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9章:舌战群朽,苏怼怼的恐怖杀伤力

  第110章舌战群朽,苏怼怼的恐怖杀伤力

  御史台门外。

  上百名来自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太常礼院、宗正寺等衙门的官员们,全都望向苏良。

  这时。

  站在最前面的集贤殿修撰许修信,走到苏良面前,质问道:“苏良,你可知罪?”

  苏良拽了拽官袍的衣角,站直身体,挺起胸膛,反问道:“我知何罪?”

  “知何罪?我们已列举了你的六宗大罪,宗宗都能令你丢去官身!”

  听到此话,苏良不屑一笑。

  这群钻在书袋子的官员,整日守在馆阁,对朝廷的贡献不大,但是撰文抢功,却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他们即使列举出六十宗大罪,苏良都不感到意外。

  许修信见后面还围着其他衙门的一些官吏,不由得放大了声音。

  “其罪一,涉嫌与范富二人结私党,知谏院欧阳修、御史中丞唐介与你亦有勾结,你们沆瀣一气,企图操控朝堂权柄。”

  “其罪二,你作为台谏官,与朝臣交往过密,与龙图阁学士包拯多次私下相聚,坏台谏历来之风气,已无资格再担任台谏官。”

  “其罪三,你为个人前程,多次献阴诡之策,动田地,乱商贸,害军伍,妄改祖宗家法,动摇我大宋江山根基。”

  “其罪四,你标奇立异,言语不检,任崇政殿说书,却不备讲义,不谈圣贤经义,尽说一些误导官家之言!”

  “其罪五,你勾结外戚,私下笼络曹家曹佾,意图得后宫之势,窥探官家之言。”

  “其罪六,你……你心术不正,身为士大夫官员,却处处行损害士大夫官员利益之事,且以此为荣,助自身仕途升迁,实乃官员之耻!”

  “假以时日,乱天下苍生者,必是你苏良苏景明!”许修信扯着嗓子喊道。

  而在其喊完后,后面的官员们几乎同时喊道:“苏景明,乱天下!苏景明,乱天下!苏景明,乱天下!”

  这显然是来之前便排练好的,不然不会喊得如此齐整。

  这群官员甚是鸡贼。

  后面那些围观的官吏可能记不住这六宗罪的具体内容,但定然能记住这句:苏景明,乱天下!

  正所谓,三人成虎。

  他们是要将苏良的名声彻底搞坏。

  听到这一道道“义愤填膺”的声音,苏良不由得笑了。

  他没想到自己年纪轻轻,做京官还不到三年,竟然就拥有了如此“显赫”的战绩。

  此刻,他终于明白范富二人在被外放后,任凭很多人在背后辱骂都没有解释的原因了。

  心凉如冰。

  和这些自私自利的人去解释,毫无用处。

  而此刻。

  两府三司的相公们尽皆知晓,一群官员围在御史台门前与苏良论辩。

  他们也分别派人查看。

  若出现斗殴,他们将会立即出现。

  若只是论辩,他们也不愿意来这趟浑水,毕竟官家还没有表现出态度。

  与此同时,赵祯也知晓了此事。

  “茂则,速去照应着点儿,若苏景明吃了亏,你便将他召来见朕!”

  “臣,遵命。”张茂则拱手,然后大步走了出去。

  赵祯喃喃道:“这群老学究,朕将他们的奏疏留中不发,拒不见他们,都是为了他们好,事情闹大,朕会为了他们将苏景明外放吗?一群人的能耐都抵不上苏景明一人,自己心里都没点数吗?”

