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江淮一体(继续坚持加更!)

  在扫平了江东之后,只要刘表别故意送地盘,刘封还是想着休养生息,开展第二阶段的夯实基础计划。

  其中就有兴修水利,大力提升生产等项目。

  “父亲,孩儿之前所组织的工匠大师们还研发了多重水车,水渠,人力渠等技巧设备,正好用在此次工程之上。”

  刘封给刘备鼓劲道:“江北明年必然大旱,难道父亲还能坐视百姓饿死不成?既然要赈济灾民,那为什么不把他们组织起来,以工代赈,一样的花钱养活他们,还能让他们干活,只是多支出两到三倍的粮食和一些钱财,就能换来整个淮南,甚至淮北在内的水利工程,何乐而不为?”

  灾民只需要一碗粥,一天两顿也能凑合,但以工代赈的开销的确要多的多,至少得让人吃上干饭,偶尔还得有点油水。

  “嘶……”

  刘备听到要两到四倍的粮食支出,有些痛苦的呻吟了起来。

  这才过了几天的宽敞日子,又要咬紧牙关节衣缩食了吗?

  “如今州中钱粮可够支出吗?”

  刘备开口询问道:“你这钱粮可得海里去了。”

  刘封却是不慌,给刘备盘算道:“父亲放心,如今州中府库有存粮六十余万石,但今年秋收的收成却能比去年还要多出四成。”

  徐州的粮食这两年疯狂往外采购,光是荆州就输入了一百多万石,还有陈国、梁国等地,总收入已经接近了三百万石。

  如此巨量的粮食并没有被刘备父子胡乱挥霍,几乎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用到了各地屯田上。

  再加上徐州府库的加成,这两年至少得有三百五十万石粮食用在屯田一项上。

  如今徐州的粮食产量已经恢复到了巅峰期的八成,今年预估能产粮一亿五千万石左右,按照三十税一,以及五五分成等屯田手段,大致能够有七百万石左右的田税。

  可这个数字并不是真正能够交到府库之中的,徐州本地的士族豪强会吃掉一部分,大约为八十万石左右,这部分主要是民户的三十税一部分。

  相比起来,屯田户因为没有士族豪强插手,再加上刘氏父子严厉管控,所以损耗很少。

  总之,这两部分的损耗,总共有八十万石。

  可千万别觉得这些士族豪强吃的太狠了,这个数字已经是相当清廉了,完全是刘备蒸蒸日上,加上严格反贪所产生的结果。

  要知道在陶谦主政徐州时期,真正能进府库的数字,往往只有理论税赋的一半,也就是三百万石的田税,最终送进州府粮库的,只有一百五十万石。

  可想而知,仅仅只侵吞了八十万石粮食的徐州士族豪强,是多么支持刘备父子了吧?

