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竞技场中的比赛水平不高,主要是将滥竽充数的参赛选手剔除,有爵位的和成名已久的选手就走个过场,主要针对的是外地人。
考官是本地竞技场的人员,有个考官和石头例行公事打了几下就让他过了,接下来要考核的是一个铁罐头。
这个铁罐头身上的铠甲只在及格线上,但剑的质量不行,看起来有点历史价值。
腓特烈正和光头聊着天,看到那个铁罐头上场时眉头皱了一下。
擂台竞技和战场上是不一样的。
战场上敌人基本上在前方,而且周围有战友,所以头盔视野有限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擂台上活动空间大,对手的活动范围更广,对视野的要求更高。
在擂台上戴着水桶一般的头盔,不是傻子就是高手。
这个铁罐头应该不是傻子,考官看到他的头盔下方有空隙便一剑刺过去,铁罐头手上那条比铁棍好点但有限的破剑只是一带,考官手中的剑飞出五步外。
腓特烈眼睛猛的一缩,嘴角微微弯起,把阿勒培叫来,吩咐他去买那个铁罐头赢,每场比赛同样一千金币。
光头好奇地问:“大人,你很看好那个穿着全身铠的选手?”
腓特烈说道:“你如果有闲钱可以投资一下,不过投资有风险,我说的不一定对,亏了不关我事。”
光头心想他肯定不会浪费一大笔钱,又想到他此前一路上的神迹,认定这一笔肯定不亏,于是说:“那我就把一年内的酒钱都拿来投资吧,如果亏了大不了只喝水。”
他们这些小商人每年的花销是有预算的,生意本钱多少、家庭日常开销几何、喝酒娱乐花几多等等,在上一年就已经决定好。
不少人会下注玩玩,但不管怎么说,赌博就是赌博。
如果只花喝酒娱乐的钱偶尔玩玩,输光了大家笑你倒霉,喝酒时见你喝水可以请你喝一杯。
要是用生意本钱或者家庭开销去赌博,哪怕是赢了,人们也觉得你的人品开始败坏,不值得深交。
韦森堡城卖牡蛎的达弗朗舍
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以前吃喝玩乐打牌花光了父亲的遗产,成了整座城市公认的败家子。
他被兄长送走,名其名曰出去闯荡,实际上是一种流放。
但是他现在靠着卖牡蛎等海鲜发达了,口碑又变得好起来,不但成为浪子回头的典范,故事还被搬上了舞台。
腓特烈听光头提起附近有个市民剧场,规模不大,观众席就百来座,好奇之下来看看,碰巧上演这部戏。
平日里客人都是走路来的,今天突然有马车在门前停下,老板还以为是谁家的管家来找女演员的。
这戏院确实不大,实际上就是一个院子,里面搭了戏台,空地上放着几排椅子,头顶有棚子挡风遮雨。
腓特烈让阿勒培买票,叫今天一起出来的侍从马夫等人一起进来看戏,他请客。
看戏的票挺便宜,但是饮料零食比外面贵多了。
腓特烈让阿勒培直接给了一枚金币,大家随便吃喝。
今天不是礼拜日,白天来戏院看戏的客人不多,台上表演的是剧团里的新人,晚上人多时才是主演登场。
十几个观众都坐在最前排,腓特烈在倒数第二排中间坐下,以他的视力和听力远点无所谓。
老板看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看出这客人非富即贵,应该是心血来潮进来打发时间,毕恭毕敬地呈上今天的剧目本。
剧目本是活页用夹子夹在一起,每一页写着剧目名字,有几幕,每一幕的梗概。
腓特烈看了一下,现在正在上演的戏剧名字取自撒丁王国一个古老的浪子回头的典故,有上千年历史,本地人一看就知道主题。
这部戏分四幕,第一幕是高卢王国的男主角如何花天酒地败光家产,然后被家人送到船上;第二幕开头男主角在海上看到有钱人如何吃牡蛎后立志要赚大钱,结果第一次创业看起来失败了;第三幕男主角得贵人相助,生意越来越好;第四幕是衣锦还乡大团圆。
腓特烈对前两幕有点既视感,看到背景地是韦森堡城后想起好像确实听说过有这么个人,不过没在意。
这部戏两个半小时,演员的水平勉强及格,腓特烈看得很认真,就像是开会时听取汇报一样。
他觉得这部戏很不错,能够引起普通观众的共鸣。
男主角在第一幕败家的举动在很多地方都有发生,不管是亲眼所见还是道听途说,那些行为总能在剧中找到相似对应的地方。
第二幕男主角立志赚大钱在很多人身上都发生过,不少观众感觉是在照镜子,后来第一次创业失败更是让他们感觉演的就是自己。
男主角在第三幕得到贵人相助后生意很快好起来,运用了传统的机械降神的手法,观众们心想自己要是也有贵人相助多好,但腓特烈对这部分有点不满。
最后一幕开始时男主角假扮乞丐回家乡,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笑话,到最后现出真实身份打脸,观众们看得很爽,很多人幻想着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多好。
腓特烈看到这里时注意到重要的一点,剧中没有光明神的位置。
演员谢幕时,腓特烈问阿勒培:“我今晚上有什么活动?”
阿勒培马上回答:“今天没有特别的安排。”
腓特烈问一直坐在后面的老板:“这部剧的编剧是谁,在城里吗?”
他一看就知道这部剧不是韦森公国的人写的,因为没有镶入广告。
老板马上回答:“编剧是卢多维科大人,他是菲拉城的官员,还是一位大诗人。”
“他经常出访各地,听说最近跟随菲拉城的其他官员来米兰城参加大公的八十岁寿辰庆典。”
腓特烈有些惊讶,自己学撒丁语时看过一本他的诗集,是用通俗语言写的爱情诗,有的颇为幽默。
他对阿勒培说:“你去邀请卢多维科到我那里做客,他什么时候有空我就什么时候有空。”
阿勒培还是头一次见到腓特烈邀请客人,答应一定办好。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