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灭亡吕宋国,大明内部出现了三种声音。
第一种是反对。
未经请示擅自动兵,灭掉大明承认的藩属国,这有违礼法。
以后列国会怎么看待我们?我们还怎么以宗主国自居?
我大明乃天朝上国礼仪之邦,自当以德行教化,蛮夷自然臣服。
不用想,这种人以文学贤良居多。
第二种是支持,蛮夷之辈畏威而不怀德,只有打疼他们才会听话。
当年蒙古帝国灭亡了多少国家和势力,不照样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况且我们还占着理呢。
这种人以勋贵居多。
第三种则没那么多是非之分,只有一个念头,我大明太强啦。
一个使节团,几天就把一个国家给灭了。
扬我国威于万里之外,好好好。
持这种想法的以年轻人居多,尤其是没读过书的老百姓是最多的。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
摊丁入亩解释一切。
百姓就算再愚昧,也知道谁对他们好。
新政让他们受到了最直接的好处,对大明的归属感拉到了新高。
什么礼法、什么规矩、什么道德,都没有大明强大来的重要。
大明被欺负,他们担心。
大明强大,去欺负别人,他们就与有荣焉。
至于什么道理?
呵……我们帮亲不帮理。
很多时候,他们的声音很重要,能决定天下归属。
有时候又不那么重要,基本上被无视。
比如现在。
不论是反对此事的,还是支持此事的,都无视了他们的声音。
为了自己的理念,在朝堂上大吵大闹。
一方要求严惩以儆效尤,防止以后再有人敢这么干。
同时也是给藩属国一个交待。
另一方则认为大明不可辱,否则会寒了人心,以后谁还敢为国效忠?
双方吵的不可开交。
以往朱元璋最讨厌这种争吵,咋地?把咱的朝廷当菜市场了?
有问题无法决断,不会问问咱?
但现在他的行为方式改变了许多,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饶有兴趣的看着群臣互喷。
朱雄英也同样如此,双手揣袖,脸上带着兴奋。
他也是近期才被允许上朝听政,平日里很少发言,基本都是观察学习。
如果不是要顾及形象,他都恨不得大声给双方喊加油。
站在人群后侧的陈景恪,也觉得很好玩。
太孙上朝听政,他这个伴读获得准许,以执戟郎的身份进入朝堂。
也同样处在学习阶段,至今未发一言。
毕竟朝堂自有朝堂的规矩,还是不要太出格的好。
文武吵架,他还是第一次经历,自然觉得好奇。
不过他看的东西更深,据说以前文武吵架,武将单方面被压制。
现在武将已经可以做到五五开了。
倒不是武将的嘴皮子变利索了,而是在于气势。
以前面对文官,武将总缺那么点气势,吵不过就生闷气,把自己个儿憋的脸红脖子粗。
现在不一样了,扯着嗓子对喷。
喷不过也没关系,气势不能输。实在讲不过道理了,就耍无赖。
比如这会儿,文臣始终拿礼法、德行、感化说事儿,认为这才是圣王之道。
并且说了一大通道理。
武将们讲不出那么多道理,就抓住一句话不停重复:
“既然你们认为靠礼法、德行可以感化蛮夷,那就去草原感化北元吧。”
“敢不敢去,敢去我们就认输,不敢去你们就闭嘴。”
就这一句话,满朝文官没有一个敢接的。
换成别的皇帝,不会把群臣斗嘴当真。
洪武大帝不一样,谁敢接话,他是真敢把人送过去。
他们可不想就这样去送死。
武将能在朝堂里和文官对喷,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
具体来说,是施行军功爵制以后。
大批底层出身的人,靠着军功获得勋爵实现阶级跃迁。
普通武将害怕文官,勋爵可不怕,自然敢和文官对着干。
不过这依然不是陈景恪心目中的完美状态。
现在文官是可以统驭武将的,高级武官的升迁,文官依然拥有很重的发言权。
升迁掌握在别人手里,天然就会低人一头。
早晚有一天,会重演文贵武贱的局面。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武将任免收归到皇帝和五军都督府手里。
当然,为了防止武将做大,还是要给出一定限制的。
陈景恪的计划是,将级以下军官由五军都督府任免,事后报备兵部就可以了。
将级以上军官的任免,由五军都督府直接递交名单给皇帝。
皇帝批准的名单,下发给兵部进行核查。
其实就是核查一下身份、背景、功劳是否真实等等。
核查结果上交给皇帝,最后用不用依然是皇帝说了算。
在这个过程里兵部就是工具人,虽然可以利用审查权影响武将的任免。
但没有决策权,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而且他敢确定,这个法子朱元璋肯定会支持。
原因很简单,将级军官的任免权力收归皇帝手中,是对皇权的加强。
当然,现在这一切都只是他的计划,后续具体该怎么做,还需要仔细斟酌。
毕竟武将做大的后果,比重文轻武的结果好不到哪去。
文武双方吵了半天,眼看就要打起来了,朱元璋才干咳一声:
“咳……朝堂喧哗,成何体统。”
群臣立即停止争吵,齐声道:“臣等失仪,请陛下责罚。”
动作熟练的好像是演练过一般。
朱元璋目光扫视一圈众人,训斥道:
“咱听你们吵了半天,有用的主意一个都没有,让咱怎么放心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伱们?”
