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虽然是龙叔的野心之作,可从投资到选角都透着一股特殊的味道。
以龙叔的国际号召力,投资1.6亿拍一部电影确实不算什么。
可那是把目标对准国际市场的时候。
可以古装爱情为背景,瞄准的又是国内市场。
以如今的国内体量,这个投资想在国内收回成本,基本是完全不可能的。
尤其这种合拍片的内地分成,又只有百分之22。
就算加上国际票房,这部片要想收回成本,内地票房也得最少三亿起步才行。
以当时的市场体量,这是一个基本不可能的数据。
尤其还是国庆档。
可英皇不但做了,还和国内的广告商合作,砸下了三千万的宣传费。
其中就包括了在大会堂开首映礼。
只能说,英皇敢这样做,除了这剧本身就有猫腻,要不就是投资真没1.6亿。
估计真正用到电影上的不超过6000万。
拍电影,有时候亏钱也是一门生意。
时间一转眼进入九月,《那些年》的宣传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只是仍然贯彻了沈涛的线上策略。
线下除了从《神话》那里置换来的一点公交站台广告位,其他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象山,在沈涛忙着为《那些年》做最后准备的时候,孔生带着《父母爱情》的剧组也在做着收尾工作。
如果说一开始他接这個剧本,是因为李威的居中撮合。
那么等真正开始筹备,并全身心投入到剧组,孔生才开始喜欢上了这个剧本。
整个故事平平淡淡的,没有那些狗血的剧情,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和现在不少家庭伦理剧,拍的那些玛丽苏或者撕逼拉扯的剧不同。
这部《父母爱情》就像一个真正成熟的女人所幻想的美好婚姻。
应该是拥有一个善良热心正直能干的丈夫,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实现婚姻自由,经济独立。
一起携手走过几十年后,依然能坐在一起静叹岁月美好,人间值得。
跟大部分女生一样,剧里的女主角安杰一开始心目中的理想型也是那种一表人才,满腹文学的上流小伙子。
当然,安杰是资本家小姐,年轻漂亮,眼光高一点,看重外表一点也是很情理之中的。
所以当她遇到出身农村、离过婚,长相粗犷的江德福时,内心当然是拒绝的。
然而江德福用自己的真心、善良、正直打动了安杰,最终两人也克服了种种差异,携手走过50多年的婚姻生活。
也许江德福并不是大众女孩心目中的完美男人,但他真正的做到了一生只爱一个人。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感情越来越廉价,这种痴情重情专情的爱也就越发显得宝贵。
当然最让孔生满意的是,沈涛的时代文化,基本是全程放权。
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出品方。
钱和人还有剧本给到你后,基本不插手任何创作。
至于像其他公司的塞人、查账、对拍摄指手画脚就更是没有。
这种毫无芥蒂的信任,也让孔生第一次感受到了尊重。
因此他对这部戏也特别上心。
拍摄过程中,小到一卷毛线,大到一个建筑,他都会务求精益求精。
他虽然还不是公司的一员,可他已经把这个剧组当做了自己的孩子。
沈涛给了他这样大的信任,他不能对不起这份信任。
夏门,宁号的《疯狂的赛车》也已杀青。
他的拍摄一如既往的快,可前期筹备的时间却用去了更久。
看着完成的胶片,宁号总算可以露出一丝笑容了。
比起《那些年》外界的不在乎。
这次他可是顶着四面八方的压力在拍这部戏。
从开拍第一天,外界的报道就没断过。
这当中有看衰的,也有诋毁的。
毕竟一个新人导演,一上来就拿了1.3亿的票房。
对他的各种质疑就一直没断过。
更多说他是走了狗屎运,借了《天下无贼》的光。
等着看他扑街的人不在少数。
好在现在电影顺利完成了。
剩下的就是后期的问题。
这次有着中影的保驾护航,他相信最终的成片不会比《疯狂的石头》差。
不管是对公司来说,还是对他个人来说,最终票房只要能破亿,他也就算真正成功了。
当然想在贺岁档,从陈大导的《无极》手里抢一亿的票房下来,这难度可一点不比去年的低。
投资三亿的大导演+大制作。
这是奔着《英雄》的标杆去的,而且以外界对《无极》的关注,可能最终成绩会超过《英雄》创下的奇迹,吧~。
好在这些都不是他担忧的,等成片出来,宣传就是公司的事情了。
9月20日,时代文化的大会议室。
沈涛、陆阳、程洁和宣传部的人全部在列。
“这是上映前的最后一次会议。”
沈涛拿着最近两个月的网络宣传数据,程洁坐在下首,开始了动员讲话。
《那些年》已经定档9月25日。
这个时间不能算多好,可对一部小成本电影来说,已经不错了,基本和华仔的《童梦奇缘》在同一天。
毕竟同档期最好的9月23号,给了投资1.6亿的《神话》。
经过一个多月的网络话题营销,《那些年》在新浪博客创下了千万+的浏览量。
累积发布带话题的博客3万+,互动数100万+。
这和后世动不动就几千万的热度比起来,确实不算什么。
可对新浪博客来说,却是有史以来数据最高的一个话题。
并且这个话题随着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参与的人也还在不断增长。
按照现在的热度进行下去,也许要不了多久,就能超过当初木子美的怡情书创下的热度。
“博客热度前二十名的用户已经选出来了,刘航注意后
续的新闻跟进,除了联系线下媒体报道,还得进行网络发帖。”
“具体细节你和新浪那边沟通,一定要把这次的事件最大化。”
有着谭东的网络宣传部门在,搞这种活动根本就用不着新浪来暗箱操作。
沈涛他们自己就给做了。
选出的前20篇博客,除了春春这样的超女红人,也自然少不了真正的网络“素人”。
