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苏联曾经对很多国家进行过工业援助,其中中国和印度的规模最大,小项目印度更多一些,大项目中国多一些。但两者有一点相当不一样的地方,这个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时间,中国方面很快接受消化了苏联给予的工业体系。
而在印度这边不知道是因为苏联害怕中国那边的一幕重演,还是因为印度本身的能力就有问题,消化苏联工业体系的时间大大拉长,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用了足足二十年时间才把苏联给的东西全部消化完毕。
目前对于印度的援助处在细水长流的阶段,身为国家安全机关,克格勃将会对一些工业项目进行审核,看其中有没有能对苏联造成威胁的地方。克里姆林宫中,谢列平和谢洛夫两人穿过长长的回廊来到赫鲁晓夫的办公室当中。
如果说目前苏联和哪个国家关系比较好一点,应该是印度,至少印度对苏联没有直接的威胁,而且目前为止赫鲁晓夫一直都不相信中国和印度会闹到一定要兵戎相见的地步。从、正常的目光看来,中印接壤的地区并不适合作为战场,这也是通常情况下对中印两国边界争端的共识,那个地方应该会和平解决。
“对于印度本年度的八个大项的援助计划已经全部评估完毕,我们没有从安全方面发现风险,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意见已经写在报告当中,随时可以等待中央主席团的批准!”谢洛夫顿了一下又强调道,“关于南亚方面的情报工作属于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弱项,长久以来我们的战略方向一直都是欧洲最强、其他美洲、中东和北非次之、南亚地区的情报网络一直都在工作,但谈不上强大!对于南亚的工作我认为还有加强的必要,第一书记同志……”
“谈谈你的看法吧!”赫鲁晓夫一摆手相当民主的说道,谢列平都是一愣,这种情况可是相当不多见的,至少赫鲁晓夫对中央主席团的其他成员远没有这么客气。
这是很正常的,因为谢洛夫和赫鲁晓夫之间的级别差得很远。通常赫鲁晓夫很愿意在面对不常见的干部显示自己的民主作风。谢洛夫想了一下道,“索性印度的民族成分比较复杂,我准备招募启用一批乌兹别克人,当然这不是全部。还有其他三个方向作为辅助力量。分别从非洲的英属殖民地、以及和印度关系不错但同巴基斯坦对立的阿富汗、以及印裔人口不在少数的印度尼西亚招募间谍人员,具体的事情会交到第一总局第七司进行组织,第七司有一部分工作范围涵盖印度……”
正在援助友好国家的时刻这么做是不是有些不对?赫鲁晓夫给出的答案是没问题。这个世界上除了找了半天都找不到利用价值的国家之外,只要这个国家稍微有一点可以利用的地方,克格勃的第一总局都应该有对应的部门存在。
“知道了。你在安全工作这方面的专业性,整个中央主席团是没有人质疑的!可以进行先期准备了,把南亚方面的情报网尽快组织好,最好像我们在欧洲的情报网一样强大!”赫鲁晓夫把关于印度的援助报告放在桌面上,准备交给柯西金去办理。
这好像算是很高的赞誉了,克格勃发展到现在组织结构出现一种一目了然但又有些不太令人明白的情况,这个时候不得寸进尺就不是谢洛夫了,于是在谢列平的眼皮底下自己的小兄弟很放肆的拉近了和第一书记的距离,当然,都是在谈工作。
“第一书记。在各大边防军区中准备修建养殖场的计划,我认为是这样的,在和平时期军人不应该和人民一样等待供应,我认为各大军区应该有基本的属于本部队的后勤保障能力,这样可以让我们供应系统减少一些压力,专门把多出来的运力用在解决人民的需求上,解放出来的运力也可以避免一些在运输当中的浪费!”谢洛夫还没有忘记补上一句,“这是我们从中国方面得来的情报,不得不说经过分析之后是一个好办法!”
