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用机这东西林晨虽然一直使用,但它的本质是什么林晨也是有很多次错误的猜测。
刚开始林晨认为它是十分微小的纳米机器人,所以才可以变形成任何机器。
但在林晨亲自研究后,发现这万用机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因为万用机变形成的仪器和真的一样,或者说本身就是真的!
之所以会如此说,这是因为万用机变形出来的机器无论上面的玻璃还是芯片乃至金属合金全都是真的,甚至还可以拆卸下来测试零件性能。
甚至拆卸下来的零件与金属进行测试的时候,金属元素配方乃至芯片的元素配比都是和真的一模一样。
而且更让人骇然的是林晨如果控制万用机进行再次变形,那被拆掉缺失的部份就会重新补全。
而测试中的零件就会神秘凭空消失,而且这个凭空消失是无视距离的!
所以这个万用机比林晨想象得更加神秘,这东西的科技含量比林晨想象中的更高,至少涉及到了空间跳跃技术。
也因此,林晨尽管有些忌惮人工智能“曙光”会失控,但他也有着一丝底气,不过接下来还要在虚拟实验室里模拟测试一番才行。
有了眼前这个实物样板在,接下来林晨可以在虚拟实验室里直接具现出眼前的超级计算机,也变相具现出了配套的新人工智能“曙光”。
在这之后林晨就可以在虚拟实验室里进行危害性测试,如果实验证明新人工智能“曙光”存在巨大的失控危险,那林晨就会先下手为强。
反正以林晨可以通过山寨之王系统远程控制万用机瞬间变形的情况下,对方也绝对想不到林晨可以瞬间让它毙命。
不过无论如何,如果这诞生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曙光可以被控制也听话,不会危害人类文明,那林晨是不会毁灭对方的。
毕竟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对于林晨乃至整个曙光研发中心乃至整个大夏来说都是十分有用的。
因为拥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尽管没有感情,但他却拥有了自我判断能力,也拥有了真正的自我学习能力,而且学习速度还相当恐怖。
也就是说它几乎是一个全才,几乎可以做到任何人类可以做到的事情。
而且考虑到人工智能的强大算力,那就相当于一个人可以变身成无数个人去做工,生产力凭空暴涨无数倍!
唯一能限制人工智能恐怖生产力的,也只是眼前这台超级计算机的算力上限问题,当然更准确来说是眼前超导量子计算机的算力问题。
这个超导量子计算机林晨在设计的时候并不是往大了设计,而是冲着够用与实验的目标而设计。
所以在设计的时候林晨并没有搞得太夸张,设计的量子比特总数只有区区十一万个而已。
当然虽然号称有十一万个量子比特,但实际上因为超导量子计算机天然存在容易受到外部干扰,最终导致出现计算错误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林晨并没有办法在短期内解决。
所以林晨在设计超导量子计算机的时候也是直接采取了大力出奇迹的解决线路。
这个解决线路就是要处理一个计算任务时,实际有三个线程一起在做同一件事情的冗余设计。
也就是说当三个计算结果出现的时候,忆阻器超级计算机会从三个结果中取最优计算结果,即采取两个或三个答案一致的计算结果。
这样的冗余设计虽然实际相当低效,但它却十分的实用,虽然代价是号称十一万个量子比特,真实可用量子比特只有区区3.6万个。
也存在着极大的能源浪费现象与表面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不算什么,在可以接受范围。
而且因为是万用机变形的,生产成本实际等同于零,为了早日让量子计算机落地,冗余设计就冗余设计了,能解决问题就行。
但谁也没有想到此时这个冗余设计最终却限制了人工智能“曙光”的发挥上限,真实拥有3.6万个量子比特算力表面上看很强。
但这实际上并不算什么,如果人类进入到22世纪的星际时代,那这3.6万量子比特算力估计只相当于一个民用服务器的算力级别。
所以这点算力想要服务全人类乃至让人类不用工作,让人类彻底摆脱生产工作,从此可以躺平当米虫这点是做不到的。
别说服务于全人类,就是服务于区区一个大夏都很难。
不过无论如何,这3.6万个量子比特的算力对于整个人类乃至对于服务于一个大夏来说虽然不足。
但只是服务于某些生产领域与曙光科技的辅助研发工作这却是够了。
所以这拥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曙光”,对于曙光科技与大夏来说也许是一个大机遇。
当然前提是人工智能曙光得受控,否则那一切都是虚的。
如果之后在虚拟实验室里证明人工智能曙光不可控,那林晨就是拼着这次研究失败也要毁灭掉人工智能曙光!
对此,其他人可不知道林晨心思正在千回百转,不知道林晨心里在想些什么。
在林晨陷入思考的时候,倪光楠与郭灵院士也正和人工智能曙光交谈着。
在这个过程里,人工智能曙光也是用言语地博得了人们的好感,让人们心里提着的戒备放低了许多。
而在这时,有所决定的林晨转头对着倪光楠道:
“现在超级计算机研发完成了,人工智能曙光也意外拥有了自我意识,接下来我们要加快我们的研发了。
特别是工程机器人的研发我们更要加快速度,这可是我们改变世界,让“白头鹰”彻底后悔的手段啊。”
“我明白了,不过这一切还得靠曙光,毕竟留给我们的时间只剩下8天了。”
“我会努力学习的,倪光楠先生。”
此时的新人工智能“曙光”也表示着他会努力配合诸多研发工作。
对此,林晨转头看着现场曙光体系的负责人们道:
“当前我们的人工智能曙光虽然拥有96万亿个参数模型,但这只是局限于文字与图片乃至视频编程领域。
接下来随着我们正式进入生产领域,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新模型数据,我们要做好数据储存方面的工作,不能拖了曙光的后腿。”
听到林晨的话语,相关的负责人全都轻轻点头表示知道。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