但是无一例外,内容里都一定有提到《那些年》。
只是有的人是真幸运,可有的就是真运作了。
毕竟沈涛和新浪合作搞这个活动,最终目的可是为了宣传《那些年》。
“另外就是打击盗版方面,我不求你们把这一个档期都跟出去,最起码得保证前五天不能出现盗版。”
这年代,盗版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目前国内电影票房不高,除了影片质量良莠不齐,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盗版泛滥。
去年《天下无贼》和《疯狂的石头》上映才3天,网络上就出现了盗版碟片。
这也是导致最后两部片票房上不去的根本原因。
如今的盗版来源主要有两种,第一就是院线拷贝流出。
为此沈涛和中影合作,找了两百个人,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每天跟着这两百个拷贝。
这次《那些年》并没像《疯狂的石头》一样铺开,全部只准备了两百个拷贝。
只要找专人监督,更紧拷贝,就能从源头上杜绝这一点。
这虽然运作起来很麻烦,可却能从根本上减少盗版。
沈涛这样做也不求能完全杜绝盗版,只希望盗版能晚出来一点。
至于盗版的另外一个来源,现场盗摄,这种虽然对影片有一定影响,可因为盗摄的质量问题,对影片的影响反倒不大。
最好的例子就是去年的《功夫》,在元旦期间不少进影院的,正是看过盗摄的。
好的电影,是能够让观影群众,希望进电影院去看完整影片的。
这就像后来那些二刷三刷的人一样,看一遍是无法尽兴的。
在这点上,沈涛是相信《那些年》能做到的让看了盗版的,还会想进电影院的。
毕竟这是《那些年》,被掘开的青春记忆,不是只看一遍电影就能止住的。
“然后我再说最后一点。”
“这次的线下路演以十天20座城市为标准,我们自己带领摄制组,刘航注意跟进后续宣传。”
“尤其当地电视台,和他们打好关系,并为接下来的《疯狂的赛车》做准备。”
国庆档期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没法像贺岁档那么有充足的时间一个个的地方去跑。
十天二十座城市,是宣传部门根据上次的经验得出的最短的路线安排。
有着上次《疯狂的石头》的经验,这次《那些年》基本是把路演从1.0进化到了2.0.
并且也是在为贺岁档《疯狂的赛车》做准备。
通州,狭小的出租屋里,唐宇满脸油污的回了家。
去年,他离开了混迹四年的马驹桥,先后换了几份工作。
去饭馆洗过碗,去剧场学过相声,也去服装厂做过衣服。
现在他在一家汽车修理厂当学徒。
一年多的转辗,没有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好,却让他精神获得了很大的满足。
他通过不断的学习,已经脱离了原来只能在工地干苦力的生活。
虽然他偶尔也还去网吧,可已经不留恋网络的迷幻。
也在现实找到了爱情。
“今天吃什么?”
刘琴是他在制衣厂认识的,年龄和他差不多。
两人刚刚住一起没多久,她不算漂亮,却愿意和他一起憧憬未来。
听着厨房的乒乒乓乓,唐宇老远就闻到香味,忍不住朝里问了一句。
“今天吃好吃的,你快去洗澡,马上就好。”
瞅了一眼唐宇身上的脏污,刘琴并没嫌弃,而是笑着揭开了锅盖让他看一看。
炉火熊熊,一锅猪肉炖粉条正在煨煮。
炖出的肉汁和粉条混合在一起,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看了眼锅里的猪肉炖粉条,唐宇很满意。
刘琴是东北人,对她来说,这就是最好的菜。
如今他也懂了那一句话,生活不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比起网络的虚无,眼前的生活才是最实在的。
唐宇只笑笑没说话,转身就拿了一件衣服准备下楼去隔壁澡堂洗澡。
“诶~你等下。”
只是还没下楼,就被刘琴给叫住了。
“我先回来的时候,听前面小卖部的老板说,今儿有一通你的电话,说是你参加了什么活动被选中了,让你回来后给回个电话。”
刘琴一边翻炒着锅里的菜,一边回头还不忘提醒了一句。
“你参加什么活动了?这不会是什么骗子吧。”
听说活动被选中,唐宇一开始也不以为意,毕竟他也不记得自己有参加什么活动。
可当被刘琴提醒的时候,他才忽然想起。
上个月,因为在报纸上看见了沈涛的新电影《那些年》,和新浪微博一起搞过一个话题活动。
他一次下班早,去上网的时候,也顺便参与了一下。
如今已经一个多月过去了,他自己都快把这事给忘记了。
却没想,还真有中奖的时候。
怀着疑惑的心情,唐宇去洗了澡,换了衣服后,才去了路口的小卖部。
在小卖部老板看笑话的眼神中,唐宇回拨了那个电话。
“你好,这里是时代文化,您是网友,春天里的一颗小草吧。”
“恭喜你在新浪博客的博文“我的青春”获得了话题榜第19名的好成绩。我们将邀请你参加五天后在首都电影院举办的《那些年》首映礼。”
“另有一笔奖金,需要你来现场领取。”
唐宇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挂掉电话的。
直到回到家,他都还感觉懵懵懂懂的。
如果人生真的有命运的齿轮,他觉得应该是从
那个叫刘勇的混混,找他借QQ号的时候开始转动的吧。
那一首《童话》让他知道了一个叫沈涛的人。
后来的那首《追梦赤子心》,让他萌生了走出天天在工地混日子的现状。
因为喜欢沈涛,因为感激他为自己带来的改变,他在博客上写了一篇语句不通,却带有真实经历的博文。
而现在,他将作为一个幸运儿,站上《那些年》的首映礼。
他不知道命运的齿轮是什么。
可他知道,人不能一直呆在舒适圈,得要改变。
就像那句古话,树挪死,人挪活!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