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更新之法

  “不知是何法?”众人忙问道。

  贾琮道:“其一,开商埠,大兴外贸。目前国朝允许和夷民通商的港口就那么几个,太少。

  咱家大业大、地大物博这不假,不过夷人也有许多好东西,咱为何不能享用?

  咱的好东西,譬如丝绸、瓷器、茶叶等,彼国更加喜爱,何不多卖些出去,大发其财。”

  有人道:“回王爷,之所以限制与夷人通商,一来国朝物阜民丰,应有尽有,自给自足可矣;

  二来恐百姓逐利,弃农从商,则国本动摇;

  三来恐夷人奇巧之物传入国内,百姓争相效仿,败坏淳朴民风。”

  “说的是,正是此理,故太祖以降皆限制民间贸易,只许有限的几家与夷人通商。”众臣道。

  贾琮摇头道:“这些理由都站不住脚,要说国朝什么都有,火枪火炮就远不如夷人,不买从何而来?

  这不过是小道,最重要的是夷人已经开始发展自然科学,我们还死抱着一两千年前的书本不放,将来是要吃大亏的。”

  “王爷,何谓自然科学?”有人问道。

  “王爷是要否定孔孟之道、圣人之学?”有人抗声道。

  此言一出,朝堂皆惊,无不窃窃私语,不知贾琮什么意思,难道真要对孔圣人下手?

  “肃静!”监察御史见朝堂闹哄哄,乱作一团,忙喊了一嗓子。

  众人才渐渐安静下来。

  贾琮摆手道:“孤向来推崇孔孟之道,当代衍圣公也是本王好友,岂会废弃圣人的学问?

  八股取士,自有其理,孤也无意大变。太皇太后说了,士大夫治天下不变,孤深以为然。”

  众人松了口气,这是根本问题,其他都好说。

  “至于自然科学么,譬如算术,诸位都知道,西夷称为数学,乃是一切自然科学之基。

  凭心而论,天朝古代确实出了不少算术大家,不过近代以来逐渐衰落。

  因学这顽意儿只能当账房先生,当不了官儿,聪明人都研究八股文章去了,可是这东西却无比重要,堪称国之重器,绝不能没有!”

  众臣暗暗腹诽,嗤之以鼻,算术不就是加减乘除,有个卵用,谈何重要?

  贾琮见众人神色轻蔑,苦笑摇头,道:“朝内谁精通此道?”

  众人都道:“钦天监正最擅此道。”

  “传。”

  不一会,曾给贾琮批过命的钦天监正涂法上殿。

  贾琮道:“涂大人,听说你精通算术,诸位大人都觉得算术无大用,你给他们说说算术能干什么。”

  涂法忙躬身道:“是。算术之道博大精深,微臣钻研一生也只得其皮毛。

  若说用处,往大了说,可测算诸天星斗运行规律,也可用于堪舆寻龙点穴,大兴土木。

  用于实务么,可计算天下钱粮物资,可以用于建造艨艟巨舰,便是咱们所站的金殿,若无精确的计算,也是建不起来的。”

  听他这么说,众臣收起了几分轻视,不过仍不以为然,说到底还是奇淫巧技,非大道也。

  贾琮道:“我举个例子,你们便知与夷人差距多大。诸位可知圆周率?”

  “知道。”众人都点头,这点基础数学知识还是有的。

  “涂大人,圆周率是多少?”

  涂法躬身道:“回王爷,前贤以割圆之法计算过,径长一丈的圆,其周长在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之间,其定数深不可测。”

  贾琮哂道:“也就是丈后七个数,诸位觉得够精确了么?”

  众臣都道:“几近于道矣。”

  涂法也颇有傲然之色,他不信夷人能知道这么高深的知识。

  贾琮叹道:“涂大人,我若告诉你,此时西夷有一个你的同行已将圆周率算到了丈后百个数,你相不相信?”

