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江南的烟雨中,湿了一身的诗意。
此刻处于大宋临安城都亭驿驿馆中的蒙古国正使耶律楚材,就有这样的感觉。
和北地的残破比起来,江南的锦绣繁华,让他大开眼界,又恍然若失。
更让他惊诧的,是宋朝的文治,可以说让他惊呆了。
南朝之富裕,人人衣衫整洁,精神蓬勃向上,自信满满。和他们比起来,两河的百姓衣衫破旧,面黄肌瘦,麻木不仁者不计其数,更像是乞丐。
甚至,大多数百姓,还不如宋人街面上的乞丐。
让他最为震撼的就是宋朝的义务教育,所有的孩子必须免费上学。这可真是亮瞎了他的狗眼。
古往今来,又有几个朝代,可以做到孩子免费上学?
干净整洁的街面,繁荣的商业买卖,蓬勃富裕的士民,四处弥漫的尚武之气……
大宋经济之繁荣,国力之强盛,军事之强大,让他眼花缭乱之余,暗暗心惊。
坐了一下蒸汽船,他对大宋的强大感到震惊,对蒙古国的前程,则是感到困惑,甚至有些沮丧。
这些年,他自以为自己在两河做了些事情,今日一看,他似乎可笑至极,狗屁都没有做。
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宋朝已是如此民生富裕,而他所苦心经营的两河,还是百废待兴,一塌糊涂。
“耶律先生,看起来,你是有些闷闷不乐啊。”
蒙古国副使李邦瑞过来,轻声地一句。
“李相公,你也不是强颜欢笑吗?”
耶律楚材轻声一句。二人目光相对,都是苦笑一声。
二人虽为蒙古国效力,却是饱读诗书,谙熟中华文化,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刻骨铭心。
窝阔台即位,他们才有了一些施展才华的机会。但君臣相知,食君之禄,忠君王事的那种家国情怀,似乎杳然。
“到了南朝,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南人之富强,令人叹为观止。可以说,大宋是我蒙古国心腹大患。思之让人难安啊!”
李邦瑞感慨一句,眼神复杂。
耶律楚材轻轻点了点头,心头失落。
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他们所不太熟悉的大宋,似乎都已经把看似强大的蒙古国,远远甩在了身后。
“李相公,我本以为,如今大宋之强盛,除了倡导尚武之风,必是儒家独尊,程朱理学独大。谁知到了大宋才知,程朱理学已被极大打压,孔孟之道大行其道。这真是出乎意料。”
耶律楚材感慨万千,眉头紧锁。
大宋以儒治国,长久以来,程朱理学都是其官学。存天理,灭人欲,清谈之风盛行,等级观念深入人心。
但如今大宋,似乎继承孔孟之道,尤其是孟子之学,提倡“仁义”和“平等”,兼“君子”和“大丈夫”,解除对女子之禁锢,与程朱理学大相径庭。
“耶律,你所言极是!”
李邦瑞点点头,同意耶律楚材的看法。
“就拿军事上来说,宋朝军中全是武将统兵,以文制武荡然无存;女子上学,女子抛头露面外出做工,与三纲格格不入;科举取士代之以行政学堂,文武兼修;中华文化本是以德服人,如今却是讲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中华之法尽失,虎狼之性日炽。此大宋已非昔日之中原王朝。这对于我蒙古国来说,恐非善音。”
如今大宋国力蒸蒸日上,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是远胜大宋历朝。宋人要恢复中原,重现汉唐雄风,和蒙古国之间,必然有一场场恶战。
“李相公,这正是我所忧心之处。中华无“德”,以武力行于世间。孩童入学,无论男女,都必习武;士民人人佩刀挎剑,尚武之风弥漫;报纸上大肆宣扬中华主义,犯大宋者,虽远必诛;讲武堂、水师学堂,其军人地位超然,年轻人争先恐后从军,崇尚流血牺牲,开疆拓土。大宋穷兵黩武,上下一心,七千万子民,谁能抗衡?”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中华无“德”,只以“丛林法则”解决争端,蒙古铁骑不要说南侵,恐怕宋人自己就会北上用兵了。
“耶律相公,难道说,你我此次出使宋朝,是要无功而返了?”
李邦瑞幽幽一句,似乎底气不足。
宋朝国力昌盛,携汉中大破蒙军之威,宋人打得起这场战争,他们也有这个信心。
反观蒙古国,南下一战伤筋动骨,没有几年功夫,恐怕经不起一场大战。
“至少,你我对南朝有些认知。不像蒙古国那些部落首领贵族,对宋朝还想动兵,不知天高地厚。宋人崛起,恐怕是不可避免。你我尽力而为吧!”
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狗屁!
宋皇赵竑乾坤独断,半人半神,只要他还是大宋天子,对外用兵的步伐恐怕就不会停止。
“蒙哥和阔出在哪里?他们没有闯祸吧?”
二人沉默,片刻,李邦瑞环顾四周,问了起来。
“阔出和蒙哥二人这几天出去游览,每次回来都心事重重。看来这一趟宋境之行,对他们打击不小。”
见惯了草原大漠的苍茫,南朝之富裕繁华,肯定会让兄弟二人迷失。
耶律楚材话音刚落,蒙哥和阔出就走了进来。
“阔出皇子、蒙哥王子,此次宋境之行,你二人有何感受啊?”
