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火耗和俸禄

  事实证明,官僚在有主动性的时候,效率是很高的。

  没过几天,朱由检就看到了户部银行提交的第一版打制币。

  他对此极为惊讶,询问董应举道:

  “这是怎么打制的,手艺如此高明?”

  “看起来比西班牙本洋更圆,文字和花纹也更好看些。”

  夸赞了董应举一下,朱由检对此颇为意外。

  因为他已经做好了,从西方引进相应工艺的准备。

  董应举却觉得没什么,因为打制银币,并不是多么高深的技艺。

  这是他召集手艺高明的匠人,用锤法一点一点敲打出来的。

  这种工艺,和浇铸法并称,都是制造金银铜器常用的工艺。

  例如常见的金箔,就是用锤法敲打出来的。早在商周时代,中国人就掌握了这种方法。

  连金箔金饰都能捶打出来,捶打出金银币自然不在话下。

  只是几天时间,他就让就用手艺高明的匠人,捶打出了金银币。

  事实上,不止大明有这个能力,西藏旁边的尼泊尔,现在就在用打制银币。

  历史上崇祯四年的时候,西藏就委托尼泊尔制造银币,这就是中国第一种正式流通的打制币黑丹启。

  尼泊尔以此谋利,后来在廓尔喀人建立沙阿王朝之后,因为掺铜太多和币值变化,与西藏产生贸易纠纷。进而入侵西藏,引发了两次廓尔喀之役。

  西藏在战争之后,开始在清朝帮助下建立造币厂,自己打造银币。最初是仿造黑丹启的白丹启,后来是完全自制的章嘎银币。

  这些银币,都是手工打制而成,外形颇为精美。

  大明此时的技术就不亚于清朝乾隆时期,自然同样能打制银币。

  在董应举解释了所用的方法后,朱由检再一次察觉到,自己小看了大明工匠的技艺。

  现在他已经深刻认识到,打制币的技术,对大明根本不是难题。

  大明之前不使用银币,最主要的是原因,是没有这个动力:

  一方面是因为打制币的缺点还很多,不见得比银锭和银块好用。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都用面值固定的银币,火耗就没法加征了。

  所以铸币这件事,一直没有被户部提上日程。

  朱由检几番催促,才在提出银圆券的设想后,让官员有了主动性――

  相比主要被地方掌握的火耗来说,朝廷户部官员,对银圆券更是喜爱。

  这可是不费多少成本,就能发行的货币。

  如果每年能打制一千万银元,按照皇帝之前制定的规矩,就能发行九十万银圆券。

  这对户部来说,可是完全的纯收益。

  甚至,他们已经在想着劝皇帝发行更多银圆券,获得更多收益。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户部对银元是极力完善,以便对应的银圆券能发行出去:

  “银元的优点很多,臣和毕尚书等同僚,都认为可以用银元作为标准货币征税。”

  “就是它的币值还很大,民众每亩地交几分银,不便采用银元。”

  “而且银元在流通时,有可能被仿造,或者被人剪边。”

  这些问题,在西班牙本洋流通时就有出现。所以西班牙的打制币,在大明是按银块称重使用。

  朱由检想着后世的做法,提示道:

  “仿造问题要加强监管,同时用特定的配方和工艺提高仿制难度,并且改进机器,使用专门的造币机。”

  “剪边这个问题,可以在边缘加边齿。”

  “如果边齿有损坏,朝廷就可以拒收,让他们去银行、钱庄称重,兑换成完整银元。”

  说着自己的想法,朱由检又想到了影视剧中卷成一卷的银元,又说道:

  “还有,你们可以把银元卷起来,以一百元称为一封银元。”

  “卷装时容易漏出来的、或者凸出来的,都判定为不合格,需要重新打制。”

  “银元的厚度和重量也要规定好,这一百枚一封、和另外一百枚一封,不能在厚度和重量上有很大差异。”

  这些做法,都能提高银元的标准化,但是对工艺也提出了要求。

  董应举有些为难地道:

  “臣恐这样一来,打制的成本会很高,有很多不合格的银元被废弃。”

  朱由检笑着说道:

  “废弃的银元可以重制,又不会有多少损耗。”

  “至于人工费用,只要发行银元时不亏本即可。”

  “赚钱可以通过银圆券。”

  说着,他又问道:

  “现在所用的银两,成色和重量大概是多少?”

