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大战起,用战争解决政治难题(一)

  第459章大战起,用战争解决政治难题

  凤殷王朱见,紧随其后,成立大凤王朝,登基即位,称殷皇。

  朱见可是个神经病人。

  代皇朱见津还好一点,朱见又菜又爱玩,刚听说代皇登基,他立刻登基。

  成化元年,非洲诸国就开始脱离大明。

  欧洲打响第一枪的,是大元,成化三年,大元先吞并了希腊,诱骗大明地中海舰队驶出地中海,立刻封锁地中海,不允许大明舰队重返地中海,宣布大元正式立国,朱佑樘登基称帝。

  同年,法国皇帝朱佑也在同一日,宣布脱离大明宗藩,加入大元宗藩体系,欧非多国,加入大元宗藩体系。

  同年,法国灭国,大元独霸西欧。

  第二年,陈国宣布脱离大明宗藩,独立建国,朱见溽自称陈朝皇帝。

  也在成化四年,商国宣布独立,朱佑自称大商帝皇,独霸东欧。

  奥斯曼帝国上的辽国和韩国,同时宣布独立,并加入商国宗藩体系。

  魏国、隋国相继独立。

  成化四年,天下大乱。

  大洋洲五国,均宣布独立建国,自称皇帝。

  成化五年,南北美洲陆续独立建国。

  同年,德国灭国,赵国得到了德国全境,宣布建立大赵王朝,朱佑登基称帝,脱离大明。

  成化六年,捷克斯洛伐克灭国,蔡国改国号为德,宣布德国独立,朱见涯登基称帝,称德皇。

  至此之后,世界再无异姓王,所有皇帝,皆姓朱!

  世界大国皇帝都是朱祁钰的后代。

  成化八年,世界都乱起来了,全世界都在打仗,大明接收很多难民。

  而且,全世界爆发规模最大的金融危机。

  全世界进入大萧条时代。

  今年,刚巧电视诞生,新闻里播报金融危机的来临。

  朱祁钰过世八年了,和平仿佛被老皇帝带走了,战争席卷了世界,大明宗藩破得一塌糊涂。

  除了东南亚邻国不敢叛变,尚且臣服之外,天下称皇称帝者不计其数。

  战争,意味着科技的快速发展。

  汽车、货车、拖拉机、坦克已经搬上战场;电话、收音机、照相机、电视正在飞入寻常百姓家。

  可全世界依旧愁云惨淡。

  因为长达八年的战争,让世人产生了厌战情绪。

  成化八年,突如其来的成化大萧条,势不可挡的席卷全球,大批大批公司破产,无数人失业,全球最大规模的金融危机袭来。

  这次金融危机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石油危机。

  卫国和隋国开战,隋国和韩国开战,阿曼湾被封锁,石油运不出来,导致全球石油市场紧张。

  其二,黄金危机。

  战争让各国资本狂揽黄金,抛售货币,导致市场上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黄金严重短缺。

  其三,外贸危机。

  按理说,战争会让进出口生意变得好做,会有海量的军事订单,涌入大明,哪怕世界危机,大明也不会危机。

  这也是景泰七十年以来,大明有金融危机,但都不会伤筋动骨的原因,因为作为世界工厂,世界货币的拥有者,怎么危机也危机不到大明,即便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也能将危机转移出去。

  但成化年间,大明这个宗主国被世界抛弃了,各国重新抱团,首先抵制大明商品,就不进口大明的商品。

  到了成化八年,世界藩国脱离大明控制的一百多个,并组建了世联体,唯独把大明踢出去。

  除了东南亚几个近邻,没有脱离之外,世界都脱离了大明的掌控。

  所以,金融危机首先在大明爆发。

  作为世界工厂,最可怕的就是没有订单,工厂都准备好了,人工都雇好了,就等着订单来呢。

  结果干等订单不来,再等还不来。

  以大明企业的体量,撑一年两年三年都行,但撑不住五年八年了,前几年大家同心协力的撑着,忽然一下子就全都撑不住了,一窝蜂似的破产,导致全行业血崩。

  就如多骨诺米牌一样,一连串的倒闭,个个行业进入倒闭潮。

  危机就先从大明爆发。

  朝廷不是没有救市,朱见漭都低下了头,愿意和所有藩国重新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可这些藩国看到了大明的虚弱,就是不肯低头,逼着大明下场,参与战争。

  藩国真不缺商品吗?

