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先别激动,告诉我,你怎么做到的。”克瑞蒂尔·马蒂奇皱着眉头问道。
汉姆·泰勒上前一步,兴奋的开始说道:“当然,马蒂奇教授,事实上要感谢那位东方的乔教授跟您,我通过他的q理论推导出的一些结论,然后结合了你提供我的那些数据。包括了比如近年通过ligo和virgo探测器观测到的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信号,
还有事件视界望远镜观测到的黑洞阴影数据,以及其他通过x跟伽马摄像观测到的黑洞吸积盘和喷流数据,带入通过q理论推导出的公式进行了计算。
我前天先是发现,通过q理论的公式计算得到的黑洞熵跟观测数据竟然是一致的。然后我昨天给乔教授去了一封邮件,他给了我指导性的回复,甚至帮助我推导出了相关的计算公式。
然后我通过合并黑洞的质量跟宣传参数,通过乔教授指导我的理论进行了验证,发现一切都对上了。是的,尽管霍金辐射温度非常低,肯定无法直接观测,但通过合并事件的引力波数据,借助q理论,就可以轻松推断出黑洞信息保留的特性。
当然,到了这一步,其实还不能说明什么。但我尝试反过来用q理论进行倒推,发现所得到的数据跟可查阅总计观测到的23次黑洞合并事件,所有数据都是能对得上。
当然,这23次只是目前你给我的数据。但我相信,如果能有更多的数据,它们必然也都是符合q理论预测的!这足以证明我得到的结论是正确的!”
说着,汉姆·泰勒已经将手中打印好的稿子递了过去。
激动之下,学生的语言组织其实有些混乱,不过一位成功的学者,归纳重点的能力自然是极强的。
对于克瑞蒂尔·马蒂奇来说,汉姆·泰勒汇报的重点显然是他通过q理论,找到了黑洞的一些特性,并反向证明了q理论关于某个部分的论述,通过已经观测到的天文学数据,得到了证实。
甚至在这期间,他的学生还跟远在西林的乔教授联系上了。对方似乎还帮他解决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推导问题。
mmp!
很突然的克瑞蒂尔·马蒂奇便看自家的得意门生不太顺眼了。
倒不是气愤别的,而是这小子既然跟西林那边联系上了,还对q理论作了研究,竟然不跟他通个气。
如果他早知道这小子把q理论用到了自己的研究上,最起码这段时间他可以对q理论的正确性与否持保留态度,不去跟人争论q理论一定是错的。
想到他刚刚还在视频里跟好友争论的那些东西,克瑞蒂尔·马蒂奇便感觉有些脸烫。
好吧,如果只是跟好友争论两句其实还没什么。关键是前不久他还专门发过文章驳斥q理论。如果接下来他的学生这篇文章发表了,那岂不是被自家学生打自己脸?
于是克瑞蒂尔·马蒂奇下意识的接过了汉姆·泰勒的手稿后,神色奇怪的问了句:“你什么时候开始这项研究的?怎么没听你说过?”
