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忽必烈的打算
距离千里外的哈剌合林并不知道一股宋军已经逼近他们的圣地,因为此时谁也没想到,宋军会四千多里外长途奔袭,并且还是在和蒙古第二次议和当中,更重要的是,宋军前锋骑兵全是蒙古人打扮,在远处真是看不出来。
哈剌合林是铁木真指定的大蒙古帝国京师,之后虽然被分封给拖雷,但因为这里的人户数最多,资源也最好,窝阔台其实一直想占为己有。
这里长年养着十万以上的战马,还有数万工匠,源源不断提供着大蒙古帝国东征西战的各种资源,为了谋夺哈剌合林,窝阔台也做出和原来一样的选择。
元贞三年,蒙哥还领军在外西征时,窝阔台以京师不能没有城墙和皇宫为名,开始建造和林城和皇城万安宫,并且和林城的规模比原来的更大。
这件事忽必烈是强烈反对的,因为皇城一旦建造起来,常年在官山的窝阔台就有借口搬迁到哈剌合林,这片属于拖雷的封地,很可能落入窝阔台手上。
但他们的母亲唆鲁禾帖尼没有拒绝,立刻同意了窝阔台的要求,但同时要窝阔台支持工匠和民夫。
窝阔台从自己的邻地,即哈剌合林西南方向,调动了数千户工匠和两万民夫参与到万安宫和城墙的建造。
所以现在的哈剌合林,总户数已经超过八万,约有二十多万人在,可谓蒙古的大后方,大基地,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这边人口虽然众多,但精壮不多,大部份精锐的战士要么参与了蒙古西征,要么在西夏和河北一带防御大宋,还有一部份集中在官山一带,护卫大汗窝阔台。
八月底,宋军前锋哨骑在哈剌合林两百多里外遇到蒙军一队兵马。
这边是大蒙古帝都,四周皆是蒙古地盘,所以蒙军平时哨骑出来也相当敷衍,但这天正好有队兵马打算去官山通信。
因为万安宫已经造好了,万安宫周长有四里,比原来设计规模大了一倍,而和林城还在建造中,也接近了尾声,唆鲁禾帖尼估计今年十二月就能完成,所以派人通知窝阔台,你十二月份要不要过来看看你的皇城和皇宫。
宋军哨骑按蒙军编制,通常一队十一骑,但会每人带着两匹马。
对面蒙军是一队十二人,其中有两个是通信使者。
但对面都是每人一匹马。
从这里到官山都是蒙古人的地盘,他们可以随时在各处换到新马。
“吁”此时对面蒙军正在减速靠近宋军。
宋军也是和以前一样开始减速,双方越来越近。
一会功夫,双方纷纷勒马,两队人马相互靠近在数步内。
宋军立刻不着痕迹的从四面围过去,并带着多出来的马堵他们的路。
对面领军的一个将领疑惑的看着宋军:“你们是哪个部族的?怎么从来没见过-――”关健这人长的不是很像蒙古人,当然,蒙军中有汉军也算正常。
“我们是――”宋军说话的时候,突然从身后一摸,嗖嗖嗖。
各种短斧,短刀,就往蒙军脸上扔。
扑哧扑哧,现场惨叫连连,差不多有一半蒙人直接被砸在脸上,当场倒下马来。
“杀。”宋军扔完后,拔刀冲上去就砍。
场中一片混乱,蒙军略有抵抗之后被纷纷砍倒在地。
宋军一个姓钟的伍长哈哈大笑,这一路过来他们穿着蒙古人的衣服,遇到多批蒙军都这么轻易干掉,太方便了。
此时他正踩在一个蒙古人脸上,那蒙古人脸上被砸了下,但还没死,正对着他们破口大骂。
钟伍长拔出一柄短匕首,准备割了他的喉,不料不远处突然出现一骑。
马蹄的声音也隐隐传来,所有人下意识转身去看。
却见一蒙骑本来是在狂奔的,但突然速度越来越慢,很快在距离他们一百多步外缓缓停下,然后满脸懵逼看向这边。
“特吗的。”钟伍长顿时破口大骂。
“哈哈哈――该死的宋人,假扮我们?”那蒙古狞笑起来。
原来他们刚刚一队人是十三个,有两个是使者,就在不久前,有个使者肚子痛,去拉了个大便,然后快马追上来。
