早就认识的,这次相逢镇江,一起览观江山,举酒相属,更相唱和。”
“乾道元年正月以后,韩元吉以考功郎征,任江东转运使。”
“母亲在宣城去世,韩元吉先至宣城奔丧,后忧居上饶,说明其时他已将家安在了这里。”
“丁忧其间,他潜心学问,与上饶湖潭学者王时敏多有交往。”
张居正:宋代名门之后韩元吉,是个政治精英,也是个诗文大家。
韩元吉是南宋前期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主要政治活动集中在孝宗朝。
为官期间,关注百姓疾苦,力求减轻民众负担。
提出了关于整顿吏治的建议,力求有所作为,以积极的姿态活跃于南宋前期政坛。
韩元吉自幼承家训,政治、文学皆显著,加之韩氏一族乃北宋世家大族。
故韩元吉朋友圈里的好友个个都是南宋的名家,这些人在为官、人格、思想等方面对他都影响颇深。
于是,作为一个官员,韩元吉关心朝政,关心民生疾苦,主张收复失地,而这正是当时正直爱国的士人的共同心声。
而作为一个诗人,他并不将眼光局限于个人生活的小圈子里。
他的诗歌反映的生活面很广,战争、朝政、友情、亲情,山水风光乃至亭台草木,几乎无所不包。
而且他的诗歌风格也是多样的,有时多种风格还交融在一起。
还值得称道的是,韩诗的格调大都昂扬健拔,即便是晚年的诗作,也不见有衰疲委顿之态。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当时金兵南侵,直逼长江,江淮之间战云密布。
作者有感于国家安危,临江题咏,抒发了愤激的情怀。
上阕以写景为主,情因景生。
起句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气势不凡。
先是见采石矶矗立前方,抬头仰视,只觉峭壁插云,好似倚天挺立一般。
登上峰顶的蛾眉亭后,低头俯瞰,又是另一幅图景。
只觉悬崖千尺,直逼江渚。
这开头两句,一仰一俯,一下一上,雄伟壮丽,极富立体感。
下阕以抒情为主,情与景融。
下阕紧承上句,写引起愁与恨的原由。
天近傍晚,江潮汹涌,耳边传来了边防军苍凉悲壮的笛声。
当涂地处祖国腹地,可是如今却成了边塞,听到边防军的笛声,触动中原故土的思念之情。
忧国伤时,感慨无限,禁不住忧心似焚。
这首词格调沉雄激越,与采石矶的地理环境、当时的战争情势以及作者心头为抗敌而翻动的波澜,自然融合相协。
“乾道7年,丁忧除服,韩元吉回临安复官。”
“这一年,朝廷派韩元吉出使金国,贺万春节。”
“途中他利用这次难得返回中原的机会,暗暗观察敌情。”
“凡到一驿,无论是喝茶还是洗手,哪怕是只遇到妇儿儿童,也往往主动挑直话题,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
“回朝以后,孝宗看了奏章以后,非常肯定他的观点。”
“大凡出使金国的南宋使臣,大多会用诗词来表达其感受,这便慢慢形成了使金文学范式。”
“乾道9年,韩元吉除吏部尚书,淳熙元年因遭劾以待制出知婺州。”
“转眼到了淳熙3年,韩元吉离建宁,入都复为吏部尚书,途径崇安,再会朱熹,两个相谈甚欢。”
“淳熙5年,韩元吉力请外任,离开朝廷,以龙图阁学士身份,再知婺州。”
“淳熙7年,他致仕后开始了晚年在上饶的真正闲居生活。”
“韩元吉一生中效的人物有数百位,而重要的人物有4位。”
“其中吕祖谦是他的女婿,先他而逝。”
“陆游是他交往时间最长的朋友。”
“朱熹是他学术上的诤友,而辛弃疾则是他退居上饶时来往最密切的朋友。”
“辛弃疾最后定居上饶的时间是在淳熙9年,即他的带湖新居落成之后。”
“对他而言,韩元吉是政坛和文坛的老前辈。”
“事实上,韩元吉还是当时上饶文坛的盟主,辛弃疾因此对韩元吉非常尊重。”
“词中辛弃疾对韩氏家庭、韩元吉本人赞美有加,他们两人的感情基础主要还在于有共同的抗战理想,这在词中表现得非常清楚。”
“韩元吉在词中对辛弃疾投闲带湖的生活有非常形象的描绘,是当时词作中最真实且贴切后首。”
“当时,韩元吉住在上饶城南,筑苍筤亭。”
“而辛弃疾的带湖庄园则在上饶城北,庄园最豪华的建筑当为雪楼。”
“冬天,韩元吉从城南载酒去带湖与辛弃疾一道在雪楼观雪。”
“但韩元吉在这次的70寿辰之后不久即下世,这首词因此成为韩元吉收到的最后的祝福。”