  “都按公制计算。”

  董应举对此很了解,回应道:

  “银块成色不一,银锭的含量大多在95%,低的可以到93%,高的可以到98%。”

  “所以银块熔铸成银锭时,会有一两成的火耗。”

  “臣和户部官员商议的办法是,把一枚银元的重量定为公制一两,也就是37.5克。含银量92.5%,也就是陛下所定的标准银。”

  “这样一枚银元实际蕴含的白银,是34.6875克。”

  “之前一两大约37.3克,按含银量93%计算,蕴含的白银是34.689克。”

  “一枚银元,正好能兑换一两白银。”

  “低于这个成色要折算,高于这个成色就是朝廷的铸币收益。”

  朱由检对此微微摇头,说道:

  “无论是低是高,都要进行折算。”

  “一元银元,就定为含有37.5克白银,再加点铜等金属提高坚韧性、耐磨性,总重40克左右。”

  “朝廷制造银元不是为了铸币收益,更重要的是统一货币,方便交易使用。”

  “这样就不至于铸来铸去,一直产生火耗。”

  “把大量的钱财,浪费在中间损耗上。”

  听到皇帝提到火耗,董应举心里一惊。

  担心皇帝不知道利害,在发行银元后随意取消火耗。

  他提醒道:

  “火耗不止是熔铸银锭的损耗,还是地方开支来源。”

  “除了征银有火耗,粮食也征加耗。”

  对此眉头紧皱,朱由检最终叹了口气,说道:

  “火耗、加耗这些,以后要改为附加税征收,作为地方收入。”

  “但是这个开支要明确,并且让当地议会监督,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该征多少火耗、火耗又用在了哪里?都要让议会看着,避免被人贪墨。”

  把火耗看作地方附加税,朱由检决定把监督的权力,下放给地方议会。

  免得有些官员肆无忌惮,大肆加征火耗。

  同时,这也是一种火耗归公,把以前私下里征收的火耗,放在台面上管起来。

  董应举对此没有意见,事实上他和户部的官员早就想到了,银元发行之后,火耗就没有名义征收。

  这也是他们之前对银元,不怎么热心的原因――

  得罪地方官员不说,银元在地方也难以推行。

  如今皇帝把火耗改为附加税,是比较妥善的处置。

  至少地方官吏对银元,没有理由反对。

  解决这个问题后,董应举又提到了一枚银元一两的面值还是太大,民众有可能用银块的问题。

  他提出可以铸造小额银币,用于辅助交易。这样民众在缴纳一亩地几分银的赋税时,就会更加方便。

  朱由检对此极为赞赏,仿照后世的做法,确定道:

  “元以下要有角和分两种辅币。”

  “角对应的是钱,只是因为有铜钱,所以借用银角子的说法称角。”

  “一角银币含有一钱重的白银,二角、五角同此。”

  “一分银币含有一分重的白银,二分、五分同此。”

  “因为分币用银很少,单用白银的话重量会非常小,所以制造时可以多加点铜,把重量控制在一钱左右,避免使用时容易遗失。”

  “一元对应十角,一角对应十分,面值标注在银币上。银圆券也是同样,要能兑换相应面值的银币。”

  “至于一分对应几文铜钱,要按贵重金属交易所的价格定。”

  “以后金和铜的价格,都以银元计算。”

  没有把一分强制对应成十文,这是因为现在铜钱的铸造质量不一,和银两的兑换价格也不稳定。

  银价低的时候,一两白银只能兑换五百钱。

  银价高的时候,一两白银就能兑换一千钱、甚至更高。

  现在因为西方正在打仗,流入大明的白银减少。正是银贵钱贱的时候,一两白银大约能够兑换一千钱。

  不过这个价格以后肯定会有变化,到时候要随行就市。

  他设立贵重金属交易所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方便金银铜兑换。

  之前打算的也是以铜钱计价,确定金银价值。

  不过,在设立角和分两种辅币后,朱由检发现朝廷征收完全能全部征收银币,铜钱仅作为补充的零头。

  所以他正式确定以银元计价,以后实行银本位。

  董应举虽然没有银本位的概念,但不妨碍他知道以后银元的地位会更重要。

  这让他有些担心银元不足,提议发行更多的银圆券:

  “户部银行刚刚开始打造银元,臣担心会不够民间使用。”

  “能不能多发行些银圆券,补充银元不足?”