没想到正好意外没被宋军伏击。
“快。”钟伍长一声狂吼,几骑宋军不等他叫已经往前冲去。
一百多步外的蒙使也发现不对劲,猛的转身就跑。
钟伍长一刀割了地上的蒙军,转身下令:“通知后面,被发现了。”
“诺。”
有宋军立刻转身往后。
此时距离哈剌合林也就两百多里,四周已经是蒙古人的密集居住区,就算现在不被发现,后面也是到处都蒙古居住地。
前面追击的宋军追了几十多里后就没再追,立刻返回。
对面蒙使骑术相当好,距离越拉越远,而且逐渐进入蒙古密集居住区,五十里后到处都能看到各种牧场和营地,还有无数和帐篷。
于是一刻钟不到,距离哨骑五里的孟瑛就收到消息,可能被蒙军发现了。
“没事。”孟瑛点点头,哈剌合林距离这里也不远了,蒙古人也不知道我们来了多少人,肯定会引兵来战,全军休息一下,明天直驱哈剌合林。
孟瑛这会也不知道距离哈剌合林具体有多少远,但肯定是在一两天路程内。
如果他知道只有两百多里,骑兵全力跑一天也能到,但肯定人马疲惫,也没必要,不如在原地休息一下,以逸待劳。
因为蒙军知道来了敌人,他们不知道宋军来了多少人,也不可能立刻抛弃哈剌合林,往西面拔都或窝阔台领,或南面西夏撒。
就在宋军在原地休息的同时。
两百多里外的和林城内的唆鲁禾帖尼收到了使者狂逃回来的消息。
“有蒙军杀了蒙军。”
“?”唆鲁禾帖尼一脸懵。
使者说从东面看到一人双马的蒙军,杀了他们这队人,还好他肚子在痛在后面拉了便,逃过一劫,对方还穷追不舍,追了他五十里,好在路上遇到一个牧场,使者跑进牧场,召集人手,对方才回。
“确定是我们的族人?是谁会对我们的人下手?”唆鲁禾帖尼疑惑不解。
“窝阔台要对我们动手吗?”亲卫百夫长亦扎剌小声的问唆鲁禾帖尼。
唆鲁禾帖尼显然不相信,她茫然摇头:“不可能,不可能。”
“对方一人双马?”她再次询问。
“一人双马,我看到有很多马。”逃回来使者肯定的道。
“他们有多少人马?”
“我不知道,我已经让阿让牧场集合一波人去查探,消息很快会回来的。”
“一人双马?”亦扎剌也在自言自语。
在这边他们蒙古人外出也很少一人双马,因为到处都有牧场可以换马。
一人双马的话,除非是从远处来的,难道真的是从官山来的?
宋军穿着蒙古衣服,使者又是在百步外看到,确实分不清对面是什么人。
唆鲁禾帖尼也没有慌,她向来镇定自若,拖雷死后,是她托起了整个家族,并受到所有人的尊敬。
“把忽必烈,阿里不哥,拨绰、末哥他们都叫来。”
唆鲁禾帖尼要把没有跟随蒙哥西征的儿子都叫过来,但他们并不是个个都在和林城内,有人甚至还打猎未归。
部下去叫人的同时,唆鲁禾帖尼问亦扎剌:“和林城建的如何,有什么地方能攻进来?”
亦扎剌立刻道:“城墙大部份都建好了,只有东门一段和瓮城还在建造中。”
宋军来的真太是时候了,唆鲁禾帖尼先建万安宫,然后再建和林城,现在和林城还有一段城墙没建好。
唆鲁禾帖尼点点头:“调动所有能战之士先上城墙,让工匠们加紧时间,如果来不及,先以大石和木料堵住这段,我一定要知道来者是谁,有多少人?”
唆鲁禾帖尼并没有像孟瑛预料的那样,集合兵马,匆匆出去迎战,她反而打算先守住和林城。
但和林城大小有限,目前附近两百里内有八万户蒙古牧民,近二十多万人,显然不可能全部撤进来。
更别说还有养着的几十万战马,上百万的牛羊。
两人正在商量,外面报告说忽必烈来了。
忽必烈做为唆鲁禾帖尼身前现在最大的儿子,已经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
忽必烈进来后,先站在一边静静听了会,很快便道:“咱们这么多人口和牛马羊,恐怕无法全部迁入城内?”
