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安察觉到曹卫东的神色异常。
顺着他的目光。
顿时看到一片厂区。
那是一个位于二环外的老厂区。
此时正是工人上班的时间。
但诺大工厂里面只有零散的几根烟筒在冒着黑烟。
并且厂房的部分墙体被拆除,整体透出一股落寞与凄凉。
“哦,那里是红星轧钢厂,老厂了,今年年头的时候就开始往外搬迁了,陆陆续续搬了一年了,现在已经移走了不少生产板块,目前还没有弄完呢,所以显得有些乱了。”
许安还以为曹卫东瞧不起四九城的发展,连忙用话语找补。
然而徐爱国是清楚摘掉曹卫东心思的。
红星轧钢厂是他和曹卫东之前工作的单位,两人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最艰难,也是最难忘的岁月。
近乡情怯,近乡情怯啊。
徐爱国感叹了一声,然后替曹卫东追问其中细节。
许安见这些港胞对这种事情感兴趣,虽然心里多少有些奇怪,但还是娓娓道来。
原来国家开始倡导改革开放后,也开始强调城市规划。
一些原本在四九城二三环的工厂们,都受到冲击,搬走的搬走,解散的解散,合并的合并。
在这一轮的城市调整中,红星轧钢厂的生产部门已经整体搬迁走了,只因为新厂区那边还没有建好,所以这里还留下了一些三产部门。
据等明年新厂房改好,这里也要搬走,然后会在原址上扩一条新的道路,两侧还会盖居民楼。
另外许安还,原本的红星轧钢厂已经并入首钢了,厂里的职工也都并了过去。
“谢谢。”
曹卫东微微颔首。
城市规划是应该的,四九城想要发展壮大,绝对不允许城市边上有个不断喷吐黑烟的炼钢厂。
另外国有企业的吞并.......
曹卫东忽然想起一件事情。
在原本的时间线郑
也就是八十年代初期,国家针对国有企业生产效率低,人浮于事等情况,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大概手段就是通过大厂吞并厂的方式,取缔一些效益不佳,效率不高的厂子。
初时,这种革新确实调动了生产效率,但渐渐地,就又恢复了原样。
简单总结下来,就是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
忽然间,曹卫东皱起眉头。
厂子吞并,企业职员离职.......
他眉头皱起。
似乎就在这两年,有件大事发生。
是什么呢?
曹卫东有些恍神。
这时候徐爱国来了兴致,一屁股坐到许安身边,问起四九城里现有的情况。
许安一一回答。
这段时间四九城发生了很多事情。
闲谈间,几冉了商业部指定的招待所。
许安笑着道。
“你们可以先在这里休息一下,我们领导在旁边的饭店已经安排好了,等会一起吃个饭,具体的投资合作,可以明上午的时候谈。”
“好,那就麻烦你了。”
曹卫东见色变暗,也没有拒绝。
进了招待所,拿着钥匙,到自己的房间看了看。
这是一个单人间,出门不远就是水房,还是很方便的。
曹卫东放下行李,又休息了一会,然后在许安的带领下,走进隔壁的饭店。
在这里,负责接待他们的是商务部高级干部王孔文。
王孔文瘦瘦高高的,理着短发,戴着黑框眼镜,身上穿着中山装,显得颇为干练。
“曹卫东同志,我代表国家欢迎你的到来。”
他笑着同曹卫东握手。
眉宇间带着笑意。
显然,对这次华商的投资,他们非常看重。
一方面,引进华商直接投资是上面制定的既定政策,这样可以把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撕开一道口子,在竞争中唤醒市场经济的活力,获得社会上的广泛认同。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企业之间的竞争,促进本土企业的成长。
而且曹卫东这人也不简单。
根据他们查到的资料,曹卫东是修仙文学开创者及华港报创办者,亚洲影业的创始人及实际控股人,守正堂药业的创始人及实际控制人,并且对方还和东北的某个林场开展合作,开办了一家药材加工厂,提供了几百个就业岗位。
对了,眼前这个男人还写了一本书,被国内不少电影学校引用,当作教辅教材。
总之,对方在国内也是很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
而且对方又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到内地开设店铺,这明摆着就是爱国华侨啊。
绝不能寒了同胞的心。
因此整个接待的过程,都是高标准的。
曹卫东笑道。
“这是应该的,其实我们应该直接去经济特区的,但是实不相瞒,在去港城之前,我就是生活在四九城的,因此存在着一些的心思,想来这里再看看。”
经济特区是做试点而特别开放的城市,目前国内只开放了四个,外资想要到内地投资,就只能选择这四个地方。
曹卫东作为港胞,本来也只能在四个经济特区选择投资的。
不过他在来内地之前特意提出要求,想到四九城转转,有关部门特许,才有了这次的接待。
王孔文眼睛闪烁了一下。
“哦,原来还有这层关系,不知道当初是做什么的?”
曹卫东淡淡的道。
“没什么,其实当时也是国企工人,那时候我在红星轧钢厂工作,后来因为那场风暴,所以选择去港城发展。”
到了国内之后,吆喝就不需要再依靠假的身份证明了,因此他大大方方的着。
在旁边作陪的许安恍然。
难怪那么关注红星轧钢厂的事情,原来之前就是红星轧钢厂的工人,难怪了。
王孔文纳闷的道。
“我当时也是国有企业的干部,我们单位就在红星轧钢厂旁边,怎么没见过你呢?”
徐爱国这时候自豪的道。
“你还呢,我们老板当年可是红星轧钢厂的采购部主任。”
“在下海之间,还是高级干部呢。”
下海这个词,在这个时候可是很潮流的词汇。
彼时正是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时候,一个崭新的自由空间正在出现,一些人,主要是干部、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等放弃在传统体制内的位置,转而到这一新的空间里谋求发展,这样的行为被称作“下海”。
下海成就了一批风流人物,如个体户、民营企业主、国企改革家、下海创业者、农村大包干承包者、边贸开拓者等等。
正是这些饶拼搏进取,拉开来一场风华绝代的改开大幕。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