兴奋中的汉姆·泰勒明显并没有注意到教授古怪的态度,情绪亢奋的解释道:“上個月我在看数据的时候,朋友给我介绍了乔教授的q理论,我想着左右暂时你给的命题做不出来,便干脆研究了一段时间。
前面看不太懂,不过在群里经常跟大家探讨,算是大概了解了论文的精髓。然后就看到了论文最后一部分的预测内容。我突发奇想,如果q理论是正确的,那么离散量子引力也就是正确的。
那按照离散量子引力的特点,只要有一些基本数据就能直接计算出黑洞表面积,以及相应的黑洞熵。唯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贝肯斯坦·霍金公式能否融入到q理论。
然后我就这个问题通过论文上的邮件地址给乔教授发了邮件。没想到他当天就给我回了邮件,还给了我详细的推导过程。然后我就顺着这个思路,证明并验证了整个过程。”
话音落下,克瑞蒂尔·马蒂奇大概明白了为什么这段时间他的得意门生一直都没有消息。偶尔让他帮着给学生答疑,都是行色匆匆的。原来全副身心都去做这个新命题了。
但这个回答显然并不能让克瑞蒂尔·马蒂奇满意,于是他再次没好气的强调道:“我是问伱,为什么没听你跟我说过。”
“额?”这次汉姆·泰勒终于听出了导师的语气似乎不太对,按捺下兴奋的心情,再看教授的面色,似乎也没有多兴奋,甚至都没将目光放到他的手稿上,不由得有些疑惑……
“那个……我想着先把成果做出来再跟您汇报。所以昨晚通宵验证之后,我就小睡了一会,第一时间就来跟你汇报了。”
这都是实话。不过没有提前跟克瑞蒂尔·马蒂奇打招呼,主要还是因为汉姆·泰勒知道自家导师属于那种较为古板的性子,不太喜欢学生偏离原本定好的研究方向,去做些其他研究。
所以怕直接汇报后,直接被教授否掉了想法。干脆便抱着先看能不能做出成绩,再汇报的想法。
说实话,也就是他没有权限拿到ligo、virgo和kagra等等这些大型天文设备观测网络的数据,不然他现在都不打算告知自家导师。而是在验证了更多的数据之后,写好了论文再来报喜。
这段时间他也的确是全部身心基本都投入到了针对这个方向的研究,也没关注过自家导师的动态,更没看过克瑞蒂尔·马蒂奇近期发表的文章,自然也不知道马蒂奇教授对q理论不屑一顾的态度。
于是下一刻,他便被自家导师狠狠地瞪了一眼,好在接下来教授并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将注意力放到了他递过去的稿子上看了起来。
有些莫名其妙了。难道他做出了成绩导师不应该高兴吗?汉姆·泰勒心里腹诽着,然后便打算坐到沙发上休息一会。
的确是感觉有些累了。
昨晚他是真的熬了一个通宵在做计算,之前太兴奋了,小眯了一会,便觉得精力充沛,就兴冲冲的跑来找教授做汇报,顺便打算要更多的数据供他继续做验证。
人在兴奋中,是真不会觉得困倦。但现在那个兴奋劲儿过去了,汉姆·泰勒便只感觉一阵困意袭来。
想着光是看完手稿上的内容,起码要一、两个小时,他本想先到隔壁休息室去眯一会,但导师没让他先离开,干脆在沙发上打个盹也不错。
谁想到他才刚刚坐下去,就听到教授不咸不淡的声音:“我请你坐下了吗?汉姆。”
“啊?”汉姆·泰勒扭头看了眼坐在那里的克瑞蒂尔·马蒂奇,然后便看到他的导师头也不抬的说道:“站过来,我有问题,你可以随时回答。”
“好的,马蒂奇教授。”汉姆·泰勒苦着脸走了过去,老老实实的站在了教授的旁边。
他都已经写得那么清楚了,还有什么需要问的?
教授这就是故意的!
问题是干嘛要这么折腾他呢?
……
时间便在汉姆·泰勒的腹诽中过去。
原本被教授叫了一句,清醒了些,但安排他在身后站着之后,克瑞蒂尔·马蒂奇便似乎忘了身边还站了个人,既没有发问,也没有让他去坐着休息,只是安静的看着手稿。
偶尔还会拿起笔,在手稿上做些批注。
卡夫里天体物理与空间研究所所在的37号楼周遭环境本就幽静,正值炎炎夏日,本来晴空万里的天气突然不知何时来了片乌云,片刻后雨便噼里啪啦的下了下来。
在导师旁边变相罚站的汉姆·泰勒本就升腾起浓浓困意,突然起来的白噪音更是让他觉得更困了,不知不觉中,眼皮子已经开始打架。
就在他站着都要发出鼾声的那一刹那,像是突然从遥远地方的传来了一阵呼喊声:“汉姆,汉姆……”
“啊?”汉姆·泰勒悚然一惊,脑子还有些眩晕的时候,便听到导师不太满意的声音:“你这是怎么了?快把这个步骤再给我演算一遍。”
“哦?哪个步骤?”
“你昨晚干嘛去了?”