  对于这个问题,朱由检皱了皱眉。

  事实上,他担心的就是这个,所以没有把银圆券的发行交给户部银行。

  免得户部官员大肆印刷银圆券,把银圆券变成和宝钞一样的废纸。

  所以他严厉道:

  “朝廷拥有多少银元和银块,就发行多少银圆券。”

  “确保每一张银圆券,都能兑换成银币或银块。”

  “一定不能超出,让民众兑换不出来。”

  “万一发生那种情况,对银圆券的打击是致命的,有可能把银圆券变成和宝钞一样的废纸。”

  “朕再重申一次,以后银圆券的发行数量,要由国会审议。”

  训斥了董应举一通,对于他所说的银元数量不足问题,朱由检道:

  “要鼓励工匠发明造币的机械,开出勋爵等奖励。”

  “还有,朕会让皇家银行组建造币厂,把内廷的工匠、还有金融协会掌握的金银匠人召集起来,一起帮户部打造银元。”

  “争取今年打制出一千万枚,到时候在京城推出去。”

  “首先从官员开始,把官员俸禄本色中的折银改为银元。折色中的折钞,要逐步改为银圆券。”

  董应举听到这个,可谓又惊又喜。

  因为这意味着,皇帝要给官员加俸禄。

  当前大明的官员,实际拿到的俸禄,是远远没有名义上那么高的。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有一部分俸禄被折钞。

  虽然折钞后拿到的钞票数额很大,普遍有几百贯到几千贯。

  实际却全是废纸,根本花不出去。

  所以董应举听到皇帝要把折钞改为银圆券,当即高兴地道:

  “若是如此,银圆券的发行应当毫无阻碍。”

  “银圆券的面值也应该保证,要能兑换出足额的银币,也能用于交税。”

  已经吃过一次宝钞变成废纸的苦,大明官员绝不愿自己拿到的银圆券,像宝钞一样废纸化。

  所以董应举现在就不提多发行银圆券的事情了,而是认为银圆券的价值一定要维持――

  为了自己的俸禄,官员会监督银圆券发行数量,遏制银圆券超发。

  朱由检的用意也是如此,利用和官员的利益绑定,为银圆券保驾护航。

  如果银圆券出现问题,损失的是所有官员的利益。他不相信朝廷的官员,会在这一点上想不开。

  同时,为了安抚官员,他还故意叹气道:

  “可惜朝廷收入不足,没法把官员的俸禄,直接以石数改为银元。”

  “现在只能按以前的办法,折算银元发俸禄。”

  “将来辽东平定、灾害缓解、朝廷收入足够后,董卿和户部的官员一定要记得提醒朕,把官员的俸禄改为银两。”

  “同时除了按散官级别确定的俸禄外,还要发放实际担任的职位俸禄,以及授予勋爵的勋禄。”

  “以后做实事的官员、有功勋的官员,要能享受双俸甚至三俸,不能像海瑞一样过苦日子。”

  “要保证所有愿意当清官的人,都能靠合法收入当清官。”

  这个感叹,更让董应举感动。

  因为皇帝是把官员的待遇,真正放在了心里面。

  事实上,很多大明士子在当官后都会遇到一个困境――

  那就是像海瑞一样做清官的话,俸禄中微薄的本色,会让他们的日子很贫寒。

  很多官员忍耐不下去,只能放下坚持伸手去贪。

  以至于一些贪腐行为,甚至变成了常例。成为官场之中,人所共知的腐败。

  这样一来,所有的官员就都有了原罪。以至于魏忠贤打着追赃的名义迫害政敌时,怎么都能找得出名目来。

  很多清廉的官员,对此是深以为耻。

  但也有一些官员,常例拿惯了之后,就陷入贪腐的深渊里。

  董应举想到这点,就忍不住流出了眼泪。

  不知是为那些堕落的官员而伤心,还是想起了曾经的自己。

  如果朝廷早点增加俸禄,一些贪腐堕落的官员,结局会不会改变?

  这让他的心里,再次坚定了平辽之心。要尽快完成戡乱救灾,有足够的钱给官员发俸禄。

  不但要把石数改为银元,还要像皇帝说的,给他们发放双俸、三俸。

  确保每个官员,都能靠合法收入有体面。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崇祯重振大明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