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讲武堂,拙政园,盛夏之夜,夜深人静。
御书房之中没有亮灯,房间里黑漆漆一片,赵竑坐在椅子上,于黑暗之中闭目冥思。
海鹤一为别,存亡三十秋。
今来数行泪,独上驿南楼。
近日来,他对自己那世的亲人尤其的眷恋。他也知道,生活压力之下,他们中许多人,并不是那样真正爱着自己,但总归有或多或少的温情。
现在的他,似乎很缺少这些温情,那些让他生命里觉得温暖的味道。
现在的他,孤家寡人,没朋友,没亲人,甚至没有爱人。
自从他坐上了大宋皇帝的龙椅,就已经注定了他孤家寡人的人生。
他也尝试着和田义、徐良等人把酒言欢,想要掏心掏肺,却发现他们已经是自己的臣子,云山雾罩,敬畏有加,话只说三分,早已经回不到从前。
或许,这就是帝王的无奈。
他的女人们,形形色色,各有心思。
周秀娘温温吞吞,不得罪任何人的和事佬。他们的生活过于平淡,相敬如宾,但缺少了心有灵犀的感觉。
翠珠头脑简单,小富即安的小家碧玉。做一个傻妹妹,似乎更能让他接受。
贾似锦长袖善舞,体贴人意,贵在安守本分,虽然有些小心思,却似乎是人之常情。
贾似锦……
赵竑心里,不由得一痛。
贾似锦生孩子时因心脏骤停遇难,他匆匆赶回临安城,到底没能见上最后一面。太医们竭尽全力,也没能救过来。贾似锦已经生过孩子,大概率不是难产,应该是心脏上的问题。
历史上贾贵妃入宫为宋理宗赵昀嫔妃,也是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疾原因。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贾似锦的一生,短暂如流星,让他感慨唏嘘。
这位柔情似水的后宫嫔妃,她快乐吗?
至于杨意,和离后曾回宫一趟,拿了些钱财后,回了萧山杨家。二人已经分道扬镳,各安天命,他也没有了破镜重圆的心境。
李惟名因为大宋吞并了西夏郁郁不乐,和赵竑形同陌路,和离后不知去了哪里,赵竑也懒得去问。
身为帝王,人生太过短暂,他没有时间想那么多,他有他的事情要做,他有他作为帝王的责任。
至于他第一个喜欢的完颜春,指责他的那一刻,让他心里已经有了芥蒂。
身为汉人,身为千千万万汉人的皇帝,他要恢复汉人昔日的荣光,带领汉人走向国富民强的大道,他有错吗?
从临安城回到金陵以后,赵竑独自一人,完颜春也并没有和赵竑住在一起。这或许是二人之间的默契,心照不宣。没有了激情,二人各自算计,这样的生活让人唏嘘,让人无奈,也让人觉得乏味。
当他回归理性,他才觉得自己的肤浅,以貌取人,色迷心窍,何其浅薄和荒唐。
只有他的孩子们,还能给他一些温暖,让他觉得,他还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但过上几年,等他们长大后,他也许又得回到孤家寡人的原始状态。
人生本就孤寂,生老病死,自然轮回,又何必太过认真?
在他的个人情感生活一塌糊涂的时候,他在大宋国内的政治影响上,他的政治事业上,他在国内外的声望上,却似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关中一战,打破了蒙古大军战无不胜的野战神话,也让他的军事能力被神话,所有名将能臣都为之黯然失色。
他的诗词被万千年轻人拜读,传奇故事为年轻的军人们学生们耳熟能详,被他们誉为大宋的“救星”,古往今来的“千古一帝”,尽管他还没有完全消灭贫困,一些地方的百姓还在吃糠喝稀。
他带领大宋走上强国之道,为海外诸国所敬畏,四夷宾服,万国来朝,大宋如日中天,他也是成了列国仰望的神之君王。
还差一点点,当他率大宋王师恢复故土,不仅能中兴大宋,带领一个汉人王朝走向巅峰,他也必会是世界的领袖,为整个世界所膜拜。
但他不过而立之年,不去轰轰烈烈地拼搏一番,他重生的意义何在?即便是他答应,他无数的崇拜者们也不会答应。
他辜负不起千千万万大宋子民的失望。
强敌未灭,国事纷纷扰扰,好像还远远没有到马放南山的时候。
埃及开挖的“苏伊士运河”,非洲、澳洲的垦殖,还有大宋舰队正在探索的美洲新大陆……
更不用说,金国未灭,还有即将到来的北伐!
