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先发

  样式雷是清朝皇室的御用设计家族,总体上他们是偏于建筑学的。

  很多没有接触过工程的人可能不太清楚房屋设计的顺序,在设计院里,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建筑,肯定是要先有建筑设计及图纸。

  然后建筑设计及图纸给到负责结构设计的人,他们进行受力分析计算。

  最后才能出来完整的可以招投标的图纸。

  当然了,设计院出来的图纸还是不能直接给到施工单位建房子,施工单位要继续进行深化设计,变成现场施工人员能完全照着用的施工图纸。

  但工程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变更,所以最后建完了,施工单位需要再出一份竣工图纸。

  这才算完整的图纸方面的工程资料。

  听起来就很麻烦,但为了质量与安全考虑,只能如此。

  样式雷更多的就是偏向于最开始的建筑设计。

  从上面的顺序看得出来,建筑设计是龙头,很重要的。

  由于古时候的建筑楼层很低,对结构设计的要求不太高,只需要关注最基本的就足够,所以雷家不仅负责建筑设计,有时候还会专门负责营造。

  猛地听起来似乎没啥,但实际上并不简单,因为后来中国在建筑设计上一直落于人后。

  很多各地的大型地标性建筑,都是老外设计,确切说,他们负责建筑设计,也就是建筑外形长什么样;中国人负责结构设计。

  最出名的鸟巢就是。

  因为建筑设计需要考虑一个很关键的点:美学。

  至少到清末,咱们在艺术品位上绝对还是笑傲全球的,哪怕国力很衰弱。

  不过后来,不知道啥时候欧美开始重视这一块了,然后把握了全世界的艺术话语权,什么漂亮就他们说了算了。现代设计方面,中国起步又晚,导致在建筑设计的理念上稍稍落后。一直到李谕穿越前,才有所改观,起码不再完全仰人鼻息。

  雷献彩对小德张说:

  烫样就是建筑模型,非常精致。

  小德张笑道:

  后来雷家衰落,烫样的技术就失传了。好在雷家绝大部分图纸被朱启钤抢救成功,目前七八成的雷家图样都在国家图书馆收藏着。好像到了李谕穿越前的时间点,国家图书馆工作人员连烫样的工艺都复原了。

  其实只要资金到位,任何古人的技术现代人都可以复原,就看想还是不想。

  溥伦给了雷献彩一张船票,雷献彩毕竟是年轻人,激动得很。

  目前雷家第七代雷廷昌还健在,他搞了非常多大工程,比如颐和园和慈禧的定东陵、光绪的崇陵。

  雷献彩笑道:

  李谕鼓励道:

  李谕并不想看到这么好的一个建筑世家就此陨落,让他见见世面会有帮助。

  历史上,清亡后,作为皇家御用的设计师,样式雷家族完全没了生计,迅速陨落。

  他们想要延续下去,必须要懂点新式建筑设计,并且得亲民一些。

  因为以后再也没有皇朝了,设计理念会大大改变,最起码在预算这一块就完全不同,不可能大手大脚,缩水不是一星半点。

  ——

  回到家时,李谕收到了从欧洲寄过来的信件,上面明显多贴了邮票,看来邮费涨了不少。

  没办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信件里是厚厚的关于飞艇的技术资料,不过都是公开的内容,一些更机密的材料,齐柏林伯爵也不可能拿出来。

  但这就是李谕要的效果:给日本人希望,就有了开始投入的理由,至于之后,他们只能自求多福。

  李谕专门研究了一下,好去日本的学校做做演讲。

  等待出发的时间,德龄把星战番外侠盗一号翻译完成,这次时间充裕,法文版的手稿一起拿给了李谕。

  虞和钦也蛮给力,完成了牙膏的最终配方。李谕试了试,终于有点现代牙膏的感觉,一旦推出,绝对可以横扫市场,至于加氟这种高端操作,就不着急了。

  正好把虞和钦带去美国,回来时让他留在日本的京都大学化学专业学习一段时间,陪陪马君武。

  至于其他人,李谕本来只想让谢煜希一起去,但想想自己在家里有不少资料,而且只有自己知道近卫昭雪是日本间谍,还是带去美国吧。

  而吕碧城听说她们都去,也没法待下去了……

  好吧,无非多几张船票。

  几天后,溥伦传来消息,一周后可以出发。

  李谕得到确切时间后,便准备先行去往日本等待,反正目前形势,船只肯定要停靠一次横滨港。

  自然要叫上秋瑾。

  李谕亲自开着车带着吕碧城去拉上她。

  在王家的宅邸,李谕不仅看到了秋瑾,还有京师大学堂日本教习服部宇之吉的夫人服部繁子,以及秋瑾的丈夫王廷均。

  王廷均面色很凝重,他见到李谕后,无精打采道:

  李谕听他口气就知道心中非常郁结,放眼整个大清,管不住老婆一定往国外留学的,也就他一家……

  放在后世没啥,但封建礼教之下,还真有点难受。

  李谕安慰道:

  王廷均很了解自己的老婆,无奈道:

  一旁的吕碧城小声说:

  王廷均再对李谕说:

  李谕抱拳道:

  王廷均又对服部繁子说:

  服部繁子笑道:

  王廷均说:

  服部繁子说:

  服部繁子和秋瑾上了车,王廷均看汽车消失在路口,才叹着气回屋。

  到达天津后,直隶总督袁世凯专门过来送行,一番寒暄后,袁世凯单独叫走了李谕。

  他拿出一本密码本说:

  李谕没法拒绝,只能接过来道:

  实际上最关键的东西,李谕已经做了,其他的有他没他无所谓,最多指导一些无线电的操作罢了。

  李谕翻了翻密码本,又问道:

  袁世凯说:

  李谕担心道:

  袁世凯说:

  李谕说:

  袁世凯问道:

  李谕说:

  其实早在日俄战争开始的几个月前,袁世凯就猜到了日俄会开战,在1903年底两次给外务部致电,敦促一定要保持局外中立。

  然后他还援引了一些国际公法中有关战争的内容。

  袁世凯是清廷里少有的明白人,这种明白体现在其他朝廷大员只是出于害怕要中立,而袁世凯是看出了日俄以及各国都想要中立,然后可以暗中操作。

  袁世凯摘译的国际公法有关的内容,比如等,显然也是满清统治者最迫切的希望。

  其实,真正具有国际法意义的中立公约,直到1907年才被世界承认。此前的国际公法只是一些通行的原则。

  所以清政府的才显得荒唐。

  因为一旦战争在中立国领土上打起来,哪还有中立一说?

  即便二战中的瑞士,战争时期军机也都是一直在边境线巡逻,不可能让参战国的军队真的到自己领土上,不然哪说得清。

  袁世凯很清楚,中立的确不仅是清廷想看到的局面,更是列强都想要的局面。

  果然,日俄宣战的当天,美国公使就首先表态,尊重清政府的,紧接着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大使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愿。原因嘛,当然是不希望损害他们自己的利益,因为一个稳定的清政府,更有利于他们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至于交战国双方,俄国由于《中俄密约》的问题,显然处于劣势地位,心知肚明清政府不可能帮他们,清廷中立对他们而言是最好的。

  比如俄国陆军大臣库罗帕特金最担心的就是中国的立场,他曾经说过:,

  日本同样害怕清政府不中立,哪怕是清廷真的站在自己一边,日本也害怕。

  因为日本知道,清廷拿不出军队抵抗俄军,只会拖累自己。而且一旦清政府对俄宣战,俄国就可以理所当然地从其他地方出兵。

  而日本已经倾全国之力,根本没有余力在其他方向抵抗俄军。

  从战后的情况看的确如此,日俄战争结束时,俄国在远东还有数十万大军,但日本已经筋疲力尽,全国所有的陆军13个师团都豁出去了,无力再战。看书溂

  李谕还是有点担心袁世凯派出去的这些谍报人员,因为吴佩孚根本不是专门谍报出身,很容易暴露。

  于是李谕叮嘱道:

  袁世凯讶道:

  李谕点点头:

  袁世凯说。

  李谕说:

  袁世凯问道:

  李谕说:

  张作霖的人马目前已经接受了,不过显然他并不是那么听话。

  袁世凯对东北的情况大体了解,说道:

  李谕说:

  袁世凯皱了皱眉:

  李谕说:

  袁世凯说:

  李谕笑道:

  袁世凯说:

  李谕走后,目前在袁世凯府上当高级军事顾问、未来日本第二代特务头子坂西利八郎走出来说:

  袁世凯问道:

  坂西利八郎说:

  袁世凯道:

  坂西利八郎顿了顿,又说,

  袁世凯心中明白日本人的小算盘,笑道:

  坂西利八郎微微笑了笑,眼光凛凛说:

  李谕和坂西利八郎都这么说了,倒是让袁世凯对这个竟然懂得的小小马匪生出来一点兴趣。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