李邦瑞满脸赔笑,向阔出和蒙哥二人问道。
耶律楚材一声不吭,他看着两个年轻的蒙古贵族,似乎想听听他们的看法。
“宋人富裕,令人惊诧。宋人小孩都练习刺枪术和骑马,以及使用火器,实在是吓人。宋军彪悍果敢,将来必为我蒙古国心腹大患。不过,宋人治国之法,似乎可以借鉴。”
阔出面色阴沉,看样子心情似乎不好。
“回去后,还是要好好练兵,征集四方勇士,早早灭了宋国,要不然我蒙古国必被宋朝灭国。可惜不能得到宋人制造火器的法子,实在是有些遗憾。”
蒙哥和阔出的看法,大同小异。
耶律楚材和李邦瑞都是点头。
宋军之所以大杀四方,还不是凭火器之利。火器国之重器,宋人当然不会轻易与人了。
不过,他们有一点没有看透,宋人普及义务教育,文武兼修,这才可怕。
不过,蒙古国几乎是奴隶制,又是分封制,想要如宋朝从上而下执行国策,谈何容易?
“阔出皇子、蒙哥王子,此次入宋是和议。你们要控制住自己的脾气,不能发怒。尤其是宋皇刚猛,尽量不要触怒他。”
耶律楚材郑重其事,提醒起了蒙哥二人。
“蒙哥王子,你阿布阵亡,这是两国战事,怪不得宋皇。待会见到宋皇,希望你能克制。”
李邦瑞不放心,仔细叮嘱蒙哥。
托雷阵亡,作为他的儿子,蒙哥悲愤在所难免,但不能误了和谈的大事。
相比于蒙哥,虽然也在汉中一战失去了兄长阔端,但兄弟二人关系一般,阔出更加沉稳,反而不用他二人仔细叮嘱。
耶律楚材二人用的蒙古话,阔出轻轻点头,并没有反驳。
“吾图撒合里、李邦瑞,你们二人放心。又不是宋皇亲手杀的我阿布,我不会怪罪宋皇。我只是想见见,宋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会说出什么样的一番话来?”
蒙哥神情严肃,向耶律楚材二人保证。
耶律楚材的蒙古名是吾图撒合里,意思为长髯人。通事不用翻译,耶律楚材也听得清清楚楚。
通事虽然以“耶律先生”翻译,但蒙哥的话已经听在耳中,耶律楚材微微有些不悦,脸上却没有显露出来。
连蒙古大汗窝阔台都对他以“先生”相称,礼敬有加。蒙哥不过是一个部落的王子,却对他直呼其名,实在是有些过分。
想起窝阔台的妃子们对他“以儒治国”的理念也很是不满,耶律楚材不知不觉眉头紧锁。
“耶律先生,咱们去见宋皇吧。”
李邦瑞察言观色,轻声一句,眼神中似乎也有一丝失落和忧色。
在这些蒙古国的宗王贵族眼里,他们这些外族降臣,又算得了什么?
耶律楚材几人进了皇宫,在御书房中等待,看到墙上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众人都是睁大了眼睛。
阔出和蒙哥指着地图指指点点,说个不停,蒙哥神情激愤,似乎有些不甘。阔出眉头紧锁,好像忧心忡忡。
耶律楚材和李邦瑞对望一眼,都是惊愕。
两张地图,似乎已经言明了宋皇的志向。他们这一趟,是不是白来了?
满屋的书籍和图纸,这里似乎是一个饱学之士的书屋,而不是一个君王处理政事的场所。但他们却明白,一个个至关重要的决策就是在这里诞生,影响整个天下,甚至是海外。
“不好意思,让各位久等了!”
赵竑满脸笑容进来,李邦瑞和耶律楚材几人精神一振,赶紧站起身来,给赵竑见礼。
“大蒙古国使臣耶律楚材、李邦瑞、蒙哥,拜见大宋天子!”
“耶律先生,李先生,二位老友,数载相逢,别来无恙?”
赵竑笑容亲和,却不怒自威,自有一番上位者的威严。
事实上,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和声威,即便是他想低调,也很难。
“几年不见,陛下风采依旧。老臣为陛下贺!”
“为陛下贺!”
耶律楚材和李邦瑞一前一后,态度恭谨,给赵竑行礼。
尤其是耶律楚材,宋皇和窝阔台汗一样,尊称他一声“先生”让他在心理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谢二位先生,都请坐吧。”
耶律楚材等人坐下,赵竑看着蒙哥,满脸笑容。
“蒙哥,你是托雷的长子吧,果然一表人才,不错。”
这位面相倔强、沉默寡言的蒙古国副使,就是那位《神雕侠侣》中被独臂大侠杨过在襄阳城外干掉的蒙古大汗蒙哥了。
南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8月,蒙古大汗蒙哥在合州钓鱼城下突然暴毙,急促到没有在临终前留下遗诏,确定继承人,导致了此后两个弟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为争夺汗位而内战五年。
蒙哥死前虽未能灭南宋统一天下,但是他的去世,对当时的世界格局,有极大的影响,蒙哥去世,导致了他的另外一个弟弟旭烈兀的第三次蒙古大军西征被迫中止,再加上其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五年继位之争,最终导致蒙古帝国的分裂,改变了世界形势。
不过,话说回来,蒙古国是分封制,分裂和土崩瓦解是必然,迟早而已。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