  剩下的六百二十万石里,要留吃二百万石左右给各地的县衙和郡府,这些不但是上下官吏的俸禄,也是他们行政的成本。

  所以真正能被刘备所得的田税其实只有四百余万石粮食。

  如今徐州有兵将十多万,最基础的口粮就需要两百余万,此外,还有万余匹战马,这又是相当于四万士兵的口粮消耗,两项一加,徐州最多只剩下了六七十万石粮食。

  幸好有部分外州驻军的口粮被当地所负担,比如鲁国和任城国。

  同时,沛国、汝南、梁国和部分颍川以及现在所占据的大部分江北,今年也能带来不小的收成。

  再加上各地库存两百多万石的粮食,才让刘备父子支撑了下来。

  汝南是天下第二郡国,而且就连汝南黄巾都在种地,而不是流寇,因此汝南的粮食是值得期待的。

  哪怕因为刚刚占领,还来不及消化,本地的士族豪强的胃口会比较过分。

  但保守估计,汝南总应该有一百万石以上的粮食入库。

  沛国如今全部入手,也是个人口大国,至少也能上交个七十万石粮食。

  颍川那边虽只有五个县邑,但都是上好的水田,上交二、三十万粮食应该是大有希望的。

  汝南的黄巾也是一般计算,数量比颍川还要多,那上交个三、四十万粮食应该不难。

  最后加上陈国答应的五、六十万石的田赋,以及梁国最少三、四十万石的田赋。

  江北两郡最少也能挤出八十万石粮食。

  这么一算,今年刘备能积攒下近五百万石的口粮。

  再加上郯城、平舆,寿春的储量。

  只要想干,还是能干的成的。

  以人均两石的高强度口粮标准,五百万石粮食,足够雇佣二十万人出来干一年的活了。

  整个江北两郡国拢共才多少人,经过袁术的霍霍,刘封估计能剩下五六十万就算很好了,说不准只剩下三四十万了都可能。

  所以粮食方面是能解决的。

  至于财帛,那更不用担心了。

  刘备父子日常饮食穿着虽然不算节俭,但绝对算不上奢靡,又从来不为自己建造宫殿房舍,在天下诸侯之中,毫无疑问的当属最为节俭的一家。

  徐州的钱财要么就是用来购买各种物资,发展屯田,要么就是犒赏将士,立功人员,要么就是给上下官吏发放俸禄。

  原本刘备还很讲义气,喜欢大手大脚的犒赏手下,后来也被刘封给劝住了。

  徐州的府库姑且不说,光是寿春就缴获了近三亿的钱财。

  这也得多谢袁术盘剥从来不分士族、豪强还是平民,都是一视同仁,甚至越有钱剥削起来越狠。

  毕竟穷人的钱哪里有士族豪强的钱多?

  听刘封给自己分析完,刘备这才对自己的家底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了解。

  不知不觉间,自己的事业竟然已经如此庞大了。

  于是,刘备底气一足,当即表态道:“既然你已经有万全之策,那就照你的想法去做吧。为父永远是你的后盾。”

  刘封登时大喜,当即表态道:“父亲只管放心,万事有孩儿在,必不叫父亲失望。”

  刘备闻言,大笑良久,捋须叹道:“我家麒麟子当有凌云之志也。”

  次日,刘备准备了一封奏表,备述擒拿袁术,搜获传国玉玺,平复江北大半区域的奏折朝着雒中飞去。

  同时,还有一封刘备弹劾刘表的奏折也夹在一起,上奏朝廷。

  这封奏折里,刘备控诉刘表越权干涉扬州事务,更痛斥刘勋乱臣贼子,视天子之土为私产,竟以庐江一郡转投刘表,而刘表竟欲接纳。

  不管有用没用,先在小天子面前给刘表下点眼药,同时也让曹操和袁绍安安心。

  兄弟连个江北都整不明白,你们别担心我膨胀的太厉害。

  随后的日子里,刘封一边整顿军备,南下厉阳,一边参与芍陂曹的诸多会议,并且构想出一个连通淮南淮北的大工程。

  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大家认可了刘封的庞大设想。

  但同时,这个庞大设想也被分为了三步走。

  第一步自然是修缮芍陂,恢复寿春周围整个淮南的水利工程。

  第二步则是依托淮河,整理淮北,融入到淮南工程中。

  第三步才是依托长江,整备江北,彻底完善整个大设想工程。

  刘封只负责提出一个总纲领,以及要求准则,具体的细节则交给了芍陂曹来负责进行。

  刘封在寿春积极推动诸事推进,既落实了芍陂曹的任务和计划,同时南下厉阳的大军也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准备出发。

  ********

  说回荆州襄阳,刘表的会议解散之后,众人一起往外走。

  此时蒯越、庞季、蔡瑁三个人走在一起。

  三人都是眼下荆州一等一的四大家族骨干,要是再加上黄祖,那就彻底凑齐了。

  蔡瑁最先开口,他对着庞季叮嘱道:“幼林,你回去之后赶紧准备,明日我们就得出发,走水路前往庐江,随后你可至濡须口入施水,过巢湖,转淝水,一路北上,直抵寿春。”

  庞季点了点头,忍不住诧异道:“明日就出发?如此仓促吗?”