  涂法浑身一震,失声道:“这绝不可能!算到七个数已须将圆割作二万四千五百七十六边形,再依次算其边长。要算到百个数,绝非人力所能为之。”

  贾琮苦笑道:“不是人力不能为之,是割圆法本身有其局限,譬如弓箭,军中最好的神臂弓,射程最多二百四十步,而火枪弹丸可射七百步开外。

  任凭你再精巧的弓弩,也比不过火枪大炮,就这么简单。所以要变、要学!”

  涂法感触最深,躬身道:“若西夷真有此神技,臣愿远赴重洋求学。”

  贾琮点点头,道:“此事容后再议。咱言归正传,说回通商,方才所言不过是为证明天朝并非尽善尽美,必须取长补短。

  若说生怕商业兴起,百姓逐利,荒废农事,坏了民风,这个也简单,户部组建一个专管外国商贸的衙门,统管天下商号与夷人做生意,统一定价,征收商税,省得商贩们互相杀价,倒让外国人捡了便宜。”

  冯远大喜,这可是一大块肥肉,忙道:“王爷放心,臣必定办妥。”

  贾琮道:“诸位不能只见其弊,不见其利,商业兴起,朝廷单是收关税就能赚个盆满钵满,到时候降低田税,种地的人不就多了么?

  再不行,咱去外国购粮便是,难道守着金山银海还怕饿死不成?”

  冯远笑道:“王爷此言极是。若市面上粮食真少了,其价必贵,种粮之人见有利可图,便会大力耕种,粮食不就又多了么。

  所以万物自有其道,不必朝廷干涉,诸公杞人忧天也。”

  贾琮笑道:“这就叫市场规律。”

  “王爷圣明。”

  两人一唱一和把众臣唬得一愣一愣,想反对又找不到什么好理由。

  “此事不再议,先把生意做起来再说,想来有冯中堂操持,朝廷吃不了亏。”贾琮道。

  冯远忙拍胸脯,道:“王爷放心,若让夷人占了咱的便宜,臣愿引咎辞职。”

  “对了,前儿太皇太后封了忠信王爷为大宗正,他现在管着天家产业,拉着他一块儿搞罢,有二位在,想来夷人也休想揩油。”贾琮笑道。

  “王爷放心,下了朝臣就去寻忠信王爷商议。”冯远笑道。

  “至于开商埠之事,冯中堂看着办,如今只有金陵、广州等寥寥几个口岸,我的意思既要扩大规模,方便货物进出,又要确保朝廷能控制,该开几个开哪里,你们研究后再议。”

  “是。”

  “其次,是师西法,兴办厂矿。首要发展的是军工产业,由朝廷出资,引进西夷的机械局、火药局、兵工厂、钢铁厂、造船厂等,尽快形成天朝自己的军工体系,还要兴建海军,收购火器,训练新军,这些大将军府会统筹办理。

  至于民用工厂方面,请江中堂总责,户部及各省布政使司具体负责罢。

  对了,不要限制妇人务工贴补家用,不仅不能限制,反而应该鼓励,古人说巾帼不让须眉,普通人家的妇人,能有个差事,赚钱养家,这是好事。

  谁敢以礼法风俗祖制族规打压女工,便是对抗朝廷大政方针,不论是官是民,该杀就杀,该抄就抄,一律从重问罪。”

  “仆谨遵王命。”江风出班躬身道。

  新党众人被贾琮一套“超新法”搞下来,震得合不拢嘴,这也太新了罢?连妇人也不放过?

  “还有一件事,着鸿胪寺每年挑选一千贫家少年,年龄在十二到十五之间,性情沉稳坚毅,有志于求学报效朝廷的,待与西夷使节商议过后,派往西方习学夷人技巧。

  小小年纪,背井离乡,远赴重洋,十分艰辛,朝廷给他们每人每月五两银子的膏火费,望他们早日学成归国。

  往后每年仿照此例,派遣寒门聪明学子去西方留学,这批人就称为公派留学生。”

  鸿胪寺卿孔阳华忙出班道:“臣谨遵王爷谕旨。”心中却在盘算,这可是大大的美差,只须从中随便克扣些就受用不尽了。

  贾琮看了他一眼,哪不知道他的打算,淡淡道:“留学生的费用,户部应足额拨付,锦衣卫、都察院严加监察,若有人敢上下其手,一律严惩。

  鸿胪寺往后也不是清水衙门了,将来和夷人打交道的时候还多,从现在开始要大力收罗、培养会说夷语、识夷文的人才,以备不时之需。”

  “臣遵旨。”孔阳华倒吸了口凉气,知道贾琮是锦衣卫出身,不好糊弄,遂绝了克扣的心思,暗道老实办差,未必没有好处。

  “此外,鸿胪寺也要筹备在西方建立领事馆了,派员常驻西方。”贾琮道。

  孔阳华忙问道:“王爷,这领事馆是何物?”

