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明风华中,于谦的临终遗言,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于少保人生的追求,他也完美地做到了,不怕牺牲,坚守高洁的情操。
他是民族英雄,大明功臣,强行为大明续命两百年。
他是可以与岳飞,文天祥齐名的爱国忠义的代表人物。
“明洪武三十一年,于谦出生,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
“于谦品格的形成受到了家庭的影响,他的祖父于文明曾经担任兵部主事,祖父忠诚守信、清廉正直的情操在和小于谦的相处中默默感染着他。”
“他在十岁那年正旦骑马从小巷穿过,前往长亲家拜年祝贺,路上冲撞了杭州巡按。”
“但于谦凭借自身的才智得到了巡按的赏识,还得到了十两的赏银。”
“于谦苦读经书,但在他十七岁那年受到了打击,他参加了乡试但没有取得名次。”
“于谦在接受过这次打击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意念,也更努力的去学习。”
“终于,于谦在24岁时考中了进士,正式开启了他的官员生涯。”
“宣德元年,于谦被任命为御史。”
“之后明宣宗注意到于谦在回答问题时,可以做到话语流畅、声音宏亮,所以用心地聆听他的发言。”
“就连严厉对待下属的都御使顾佐在面对于谦的时候也是客气的,因为他觉得于谦的才能在自己之上。”
“同年,朱高煦起兵造反,明宣宗选择亲征,于谦随行。”
“朱高煦听说明宣宗亲自带领军队来征讨他之后感到害怕,明宣宗到达后将大军驻扎在乐安城北面并将乐安城包围起来。”
“朱高煦不敢出城迎战,最终选择投降。”
“朱高煦出来投降时,皇帝让于谦口头数说他的罪行。”
“于谦严词责备朱高煦,使得他伏在地上颤栗,自称罪该万死。”
“皇帝为此感到高兴,于是赏赐财物给于谦。”
“于谦外出巡按江西时,为数百个被冤枉的囚犯平反冤情,让他们不再受到牢狱之苦。”
“不仅如此,于谦还上奏弹劾了陕西官校欺压当地百姓,危害一方的罪行,并且要求派遣御史将陕西官校抓捕问罪。”
“宣德五年,朝廷需要增设各部右侍郎作为直接派遣驻扎在各省的巡抚,皇帝认为于谦是可以担当重任的人才。”
“于是亲手写了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让于谦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负责巡抚河南、山西两地。”
“于谦到任后,对当地居民进行了走访,了解民情。”
“同时还考察了当时地区内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务,并立即上疏提出对应的方针政策。”
“于谦在任期间,一旦当地出现水灾或者旱灾等灾情,他就会马上上报朝廷,一年期间会为此上奏好几次。”
“正统六年,于谦上疏,提出了给贫困户发放谷物和地方官员升迁新标准的政策,皇帝下诏同意他推行这两个政策。”
李师师:民族英雄于谦,强行为大明续命200年,一生清廉可惜最后含冤而死。
于谦在任期间还下令将黄河水域的防护堤加厚并设置官员进行督促检查,以便在第一时间发现水灾并撤离群众。
他又下令在大路的两旁种树打井,用来缓解行人干渴,提供荫蔽。
巡按山西的官员由于地形阻碍,前往大同非常困难,于是于谦上奏请求朝廷另外设置御史对大同进行管理。
于谦把管辖区域内所有镇守将领私自开垦的田全部收为官屯,用来资助边防经费。
于谦在职九年,他的威望恩德遍布于晋豫各地,升任为左侍郎。