唆鲁禾帖尼非常果断:“附近就近先能迁的先迁进来,远处的派人通知他们暂且往更远的地方避。”
“对面应该是针对和林城和咱们来的。”唆鲁禾帖尼道:“只要牧民们逃远一些,定然无事。”
忽必烈却没这么想:“会不会是宋军?”
如果是宋军,按宋军以前和蒙古人的战斗习惯,那是见人就杀的。
当年蒙宋议和前,宋军在察合台的领地内到处横扫,见人就杀,给所有蒙古贵族留下了心理阴影,蒙古贵族们大部份同意议和,也有这个原因之一的。
唆鲁禾帖尼和亦扎剌也不知道啊,但想想不可能是宋军从东面来,那得走多少里,过多少蒙古的地盘,不可能一直没消息的。
就在这时,外面有人匆匆跑进来,阿让牧场的人来了。
阿让牧场的集合了一百多人跑过去查看消息,先是遇到成队成队的哨骑,全是蒙古人打扮,他们试图上前查看清楚,问是谁的人马,但对方老远就开始和他们对射。
阿让牧场的人无法接近,接着又往后绕看,发现最少有数千蒙古骑兵。
当时阿让牧场的人几乎可以确定是蒙古人,因为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规模假扮的蒙古骑兵。
“敌军人马应该数万,外围全是骑兵哨骑,驱赶和射杀咱们的人,不让咱们靠近,想知道到底有多少人马,得冲进去。”来者汇报。
唆鲁禾帖尼和亦扎剌还在考虑什么,忽必烈道:“集合更多的人马往里冲,往前冲,是不是蒙古各部,打几轮就能知道,你们连来的都是什么人都看不出吗?”
亦扎剌想了想道:“我亲自去。”
阿让牧场是只小部族,很多蒙古贵族都不认识,如果是窝阔台的人马,只有亦扎剌过去,或许能认识。
此时天色已晚,忽必烈估计对方要么在晚上连夜行军,天黑前到这里,要么明天过来。
他拉住即将离开的亦扎剌:“我们能动员多少能战之士?”
亦扎剌道:“大概五六千。”
然后顿了下:“如果再征招一批十三四岁到十八岁的,应该还能征招数千。”
蒙古帝国开国之时,十四岁以上就能征招当兵,这些年国力越来越强,仆从军多了,征兵年纪也开始上升。
现在在外面打仗的,基本都是成年人。
等亦扎剌离开,忽必烈对母亲道:“请母亲下令,征召十四岁以上所有人上城,帮忙防守。”
“可以。”唆鲁禾帖尼点头。
忽必烈又道:“孩儿想带自己的五百人,再召集五百人,一千人在城外策应。”
说罢他抬头看向唆鲁禾帖尼。
唆鲁禾帖尼微微一愣。
忽必烈想在城外?
城外安排一支军队本来在战术上是说的通的,而且如果敌军围城,城外的人有机会逃出去。
忽必烈是想逃命,还是想帮助守城?
唆鲁禾帖尼想了想后,沉声道:“你把末哥,也速不花带上。”
“是,母亲。”忽必烈长长舒了口气。
末哥是他九弟,也是唆鲁禾帖尼最疼爱的儿子,也速不花都是他们最小妹妹,现在才十二岁。
忽必烈匆匆离开母亲的屋子,出来时遇到弟弟阿里不哥,阿里不哥向他打了个招呼,忽必烈都没空理他,阿里不哥不爽的白了他一眼。
唆鲁禾帖尼让阿里不哥去征招集合兵马,带着几个弟弟和领地里的那颜们分守城头各处。
母亲俩在商量时,忽必烈已经第一时间回到自己府上,他只是犹豫下,然后下令,家中所有人,都跟着他出城。
“发生什么事了?”妻子帖古伦问。
“你别管,马上带着家人跟我出城,金银细软都不要了。”忽必烈很敏感,总感觉东边来这么多人马不对劲。
为防万一,他决定带全家先避一避,反正随时还可以回来。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