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海思虑之后说道:“好!我答应你。大辽都已经没了,那木叶山回去也没什么意思了。”
赵穆闻言笑道:“好!这样以后我也可以常跟师叔您相守了。只不过我们回去的话,还需要等我平辽结束之后才行。再过几日便是我们大宋出征之时,不如师叔便同我一起去吧。”
李沧海说道:“跟你一起去?免了吧。对了!你小子不会是想从我这里套出什么大辽的机密吧。我虽然也是汉人,但我受前任大萨满厚恩。我是不可能出卖大辽的。”
赵穆听罢走到了李沧海的身边,他直接从背后抱住了李沧海。之后上下其手讨着她的便宜。
赵穆说道:“师叔您想多了。如今那辽国孱弱,可以用不堪一击来形容,我大宋如今四路大军,共计五十余万精兵。灭辽可以用摧枯拉朽来形容,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那些情报机密根本不重要了。”
赵穆舔舐了一下李沧海的耳根,随后在她的耳畔说道:“小侄想让师叔相随的原因,只是舍不得师叔您的软玉温存罢了。那北征辽国短则数月,多则半年。这半年时光长夜漫漫,这身边若是没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女人相陪的话,那是多么寂寞的一件事啊。而师叔您现在不就是我的女人吗?”
如今的李沧海,身心已经完全属于赵穆了,她眼下被赵穆撩拨的意乱情迷,随口答应道:“好,我知道了。我会跟你一起去,一起额,一起去的。”
赵穆将李沧海带在身边,可不仅仅是拿她来暖床。他如果想要女人的话,等到了辽国别说一个,就算千八百个他麾下的将校们也会给他抓来。
赵穆这次把李沧海带在自己的身边,只是怕她给辽国传递军情,亦或者暗害哲宗等人。
李沧海虽然被赵穆废掉了一大半的武功,但她这种境界的高手,哪怕只剩下一小半的实力,也胜过这江湖上大部分人了。
而她还有北冥神功在,随时可以以弱胜强,并且吸干那些高手的内力来恢复她自己。
到时候自己在前面打仗,这个女人改变了心意在后面给自己捣乱,到时候兴师动众不说,最终还可能会功亏一篑。所以把她带在自己身边,让他整天享用,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赵穆跟李沧海可是好生缠绵了几日。几日之后便到了钦天监定下的出征的“黄道吉日”。
这次的出征不比以往,赵穆也是天不亮就起了身。
而文武百官们也是早早的到了场。
不过这一次的出征并没有直接在午门外召开誓师大会。而是更加盛大的仪式。
首先是哲宗带着赵穆,以及后宫嫔妃,文武百官,宗亲贵胄,前往太庙祭天,祭祖。
这一次的场面盛大程度,完全不亚于之前赵穆与大理国联姻封王那次。
眼下但凡有品级,有爵位的人,只要是能通知到的,基本上都到场了。
偌大的太庙,天坛之前,光是有爵位在身的宗亲贵胄们,就少说有千把人。更不必提文武百官了。
随着祭天雅乐的响起,赵穆与哲宗并肩而行,一齐走上了高阶,随后由赵穆将香火递给哲宗,由哲宗将香火插在香炉当中。
之后伴随着雅乐,两位陛下一同祭祀天地,告知祖先,祈求上天和祖先的庇佑。保佑大宋军队旗开得胜,收复那遗失百余年的燕云十六州。
这一通下来,很快便天亮了。
伴随着初升的朝阳,这誓师大会才正式开始。
在汴京城外,准备出发的大军已经开始朝着汴京方向集结。而城内的亲卫兵,以及仪仗队伍也都准备好了。
而这一次出征,哲宗并未登上那午门的城楼,而是就在午门外。
哲宗端着酒杯对赵穆说道:“皇叔!此战,朕祝皇叔旗开得胜!”
赵穆随后正要接下哲宗的玉盏。
但哲宗却没有直接将酒水递给他。
赵穆对于哲宗的反应倒是有些奇怪,正要开口询问。这时候孟皇后抱着一个尚在啼哭的婴儿缓缓的走了过来。
赵穆知道这个孩子,这是几日前,哲宗的贵妃诞下的皇长子。至于这个孩子以后是不是皇太子就不太清楚了。
如今这孩子刚刚“洗三”便抱了出来,赵穆不知道哲宗想干嘛。
这个时候一个太监捧着托盘走了过来。
而这种便将那盛酒的玉盏放在了托盘之上。
随后哲宗拿起了托盘之上的一根银针,他在自己的手上刺了一下,随后三滴鲜血滴在了那酒盏当中。
见到哲宗此举,赵穆甚是惊讶,他呢喃道:“陛下!您这是.”
但哲宗却示意赵穆先不要说话。
哲宗刺完自己还不算。他又在自己刚出世不久的儿子的小手上,也轻轻地扎了一下。而孟皇后抱着哭闹的小皇子,将他的指尖血滴在了酒盏当中。
小皇子也是滴下了三滴血。之后孟皇后连忙将他交给了乳娘。
乳娘接过小皇子后,也是赶紧将他抱了回去。
见到那酒盏当中相融的鲜血,赵穆松了口气。虽然他知道滴血认亲没有丝毫的科学依据,但是在这个时代,就是唯一的亲子鉴定办法。
他也感觉那位贵妃娘娘倒是挺幸运的,幸好生的孩子和哲宗的血型一样,不然这几滴血没有相融的话,她就算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哲宗此时将银针递给赵穆说道:“皇叔,该你了!”
赵穆见状将那银针从哲宗的手中接过,也在自己的手指上刺了一下,之后也滴了三滴血进去。
在赵穆做完之后,哲宗才将那酒盏端了起来。
哲宗端着酒盏说道:“皇叔,今日朕父子与皇叔歃血,一来这大宋的江山日后由朕父子与皇叔共掌,决不食言。二来我大宋宗室血脉相融,也为皇叔此次出征一壮胆气。”
赵穆闻言接过酒盏,随后将这杯血酒一饮而尽,赵穆说到:“陛下放心,臣此次定然不辱使命。若是不破那辽国夺回燕云十六州,臣宁死也不回大宋!”
赵穆说罢,便重重的将那酒盏,朝足下砸去。
只听得“啪”的一声,那青玉制成的酒盏一下子便被摔得粉碎。
听到这响声,大宋的文武公卿们均是精神一振。心中暗暗叫好。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