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三衙合一

  …

  见二人应着,高冲这才想起来正事。

  “简单说一下明天的安排,上午接见杨世略,下午见冯游,晚上前往王氏,记得通传下去”。

  二人闻言躬身应诺。

  次日一早,高冲尚未洗漱结束,薛仁贵便来通报:“长史杨世略正在前厅恭候”。

  “来的挺早”,高冲愕然失笑,以后谁若再说杨世略木讷,高冲一定嗤之以鼻。

  “那师父稍后还晨练吗?”薛仁贵挠头问道。

  “练”,高冲正色道:“一日不练,前功尽弃,何况现在时辰尚早”。

  薛仁贵忙是躬身应着。

  待高冲师徒四人晨练后再用完早膳,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时辰。

  前厅里,杨世略也是后悔,他好像太过一些,故意来得这般早,以示恭敬,但经略使似乎并不喜欢这一套,已经晾他一个时辰,茶水也已经换过三壶,现在满肚茶水晃荡。

  正当杨世略在亭中踱步时,只听得一阵脚步声,高冲带着四名少年大步流星而来。

  “没想到伯府兄竟来得这般早”,高冲一脸歉意,然后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近日来车马奔波,酣睡到天亮,倒教伯府兄在这好等,实在过意不去”。

  杨世略一听便是堆起笑容,“经略使言重了,经略使长途跋涉,理性好生歇息,是我太过激动,来得太早了”。

  昨日高冲只对他称呼官职,今日便是称呼表字,这其中的远近亲疏截然不同,可见高冲还是对他颇为友善,杨世略想到这里,心情也是甚好。

  高冲眼睛一凝,继而朗声大笑,“来来来,坐”。

  杨世略果真不简单啊,不愧是后世敬仰的伯府公,杨世略,以伯府,逝世后,当地百姓感念杨世略报境安民的功绩,集资建庙祭奠,曰伯爷宫,渐渐成为潮州丰顺一带的地方神,香火鼎盛。

  各自落座后,杨世略主动问道:“不知经略使唤我前来,有何吩咐?”

  高冲摆手一笑,“吩咐谈不上,只是初到广州,有一些事情还需要请教一下伯府兄”。

  “不敢当”,杨世略忙是起身,态度真是无比恭谨,“经略使尽管询问,一定知无不答,就算不知,我也立即遣人来问”。

  这个态度真是非常配合,高冲也是极其受用,微微颔首笑道:“相信伯府你也知道,我受命来到广州,除镇抚岭南外,更重要的一个任务便是组建市舶司,这个你应该知道吧?”

  “略有耳闻,只是我对于市舶司并不了解,一切听从经略差遣即可”,杨世略再一次表态。

  高冲点点头,“你是大都督长史,未来也未尝不能成为经略府长史,所以我在广州,也只有依赖伯府鼎力相助,还望莫要伯府谦让才是”。

  这一番话直说得杨世略心情激动万分,经略府长史,若是真的设立经略使长史,那在岭南,可就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虽然现在经略府仅仅只有高冲一人,但高冲在朝中的众所周知啊。

  “下官一定竭尽所能,倾力襄助经略”,杨世略第三次表态。

  然后便是问道:“不知经略打算将市舶司衙门设在何处?下官这便前去操办,先将衙门立起来,然后任凭经略驱使”。

  高冲很是满意,果然自古以来,画大饼便是最好的驱动力,前面只说对于市舶司并不了解,转眼间便主动提出帮助开衙。

  “不必单独开衙”,高冲直接说道:“精简机构,提高效率,这是朝廷一直提倡的政策,你通传府州县有司。自今日起,岭南经略府,广州大都督府,广州刺史府,三衙合一,将市舶司立在经略府内”。

  杨世略闻言一怔,有些迟疑的问道:“三衙合一,府内势必十分拥挤嘈杂,将影响到经略使啊”。

  高冲摆手一笑,“我来岭南也不是贪图享受而来,精简机构,势在必行,我也不怕跟你直言,未来还将裁汰一些官吏,杜绝冗官冗员,当然,这些暂时不可为,我也要看看那些人将来的表现而定”。