  缺!非常缺!

  各国百姓都在骂娘,因为商品涨得奇贵无比,有的国家大米多的吃不完,衣服却没的穿;有的国家石油遍地都是,就是没有粮食吃。

  大明呢,商品遍地都是,就是卖不出去。

  走私倒是比较火,可没有正常贸易,光凭走私,救不了国家。

  本来,萧条就萧条,大不了熬几年,也就熬过去了。

  最可怕的是缺粮食!

  景泰年间,粮食就靠从外国进口,这些年也没解决粮食独立问题。

  忽然断了进口,粮食立刻不够用了。

  前几年还能坚持,因为印度五国还会卖粮给大明,勉强够吃,但从成化七年,晋王登基称帝后,没过多久秦王也登基称帝后,印度陷入内战,自然不会卖粮食给大明了。

  到了成化八年,已经出现饿死人的情况了。

  朱见漭着急也没用,大明目前人口达到了51亿人,凭借现有的耕地规模,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人的。

  所以,在成化五年,他就下旨,禁止民间饲养牲畜,不吃肉了,就吃粮食。

  就这还被民间骂惨了呢。

  可到了成化八年,民间都得称赞朱见漭有先见之明。

  可存粮是养不活五十多亿人口的。

  金融危机一爆发,全行业萧条,朝廷是愁坏了。

  老实说,景泰六十九年时,朱见漭就在暗中备战,倒是没想过参战,只是为了守卫大明。

  九年时间过去,大明备战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面对大萧条。

  摆在朱见漭面前有两条路:一、派人去缓和各国关系,以大明永不参战为名,请求各国开放市场;

  二、大明借着经济萧条的机会,将全体国民绑上战车,用战争的方式,缓解危机。

  这两条路,都是优缺点极为明显的。

  第一条路,好处是大明可以保持和平,可大明会变成肥羊。

  如果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发生,大明必须要参战,而且还要更早的参战。

  因为大明不是弱国、小国,而是世界上最大的强国,本来就是靶子,是所有藩国的假想敌,逃不掉的。

  参战时间非常重要,越晚参战,对大明越不利。

  当一个国家,荡平周围诸国的时候,这个国家的战争水平会达到极致,到时候兵临大明城下,大明的兵连血都没见过,哪里是虎狼之师的对手啊?

  而大明,先自缚双手,只盯着现在的经济效益,不看长期好处的话,最后只会变成肥羊,变成一道饕餮大餐,宋朝就是这样没的。

  第二条路。

  好处是能快速缓解危机,从民事企业转向军工企业,用军企解决民间生产力,而这样的大明,则会变成一个战争机器,以战开始,一定以战败结束。

  世界这么大,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统一的。

  大明想维系目前这庞大的疆土,已经非常非常困难了,这还是有火车的情况下呢。

  恰恰是各国都有火车,拥有现代交通工具,缩短了战争的距离,所以战争距离大明很近。

  既然不能统一世界,大明发动战争就显得毫无意义了。

  而且大明已经是世界最大的领土国家了,大明对领土没有任何垂涎的意思了,就想关起门来过小日子。

  还有一个点,就是大明化身战争机器,会让世界极端恐惧之下,走向变相统一,等于说大明单挑世界,战败是必然的。

  就算大明不会灭亡,进入战争泥潭几十年,活着也是伤筋动骨,根本不可能维系庞大的疆土了,到时候估计又缩回两京十三省了。

  所以。

  朱见漭一直在用中策,两条路中间,还有一条路。

  就是熬。

  朝廷掏钱,缓解危机,不低头也不参战,大明内部事内部解决。

  可这样一来,民间不满声音甚嚣尘上,本来失业就很不满了,朝廷摆明了不管民间死活嘛,情绪肯定会越来越差。

  朱见漭当做没听到,照常实行中策。

  他的口碑可开始崩盘了。

  本来他口碑就一般,上面有他爹那样的太阳,他做得再好,也无法和太阳争辉。

  这回口碑彻底崩盘,谁也救不了的那种。

  朱见漭七十岁了,已经变成一个非常合格的政治家,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被民间所谓的民意左右。