这个情报员自然是存在,就是谢洛夫自己。宝贵的情报人员用来探测中国军队怎么养猪也是够了。至少谢洛夫是不会让情报员去干这种活的。在单一民族和社会主义国家组织情报网络都很困难,两点中国都占了。
“中国?好吧,可以在你们克格勃的边防军区推广一下看看效果!”赫鲁晓夫一听到中国马上条件反射一样的同意了谢洛夫的建议。
于是谢洛夫发现一个基本的事实,克格勃主席团开了好几次会都没有决定下来的事情在这里似乎得到了解决。还有这种好事?谢洛夫瞬间打消了离开的想法,他还有很多事情要解决,但凭借克格勃的力量自然也能解决,但没有赫鲁晓夫的一句话好使。
“技术管理总局试验了改进的风力发电的风车,在某些偏远地区哨所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来获得电力,尤其是西伯利亚某些地方供应困难的地方可以推广!”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得寸进尺的含义。谢洛夫准备把克格勃一年内规划的问题都在这里解决,具体这种问题有多少呢?他只能说很多,非常多……
关于风力发电谢洛夫当然不能用操蛋的节能环保作为借口,苏联看重的是成绩而不是这种东西,除了节能环保当然还有别的借口,比如国家安全。小型风力发电机这玩意又不是什么高新技术,苏联三十年代就在使用。推广风力发电主要的好处在于,苏联庞大的国土上大部分地区都在承受冷空气的侵袭,这么充沛的资源不利用太过于浪费。
谢洛夫有些后悔没有把乌拉尔山以东的气象统计报告拿过来,不然的话更容易的让赫鲁晓夫认识到这一点,现在只能利用自己脑海中的记忆进行劝说。好在这也不难,看过的东西短时间让谢洛夫忘掉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风力发电有这么大的能力么?”和很多项目一样,刚开始苏联都获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后来慢慢就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放弃了。三十年代苏联就制造过为数不少的小型风力发电机,但最终苏联觉得水力发电似乎更加好一些。
目前苏联的电力缺口不大,但这是建立在发展完毕的基础上。苏联就不建立新工厂了么?人民不用电了?那些在厨房辩论上出现的家用电器不分配给人民了?可预见的情况下苏联的电力还要继续发展,列宁不是说过社会主义就是电气化么。作为一直在抬高列宁抵充斯大林影响的赫鲁晓夫,自然更加愿意在电气化上给出自己的答案。
一不小心谢洛夫发现自己又成功了,谢列平似乎发现了什么,这种感觉就像是自己曾经被谢洛夫刮地皮的感觉。没错,就是这种感觉。通常情况下谢洛夫总是在考察,反正不是国外就是在国内,只要回到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通常第一次见到谢列平,随后就会带着整整一包的文件堆在他面前。
通常情况下谢洛夫还会自称这些考察报告是自己写的,当然谢列平是十分了解自己部下的,连检讨都只能写三百字,还会亲自动笔写调查报告?肯定是身边的两个女秘书代劳,谢洛夫充其量就是动动嘴。这个过程通常是从一件国家安全角度上的报告开始入手,然后会越来越深入,一旦双方沟通的轻松愉快,谢洛夫就会把所有报告上的各种计划全拿出来,几乎上面所有的事情都是利国利民,最终谢列平也感觉不错全部批准了上面的方案。
谢列平主政两年国家安全委员会,这种情况一共碰到三次,现在看到谢洛夫各种引据数据提出一项又一项的计划,看起来前景都相当美好,他就知道似乎第四次被第一书记碰上了。
“木耳和蘑菇都利于保存,木耳可以沾着芥末吃?如果我们的人民对这种东西不认可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出口到中国,然后在对我们的人民说这种天然食品在中国大受欢迎,在从中国抄几句中医医书的话就可以了!”谢洛夫关于林业地区的副食品销量的问题上这么说道。这种迂回的办法虽然不太能体现老毛子的性格,但却非常符合克格勃的工作属性。
赫鲁晓夫频频点头,过了一会对着谢列平说道,“舒里克,一会我们一起吃饭……”
“我敢保证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今年年内就会解体,埃及和叙利亚被以色列在中间断开成为两处不连接的土地,而且埃及方面有一种吃定了叙利亚的态度,根据第一总局中东司的汇报叙利亚方面对此相当不满,在我看来一旦叙利亚忍受够了,这个联合共和国就到了解体的时刻!”谢洛夫当着赫鲁晓夫和谢列平的面前抛出了重磅炸弹。
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谢洛夫使劲浑身解数把最近积压的计划全部说出来,就像是谢列平推测的那样,完全是借机让克格勃的一揽子计划得到支持。一天时间谢洛夫在赫鲁晓夫这里得到了二十次认可,所有计划全部通过。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