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三请三辞

  而刘巴这一次也是真的无处可逃了,毕竟众所周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益州地区的交通状况一直都不是很好。

  再加上当时成都城也已经被蜀汉昭烈帝刘备给包围了,刘璋又是直接投降的,刘巴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了。

  于是在蜀汉昭烈帝刘备手底下将领们的喊打喊杀中……咳咳,应该说是在蜀汉昭烈帝刘备的礼贤下士之下。

  刘巴最终还是选择投降了蜀汉昭烈帝刘备,从此开始老老实实的为蜀汉昭烈帝刘备效力了。

  另外刘巴还是一个比较清高的人,又自认为是一个中途才投降蜀汉昭烈帝刘备的降臣,担心会受到蜀汉昭烈帝刘备的猜忌。

  于是刘巴就从来不和蜀汉政权的其他大臣们,有什么私下里的往来和接触,平日里和其他大臣们也都是非公事不谈。

  这就让刘巴成为了一个,只效忠于蜀汉昭烈帝刘备一个人的孤臣,快速地赢得了蜀汉昭烈帝刘备的信任。

  所以哪怕是刘巴实名反对蜀汉昭烈帝刘备称帝,蜀汉昭烈帝刘备也没有拿刘巴怎么样。

  甚至连像对费诗那样的贬官惩罚都没有,只是让刘巴为蜀汉昭烈帝刘备起草了登基时,所需要的各种祷文、诏诰、文书。

  然后在蜀汉昭烈帝刘备正式登基称帝之后,却没有给予刘巴任何的封赏罢了,这其实就已经是一种惩罚了。

  因为按照常例来说,不管是封王了也好,还是登基称帝了也罢,都是要顺势对手底下的这些臣子们进行一波封赏的。

  可以理解为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可以理解为是君王们在晋位时,用这种对手下们一同加官进爵的方式来收买人心。

  毕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一个人的进步,难免会有人心怀怨忿,可要是大家都一起进步,那不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了嘛。

  比如说蜀汉昭烈帝刘备,在自封为汉中王时,就顺势加封关羽为前将军,等后来蜀汉昭烈帝刘备正式自立称帝之后。

  又任命诸葛亮为丞相等等,只有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君王晋位之后,却不帮助手底下的臣子们升官的事情。

  而像是刘巴这种情况,在蜀汉昭烈帝刘备自立称帝的时候,明明没有少忙活,甚至可以说是忙前忙后的劳苦功高。

  却没有得到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封赏,这很明显就是因为之前,刘巴反对蜀汉昭烈帝刘备自立称帝的原因了。

  另外蜀汉政权当时的能人那么多,还有诸葛亮这种旷世奇才,可是蜀汉昭烈帝刘备,却不偏偏让那些人。

  来为蜀汉昭烈帝刘备起草其自立登基称帝之时,所需要的各种祷文、诏诰、文书。

  而是非要刘巴这个反对蜀汉昭烈帝刘备,在此时自立称帝的人来起草,这就很有意思了,有点后来明成祖朱棣逼迫方孝孺,给他写登基诏书的意思了。

  不过有刘巴这种结果,其实还算是好的了,毕竟第一点是因为刘巴这个人真的是很有本事。

  比如说当初蜀汉昭烈帝刘备与刘璋开战的时候,为了能够激发自己手底下这些将士们的斗志。

  所以蜀汉昭烈帝刘备就特意与自己手底下的这些将士们立下过约定:“如果能够成功的夺取益州,攻下成都城。”

  “那么刘璋府库里面的所有东西,就全部都任由你们拿去分享,我是不会进行任何干预的。”

  结果等到蜀汉昭烈帝刘备,真的成功攻下成都城的时候,蜀汉昭烈帝刘备手底下的那些将士们都很兴奋啊。

  全部都扔下了自己手中的武器,前去刘璋的府库之中自行拿取财物,这一下子蜀汉政权的将士们是发财了。

  但是蜀汉政权本身在打下了益州地区之后,所获得的财物却寥寥无几,就导致蜀汉政权的军用都不足了。

  这让蜀汉昭烈帝刘备非常的担心,于是刘巴就向蜀汉昭烈帝刘备建议道:“这件事情其实很容易就能够解决。”

  “只需要铸造一些铸值百钱的铜板通行,再统一物价,并实行公卖制度就可以了。”

  蜀汉昭烈帝刘备果断地听从了刘巴的建议,果然在数月之间,就让蜀汉政权的府库重新得到了充实。

  后来刘巴又与诸葛亮、法正、李严、伊籍等人,共同制定了《蜀科》,奠定了蜀汉政权的法制基础。

  可见刘巴这个人是有真才实学的,至少在经济学上面就有一定的研究,还知道用增发货币的方式。

  来帮助蜀汉昭烈帝刘备掠夺民间资产,快速积累财富,而且在增发货币的同时,还不忘了统一物价和调控市场。

  把增发货币的风险,给提前降到了最低,别看刘巴只是建议蜀汉昭烈帝刘备增发货币,铸造了一些钱币而已。

  看起来也似乎是很简单的样子,但是实则不然,毕竟在华夏传统的士族文化里面,对于钱财是非常不屑的,钱这种东西就是阿堵物罢了。

  只有那些低贱的商人们,才会喜欢钱,去挖空了心思想怎么赚钱,真正高尚的士族们,对于钱财从来都是不屑一顾的。

  当然了,那些所谓不爱钱的士族们,要么就是家里面真的不缺钱,要么就是表面上嫌弃得要死,私底下则喜欢得要死。

  恨不得能够多多益善,典型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嘛,在士族们当中很常见,但是因为话语权就掌握在这些士族们的手中。