明英宗即位之初,杨士奇、杨荣、杨溥负责主持朝政,他们都很重视于谦的意见。
往往于谦白天递交上去的奏折,夜晚就被内阁批准通过。
三杨去世之后,中央权力转移到太监王振的手中,他把于谦当成了曾经顶撞过他的那位御史。
正统六年,于谦推荐参政王来、孙原贞代替自己,王振指使通政使李锡弹劾于谦。
弹劾的理由是于谦因为自己长时间没有得到提拔心生不满,所以私自推荐人来取代自己。
之后于谦被判处死刑,被关押在牢房中整整三个月。
后来王振明白自己把两个人混淆了,才使得于谦免除死刑离开牢房,同时被降职为大理寺少卿。
于谦被降职之后,许多人都希望于谦可以留下来继续担任山西、河南的巡抚。
这两个地方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宫门前,上书请求于谦留任,周王、晋王等藩王也同样上言请求,因此于谦再次被命为巡抚。
正统十二年,山东、陕西产生了二十万左右的流民,这些流民纷纷选择到河南求食。
因此于谦请求发放河南、怀庆两府积储的粟米来救济这些流民。
又上书请求派遣布政使年富来安抚这些流民,把流民们召集起来之后,发放给他们田、牛和种子,同时设置里老进行监督管理。
于谦先后在山西、河南任职共十九年,只有在他父母去世时才回去办理丧事,但用不了多久就会重新任用他。
“正统十四年,也先大举进犯,王振引导皇帝做出了亲征的决定。”
“于谦和兵部尚书邝野极力劝谏皇帝,但明英宗依旧坚持亲征。”
“于是邝野选择跟随皇帝管理军队,于谦留下来主持兵部的工作。”
“等明英宗被俘的消息传回京师之后,朝野上下人心浮动,朝堂的局面也变得混乱起来。”
“此时是明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监国,他召集群臣,命令大臣们讨论作战和防守的方略。”
“侍讲徐珵说星象有变化,主张迁都南京。”
“于谦认为应该吸取宋朝南迁的历史教训,坚决反对南迁,主张保卫京城,并且斥责了那些主张南迁的人。”
“郕王肯定了于谦的意见,于是朝廷确定下来了守卫京师的决策,朝廷上下共同抵抗敌军。”
“土木堡一战,明军基本上全军覆没,明朝的军队实力也大幅度削弱。”
“当时京师最精锐的部队和士兵都在土木堡之战中折损,目前京师只剩下了不到十万的士兵。”
“因此朝廷官员们都对即将到来的京师守卫战缺乏足够的信心。”
“这时于谦上书奏请郕王调派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立刻开赴京师。”
“并且对京城保卫战进行了一系列的策划部署,这些举措使得京师的人心稍为安定下来,于谦也因此被提拔为兵部尚书。”
“郕王暂代皇帝出朝处理政务,廷臣们在朝堂上请求将王振的九族全部诛杀。”
“而王振的党羽马顺出来反驳并且斥责他们,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朝臣们。”
“于是给事中王竑第一个冲上前去殴打马顺,众多大臣们也跟随着他加入了殴打马顺的队列,最终马顺被围殴致死。”
“朝堂上秩序大乱,郕王感到害怕,想要离开朝堂。”
“这时于谦推开众人将郕王朱祁钰扶住让他不要离座,并且请求他宣布大臣们无罪。”
“朱祁钰照做之后才使得大家安定下来,但于谦的袍袖在这场事故中被全部撕裂。”
“退朝之后,吏部尚书王直当着于谦的面承认自己比不上他。”
“并且表示没有他,朝廷上下就不能平定,国家也就不能稳定。”
“这件事情过后,朝廷上下的人都重视并且依赖着于谦,于谦也毅然把国家的安危视为自己的责任。”
“大臣们担忧国家没有君主,但太子年幼无法继位,敌军又马上要攻打到京师了。”
“于是大臣王文于正统十四年,上书朱祁钰,希望他承继大统。”