打更声响起,似乎已经是鸡鸣四更。头昏脑涨之下,赵竑站起身来,过去拉开房门,走了出去。
门外新鲜的空气,让他不由得精神一振。
“陛下!”
看到赵竑出来,门外值夜的禁军们一起行礼。
赵竑轻轻点了点头,背手离开。
禁军们面面相觑,远远跟上。
漫无目的,信步而行,不知不觉走出了拙政园,穿过金陵讲武堂的教学区域,到了大校场的位置。
教场上静悄悄,路旁的灯光微弱,微风拂过,树叶哗哗作响,空气清新,让赵竑振作了许多。
自金陵讲武堂创办以来,这片土壤孕育了数以万计的讲武堂毕业生。这些年轻人在边塞出生入死,浴血沙场,不知牺牲多少,才让大宋有了今日稍稍安静的局面。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边塞上的军人们,他们许多人应该还在城墙险塞上执戈戍守,长夜未眠,护卫着大宋的边疆,保卫着大宋千千万万子民的安全。
大宋数十万的将士们以他马首是瞻,大宋千千万万的年轻人以他为领袖和榜样,他绝不能斗志消磨,让他们失望,让这个苦难而又辉煌的民族失望。
感觉到后面似乎有异响,赵竑下意识转过头去,借着路灯散发出来的灯光,数十步之外尽是人影,黑压压一片,尽是金陵讲武堂的学员。他们看着赵竑,眼神中都是仰慕。
“你们……”
赵竑微微一怔,话语戛然而止。
话到嘴边,他却不知道说些什么。
“校长,国事操劳,保重身体!”
前排的一名黑瘦学员开口说道,单膝跪下。
“校长,保重身体!”
年轻的学员们一起单膝跪下,异口同声,有人甚至流下泪来。
心目中神只一样的皇帝愁眉紧锁,满脸憔悴,让这些年轻的拥趸们心痛如割。
“好!都起来,回去吧!天亮了还要上课!”
赵竑的心,不自觉热了起来。
只有这些热血沸腾的年轻人,才能让他振奋,觉得生命的意义所在。
“校长,北伐克日在即,万望保重身体。就让我等学子随大军前去,为国而战,为校长分忧吧!”
前排另外一名黑壮学员开口,神情期待。
一场北伐,燃烧起了所有年轻人的热情。
“这……恐怕不行。你们还是学生,还没有毕业。现在还是以学业为重。北伐有三四十万大宋锐士,不缺你们!”
赵竑摇了摇头,断然拒绝。
十万青年十万军。但大宋还没有到要年轻学子去冲锋陷阵的地步。
“校长,金陵讲武堂第一期有半数学员提前毕业,就是为了保家卫国、抵御外侮。如今北伐大事在即,事关我大宋千秋基业,洗刷我大宋百年耻辱。我金陵讲武堂学员,又怎会安心读书?请校长让我等即刻入伍,报效国家,为校长分忧!”
黑瘦学员单膝跪地,抱拳恳求,眼中似有泪花闪现。
“请校长让我等入伍,为校长分忧!”
其他所有学员一起单膝跪下,纷纷抱拳,人人都是目光炽热,许多人眼眶潮湿。
“可是,你们想过没有,你们还没有上过战场,没有征战沙场的经验。沙场鏖战,刀枪无眼,可是要死人的!”
赵竑心头热了起来,郑重其事说道。
年轻人的热血,总是让人感动,让人感觉到希望,国家和民族奋起的希望。
“校长,为国为民,精忠报国。你的教诲,我等铭记于心。为一个强大的大宋而战,我等不怕战死。要是死在战场上,虽死犹荣、死而无憾!”
黑壮学员抢着说道,热泪盈眶。
“虽死犹荣,死而无憾!”
学员一起开口,异口同声。看样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好好好!我的孩子们!”
赵竑抬起头来,以防自己的眼泪落下。
他才三十岁,却多愁善感。天子一怒,流血漂杵,横尸百万,他似乎并不是这样的雄主。
赵竑思索片刻,这才说道:
“这样,你们回去后,在校务处报名,愿意去参加北伐的,会按学科兵种分入各军。不过,你们都记住了,作战要勇猛,也要尽量好好活着。你们的学期会增加半年,你们同意吗?”
“谢校长!校长万岁!万岁!万万岁!”
学员们喜出望外,一起开口,跟着站起身来,人人敬了一个军礼,异口同声。
“校长保重身体!”
“去吧!”
赵竑心头惘然,挥手目送着学员们离开。
很快,宿舍区里灯火纷纷亮起,欢呼声此起彼伏,震撼了讲武堂的黑暗。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