  无论开战,还是求和,都没到时机。

  若开战,大明备战时间远远不够。

  求和,大明没有求和的先例。

  朱见漭其实在等待时机,民间矛盾到达极致时,他会用对外战争转移矛盾。

  他在思考,找一个好打的国家,速战速决,三天内结束战争,震惊全世界。

  逼着全世界打破现有的宗藩体系,主动朝贡大明,重新回到大明的怀抱。

  而这个国家他还在选。

  挑的国家要有肉吃,必须能解决大明的粮食问题,还不能太强,太强的话,三天打不下来。

  战争的时机要把握得恰到好处。

  要等民间矛盾到极致时,恰到好处地给民间信心。

  亮剑于外,让那些蠢蠢欲动的宗藩老实起来,乖乖开放市场,让大明商品再次涌入他们的市场,恢复大明经济。

  而这场战争的核心,缓解大萧条,解决金融危机。

  吞并国家,解决粮食问题,是第二个政治目的。

  最好要一战解决。

  最近一段时间,朱见漭一直在备战室里商讨,这场仗他必须御驾亲征,让天下看看,他朱见漭是老了,但朕在,你们谁也打不了大明!

  民间谩骂的声音,朱见漭丝毫不管,甚至还在推波助澜。

  现在骂得越凶,等战争胜利的时候,称赞的声音就越多。

  他是懂流量的。

  成化九年,沉寂九年的大明,忽然明诏天下,要求各大藩王,撤皇帝位,恢复大明宗藩体制。

  当然了,这番话都磨叽十来年了,都没人信了。

  最关键的是,各大藩国掌权都是佑字辈的,还有一些是厚字辈的,他们都忘记了,朱见漭的打仗本事。

  大明有意撩拨大秦,大秦皇帝朱见淮去年驾崩,如今在皇位的是朱佑。

  朱佑刚登帝位,正是春风意满的时候,对大明说了很多狂妄的话。

  大明反击,两国没少打嘴炮。

  却在成化十年初,大明忽然传出消息,亮剑大秦,朱见漭御驾亲征,讨伐大秦。

  全世界短暂震惊后,都觉得大明疯了吧?

  这些年,大明并没有参与军备竞赛,反而秦晋两国,连年战争,兵精粮足,朱佑也不是个废物,军事水平也算可圈可点。

  大明竟然忽然剑指大秦?

  不过也能理解,大明已经几年吃不到肉了,百姓吃饭,都得靠朝廷经过精密计算,给发补给粮,日子老难过了。

  民间已经沸反盈天了,都在怀念景泰朝的好日子,但没办法,谁让朱见漭狗屁不是呢。

  朱见漭的支持率,低得令人发指。

  52亿人,几乎人人骂他。

  这样一个不得民心的皇帝,居然要讨伐大秦,挑起战争?

  疯了吧?

  别说国外,国内都骂死他了,你不好好管民生,居然穷兵黩武的去打仗,你就不能跟世祖皇帝学一点好吗?

  全天下骂他。

  朱见漭在二月十七从京师誓师出征,二月二十四,抵达孟加拉省。

  各国军事专家估算,这场战争起码要打三年,大明很有可能会遭遇滑铁卢,成为世界笑柄。

  有战地记者,看了明军军容,兵卒还算精锐,就是精气神没有,一个个行将朽木,像个骷髅一样。

  废话,兵卒都不理解,为啥要打仗啊?

  家里饭都没得吃了,还打仗啊?这又得花多少钱啊,有这钱花在民生上不好吗?

  所以军无战心,一看就知道必败。

  二月二十六,朱见漭率领70万人,借道徐国,西征大秦。

  秦皇朱佑在恒河岸边,枕戈待旦,恭候大明雄狮。

  世界人的眼球,都聚焦在这场战争上面。

  大明国内,一片唱衰之声。

  都说成化帝在效仿正统帝,去大秦留学去了,被人笑掉了大牙。

  这种唱衰之声,声势浩大至极,仿佛将全体百姓的注意力,从失业的焦虑、困扰、难受上面,转移到了这场战争上面。

  朱见漭亲率雄兵,这次大明出动的都是,参与过奥斯曼战争的老兵,精锐中的精锐。

  这是大明最大的家底儿了,一路上,他都在鼓舞军心,从出京时毫无战心,到了战场上已经焕然一新了,毕竟在钱财的鼓励下,兵卒还是愿意卖命的。

  外人用朱祁镇类比他。

  因为朱见漭从宣战,到出征,就用了几天时间,跟正统帝出征瓦剌是一样的。

  殊不知,朱见漭为了这场战争,准备了十一年!

