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创业,其实都是偶然的。
甚至在改开前20年里,绝大部分所谓的创业者,如秦家四兄弟、宋儒华、宋卫平、尹明善等老一代企业家,最开始脑子里只是想着改善生活而已。
其实,当时的时局里,他们更多的是在谋生而非创业。
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谋生,什么赚钱做什么;而创业,则是一开始便选定了赛道和实现的路径。
当改开渡过了初段之后,对创业者的要求随之发生了变化。
如果老一代的企业家们没有随之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那么只会被后浪给拍在沙滩上。
世纪初的前十年里,见证了无数的前浪消亡。
当然,这是从后世的角度以一种马后炮的心态去评价人物,而站在当初的时点上,谁又能这么轻松的做出转变呢?
从舒适区走出来,并不容易。
否定自我过去成功经验,更难。
……
IT企业的年会,一般不会在年后开,而是在年前。
因为元旦到春节前,是一个销售的旺季,放在元月开年会纯属瞎耽误事。
而所有的数据,基本也会在12月下旬的开端便会统计出来,后面几天的数据无伤大雅。
12月24日,西方的平安夜。
甬城凯洲皇冠假日酒店内灯光璀璨,人声鼎沸。
波导手机,这个今年以1175万部销量豪夺国内市场第一的国产手机巨头,正在这里举行年度总结会。
酒店外的巨幅海报上,波导的logo与圣诞装饰交相辉映,彰显着今夜的主题——庆祝与展望。
上午的闭门会议仅限中高层领导参加,没有合作伙伴及媒体记者的身影。会场内,波导的中高层领导们齐聚一堂,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舞台上,那里,波导的传奇创始人徐立华正站在聚光灯下。
他的身后是一张巨大的PPT,上面展示着波导手机在国内市场的销售数据和增长曲线。
“今天,我们在这里不仅是为了庆祝过去一年的成就,更是为了总结经验。”
徐立华的声音坚定而充满力量,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无限豪情。
随着他的发言,大屏幕上的数据和图表逐渐变换,展现出波导自1990年代以来的发展历程。
从BP机时代的辉煌,到手机市场的突破,波导在徐立华的带领下,一路过关斩将,成就了国产手机的传奇。
台下的中高层领导们交换着彼此的眼神,他们的表情中既有对波导过往成就的自豪,也有对明年发展的深思。
没法子,老大开个场后,就该他们一个個登台讲述明年所在部门的计划。
一些经历过波导从BP机向手机转型的老员工,脸上露出感慨的神色,他们对徐立华的领导力和波导的韧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1991年,28岁的徐立华从西南交通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鹏城一家传呼机企业从事研发工作。
上世纪90年代,拥有一台BP机是许多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当时主流的传呼机还是数字机,只能显示简单的字母和数字,人们得随身带一本密码本翻阅那些字母数字组合的含义。
带中文显示的传呼机虽然已经出现,可因为都是外资品牌,价格十分高昂,售价能到近万元一台。
徐立华从中嗅到商机:如果能研发一款国产中文寻呼机,那么这个市场将无比庞大。
没钱的徐立华,写了一份寻呼机可行性报告,联合了几个同学,拉到了奉化地方政府的投资。
于是,有了波导。
1993年4月,波导的首款中文寻呼机,也是国内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寻呼机问世,彻底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垄断。
到了1998年,波导已经卖出了100多万台中文寻呼机,在全国寻呼机市场已经排名第二。
可就在这年,徐立华注意到一个政策。
原信产部和原计委当时出台了《关于加快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手机生产商必须获得牌照许可,并规定在华的外资企业生产的手机必须有60%销往海外市场。
徐立华敏锐意识到,虽然当时手机的价格远高于寻呼机,可通讯更方便的手机早晚会取代寻呼机。
于是,徐立华当机立断,指挥波导开始转型研发手机。
不得不说,后来波导手机的发展和壮大,无不展现出徐立华的魄力和胆大。
为了拿到贷款,徐立华引入甬城电子信息集团,借国企身份从银行贷款2亿多,建立了厂房和生产线。
99年5月,在手机牌照申请无果的情况下,徐立华居然引入高卢鸡最大的手机生产商萨基姆的技术和生产线,一口气生产了2万多台手机。
可这批手机没有准生证,等于就是黑户,根本不能卖到市场去。
所有人都急得要死,可徐立华不紧不慢地说“别怕,我有办法”。
没多久,在徐立华邀请下,信产部来波导考察。
徐立华介绍完波导手机现状后,双手一摊表示,生米煮成熟饭了,孩子都生了,你们看怎么办吧?