  如果士族们有需要,黑的都能给说成是白的,白的也能够给说成是黑的,自然是可以随意的引导舆论的导向。

  所以哪怕华夏古代的士族们,普遍都是诗书传家,相较于当时没有机会读书的普通百姓们,已经是很有文化的了。

  但是在经济学上面,依然是没有多少士族阶级,是真的懂这个经济学的,而刘巴很显然就是那个例外。

  不光是懂经济学,甚至可以说是精通了,帮助蜀汉昭烈帝刘备快速渡过了经济危机,还没有造成太过于严重的后果。

  这个本事可不是谁都能有的,毕竟绝大多数地方割据势力的诸侯们,真要是遇上了什么经济危机。

  手头里面如果紧了,那就纵兵去四处掠夺好了,直接抢多快啊,他们甚至连增发货币,也就是自行铸币的时间都不愿意浪费。

  就更不要说在增发货币的同时,还要出手干预市场,统一物价、实行公卖制度了。

  第二点则是因为刘巴这个人的名望够高,也算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个热点人物吧。

  连刘巴在蜀汉政权做孤臣,从不与其他人过多接触交往的事情,都会受到东吴大帝孙权和张昭的私下谈论。

  然后就是在刘巴死后,曹魏政权当时的尚书仆射,也就是后来当了司空,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和制定了《魏律》的陈群。

  还特意给蜀汉政权的丞相诸葛亮写信,询问刘巴的具体情况,在信中还称呼刘巴为“刘君子初”,可见陈群对于刘巴的尊重。

  正如当初魏武帝曹操,因为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名声正隆,不敢轻易地去害蜀汉昭烈帝刘备的性命一样。

  蜀汉昭烈帝刘备又怎么可能因为刘巴,反对自己的自立称帝,就对刘巴做出来什么严厉的惩罚呢?

  无非也就是刘巴越不想让蜀汉昭烈帝刘备干什么,蜀汉昭烈帝刘备就硬逼着刘巴,帮助自己把这件事情给干成。

  完了再不给刘巴任何的封赏罢了,算是让刘巴打了一回白工,但是其他的人,可就没有刘巴这么好的命了。

  甚至连费诗那种因此而被贬官的,其实都算是好下场的了,虽然是憋屈了一点,一身的才华无法得到尽情的施展。

  但是最起码人家费诗还活下来了啊,最惨的当属跟刘巴一同劝阻蜀汉昭烈帝刘备,不要在此时自立称帝的主簿雍茂。

  雍茂就因为这件事情,直接就让蜀汉昭烈帝刘备,给找了个借口杀掉了,按理来说雍茂是和刘巴一起。

  来劝谏蜀汉昭烈帝刘备不要自立称帝的,可是人家刘巴却什么事情也没有,他雍茂就直接让蜀汉昭烈帝刘备给杀了,这让雍茂上哪里说理去啊。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啊,谁让人家刘巴既有能力,又是天下知名的名士,而他雍茂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呢。

  这种事情也敢来胡乱掺和,雍茂不死谁死啊?直接就被蜀汉昭烈帝刘备给挑出来杀鸡儆猴了,不过这也算是杀一儆百了。

  至少自此以后在蜀汉政权的内部,再也没有人有异议,胆敢站出来阻拦蜀汉昭烈帝刘备自立称帝了。

  但同时也让其他地方那些依旧心向汉室之人,看清了蜀汉昭烈帝刘备的真面目,从此再也不敢千里迢迢的来益州投奔蜀汉昭烈帝刘备了。

  由此也可见,虽然蜀汉昭烈帝刘备在面对蜀汉政权群臣的劝进,让蜀汉昭烈帝刘备登基称帝时,嘴上说着不要、不要。

  但是实则在身体上面还是很诚实的嘛,把那些胆敢反对他蜀汉昭烈帝刘备登基称帝的人,都给挨个处理了一遍。

  所以说三请三辞除了装模作样以外,其实也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如果君王们不装模作样地推让一下,又怎么能够让那些愣头青的反对者们,主动跳出来送死呢?

  只有当这些反对君王们进步的家伙,都主动地冒出头来了,君王们才好出手,为自己的自立称帝扫清所有的阻碍。

  这也就是魏武帝曹操在活着的时候,说什么也没有篡位称帝,否则说不定蜀汉昭烈帝刘备。

  还能够名正言顺的多当两年皇帝呢,只可惜魏武帝曹操这个家伙就是死活都没有篡位啊。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诸侯争霸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