  蔡瑁苦笑一下:“不着急不行,就这我还得担心到了舒城时候,里面坐着的还是不是刘子台了。”

  庞季大讶,以往蔡瑁对刘勋可是相当推崇的,怎么会如此悲观。

  蔡瑁看了眼蒯越,见对方神情自若,却没有开口的意思,他便主动给庞季介绍起来:“先前在堂上的情况你也听到了,别听刘磐他们瞎闹,不论如何,刘备军就是轻易的拿下了寿春。”

  随后,蔡瑁砸着嘴,摇头道:“这寿春城里存粮百万,精锐士卒就有近两万之多,还有四万余百姓,你让刘磐他们去试试?我看他们就是把部曲都给打光了,都未必进得去寿春,更别说里面的宫城了。”

  这时候,蒯越突然开口,指点庞季道:“幼林,德珪所言乃是金玉良言。”

  庞季这才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异度所言甚是,德珪之言,发人深省。”

  蒯越继续说道:“幼林此去寿春,切记八个字。”

  蒯越这话不但让庞季屏息凝听,就连一旁的蔡瑁都忍不住放慢了呼吸。

  可见蒯越之智,给了他们多深的影响。

  蒯越倒是习惯了,也没注意他们的表现,自顾自的继续说道:“不求建功,切莫有过。”

  庞季小声的默念了几遍,而蔡瑁眼中闪过一丝钦佩。

  三人出了州府之后,分道扬镳。

  庞季在回到住所之后,立刻唤来仆人:“去,将山民和士元唤来。”

  山民乃是庞季族兄庞德公之子庞桦,字山民。

  士元自然是庞季的另外一个族侄,也是蜀汉粉意难平之一的庞统庞士元了。

  很快,庞桦和庞统便来到了庞季家里。

  “山民、士元,明公有意,让我出使徐州。明日一早,我便要同蔡德珪一起前往寿春,求见刘骠骑。此次出行,或能一见中原俊彦,我意带你们二人一同前往。不知汝二人是否愿行?”

  庞季是庞家这一代中出仕官职最高的人了。

  他的族兄庞德公名气要比他大的多,但庞德公性情耿直,不喜仕宦,将资源让给了庞季,自己跑去当了隐士。

  庞统的父亲则走的比较早,也没有留下太多的资源。

  庞家现在虽然还是四大家族之一,可几乎就是庞季一人独撑大局。

  为了家族,他势必要开始培养起下一代了。

  庞德公之子庞桦庞山民自然是首选,可庞山民的性格却酷似庞德公,让庞季很是担心。

  此时,庞统进入了他的视线,虽然此子不甚聪明,但长相朴实,性情沉稳,也算是一个不错苗子。

  听到庞季的问话后,庞桦和庞统对视了一眼。

  庞桦虽然性子随他父亲,但此时毕竟还正值青春,听到能够外出游历的消息,他内心还是想要参加的。

  于是,庞桦小心翼翼的回答道:“叔父,小侄自然是愿意蝇附骥尾,随您远赴江淮。只是不知父亲那处可否放行。”

  庞季当即一摆手道:“你想去就好,你父亲那边,我自有说道。”

  听到这话,庞桦也就不再犹豫,当即称喏。

  庞统则是在庞桦表态之后,朝着庞季弯腰一礼:“统亦无异议,愿随叔父东往。”

  “好!”

  得到两个满意的答复,庞季心情大好,当即一摆手道:“那汝二人赶紧回家准备,明日天亮之前,来我府上集合。”

  第二日天不亮,庞桦和庞统各带一个小童,背着行李,来到了庞季府门前。

  庞季很快就走了出来,带着两人以及两个小童和十数个仆役护卫,直接来到码头。

  蔡瑁这时候也已经整备完成,就等着庞季了。

  看见他之后,赶紧招呼他上船,随后扬帆起航。

  比起回来时的逆水行舟,这次出发乃是顺水,速度是逆水行舟的两到三倍,如果风向合适,风力又大,甚至一日可行七八百里,可谓是行舟如飞。

  就在刘表和刘备的奏表,以及书信都在前往雒中的路上时。

  雒中的曹操也陷入到了一个巨大的麻烦之中。

  这个麻烦来自于袁绍。

  “荒谬!昏聩!”