这招先斩后奏让领导们很为难,如果不批准波导的手机牌照,那就意味着这些国有资产彻底浪费,从贷款到生产设备以及一堆成品手机,全部资金将彻底打了水漂。
结果毫无悬念,1999年9月,波导终于拿到国家移动电话生产许可证,成为首批入围企业中唯二的民营企业。
另外一家叫做TOP集团。
在手机都还没上市时,徐立华又贷款4000万在央视投放广告,并邀请歌手李玟做代言人。
波导,手机中的战斗机
这句广告语也是从那时起开始传进千家万户。
与此同时,伴随着广告语的传播,波导建立起28家省级公司、300多个地市级办事处,成为当时国内手机最为庞大的销售体系。
凭借独有的眼光和胆识,徐立华一步步将波导手机带入辉煌时代。
波导手机从一开始就走上了模仿畅销手机的道路,靠着不输于国外品牌手机的外观设计,但是价格便宜一半的模式,抢占了早期的国产手机市场。
当然徐立华的成功,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分润模式。
将公司销售毛利进行让利,在终端的销售人员销售其他手机有60元提成的时代,徐立华给出了300元。
巨大的利润空间,使得波导手机成为了国产手机领域毫无争议的销量霸主。
2000年,凭借亮眼的业绩,波导股份上市。
2001年,波导年报显示,手机年销量243万台,总营收26亿元,同比增长181%。
2003年扎帐,波导各类手机卖出了1175万部,超过所有的国外品牌。总收入达到108亿,净利润2.5亿元。
在国内手机市场中,波导手机稳居国产品牌销量第一的位置,进入品牌的黄金时代。
而波导首创的“自主营销渠道,服务销售终端”的手机营销模式随即被国内手机厂商广泛采用。
“徐总的远见总是让我们惊讶,但回顾过去,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带领我们走向了成功。”
一位资深的产品经理低声对旁边的同事说,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公司历史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感谢大家的辛勤付出,让我们波导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徐立华的声音在会议室中回荡,他的目光坚定而有力。
突然,徐立华的语气一转,他的声音变得更加低沉而有力:
“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拓展新的领域。
因此,我宣布,波导将在明年开启双主业战略,进军造车领域!”
话音刚落,整个会议室陷入了一片死寂。
高管们的表情从自豪转为惊讶,甚至有些困惑。他们互相交换着眼神,似乎在寻找答案。
刚刚是不是听错了?!
造车?
在场的所有人面面相觑,他们此前没有收到过任何关于公司将要开始造车的消息。
“徐总,这……这个决定是不是太突然了?”