  杨世略听得心里一惊,忙是应着,显得心思有些沉重。

  高冲看在眼里,这也是他的计划之一,主动透露风声,相信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吏,接下来一段日子里也不敢再碌碌无为,若想继续保持官身,那就一定要做出一些政绩。

  尤其是岭南这个特殊的地方,豪族并立,官衙的职位基本上瓜分完毕,外人很难上位,各豪族之间也是竞争激烈。

  现在通过杨世略来放出风声,各豪族一定是紧张起来,再若是碌碌无为,保不准下一年这个位子就轮到其他家族的人来坐了。

  见杨世略若有所思,高冲也不等他,直接问道:“市舶司之目的便在于倡导海贸,番禺拥有天然良港,自两汉以来,便同西南诸夷往来贸易频繁。

  现在交给你一个任务,给你一个月时间,将广州大都督府下辖十四州的大小海商全部召集,下个月十五,在经略府市舶司共商海贸盛世,如何?你可能完成?”

  杨世略闻言想也不想便是起身,“一定完成”。

  高冲点头笑道:“坐下说,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也需要你主持,这件事才是你的主要工作,召集海商一事你吩咐吓唬,盯紧进程即可”。

  “经略请吩咐”,杨世略脸色一正,心里有些忐忑。

  看见杨世略这一副慎重的样子,高冲摆手一笑,“大可不必如此拘谨,不是杀人放火的事,明日你随我视察番禺港口,然后准备征发徭役,改造港口,在港口建造海关”。

  “海关?”杨世略有些疑惑,“海边的关隘?”

  高冲顿时失笑,“海关便是管理进出口的机关,那些海商进出口的货物,将在海关统一过审,以及征收税费、打击走私之类的职能”。

  说到这里,高冲脸色一肃,很是严肃的说道:“我知道这些海商是地头蛇,但是我这条过江龙既然来了,他们就要服服帖帖,以前向西南诸夷走私违禁物,概不追究,今后发现一例,严惩一例,另外,所有货物必须过税,胆敢偷税漏税者,严惩不贷”。

  杨世略听到这里,也是脸露难色,直言道:“实不相瞒,听闻朝廷欲设市舶司后,那些海商颇有怨言,因为以往他们是不用缴税,来去自由,现在……”。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我知道这肯定触及某些人的利益,但是他们必须无条件接受,朝廷的意志,不容反对,当然,规范化后,他们也将获益更多”。高冲态度极其坚决。

  万事开头难,他知道一定会遇到较大阻力,甚至已经做好重兵平叛的准备,但是海贸的税,一定要收。

  “获益更多?”杨世略有些不解,“经略可否解惑?”

  “朝廷将全面规范海贸,对于合法经营的海商,给予最大程度的便利。

  比如组建海军护航,扫清海匪;比如统一发放营业勘合,甚至可以允许独家专营等等”,高冲也清楚市舶司离不开杨世略鼎力支持,因为他知道潮州杨氏便是数一数二的大海商。

  “据我所知,沿海有些地方的海寇也在固定地点收取一定的过路费,现在只不过是让他们把交给海寇的过路费交给朝廷,他们岂能拒绝?我在这里只有一句话,朝廷的意志,不容侵犯,任何人胆敢耍心思,严惩不贷”。

  杨世略面色凝重,也是点头附和,“过路费这个确实存在”,说到这里,小心翼翼的看一眼高冲,“实不相瞒,杨氏也有海船,获利颇丰,那些海寇盘踞在沿海岛屿上,设卡拦截商船,每家抽解三分,如果不从,便是人财两空,先前也有过剿匪,只是成效甚微”。

  “抽解三分?”高冲眉头一挑,“还挺狠,你放出风去,朝廷只抽解一分”。

  抽解三分,那就是缴纳货物的百分之三十,海寇下手挺狠。

  杨世略一听便是大喜,若是只抽解一分,朝廷还大力组建海军来剿匪,那还真是大有可为啊。

  看到杨世略高兴的神色,高冲嘴角上扬,直笑道:“不要高兴太早,朝廷既然下狠心来规范海贸,一分的税收肯定不足以支撑支出,所以还有其他条例,等海关建成由市舶司统一颁布,你只需传出一点,市舶司作为朝廷的官方衙门,肯定是比海寇更加人性化,这一点不得质疑”。

