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积云的散开,冬日骄阳因而更加灿烂明媚,映照得门内君臣越发的精神。
这时,金座上的朱翊钧在海瑞说完后,也站起身来,看着邹元标:“你这个进士,到头来见识竟还比不上一个举人。”
朱翊钧这话一出,除海瑞脸上有奋色外,其余大臣在颔首之余,便都垂下了头。
而邹元标也不得不回道:“罪臣自是不如刚峰先生有见识,刚峰先生是真君子!”
“别自称罪臣了!”
“你有罪没罪,朕说了算。”
朱翊钧这时突然言道。
邹元标顿时痛哭不已。
朱翊钧知道,他是因心中想得天子尊重的本欲,与想为人上人而执意要守的礼教,产生了冲突,所以才痛哭不已。
故朱翊钧便在这时,问着邹元标:“邹元标,你自认为你自己是忠臣吗?”
“臣表里不一,是小人,是伪君子。”
邹元标哽咽回道。
“朕是让你回答自己是不是忠臣!”
朱翊钧沉声言道。
邹元标想了想,便道:“是或不是!”
“怎么讲?”
“臣本质上忠的是礼,忠礼便须忠君,臣失志忠礼,自然是忠臣!但臣又好像没有忠礼,竟詈骂君父,明显是背叛了礼,所以又不是。”
“臣就不该为博直名上疏谏君,这不是臣子该有的行为,非理学该有的臣子之道!”
邹元标说着拿拳头砸起地来。
“朕看你是忠臣。”
朱翊钧突然言道。
邹元标勐地抬起了头。
朱翊钧又道:“你的良知在促使你做一个忠臣,在促使你忠于国,忠于朕的社稷,而不是一味只忠于朕本身!可以说,有古大臣所遗之以天下为己任之风!”
“谏朕之失,本没有错,乃至提醒朕不要好大喜功,也没有错,甚至是忠臣该有的表现;但你错在公私不分,阴阳未理!”
“虽有谏朕不当好大喜功而不顾社稷黎民之心,但却是因犯罪士绅未被宽恕而谏,还参杂了博直名的私心,以至于你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人还是鬼。”
朱翊钧说到这里感慨说:“所以旧礼害人啊,让人做一些人的奴隶,又让人做另一些人的奴隶主。”
“为什么这样,尔等知道吗?”
朱翊钧问向了在场的人。
申时行这时拱手道:“臣等恭聆圣训。”
“原因在于这旧礼肇始于春秋之时,那时是什么样子?是士与君同族,民皆奴的时代;也是周天子垂拱而治,天下之士不同国的时代;与现在能一样吗,现在士与皇同族,士与士不同国吗?”
“所以,如今之世,强守周礼,而往往坏天下;需杂以他学,融以今日之礼,立新制;”
“历代大治之世,皆未严守周礼,而是明循周礼,实按法家,甚至有时候还夹以道家修身养性之学;明面上即便独尊儒术,也是明言孔孟,以性善论倡德教,而暗奉荀子,以性恶论抑天下兼并。不如此做的,社稷苍生轻则民生凋敝,重则国破家亡。”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本朝不能迂守旧礼,也不能没有礼,不能崇一圣,需崇多圣,今世之王、陈尚入孔庙,古时之荀子为何要撤出,将荀子请回孔孟!明诏天下,治国只从实际,治学当准并存,不因古废今,也不因今废古。”
朱翊钧说到这里就下达了自己早已决定好的旨意。
申时行拱手称是。
接着,朱翊钧就看向邹元标:“所以,邹元标,你现在行的是忠臣之事,算是忠臣;”
“但是,你又是一个小人,满口仁义道德,又满肚子功名利禄;而做忠臣还是做小人,有时候也由不得你自己,且像你这样人不是人鬼不是鬼的还很多,名曰守礼忠君,却变成了表里不一的小人,杀是杀不完的,只有从根源上废旧礼立新礼,且以此为目的改造你们。”
“道德上,自有天下人针砭,何况你自己都已经在道德上把你自己打入了十八层地狱,朕也就懒得再说你;”
“至于罪行上,你的确没错,做了忠臣之事,既然是忠臣之事,朕就正经回答你,你所谓朕好大喜功,确有此事,但朕现在不好大喜功不行,本朝生齿日繁,再加上图谋我中华膏腴者太多,朕不能不对外扩张,不能不好大喜功,天于我中华最厚,得最德之文化,不因此奉天教化天下,便是失德,则必受其咎!”
“朕宁自己的子民战死在积极进取的沙场上,也不愿他们冻死饿死在朱门绮户外。”
“至于你说朕使公卿如家奴,则是根本就没有的事!明显你是在指桑骂槐,骂公卿们没有和你保持一致,在道德绑架他们!”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
“事实上,可以说,朕之公卿所受之礼遇已远超前朝,不然,他们早已请去,否则谁愿意一边被你们骂一边被皇帝骂,跟狗一样待在有公卿之名无公卿之实的位置上?”
“等你将来若到了这个位置上,你会知道的,你会比他们还觉得朕亲厚!”
朱翊钧这么说后,邹元标两眼放光起来。
申时行、方逢时、海瑞等脸色倒红了起来。
太监张宏更是跪拜在地,哽咽道:“奴婢不识好歹,身在福中不知福,竟被邹给谏的表里不一之言说动,而自轻自贱起来,忘记身为内臣,不能只知忠于皇爷也当忠于皇爷的江山社稷,且身为汉人,也当心存国家之念!”
“而奴婢一不善言辞、不通机变之辈,如今能为掌印,也未感到半点委屈,实因皇爷从来知道为国存仁,而奴婢竟欲支持皇爷弃仁,真正愚昧且祸国不浅!”
“毕竟所谓礼,本当起于敬而止于仁,臣不能只想着敬,也当想着仁,不能因为处于仁君之世,而忘了仁之重要!”
司礼监的太监基本上都是内书堂出身,受过翰林儒臣教育,所以,张宏这种大太监说起话来也能说的头头是道。
“这哪里是不善言辞。”
朱翊钧倒因此摇头说了一句,就看向邹元标说:“所以朕得学唐太宗,不因你的忠臣之举而罪你,且还要你升你的官表彰你,但也还要改造你历练你。”
“传旨!”
“邹元标虽所奏颇显迂阔与不合事实,但重其敢言,为其将来真能洞察时弊而匡正得失,着因其忠直升礼部主客司主事,任缅甸儒学使,即刻南下渡海去缅甸劝当地土蛮崇王化而息干戈且去野蛮!或可顶十万大军,使本朝教化缅甸蛮夷之事业不战而胜!”
朱翊钧说后,邹元标瞠目结舌起来。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