“淳熙9年朱熹从临安归福建,途径上饶,住在韩元吉家。”
“第二天,韩元吉约了当地的诗人徐衡仲一道陪朱熹游南岩一滴泉,辛弃疾知道后亦赶来相会,这便是上饶文化史上著名的南岩之会。”
“在上饶,韩元吉与朱熹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淳熙10年,朱熹率门人在武夷山下建武夷精舍。”
“朱熹作为理学家,与当时的文支并不隔膜,他对上饶的诗人的赵蕃、徐斯远、韩仲止都有过评价。”
“从他一夜与弟子同看诗集,看得实在疲倦而又叫弟子读给他听,凭此一点足见他对韩元吉诗歌的着迷程度。”
“但朱熹毕竟是理学家,他最后的一句评语便反映出对韩元吉的惋惜。”
“认为他仅仅是一个诗人,而终究不能成道学。”
“朱熹还是最早对韩元吉诗进行评论的人,韩元吉的诗词应该在文学史占一席之地的。”
“淳熙14年,刚度过70岁生日不久的韩元吉去世了。”
“陆游是当时最长寿的诗人之一,他的许多诗友比他年轻的或比他年长的都一个个先他而去。”
“留下的虽然活着,但都是孤独地活着。”
“对于陆游来说,回忆老朋友便常常在为他的日课。”
“有时候,他偶然打开书箧,看到了韩元吉的来信,便触景生情。”
“韩元吉之子韩淲也是当时著名的诗人,与号章泉的赵蕃齐名,时人称为上饶二泉。”
“韩元吉死后墓葬城东,其子孙定居在上饶各地,尤以铅山为多。”
王阳明:韩元吉写给陆游的一首送别诗,情景交融,不落凡响,尽显旷达。
韩元吉出身世家,有才华,诗词俱佳,可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
辛弃疾敬他为文坛前辈,对其十分尊重。
韩元吉晚年退居上饶时,与辛弃疾诗和往来,关系密切。
和辛弃疾相比,陆游则是韩元吉交往时间最久的挚交好友。
二人志趣相投,惺惺相惜,诗词唱和也最多。
觥船相对百分空,京口追随似梦中。
落纸云烟君似旧,盈巾霜雪我成翁。
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领略溪山须妙语,小迂旌节上凌风。
这是一首情感真挚的送别诗,首联忆旧,颔联写今,颈联设想,尾联展望。
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有对当下状况的不胜感慨,更有对未来来日可期的展望。
虽写离情别绪,但却不忧郁悲伤,格调虽深沉。
但却不颓唐悲观,其积极旷达的人生情怀,令人心生美好。
首联写置酒饯别,两个老朋友在离船之上举杯对饮。
依依话别,回首当年,恍如一梦,真有百事成空之感。
韩元吉和陆游都是力主抗金的爱国志士,奈何空有一腔孤勇,却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所以韩元吉此句亦有毕卓忘忧忘返万事皆空之意。
韩元吉以新鄱阳守的身份赴镇江看望母亲,当时陆游恰好在镇江通判任上。
二人同游金山,互相酬唱,韩元吉改任京官,又来镇江与好友同游。
颔联写二人当前的情况,抒发了彼此壮志未酬的慨叹之情。
陆游入蜀多年,虽诸多不顺,但其情操依旧,文风如昔,秉性依然。
所以,韩元吉赞其诗风慷慨,挥毫染翰,落笔惊风,满纸云烟,雄浑壮阔,依如当初。
这些年来,诗人尽管一路升迁,但亦是仕途辗转,宦海沉浮。
短短几年时间,又接连经历了丧母失女之痛。
所以,他感叹国事多艰,本该为国效力,可时不我待。
霜雪满头,自己的人生已走到暮年,难以匡扶时局,深以为憾。
颈联借景抒情,笔姿潇洒,诗意超脱,不以离情为牵恋,其人胸襟之旷达由此可见一斑。
此刻的分手之际,彼时是年末,腊尽春回。
红梅都已经做好了迎接新年的准备,你看它们的枝头都已是一片嫣红了。
尾联宕开一笔,以积极乐观的笔触,写下鼓励的文字。
即是对好友前行的慰藉,也是呼应前文,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
二人都曾任官闽中,彼此对闽中溪山之胜自是非常熟悉。
而今,二十年过去了,陆游再度任官福建,旧地重游,怎不令人感慨万千。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