群臣:“臣等知罪。”
朱元璋:“知罪知罪,这话咱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咱想听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文官上前一步,似乎想说什么。
朱元璋先一步说道:“什么礼仪之邦,道德教化四夷来降,这样的空话就别说了。”
“你们是真傻还是当咱傻?靠狗屁道德要是能让四夷臣服,天下早就实现大同了,还会发生那么多次朝代更迭?”
“要是道德那么好用,那还要这百万大军做什么?”
“在边关放几万名读书人不就天下大定了吗?”
一席话说的文官羞愧难当。
“哈哈……”武将则笑的特别大声。
他们没有发现,徐达等高级勋贵都没有笑,而且面容很严肃。
朱元璋将目光看向他们:“你们笑什么?”
诸将的表情顿时就僵住了。
“未经朝堂允许擅自出兵,你们想做什么?造反吗?”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们就是这么理解这句话的?”
“那是不是哪天你们也能领兵杀进皇宫?”
武将们顿时瑟瑟发抖,一个个低着头和鹌鹑一般。
文官则觉得扬眉吐气,一群武夫,挨批了吧。
让你们嘚瑟。
朱元璋骂过人之后,将目光看向徐达:“天德,你说此事该怎么处置?”
徐达出列道:“陛下所言甚是,无规矩不成方圆。”
“无令而擅启战端,乃大罪,当严惩。”
“尤其是赵秩赵少卿,身为使节团正使事先不能察觉危险,事后擅自灭国,请陛下将其召回严惩。”
文武双方都惊讶的看向他,作为军方第一人,竟然不想着替下面的人开脱,而是要求严惩?
不对……
武将们还在疑惑,某些文官却反应过来,此战拿主意的貌似是赵秩。
耿子茂这个护航武将,从哪算都只是二把手。
论功,赵秩是头功。
论过,他也是首犯。
关键他是鸿胪寺少卿,妥妥的文官。
好呀,好呀。
原来你徐天德打的是这个主意。
见到我们文官立下灭国之功,就坐不住了,想要打压是吧?
好好好。
于是有文官站出来说道:“陛下,魏国公之言臣不敢苟同。”
“南洋使团未经朝廷允许就灭亡吕宋,确实有过错。”
“但吕宋自身勾结倭寇,残害南洋大明百姓在先。”
“又在宴会上刺杀赵少卿等人,事发突然来不及请示朝廷,他们也是迫于无奈才用兵的。”
“况且在离京之时,陛下授予其便宜行事之权……”
“故,臣以为,赵少卿、耿将军等人功大于过……”
其他文官先是惊讶,这是啥情况?
然后听到他们一直提赵少卿,也陡然明白过来。
好吗,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俺们文官里好不容易出一个灭国之才,可不能让你们军方给害了。
于是纷纷站出来替他们说项。
然后文武双方再次吵了起来,只是这次他们双方完成了角色互换。
朱雄英用衣袖遮住脸,肩膀不停抽抽。
陈景恪在后面想笑又不敢笑,憋的肚子疼。
徐达才是会玩的啊,几句话就逆转了形势。
果然,屁股决定脑袋。
文官一开始反对,是不想军方做大。
后来反应过来,首功是赵秩这个文官的,立即就改变了立场。
武将这边也差不多。
啥?这个灭国首功是一个文官的?
呵……没有朝廷命令轻启战端,必须要狠狠处罚。
龙椅上的朱元璋看的一脑门黑线,没好气的瞪了徐达一眼。
这就是你给我出的点子?