  苏良在齐州那晚与王安石、司马光的关于以齐州之变,掘天下之变的言论,张茂则一字不动地汇报给了赵祯。

  赵祯其实并不反对再次变法。

  只是不愿太猛,担心过于更张无渐,导致朝堂混乱。

  而目前,苏良的做事节奏,他非常满意。

  他能感知到,大宋正在向上发展,元气越来越足。

  从官招商法到南郊市集之策,赵祯都非常认可,因为他知晓这些都是富国富民之策。

  而今那些馆阁官员,无凭无据便想要将苏良外放。

  赵祯自是不同意的。

  当然。

  赵祯也不愿苏良一怒之下,整出一个加强版的《答手诏条陈十事》,开启全面变法。

  ……

  御史台,门内。

  唐介等人听到这六宗罪,气得差点儿没有冲出去。

  台谏官风闻奏事,还讲究先有风声,而后才会去弹劾。

  这些官员完全是毫无根由地硬编。

  他们的目的也不是致苏良于死地,而是欲将苏良赶出台谏,赶出汴京城。

  他们实在太害怕苏良延续范富二人的政策,对士大夫官员们的仕途开刀。

  不过,这种老旧的手段用得太多。

  大家都已经厌烦了。

  官家定然也不会头脑一热便将官员外放。

  这两年,士大夫官员们的话语权已被皇权和台谏官削弱了许多。

  苏良想了想,道:“诸位,此六宗罪,我也懒得解释了,咱们这样做如何?”

  “诸位在弹劾我的罪状上都签上名字,然后咱们去找官家,恳请官家命大理寺、开封府、皇城司,三方联审。”

  “不过,诸位编造的这六宗罪恐怕是没有证据的,仅查我一人,也不合大宋律令。我建议所有签上名字的官员都接受三方联审,咱们将步入仕途后做的所有事情都交待出来,看一看到底谁有罪谁有功,如何?”

  苏良看向众官员。

  许修信眉头一皱。

  “苏良,你莫以为我们不知你打得什么坏主意!当下,你与开封府、皇城司的关系都非同一般,如此查,实难公正!”

  苏良就等着这句话呢!

  “你们信不过开封府和皇城司也很好办,我们将各自做过的事情及所有收入来源,全部公之于众,是非对错自有百姓品评如何?没有人能操控汴京城上百万百姓的意志吧!”

  此话,一下子将官员们全噎住了。

  他们每个人都不是多干净,手里甚至还有些见不得光的买卖。

  根本经不起查。

  收入来源,绝对是不能公布出来的。

  “苏良,你莫在这里东拉西扯,今日讨论的乃是你的罪行。有些罪过,你还未实施,但已被我等看出。我们劝你悬崖勒马,及时认错。你的路还很长,莫误入歧途,成为整个朝堂的公敌!”又一名官员站出来说道。

  此话,带着一些威胁意味。

  苏良的脸色瞬间变得冰冷起来。

  当下的苏良早已不是那个初入汴京城的监察御史里行,岂能再被无故泼脏水。

  “各位,我提出令大理寺、开封府、皇城司三方联审,咱们各证清明,你们觉得开封府和皇城司会偏私;我提出将我们的所有事迹公告天下令百姓评说,你们又不愿意。”

  “那咱们现在立即去垂拱殿面见官家,对这六宗罪一一进行论辩,我若有罪,依照大宋法令惩处,但若是被诬陷,那我也将弹劾诸位到底,以诬陷罪严惩,如何?”

  说罢,苏良便朝着外面走去。

  但走了两步后,却发现没有人跟着他,且周围官员大多都低下了头。

  这群人为了利益而聚在一起,各怀鬼胎,谁都不愿意做那个为首的诬陷者。

  苏良扭过脸来。

  “你们今日堵在御史台门前,无非就是想着将事情闹大,让我自去监察御史之职,我告诉你们,不可能的!”

  “我苏良一心为国,所做之事,天地可鉴。你们说我结党、说我徇私,说我沽名钓誉,我都不在乎,因为你们根本不可能拿出证据!”

  苏良走到人群中间。

  “我作为一名台谏官,上谏诤君主,下监察百官,一切食君之禄却不能为君分忧的官员都在本官的弹劾范围之内,那些尸位素餐者,那些贪图享乐者,那些行贿升迁者,那些走后门为儿孙谋官者,都是我苏景明弹劾的重点对象。”

  “我任台谏官,就是要将那些国之蛀虫赶出去,我苏良上奏,从来不会风闻言事,而是找足了证据才会上谏,在这里奉劝诸位一句,若觉得自己做过见不得光的事情,尽量早日交待或早日退隐,免得晚节不保!”