  杨世略心情复杂的应着,对那些条例更加好奇,只是高冲既然说明海关建成再颁布,他也不敢多问。

  待杨世略走后,高冲掏出小册子,继续研究,小册子便是高冲对于海关制度的一些制定。

  除价税抽解一分外,其他主要分为三类。

  其一,引税。规范海贸后,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进出口贸易,需要执业资格,后世叫营业执照,现在高冲称之为勘合,也就是准予进出口的文书,只有获取市舶司签发的勘合,才有资格进行贸易,相应的勘合对应不同的经营规模,其价格也分梯次。

  其二,船税。按照船体大小课税,船越大,课税越多,若是前往贫瘠之地的船队,可相应减税。

  其三,额外税。也是针对贫瘠之地的税,比如海商将瓷器、丝绸等贵重物品运到某处贫瘠之地,将货物售卖一空,但是那个贫瘠之地并没有什么值得运回大唐收买的商品,只得空船而归,但是这种情况下,商人还愿意出海,那就说明获利甚大,而朝廷面对空船征收不到任何的进口税,就可以针对船只额外征税。

  这种额外税其实也是一种另类的惩戒,简单来说,你出海一趟,动用官府资源,挣得盆满钵满,最后空船回来,让官府收不到一文钱的进口税,总不能只你赚钱,而让官府白忙活吧?所以你赚的钱要分一点出来。

  这种逻辑虽然有一丢丢强盗理论,但是必须执行,只一句话,朝廷的意志不容侵犯,谁让你是大唐子民。

  当然,收取以上四种海税的同时,朝廷也将做出一定付出,给予海商以最大的便利。

  高冲早已经跟李世民讨论过,将在广州组建南海舰队。

  现在的大唐在齐鲁江淮一带,已有大小上千艘海船,海军力量并不薄弱,高冲还知道数十年后,大唐海军将在白江口大展身手,若是认为现在的大唐没有海军,那是大错特错。

  当然,现在也不叫海军,而叫水师,尤其是登州水师,前隋大将来护儿在登州训练水师,东征高句丽,一直传承下来。

  舰船种类也是十分多样,有楼船、艨艟、斗舰、走舸、游艇、海鹘等等,其中楼船便是舰队的核心,可容纳战兵八百人。

  此外,除常用的刀、矛等兵器外,还有绞车弩、拍竿、炮车等等,装备十分精良。

  等到具体作战时,各种舰船的作用既有不同,又协调互补。

  据《武备志》记载:“凡水战,以船舰大小为等……以金鼓、旗幡为进退之节,其战则有楼船、斗舰、走舸、海鹘,其潜袭则有蒙冲、游艇,其器则有拍竿,为其用利顺流以击之”。

  除这些外,水师还有严格的作战条令。

  据《通典》记载:“船战,令曰:擂鼓一通,吏士皆严;再通,什伍皆就船,整持橹棹,战士各持兵器就船,各当其所,幢幡旗鼓各随将;所载船鼓三通鸣,大小战船以次发,左不得至右,右不得至左,前后不得易,违令者斩”。

  总之,现在的大唐水师,战船种类多,各舰行动协调,训练有素,阵位清楚。

  正是因为出于对水军战力的了解,高冲才有如此信心可以推行市舶司。

  至于组建舰队的耗费,对于高冲来说,更是轻松,一封征调令,宁氏主动献出二十艘海船,其他各族,见状也是识趣,早在白州时,高冲便收到陈氏和冯氏的信,自愿进献海船。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待明日视察港口后,市舶司也将正式挂牌。

  杨世略的执行力非常强,通告一发,仅仅半日时间,便是寻来匠人,将大都督府门匾改成岭南经略府,并在一侧挂牌:广州大都督府、广州刺史府、广州市舶司。

  见杨世略在经略府仅仅半日,便是如同换了个人一般,冯游心里也是惴惴不安,不过他的情况特殊,他在广州便是相当于高州冯氏的代言人,他有冯盎保驾护航,也是收到冯盎传信,倾力配合经略使。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大唐第一臣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