  他可拿出来全部家底儿,一旦真败了,大明恐怕三十年内会一蹶不振。

  朱见漭并没想过败,他是天下间最锋利的剑,他没败过!

  他清晰记得于谦的教诲:一代名将能在战场上做到从容,因为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付出了百分之一万的汗水,如果背后不肯付出,就妄想在战场上取得胜利,那是做梦。

  针对这场战争,他在备战室里,整整推演了两年时间。

  三天!

  就需要三天!

  就让全世界看看大明的军事实力!

  二月二十七,两军隔着河水对射,晚间开始渡江,经过几轮苦战,明军顺利过江。

  朱佑看见朱见漭的战法,觉得稀松平常,被吹嘘为军神的朱见漭,打仗也是常规打法啊。

  恒河沿线,早在朱见淮活着的时候,就筑建一道最坚固的防线,这些年一直都在加固中。

  晋军之强,也没攻克恒河防线。

  二月二十八,明秦两军野战,秦军大败,缩入恒河防线里,却在深夜,秦军丢掉了恒河防线,秦军大败。

  三月初一,两支军队,悄无声息地穿过秦国腹地,攻克了秦国都城。

  三月初二,大明宣布,秦国灭亡。

  全世界都懵逼了。

  单方面宣布灭亡就灭亡了?

  可是,等了很久,秦国都没消息!

  除了当代皇帝朱佑外,秦国皇室,全部成为俘虏。

  却在三个小时后,秦国官媒宣布投降。

  全世界的下巴都惊掉了。

  大明是怎么做到的?

  秦国怎么说,也算是二流强国,却在大明攻打三天之后灭亡,朱见漭会什么妖法吗?

  连朱佑都没明白,大明的军队,是怎么投放到他的大后方去的!

  恒河防线就是这样丢的!

  都城也是这样丢的!

  全世界不是没看明白吗?

  朱见漭再给你们演示一遍!

  三月初二,大明对晋国宣战!

  朱见漭调头对晋国猛攻,三月初三,夜幕降临之时,一架架飞机出现在晋国防线上空,空投上千人。

  大明飞机轰炸晋国首都,晋国首都发生大爆炸。

  三月初五的新闻,震惊了全世界。

  三月初六,晋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晋皇朱见湛自杀。

  大明宣布,托管整个印度。

  七天,灭了两个世界二流强国。

  全世界无比震惊。

  震惊于大明的先进武器,可当战地记者报导朱见漭指挥战争过程,全世界又震惊了。

  七天,朱见漭指挥大战役七次,小战役十二次,十二战全胜!