终于,负责研发的副总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震惊。
徐立华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是的,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但我相信,波导有能力迎接这个挑战。
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革命,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波导不能只满足于手机市场的胜利,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去开拓新的领域。”
“可是,徐总,我们对汽车行业一无所知啊,而且……这里面有大量的准备工作要做,我们没有团队。”
负责市场的副总皱着眉头,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徐立华微微一笑,他似乎早已预料到了这个问题,
“没错,我们现在对汽车行业还不够了解。但这正是我们需要改变的地方。
这项工作,其实我从今年年初就开始启动了,我委托了同济同杰汽车设计公司设计了一款多功能家用轿车作为车型储备,同时也在华亭组建了60人的波导汽车研究所用于整车研发。
之所以今天才向大家宣布,是因为汽车和手机一样,也有准生证的问题。
前天,我已经和南汽谈妥了,我们将收购南汽36%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借南汽的轿车准生证实现我们波导的造车梦。
资金、拍照、团队……我们都有了,现在差的只是技术储备,这是需要花时间去解决的。
同志们,我相信,只要我们有决心,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销售副总朱兆江,同时也是海外业务的负责人。
此刻他的眉头紧锁,显然对徐立华的宣布感到意外。在徐立华的话语落下后,他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用他那充满力量的声音说道,
“徐总,我对您的远见和勇气表示敬意。然而,我认为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应该更加专注于我们最擅长的领域——手机市场。”
此话一出,会场里很多人都在心里叹了口气。
朱兆江,精于业务,但……
有的时候,性子实在是太直了。
这个场合来跟董事长唱反调?
徐立华的脖颈抽搐了两下,面无表情的望着侃侃而言的朱兆江,示意人拿话筒过去。
朱兆江接过话筒继续说道:“董事长,您刚才提到了我们的销售成绩,数据很是喜人。
但需要看到的是,我们这个全国第一,是建立在销售利润分润和巨额的广告宣传费之上的。
我们的营收虽说很惊人,但净利润率却只有2.3%左右。
其实,对我们波导手机而言,这两年算是强行起飞成功。
我们需要花时间去巩固市场地位。”
他看了看在场的同事们,继续说道:“现在开启造车业务,进入到一个我们不熟悉的领域,这太过于冒险。
集团公司的资金是有限的,如果再开启造车业务,势必会影响到手机业务的开展。”
朱兆江的声音变得很是严肃,他强调道,“我认为现在正是需要修炼内功的时候,需要加大自研投入。
但今年公司研发费用却从去年的8889万元缩减到了5850万元,董事长,这是很危险的信号。
在现在的竞争环境下,没有研发就没有未来!
我认为此刻我们应该以积蓄资本为主,去开辟新的市场,而不是开辟新的赛道。”
徐立华的脖颈抽搐了两下,但这个场合下他也只能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毕竟,波导现在算是国企,搞一言堂是大忌。
会议室内的讨论声渐渐响起,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朱兆江的身上。
朱兆江转向徐立华,他的眼神中带着坚定和诚恳:
“徐总,我认为现在是我们向海外市场扩张的最好时机。”
说到这里,他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我们都知道,非洲大陆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市场。
这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潜力,更是我们波导手机可以大展身手的舞台。”
朱兆江顿了顿,继续说道:“在现在的非洲大陆,手机产品是一块空白的市场。
根据我们的市场调研,非洲的手机普及率还不到1%,这意味着有超过99%的人口还没有使用手机。
那里的通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但人们对通讯的需求却在不断增长。
我们的低成本手机在非洲市场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而且我们可以根据当地市场的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
比如,我们可以增加手机的电池容量,以适应非洲部分地区电力供应不稳定的情况;
我们还可以增强手机的耐热和耐尘性能,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
最重要的是,目前,整个世界,唯有我们的手机产品,才可以满足他们对于便捷通讯和价格的渴望。”
“现在,正是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时机。”
朱兆江的声音变得更加有力,“如果我们现在不行动,其他品牌很快就会占领这个市场。
诸位,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董事长,我们需要立即制定战略,加大在非洲市场的投入,建立我们的品牌影响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波导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
朱兆江的话慷慨激昂,但是落在会议室里,很多人心里却是不以为然的。
因为这两年,朱兆江已经多次提过进军非洲的话了,大家耳朵都听起茧子了。
他们想说,非洲……买得起手机吗?
但是此刻,不少人觉得,相比起徐立华突然提出的造车而言,手机业务进军非洲也不是不能接受。
好吧,显然要更靠谱一点。
徐立华听着朱兆江的反对意见,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僵硬。
他无法接受这样直接的质疑,尤其是在这么多人面前。
在徐立华看来,波导以前的成功完全在于他的战略规划,这一次转型他也必将成功!
