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格局

  不宋215.格局

  赵孟启一脸笃定,张开五根手指,伸到吴潜面前晃动。

  吴潜被晃得有些晕,

  不能怪老头生气,要知道这些年朝廷的财政一直在下滑,一年收入也不过一亿贯左右,而且还只是账面上的,实际上真正能收到的要少上两三成,开支却日渐增多。

  在入不敷出的情况下,结余是不可能结余的,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别说五千万贯,就是五十万贯都很难挤出来。

  若不是打听到燕王有笔庞大的,吴潜也不敢有这个大兴工程的念头。

  他开口报出八九百万的工程预算,本就存着漫天要价的心思,实际上能要到三五百万贯就足够满意了。

  可现在燕王张口就丢出五千万贯,这不是存心拿他开涮么?

  也就是赵孟启之前的表现还算不错,给他的印象良好,不然此时老头就要扯着赵孟启的袖子,喷他一脸口水先。

  赵孟启却不温不火的,喝了口茶,慢悠悠道,

  吴潜虎着一双眼瞪视赵孟启,等他解释。

  赵孟启坐直了身子,

  吴潜板着脸,点点头。

  吴潜见燕王一脸认真,并没有敷衍戏弄的意思,便慢慢静下心,仔细说起来。

  .

  在吴潜讲述的时候,赵孟启已经找来舆图,一边听一边标记。

  半个时辰过去,上游地区被他画上了密密麻麻的线条和圈圈,都不用细算,也知道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工程。

  可惜你这燕王就是在吹牛皮!

  吴潜斜了一眼赵孟启,心中满是遗憾。

  赵孟启察觉后,假装没听懂吴潜的言外之意,摸着下巴问道,

  「确是如此,难

  道殿下觉得有何不妥么?毕竟农事是根本,不敢耽误。」

  吴潜愣了,意识到自己忽略了用工问题。

  此时的江浙地区,已经广泛种植占城稻,能够两季两熟,甚至三熟,太湖流域平均亩产达到了三石,而农民除了种地之外,绝大多数都还有桑蚕纺织和短期临工这样的副业。

  也就是说,这些地方的百姓个体生产力要比大宋其他地方高许多,意味着劳动力价格要更高。

  宋初时,宋太祖规定,役使农夫须一天给米两升,定为全天下的标准,就连边境参与军资转运的民夫也是两升米,加若干盐菜钱。

  但是范仲淹任职苏州时,因为兴修水利而役使农夫,却要给米三升。

  注意,这是征役,不是雇佣,修建水利又是高强度劳动,如果按市场工钱来雇工,低于三百文是很难招到人的。

  吴潜原本想着,每日给钱一百文,大约可以买米一斗,足够一家六口人的口粮了,但以工代赈的时候这样没问题,平常光景就不行了。

  这么大的工程,最少也得动用十万劳动力,一年光是工钱就一千万贯了,他设想的两千万贯也就够两年,就算工期紧缩,也肯定是不够的。

  随即,赵孟启开口了,

  吴潜一听,约略抓到了一点什么,

  赵孟启说得模糊,但吴潜想了想,好像挺有可行性的,但他还有疑问,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不宋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