“于谦、王直等大臣联名请求皇太后将郕王朱祁钰立为皇帝,郕王害怕地推辞数次。”
“于谦劝说郕王要为国家考虑,于是郕王不再推辞。”
柳如是:于谦自取杀身之祸,一代廉吏被奸臣所害,后世沉冤得以昭雪。
郕王朱祁钰即帝位为明景帝,于谦进去回答皇上的问话,情绪激昂地哭着提出意见。
对于他的意见,皇帝全都认真地接纳了。
明景帝于次年十月命令谦负责全部军马的调动,而也先部队挟持着上皇攻下了紫荆关,长驱直入,直指京师。
石亨提议不出城迎战,通过一直防守使敌军疲惫。
而于谦并不赞同他的提议,认为对方轻视我方,没必要先一步示弱。
最终于谦选择出门迎战,他分别调遣各个将领和二十二万名士兵在九门外摆开阵势。
并且将兵部的事务交给了侍郎吴宁,再把各城门全部关闭,自己亲自督战。
于谦下令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只要退却就格杀勿论。
这道命令杜绝了将士们退缩的可能,使他们拼死抵抗敌军的进攻。
这场战役结束之后,负责守卫彰义门北面的副总兵高礼、毛福寿还俘虏了敌方的一个头目。
明景帝非常开心,下令让于谦可以组建一支听从自己调动的军队,同时安排太监兴安、李永昌协助于谦共同管理军务。
也先带领部队深入时认为攻占京城只是时间问题,但看到明朝军队不像他想象中的那么低迷,于是感到泄气。
这时候已经叛变了的宦官喜宁教唆他以明英宗为人质,要求明朝大臣用黄金和丝织品来迎接他们的太上皇。
之后又要求于谦及王直、胡等人出城和他们谈判,但这些要求全都被明朝拒绝了。
也先部队偷袭德胜门后,于谦指挥几个骑兵引诱敌军到西直门,支撑到京师援军赶来,也先部队选择撤退,其前锋部队也在彰义门被击退。
也先又指挥部队攻打京城北土城,居民们选择爬上屋顶用砖石投掷敌军和军队合力作战,最终击退了敌军。
也先部队在京城保卫战中失利,拿明英宗要挟明朝的计谋也失败了,迫于明朝各地部队即将赶到的压力。
也先选择带着明英宗通过良乡往西撤退,于谦派遣军队追击也先直到居庸关才撤军。
于谦因为在京城保卫战中立功被明景帝提拔到少保的职位,让他总管监督军务。
于谦认为自己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嘉奖,于是坚决推辞,但皇帝还是嘉奖了他。
之后于谦指派军队对真定、保定、涿州、易州等地进行驻军把守。
并上奏请求派遣大臣镇守山西,以防瓦剌的再一次南下侵犯。
“景泰元年三月,万全被三万敌军包围,总兵朱谦上奏求援,范广受令担任总兵官带领军队进行援助,将敌军击退。”
“之后于谦便提出在居庸关驻扎军队,守卫京师的安全。”
“也先派遣使者与朝廷议和,大同参将许贵将此事上报给朝廷,不少人有所松动。”
“但于谦不同意此时求和,还发出文书谴责想要求和的人,稳定军心,使边境的将士们都主张坚守作战。”
“同年八月,也先在与明朝的作战中失利,于是想要将明英宗送回。”
“瓦剌将明英宗送回后便请求朝贡,瓦剌是使者每次入朝时都会带着俘虏,这些俘虏都是之前被瓦剌掳走的明朝人民。”
“于谦选择宴请使者,用金钱等赎回他们,前后共同赎回几百人。”
“于谦主持兵部工作时,不仅也先的势力正在扩张,而且地方势力也在不断出现。”
“就算在战局紧张,难以预测的战场上,于谦也只需要口述奏折之后就可以给出应对方法,并且正确快捷。”
“于谦的同僚和下属在感到惊讶的同时,也都对他无比的敬佩。”
“同时,于谦也重视纪律的严明,一旦有官员不遵守法度,无论对方是谁,于谦都会立刻上书请旨来责备他们。”
“于谦也从来不提明英宗回来这件事是自己的功劳。”
“景泰三年,明景帝改立太子以后,命令凡是兼东宫太子宫属者支取两份俸禄,只有于谦坚持一再推辞。”