而朱兆江的当众质疑无疑是在挑战他的权威。
“朱副总,你的担忧我理解,但我认为你的眼界需要再打开一些。”
徐立华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冷意,“波导的成功,不仅仅是在手机市场,更在于我们敢于创新,敢于挑战未知。
非洲市场固然重要,但造车业务是我们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一步,这关系到波导未来的长远发展。”
朱兆江毫不退缩,他坚持己见:“徐总,我并不是反对创新,但我们应该在稳固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再去拓展新的领域。
您知道,我们的手机业务虽然销量第一,但净利润率却只有2.3%,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利润空间非常有限。
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金去巩固市场地位,提升产品竞争力,而不是盲目地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
徐立华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他冷冷地回应着,
“朱副总,你觉得我的战略规划有问题吗?
一部手机货值不过几千元,你就算净利润率提升到30%,也不过千元之数!
而一辆汽车呢?就算我们的汽车只能卖10万,就算净利润率也只有2.3%,这也是2300元。
何况汽车整车销售的净利率超过8%!
而且,如果算上零部件销售,综合净利率超过20%!
”
说到这里,徐立华嘴角一撇,嗤笑了一声,“朱副总,我看你不是在担忧公司的未来发展,而是在质疑我的领导能力是吧?”
此时的徐立华眼睛里闪过一丝厉色。
年轻人……
如果这是私下讨论,他还会好言好语的说上两句。
这种当众的场合唱反调?
何况,真当他不知道手机业务的底盘不稳吗?
根本没法稳住的好吧!
这种年轻人说起来头头是道的,但他们懂个锤子!
手机这种电子产品,没有半导体研发底蕴和实力的国内公司,其研发也就是外观上的创新和功能上的调教。
有个屁用?
还不如采用公版设计,回收资金还快一些。
真要进行实质的研发,就得投入海量的资金。
神经病啊!失败了算谁呢?!
而且手机撑死了能挣几个钱的?
傻逼一个!
想到这里,他冷冷一笑,“朱副总,你的职责是执行公司的战略决策,而不是在这里质疑战略的本身。”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讽刺:“或者说,你觉得我的经验不足以带领公司进入新的领域吗?
还是朱副总觉得伱的能力可以超越整个团队?”
徐立华认为朱兆江是因为这两年负责销售而手机销量大幅上升导致心态飘了。
居然敢质疑自己?!
徐立华一直认为波导的成功,在于他的营销理念和销售激励政策,而朱兆江是在贪天之功。
同时,因为波导此时已经成为了国企,得到背靠大树好乘凉好处,必然也要承担受到国资管辖的后果。
他知道,取得了不菲成绩的朱兆江在国资股东方面前深受好评,而且现年仅仅30岁的朱兆江拥有巨大的年龄优势。
确实,自己作为创始人,在公司拥有超然的地位。
但正因为这种超然,会格外受到国资的注意。
几千年的政治智慧揉成三个字就是掺沙子。
波导,目前还没有专职的总经理,是他这个董事长兼任的。这终究是临时的机制,以后国资必定会委派一个总经理和自己抗衡。
所以徐立华格外担心朱兆江影响到自己的位置,此时也在刻意打压他。
一边说着话,徐立华一边一步一步的向着朱兆江走去,直接站在了他的面前一双鹰隼般的眼睛死死的盯着朱兆江。
朱兆江面对徐立华的指责和逼视,并没有退缩。
他双眼直视着徐立华,坚定地回答着,
“董事长,我并不是在质疑您的领导能力,我只是在履行我作为销售副总的职责,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出我的担忧和建议。
我们都知道,汽车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而且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
我们需要确保公司在进入这个市场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而在我们的优势赛道里,通过进入新市场快速积淀资金、巩固好大本营,才是开启新赛道的前提。”
……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