  每一场战争,都能写进教科书,当做战例来讲。

  他对战争时机的精准把握,天下无人出其右。

  更震惊的是国内。

  五十亿明人,天天骂朱见漭,有人弄几条蟒蛇,天天在街上抽。

  可一次战争,让大明百姓重新认识了成化帝。

  这位被称为老皇帝最出色的儿子。

  到了七十二岁,才第一次在大明展露锋芒。

  大明百姓才知道,他们的皇帝在军事上面多么有天赋,打仗方面多么牛叉。

  一时之间,大明上下发出极致的欢呼声。

  之前骂得都狠,现在爱得就有多狠。

  厉害了我的皇。

  朱见漭一战解决了两个核心政治目的,一,亮剑于外,震慑天下;二、解决粮食问题,为大明提供后勤保障。

  最妙的是,没有陷入战争泥潭。

  朱见漭下令托管印度后,任免朱厚为印度督抚,督抚整个印度。

  他对开疆拓土不感兴趣,但需要印度为大明源源不断提供粮食,缓解国内粮荒。

  他对秦晋皇室也没有赶尽杀绝,还会从两国皇室中挑出一个,扶持当王的,皇帝就别想了。

  打完战争后,朱见漭潇洒的回国。

  这一次,大街上全是拥趸,人人欢呼。

  仿佛大萧条带来的影响,不复存在了。

  这就是战争的妙处。

  能提振人的信心。

  但可千万不能乱用,朱见漭是有百分百的把握,才敢打这一仗的,如果继续打的话,大明会进入战争泥潭。

  这两战胜利,有着巨大的偶然因素。

  因为大明沉寂十年了,无人知道大明的底细。

  朱见漭今年七十二岁了,谁也不知道他究竟有没有当年之勇。

  最重要的是,飞机的妙用,这是老爷子留给他的宝贵遗产,他不敢擅用。

  如果朱见漭自矜自满,继续打,大明的虚弱就会露馅了。

  就算他偷偷备战,兵卒的水平,其实是不如很多藩国的,就说秦晋两国的兵卒水平,就比大明强上那么一丢丢。

  这次,大明吸纳了两国强兵,算是缓解了国强兵弱的窘境。

  现代战争,也需要军人勇武。

  而他恰到好处的停止战争,给世界留下无限遐想。

  果然。

  世界各国都很有默契的停战了。

  大家都有点被大明突然展现出来的军事实力吓到了。

  大明有点强得可怕。

  尤其朱见漭打了十二场战役,场场那么漂亮,就算没有飞机襄助,大明也有把握在三个月内,解决两国,拿下印度。

  因为朱见漭打仗太漂亮了。

  现在的战争好打,因为不管印度还是非洲,大家都是汉人,说的是一样的话,写的是一样的字。

  朱见漭打仗,也没有屠杀平民,甚至还有胆子大的平民来看热闹,看见朱见漭的车架还跪下磕头来着。

  也不是扩大地盘,要占领城池。

  更不会屠杀宗室,所以秦国和晋国宗室很快就投降了,连犹豫都没有,也就朱见湛受不了打击自杀了。

  大明还会从他们的后人中扶持一个人当王,一切照旧。

  只是重点打击,达到政治目的即可。

  这样战争就比较好打。

  民间也没啥抵抗情绪,反而看热闹的比较多。

  而且还不杀俘。

  彼此投诚,还没啥心理负担,战争更像是一场角力,点到为止。

  就算明军死在秦国、晋国的,就算军队来不及掩埋,本地百姓也会掩埋的,因为都是同胞啊。

  这种战争,没什么国仇家恨,只有政治目的。

  整个成化十年,世界各国都开始研究大明的战术,印度战争,已经成为教科书,被全世界研究。

  越研究越恐惧,朱见漭打仗水平,已经出神入化了。

  关于飞机,各国也开始研究,迫不及待地想拥有。

  这个时候,大明放出橄榄枝,大明愿意承接飞机订单,但需要合作国开放市场,彼此合作共赢。

  大明民间,仍沉浸在战胜的喜悦之中。

  这种喜悦,会冲淡焦虑、痛哭、仇恨,但不长久的,人的精神阈值是不断提升的,很快就会抛弃这种喜悦的。

  这就涉及到了朱见漭最后一个政治目的。

  逼迫各国,开放市场,大明恢复外贸,恢复生产。

  这样就能解决失业问题,缓解金融危机了,反正会向好的方向大步前行。

  印度战争过去三个月,世界尚在沉默之中,到了秋天,很多国家愿意恢复和大明正常交往了。

  但有一个要求,大明和藩国不再是宗藩关系,而是平等的国家关系。

  你是大明国,我是大顺国,咱们是平等的。

  毕竟我爹跟我不平等,咱俩是哥俩,凭啥不平等啊?

  朱见漭并不愿意放弃大明宗藩。

  可是,他也清楚,从他继位之后,大明的宗藩就维持不下去了。

  勉力维持,只会让大明的朋友变得越来越少,敌人越来越多,得不偿失。

  七十多岁的朱见漭,政治火候把握得极好。

  他组织了几场会议。

  赫赫有名的,就是上海会议。

  成化十一年,元宵节,一共有77个藩国代表,参加了上海会议。

  会议中大明和77个藩国,达成协议。

  大明放弃原有宗藩体系,和各国平等外交,但是大明在海外利益不变,各国仍沿用大明年号和大明货币,不许动摇。

  签字盖印。

  签订协议的各国,开放市场给大明,恢复景泰朝的外贸关系。

  国内股市,一片大绿。

  停工几年的工厂,都陆陆续续复工复产,人才市场上又遍地是招聘,大明百姓的生活开始恢复。

  可是,想恢复大萧条之前的经济盛况,怕是很难了。

  因为还有五十多个国家的强硬分子,不愿意和大明建立新宗藩体系,不愿意和大明展开平等外交,更不愿意开放市场给大明。

  而另一派的核心领军人物,就是商皇朱佑。

  晚上更新正常时间

  进群927283491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