  曹操在堂上大发雷霆,对着袁绍破口大骂,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尊重,同时也更不见年少相交的情感了。

  堂下诸人此时也大多脸色阴沉,别说劝慰曹操了,显然他们自己都气了个够呛。

  之所以会发生这一幕,显然是袁绍的奏表和书信抵达雒中了。

  袁绍此番上表,言雒中残破,又无人烟,宫殿楼阁尽数毁于兵灾,最后总结成一句话。

  雒中残破贫乏,不足以奉天子。

  因此,恳请天子移驾邺城,袁绍愿亲奉天子,鞠躬尽忠。

  同时,他还特地写信给曹操,晓以大义,请求曹操支持他的想法,并劝说天子移驾,甚至还隐隐有威胁之语。

  曹操如今也是一方诸侯了,袁绍居然还拿他当小弟一样,甚至还提出如此荒诞的要求,还点名让他去做。

  这曹操如何能忍得了?

  简直肺都被气炸了。

  临了,曹操咬着牙道:“袁本初有本事就直接带兵来雒中迎驾,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绝不让这小人得逞!”

  “末将愿追随大将军,绝不叫小人惊扰天子!”

  曹操麾下一众将领相当忠心,大有主辱臣死之感,一个个离席拜倒,红着眼睛大声表着忠心。

  看见麾下众将如此忠忱,曹操这才气消了少许。

  “诸位将军快快请起,卿等忠君爱国之心,操已尽知。”

  曹操当即表态道:“操必与卿等护卫天子,同仇敌忾,绝不叫小人阴谋得逞!”

  也难怪曹操上下都能气愤成这样,实在是袁绍太不做人了,他这行为简直比后世夫目前还要过分,这直接是要拐了天子去邺城啊。

  这也就是仗着自己兵强马壮,可他曹操又不怕他。

  此时,程昱、满宠已经回了兖州。

  在座的文士乃是荀彧、郗虑、丁冲等人。

  荀彧看见曹操消气了,这才起身拱手道:“明公,天子居于雒中,可不仅仅是明公之意。”

  曹操闻言,眼神登时一亮:“文若高见!”

  荀彧的话让曹操猛的醒觉过来,毕竟天子可不是他曹操一个人的,也有刘备一份的。

  当然刘备也就有义务和自己一起守护天子,曹操不信刘备会因袁绍一封书信就把天子给拱手相让了。

  说罢,曹操站起身,缓缓的转起圈来。

  片刻后道:“我可私下修书一封,传书玄德,告知其本初阴谋。同时再请天子下诏,驳斥本初,雒中乃是天下之中,为我大汉国都。雒中宫殿损毁,自可命四方方伯进贡钱粮修缮,怎可轻言放弃?令其不许再提迁都之议。”

  荀彧等当即应命。

  曹操决定给刘备写信,可在他做出决定的前一天,雒中就已经有好几封书信奔着寿春而去了。

  其中有黑胖子董昭的,有大书法家钟繇的,车骑将军杨奉的,还有卫尉周忠的。

  可见刘封在雒中打下的人脉还是相当坚挺的,同时袁绍也确实不受待见,除了曹操外,还有大把大把的人不希望袁绍得到天子。

  雒中的情况,此时江淮并不知情。

  此时,因为工程的不断扩大,整个水利工程计划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芍陂了,因此,芍陂曹正是改名为水利曹,由刘备亲自督领。

  刘封在安排好水利曹的诸事之后,先锋大军也已经整备完成,开始动身向南进发,第一个目标就是厉阳。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我父刘玄德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