  贾琮想了想,解释道:“就是代表朝廷在西夷国度的办事机构,领事就相当于常驻的使节,既要与蛮夷交通联络,又要保护天朝商旅学子在彼处的利益,明白么?”

  众臣都点头表示明白,只是都暗自咋舌,谁愿去万里之外当官?

  贾琮笑道:“各位都不愿去,是不是?此乃人之常情,我也不愿去。

  俗话说得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着定领事为正三品职衔,六年一任,任满归国重用,凡都中七品文官以上者,皆可毛遂自荐,择优录取。”

  众臣哗然,这样一来,恐怕愿去的能把鸿胪寺的门槛踩平了,别说七品,便是五品也大有人愿往,去苦熬六年,连升好几级,谁不愿去?

  贾琮又道:“最后一件事,吏部牵头,成立两家学院,一家叫天朝科学院,一家叫天朝工学院。”

  吏部右侍郎邬自珍道:“不知这两家学院作何使用,请王爷明示。”

  因林如海自尽,左侍郎边青被贾琮砍了,还没来得及补缺,现在由他主持吏部政务。

  贾琮道:“科学院么,就是研究算术、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地方,别问我什么叫物理化学,此乃西夷学说;

  工学院么,便是各行各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大工匠,大手艺人。譬如造船师、建桥师、建筑师、冶金师、兵器大师等等。

  按其学问高低,功劳大小,授予品级,最高可授正三品。”

  众臣顿时哗然,任凭监察御史怎么招呼都不听,这么一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岂非成了笑话?

  连造船、建桥的工匠都能当官,咱还读什么书?难道奇淫巧技还比得过圣人文章不成?

  贾琮抬手喝道:“诸位且听我一言。”

  众臣这才不情不愿闭嘴。

  “诸位都误会了,本王的意思不是让他们和读书人平起平坐,只是给这些钻研旁门学问、技巧的人一条上升的路,不过是授一个虚职,领一份俸禄,穿一身官服罢了,此乃礼贤下士也。”

  他现在还不敢去动摇文官治国的政体。

  众臣这才平静了些,只要不让这些泥腿子来抢朝堂的饼子,其他都好说。两榜进士才是正道,这一点决不可动摇。

  “一门学问只有能当官,才有国人愿意去钻研,于国于民都有利。

  诸位都是科场出身,深知科举艰难,能金榜题名者,无不是万里挑一,其余学子怎么办?

  他们之中许多都是聪明人,只是写不好八股文章罢了,若改学算术、机械等学问,说不定有奇才。

  这也符合圣人别类分门,因材施教的意思。”贾琮安抚道。

  “王爷仁义,臣等佩服。”众臣笑道,只要不抢自己好处,一切都好商量。

  反正现在捐官盛行,有钱人都有顶官帽子,只是不值钱罢了。

  邬自珍道:“臣心中已有大略章程,待下去完善后再呈王爷定夺。”

  “善。”贾琮颔首道:“待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学成归国,便可在科举之外,再兴办新式西学堂,由他们任学官,培养科学、工学人才,经考试合格后,录为科学院、工学院官员。”

  邬自珍道:“是。如此一来旁门学子也能有进身之阶了,不必大家伙都去挤科举的独木桥,往往皓首穷经,一事无成。”

  众官都点头称是,这样分流些人出去,也能缓解科举的压力,降低科考难度,对天下读书人也是个好消息。

  “还有一事与诸位大人商议……”贾琮沉吟道。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红楼:庶子称雄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