徐达耸了耸肩:你就说问题解决没有吧。
朱元璋也懒得再问他们的意见了,让众人安静下来,就将目光看向朱雄英:
“乖……咳,雄英你可有什么想法。”
朱雄英放下衣袖,顺势擦去眼角的眼泪,说道:
“皇爷爷,我以为此事当分开看。”
朱元璋其实早就知道他的想法,不过还是配合的道:
“哦?详细道来。”
朱雄英说道:“功是功,过是过,不能混在一起看。”
“吕宋小国与倭寇勾结证据确凿,被发现后不思悔改。”
“竟想行刺大明使节劫掠商船,实乃罪大恶极。”
“听说大明禁海期间,南洋蛮夷肆意欺凌流落南洋的大明子民。”
“我大明有义务保护每一位子民的安全。”
“况且,他们欺凌的哪是大明子民,分明是在打大明脸,是在羞辱大明朝廷。”
“若不加以惩戒,震慑四方宵小,以后会如何简直不敢想。”
“王道需要以霸道为辅助,否则就会被蛮夷视为软弱。”
“赵少卿、耿将军等人,扬我大明国威于南洋,相信从今往后在无人敢欺凌我明人。”
“日后我大明再宣扬圣人言施行仁德,蛮夷必心悦诚服。”
“从这个角度看,赵少卿和耿将军是有大功的。”
“朝廷不可不封赏,否则寒了人心谁还敢为大明效力。”
朱元璋连连点头:“好好好,雄英这话说的好啊。你们听听,这才是天朝上国该有的声音。”
“乖孙,你继续说。”
一激动,他当众又喊出了私下才用的称呼。
朱雄英脸色微红,装作若无其事的道:
“但他们未经允许就灭亡朝廷承认的藩属国,确实是有过错的。”
“正如诸位臣工所言,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若不加以惩治,恐人人效仿。”
群臣都不禁点头,这番话说到他们心缝里去了。
不将敌人打服了,敌人怎么可能会听你讲什么道德之言。
这个道理他们岂能不明白。
他们反对的也不是打,而是未经朝廷允许擅自打。
要是每个将领都学他们,用不了几年大明就要亡国了。
朱雄英最后总结道:“朝廷要赏罚分明……如此方能服众。”
“所以我以为,当封赏他们的功劳,但该有的惩处也不能少。”
“不过考虑到事出有因,且他们承担重任,不可乱了人心。”
“可以先封赏其功劳,惩罚等出使归来再补上也不迟。”
至于回来以后还罚不罚,那还不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
事实上这就是重拿轻放了。
但他的话说的很委婉,将双方的情绪都照顾到了,大家反而都能接受。
当然,主要还是徐达铺垫的好。
文官集团也不想让赵秩的功劳被抹杀掉。
毕竟,文官主导的灭国,这是大明开国第一例。
他们必须要给自己人抬轿子啊。
朱元璋没有直接发表意见,而是看向群臣,说道:
“诸卿以为太孙之法如何?”
群臣齐声道:“太孙英明,臣等无异议。”
朱元璋嘴角浮起笑容:“好,那就以照太孙之法处置,兵部核实军功,尽快将封赏确定送往南洋。”
接着他面色一肃,说道:“晓令全军,再有未经允许而轻启战端者,严惩不怠。”
文臣心中一阵轻松:“陛下圣明。”
武将则心中一紧:“谨遵圣谕。”
大基调敲定,剩下的事情自然由专门的衙门,按照章程去处置,无需再讨论。
接下来朱元璋说道:“吕宋国已经被灭,该如何处置此地,诸卿可有什么想法?”
想法?
以前或许大家还会天真的以为,皇帝有意重建吕宋国?
但有了高丽的例子在,所有人都知道,皇帝看上这块地了。
至于怎么使用这块地,那还用说吗?
封一个王过去不就完了吗。
按理来说,文官集团应该很反对这件事情。
灭藩属国,占领其地,实在不符合礼法。
关键南洋那地儿乃贫瘠之地,要之何用?
可现在他们想法变了。
改变想法的原因很简单,封王。
之前谁最反对大明分封藩王?
文官。
原因这里就不赘述了。
只是朱元璋太强势,群臣反对无效,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想法。
既然没有办法阻止封藩王,那何不顺水推舟,将藩王封在大明之外呢?
还有那几大塞王,将来也统统在海外弄块地儿给他们封出去。
至于海外之地环境恶劣……那也是藩王活该受罪,和我们没关系。
只要大明内部不封藩就行。
这么一考虑,嗨,你别说,事情完美解决了。
对,就这么办。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