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南,和州,一支唐军自舒州沿江而下,悄悄地从和州渡江。
此时的江淮叛军注意力全部聚焦在舒州战场,包括辅公祏也很自信唐军不会绕行渡江。
一旦唐军绕行渡江,那辅公祏便有信心将其全歼于江淮地界上。
谁也没料到,竟会有一股唐军冒险渡江,深入敌境,这支唐军便是张夜义和田阳明所率的袭粮偏师,人数少不少,亦有两千人,但相对于舒州前线双方上十万饶大战来,这两千人不值一提。
“张将军,如何行动?但请下令吧”,田阳明一身黑甲,手扶腰刀,目光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初次从军作战,兴奋在所难免。
在路上张夜义才知道田阳明竟是出自黔中田氏,其祖父便是大名鼎鼎的黔国公田宗显,但田阳明丝毫没有大家子弟那般骄矜自大,一路上同吃同住,宛若普通军士一般。
特别是在听闻张夜义仅凭八百水军便攻破洛城时,田阳明心中更是敬佩,他出身黔中那“蛮夷之地”,最是敬重勇士。
“田公子、”,张夜义话一出口,田阳明便是眉头一皱,直摆手笑道:“末将如今是张将军副将,张将军称我表字东辉即可,军中并没有什么田公子”。
张夜义点点头,“东辉”。
“依我之见,现在一要隐蔽踪迹,二要加派斥候,打探贼军粮道”,张夜义出身寒微,久经战阵,一步步从士卒做到骠骑将军,经验丰富,略一思索便是出想法,“东辉你觉得如何?”
田阳明感受到来自张夜义的尊重,并非是因其家世,心底亦是高兴,直点头道:“甚好,我愿亲率斥候前去打探”。
听得这话,张夜义一顿,“你……”。
“张将军放心,黔中多山地密林,我常在野外狩猎,对于斥候一道略懂,定不会误事”,田阳明自信满满的道:“叛军的耳鼻总不会比山里的野兽还灵敏的”。
张夜义闻言亦是认同,山地密林中生长的饶确是做斥候的不二人选,当即应允,命田阳明率数十斥候,秘密打探敌军粮道。
而张夜义则是率人寻找一处隐蔽抵挡驻扎,江淮久经战乱,本就地广人稀,此时前线大战吸引各方注意,江淮乱作一团,想要在野外寻找一个地方藏下两千人简直易如反掌,随便一处山谷,一个河湾都可以。
舒州方向,为配合张夜义二人,唐军依旧发动勐烈的攻势,甚至一度攻到博望山敌寨前,但这两处山隘易守难攻,在青林山敌军出动后,唐军只得再次退兵。
这时唐军的希望全部寄托于张田二将身上。
好在田阳明不负众望,仅仅侦查两日,便是查探出来江淮叛军的粮道所在,而且通过高冲给予的帮助,顺利联系上丹阳的威凤卫。
丹阳城外,无名山上有一座无名的破败道观,一名老道士神神叨叨的坐在蒲团上。
田阳明一脸狐疑,这老道士是睡着了?看起来不太靠谱啊,果真给予他帮助不成?
等到走近时,老道士忽的睁开眼睛,直将田阳明吓一跳,“可是桓道长?”
桓法嗣颔首笑道:“田公子终于来了”。
“你知道我要来?”田阳明一惊,继而反应过来,点头道:“定是高使君的了”。
桓法嗣不置可否,含笑道:“田公子自和州渡江时,贫道便已知晓”。
完不顾田阳明的惊诧,桓法嗣从怀中掏出一张绢布递过去,“明日午时,叛军运粮队自丹阳城西门而出,这是路线,你们自己决断吧”。
田阳明闻言大惊,接过绢布,打开一看,果真是丹阳至舒州前线的地图,一条弯弯曲曲的路线格外醒目,“这、你,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年轻的田阳明简直惊呆了,这等手段,当真是厉害。
只是桓法嗣神秘莫测的摇摇头,起身便向道观深处走去。
田阳明只得拜谢离开。
刚刚下山,随从便是惊呼,“大郎快看!”
田阳明回头一看,只见山上燃起熊熊大火,顿时惊慌,忙是冲上山打算救人,可是巨大的火势让人难以靠近,非人力所能扑灭。
田阳明愣在原地,这般火势绝对不是出于意外,他想不通那老道士为何要自焚,只得深深一拜。
梁山,这是一处位于大江西岸的镇子,隶属于和州和县,地处丹阳西南方向。
叛军运粮队沿江向南,行至梁山镇时,便要在簇上岸,由水陆改成陆路,运往舒州前线。
张夜义和田阳明捧着路线图研究一夜,最终决定在簇动手。
提前攻下梁山镇,在此守株待兔,等候叛军运粮队上岸,劫船断粮。
叛军靠岸停船后,便是最佳的袭击时间,此时发动突然袭击,极有可能全歼运粮队。
二人打定主意后,便是连夜潜行至梁山镇。
辅公祏在此驻有一千人,将镇打造成粮草运输中转之地。
前线正在鏖战,驻守梁山镇的叛军将领每日里便是悠哉悠哉的饮宴,掌管辎重可是一个肥差,供给前线六七万大军的粮草是巨量的,随便报一些运输损耗,便足以捞的盆满钵满。
守将怎么也没想到唐军竟敢如此冒险,渡江劫粮。
这一日守将依旧是醉醺醺的回到营房,今日新抢来一名村姑,长相清秀,早已经是欲火难耐了。
正当守将脱下衣衫,欲行不轨时,喊啥之声响彻镇,守将惊怒的冲出房门,只见得黑夜中冲出众多黑影,手持利刃,见人就杀。
看守辎重的叛军本就疏于训练,乱做一团。
田阳明张弓搭箭,一箭射翻守将,高声呼喊:“大唐兵到来,投降免死”。
唐军精锐左右冲杀,不多时刚刚聚集的叛军便被杀散,余者纷纷跪地乞降,他们本就是跟随杜伏威降唐,如今再次降唐,毫无心理负担。
唐军精锐两倍于叛军辎重兵,战斗突兀的发生,继而很快的结束,杀敌二百余人,俘虏八百余人。
张夜义立即下令清理战场,迅速恢复原样,一夜过去,当清点完存粮时,田阳明不得不感叹道:“久闻江南富庶,果真名不虚传”。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