  苏良此话说得铿锵有力,直接摆明了态度。

  不怕被弹劾,不怕惹众怒,只要自己还是台谏官,就不允许那些不能为大宋江山社稷出力的官员留在朝堂。

  一人,硬刚百人。

  苏良的底气来自于自身无暇,来自于当下赵祯给予台谏官的权力。

  听到此话,周围的官员们则是面色阴沉下来。

  他们本来以为,以“六宗罪”便能逼得苏良妥协,逼得他自去其职。

  哪曾想根本吓不住苏良。

  而今,苏良与他们硬刚,倒是让他们有些下不来台了。

  现在的他们莫说要令苏良外放,他们护住自己都难。

  苏良一旦疯狂弹劾起来,造成的破坏力丝毫不会弱于包希仁。

  那将会是他们的灾难。

  眨眼间,苏良便占据了主动。

  当下,已经不是官员们要不要妥协,而是苏良接下来会不会弹劾他们的问题了。

  “说得好!”

  后面突然传来欧阳修的声音。

  苏良循声望去,看到欧阳修、副相陈执中和内侍张茂则一起走了过来。

  官员们立即让出了一条路。

  而这时,御史台的唐介等人也都走了出来,守在苏良的身边。

  欧阳修激动地说道:“台谏官,当如苏景明。诸位,今日我欧阳修将力挺苏景明,你们要不要也列一列我的六宗罪?”

  顿时,官员们皆未说话。

  这场论辩,他们不是输在了口才不行,文采有限上,而是输在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说不出口的问题。

  他们想仗着人多势众,将苏良搞垮,而自身没有任何损失,最后导致,百人败于一人。

  陈执中瞪眼道:“无端围聚御史台,多人欺负一人,这就是你们读的圣贤书?有事不会去中书吗?”

  许修信等人一脸懵。

  他们去了中书省,但中书根本不理会他们。

  陈执中说此话,明显就是让一旁的张茂则听呢,但官员们又不敢反驳。

  这时。

  张茂则走到苏良的身边,笑着道:“苏御史,官家召你觐见。”

  苏良连忙拱手,便准备与张茂则一起前往垂拱殿。

  而张茂则看向一方的许修信等人,道:“诸位有要面圣的吗?若需要,跟我一同去即可。”

  唰!唰!唰!

  这时,官员们的目光都聚焦在许修信的身上。

  由于许修信表现突出,众人以将他视为精神领袖。

  许修信一愣。

  此时让他一人去面君,那不是找骂嘛!

  只见他突然身体摇晃,然后“噗通”一声倒在地上。

  昏厥了过去。

  论办事能力,许修信不怎么样,但是这等花活,却非常擅长。

  张茂则无奈摇头,带着苏良前往了垂拱殿。

  而后面的官员们,心中满是懊悔,后悔自己不该来到这里压迫苏良,一旦后者反扑弹劾,他们的仕途可能到今年就结束了。

  ……

  片刻后,垂拱殿偏殿。

  赵祯坐在那里正在慢慢饮茶,他示意苏良坐在一旁,然后笑着说道:“先喝杯茶,暖暖身子。”

  当即,苏良喝起茶来。

  而赵祯则是翻阅着一本书籍。

  一杯、两杯、三杯、五杯、七杯……

  苏良只要喝完茶,一旁的内侍就立即为其斟满,苏良喝了大半壶后,将茶杯放在了一旁,不让内侍再倒了。

  他看出来,赵祯现在还没想着与他说话,他便也不开口。

  二人就这样坐着。

  大约又过了一刻钟。

  赵祯将手上的书籍放到一边,看向苏良。

  “齐州变法是好策,官招商法是好策,南郊市集亦是好策,朕其实不介意新法旧法,只要不违祖宗之法,且对百姓、对江山社稷有利,朕便支持!”

  “苏景明,朕还记得你在那篇《驳答手诏条陈十事书》中说了四个字:缓缓图之。”

  “历朝历代,江山覆灭,大抵都是有一步走错了路,然后跌入万丈深渊,朕守江山,不得不谨慎,凡事皆可变,但须缓缓图之。”

  凡事皆可变,但须缓缓图之。

  这就是赵祯当下的态度。

  与两年前的态度相比,几乎是判若两人。

  苏良微微拱手,道:“臣明白。”

  苏良清楚,赵祯也是在敲打他。

  告诫他,富宋富民要一步一步慢慢来,莫再像范富那般,将士大夫官员们都得罪了。

  苏良正欲说一说那些官员的事情。

  赵祯率先开口道:“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朕吧!”

  “是。”苏良点了点头。

  他若真犯倔,将今日那上百名官员,一个一个弹劾,费时费力不说,估计整个汴京城的官员都过不好这个年。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我在大宋做台谏官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