“于谦本人居住的房子仅仅能够做到遮蔽风雨,皇帝赐给他西华门的府第。””
“于谦觉得国家多难,臣子不应该享受这些。”
“于是坚决推辞,但皇帝还是赏赐给他府邸。”
“之后于谦就把皇帝之前给他的玺书、袍服之类的赏赐全部封存在皇帝赏赐下来的府邸里。”
“于谦所议论奏请的事,明景帝没有不采纳的。”
“皇帝想要任用一个人时,一定会事先询问于谦对这个人的看法。”
“于谦也会实事求是地回答,不妄加评论也不会有所包庇,也不会避开与他存在嫌疑怨恨的人。”
“因此那些不称职的人都怨恨他,没有受到皇帝这么信任的人都嫉妒他。”
“当敌军撤退之后,都御史罗通就立刻上奏章弹劾于谦登记的功劳薄存在不实之处。”
“御史顾曜弹劾于谦专权,干预六部的大事。”
“于谦根据祖制反驳他们,户部尚书金濂也上疏为他争辩,但还是有人去不断收集材料用来弹劾他。”
“各御史多次用苛刻的文词上奏弹劾于谦,景泰帝却力排众议,依旧相信任用他,使于谦得以尽量实现自己的计划。”
董小宛:于谦一心为公,两袖清风的千古楷模。
于谦为人正直坚毅,他鄙视某些软弱无用的官员和那些靠着权势的达官贵人们,导致很多人暗自记恨他。
又因为于谦自始至终都不赞成与敌军讲和,所以上皇心里对他并不满意。
徐珵因为提出迁都南京而受到了于谦的斥责,因此开始记恨他。
于谦请求皇帝原谅石亨违犯军纪的罪行,使他免去了削职的惩罚,并且让他一起管理十营兵。
但石亨由于忌惮于谦不敢肆意妄为,所以也不喜欢于谦。
德胜门一仗的胜利,使石亨得到了世袭侯爵的嘉奖。
但他觉得自己的功劳不如于谦,受到嘉奖之后觉得内心有愧,于是上疏推荐于谦的儿子于冕。
之后皇帝下诏让于冕到京师,于谦认为于冕不应该因为是自己的儿子而受到石亨的推荐,这样子不能服众,于是推辞。
都督张辄因为征苗时不守律令,被于谦弹劾,和内侍曹吉祥等都记恨于谦。
景泰八年,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迎接明英宗恢复了帝位,向朝臣宣布消息之后,就立即把于谦和大学士王文逮捕入狱。
诬陷于谦等人制造不轨言论,想要另立太子,意图谋反。
又弹劾他与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人策划迎接册立襄王的儿子。
石亨等人指使都御史萧维祯审判定罪,于谦背上了谋反的罪名,被判处死刑。
明英宗原本犹豫是否要处死于谦,但是在徐有贞的劝诫下最终将于谦处死于闹市并弃尸街头。
之后抄了于谦的家,他的家人都被充军边疆。
一时之间,所有想获得皇帝宠信的人都将于谦作为话题来讨好皇帝。
遂溪的教谕吾豫说于谦的罪理应受到灭族的惩罚,各文武大臣凡是被于谦所推举过的都应该处死。
刑部坚持原判,他这才停止了上奏。
千户白琦又请求写上于谦的罪行,并在全国公布。
于谦被抄家的时候,他的家里甚至没有多余的钱财,只有家中的正屋被锁得严严实实。
打开正屋之后,发现里面都是皇上赐给他的蟒袍、剑器等赏赐。
于谦死的那天,阴云密布,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冤枉的。
曹吉祥的部下中有个叫朵儿的指挥,他把酒泼在于谦死的地方祭奠他并且非常难过的哭泣。
曹吉祥知道这件事之后很生气,于是鞭打了他。
但第二天朵儿仍然将酒泼洒在地上,表示对于谦的祭奠。
都督同知陈逢被于谦的忠义感动,收敛了他的尸体。
过了一年之后,于谦的养子于康把他的尸体带回杭州,葬在西湖南边的三台山上。
皇太后最初不知道于谦已经死了,是后来才知晓的,听说了之后连着几天都在为他叹息哀悼,明英宗也感到后悔了。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