“嗯,我不是跟你说了吗?昨晚我一直在做验证啊,凌晨5点才睡,马蒂奇教授。”汉姆·泰勒语气很委屈。
“怎么?你是对我的安排不满意?或者说你觉得我应该给你更多的自主权,让你自由发挥?又或者你觉得我不该”
“不,马蒂奇教授我不是这个意思。”
“哦,那就好好跟我解释一下这一步……”
“好的,教授。”
……
接下来两个小时,绝对是汉姆·泰勒最难熬的两小时。
每当他困倦到站着都能睡着时,他的导师,马蒂奇教授便会抛出一个稀奇古怪的问题,然后认真的听他解答。
虽然意识到情况似乎哪里不对,但基本上已经要宕机的大脑已经无法支撑他思考太过复杂的事情。直到他那可爱的导师终于把手稿翻到了最后一页。
“嗯,你的想法很不错。现在看来验证的方法也是正确的。这是一个很成功很有创意的研究,我可以帮你正式提交一份申请,帮你调取更多的数据进行验证。
知道吗?你的运气很不错。在ligo和virgo最近进行了技术性的更新,在o7期间已经观测到数百次新的引力波事件,而且根据额分析,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黑洞合并事件。所以接下来你并不会缺少数据进行验证。
当然如果最后你的结果是对的,这将是一个不错的研究。论文能发到这个世界最优秀的期刊上。好吧,我承认,我已经有那么一点为你感觉到骄傲了!虽然不多,但这项工作的确值得肯定。”
听到这番话,汉姆·泰勒只感觉突然精神一振,又突然有些想哭。
这次真的太特么不容易了。
刚刚过去的两个小时简直就是煎熬。
如果他养好了精神,倒是问题不大,甚至还能在导师面前炫炫技。毕竟这次跟乔教授的交流,让他学到了一些之前从未想过的数学技巧。
又或者马蒂奇教授对他的研究不屑一顾,他跟教授据理力争,也能始终保持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说不定还过些。毕竟他还很年轻,熬一晚上不睡觉这种事情对一个年轻人来说都不叫什么事。
唯独是刚才那样,问他一个问题,便把他晾在一旁罚站,等他站在那里晃晃悠悠快睡着了,又突然蹦出来一个问题,是真的遭罪。有那么一刻,他跟马蒂奇拼了的心都有了。
还好最后的结果是好的。
“谢谢你,教授,但我还有一个问题。你能回答我吗?”
“当然,什么问题?你问吧。不过如果是关于你这项研究的,我可能帮不了你太多。事实上我也只是大概明白了你的思路。”坐在那里的教授随口答了一句。
他的确对q理论没有太深入的研究。
“不,跟这项研究没什么关系。其实我就想问问,您刚才是故意的吗?”汉姆·泰勒语气古怪的问道。
这大概就是恃宠而骄了。
换了其他学生,大概真不敢这么直接的问出来。
“哦,如果你是说让你罚站的话……那么是的,我就是故意的。”克瑞蒂尔·马蒂奇毫不掩饰的说道。
“为什么?教授,你明知道我昨晚工作也几乎一个通宵。”汉姆·泰勒哭笑不得的问道。
“没什么,只是你的表现让我不太确定我还是不是你的导师,所以做了一个小测试。现在我很乐观的告诉你,你通过了测试,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你大概能顺利毕业了。
好了,其他的就别说了。如果你需要休息就赶紧去吧。我还要为你提交申请报告。等你拿到了数据,大概又要有很长时间没心思睡觉了!”克瑞蒂尔·马蒂奇说完,便冲着汉姆·泰勒挥了挥手,让他赶紧滚蛋。
学生的问题解决了,他的问题可还没解决。
接下来他还要思考该用何种方式在何种场合转变立场,不能显得太突然了。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甚至远比一些课题研究要更难。毕竟大教授也是要面子的,更别提他还是曾经的诺奖获得者。虽然说近些年诺奖在学界的含金量在下降,但依然是世界影响力最强的科学奖之一。
起码在西方世界的确是这样。
挺好的,起码发现q理论可验证性的是他最看好的学生,而且许多人都知道。
或者他可以说是为了掩护自家学生的灵感?
这的确是个不错的理由……除了稍微显得无耻了些。但他也表明了他心疼学生啊!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