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3:我把老婆宠成首富正文第1400章: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林大伟摆了摆手,说道:“大哥,你别这么说,我们都是一家人!”
老爷子道:“小伟,你大哥说的没错!不仅是他,就是我也要谢谢你!”
“要不是你还一直留在建阳,这辈子我可能都不会再回建阳了。”
一边说,一边看着房间,呢喃的道:“这虽然不是我小时候的那个房子了,但是房子可以新建,家一直在。”
林大伟点头说道:“爸,只要我们一家人在,家就一直在。”
老爷子由衷的笑了。
看向林大钊,目光深沉,说道:“老大,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
林大钊怔了一下,不知道多少年了,老父亲从来没有用这种“商量”的词语和语气跟自己说话了。
而且,以老爷子的身份、地位,也没有多少事用得着跟人“商量”了。
林大钊连忙说道:“爸,有什么事,您说就是!”
老爷子缓缓的道:“再过一段时间,我就一百岁了!有道是人生七十古来稀,我活到一百岁已经是相当的高寿了!”
林大钊、林大国和林大伟听了,又是替老父亲高兴,又是伤感。
高兴是为老父亲的高寿,伤感是老父亲已经这样高寿了,每过一天就离离去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虽然现在的医疗条件比以前要好很多了,可是在一些方面,人力真的有穷时,面对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任谁也没有办法逃避。
林大钊默默的听着老父亲的话,没有作声。
老爷子继续说道:“我这样的年纪,能回一趟建阳,已经很满足了。”
“这次离开后,恐怕就真的再没有机会回来了!”
林大国听了,鼻子有点酸,连忙说道:“爸,您有什么事就直接对大哥说,不用说这些!您呐,就每天开开心心的就是,这次回来了,以后您想回来,我和大哥还陪您一起回来。”
林大伟也说道:“爸,就算大哥和二哥很忙,我有的是时间,只要您想回来,我随时都可以去天京接您!”
老爷子摆了摆手,笑着道:“我知道你们都是好孩子,知道你们都孝顺,可是啊,不用那么麻烦的,这次回来了,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林大钊听了老父亲的话,若有所思,试探的说道:“爸,您……是不是想还在青州多住一段日子?”
林大国和林大伟也猛然反应过来,齐齐的看着老父亲。
老爷子的目光在三个儿子的脸上扫过,然后缓缓点头,“回到青州之后,就觉得这里的空气都充满了记忆的味道,看见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花一草,都觉得是那么的亲切。”
“听着这里的人说话,就有一种乡音一直在的感觉!”
“我啊,是真的留念这里!”
“所以,我想和你商量一下,我在这里再住一段时间。”
林大钊、林大国和林大伟三兄弟相互看了一眼,林大国和林大伟都对林大钊点了点头。
林大钊讶然一笑,对老父亲说道:“爸,既然您想再住一段时间,那就再住一段时间吧!”
“真的?”老爷子听了大喜,原以为自己说了,林大钊会强烈反对的,没想到他一口就答应下来了。
林大钊重重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您想在这里住,我当然没有意见,只是青州的医疗条件没有天京那么好,加上我又不能一直陪在您身边,您在这里住的话,就一定要注意身体……”
听见林大钊这么说,老爷子一下子恢复了本性,呵呵一笑,“说的在天京的时候,你就能经常陪在我身边似的?”
林大钊尴尬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张嘴想要解释,可老父亲的话何尝不是事实?
自己再怎么忙,那都是工作上的事。
真正能陪伴老父亲的,反而是丁仲平和张婶儿两个工作人员。
老爷子却自顾的说道:“你什么都不用说,我都知道的,家国天下,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你为国尽忠,也就是最大的孝顺了。”
老爷子能说出这番话,因为他本身就是这样的人。
当年他也是舍下父母双亲和爱人,从建阳走出去参军的。
比起三个儿子来说,他自己愧对和亏欠双亲的只会更多。
对于父亲能理解自己,林大钊并不意外,但是作为儿子,他还是感到愧疚,说道:“您在青州,就在江晓白家住着吧,住他那里,我放心,然后每天晚上,我都会给您打电话的!”
老爷子哼了一声,嘟噜的说道:“每天打电话干什么?长途电话费不要钱啊?”
这就是老一辈的风范,哪怕打电话这么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他也不愿意占国家的一分钱的便宜。
对此,林大钊没有说什么。
该怎么做,他心里有数。
老爷子倒也没有再继续为难他,说道:“我把你们三个单独叫进来,一就是为了和你们商量我再留在青州的事情,这件事情你们已经同意了,我就不再说了。”
有一就有二。
林大钊连忙说道:“还有什么事情,您说就是,我和大国、小伟都听着。”
老爷子道:“既然我们林家四个男人都回来了,那就一起去看看你们的妈和你们的爷爷、奶奶吧!”
林大钊连忙说道:“应该的,我把明天早上的时间都留出来了!”
林大国点头,他虽然已经回过建阳两次,但去祭祖、扫墓也还只是第一次回来的时候去了。
第二次回来,因为时间太紧张,他连林大伟的家都没回,也没见柳忆婷一面,只在工业园里的酒店里睡了几个小时。
林大伟说道:“爸,知道大哥要回来,该准备的我都准备了的!”
“只是之前不知道您要回来,我想爷爷奶奶和妈知道您去看望他们,他们一定会很高兴的!”
说起这个,老爷子的心情再次变得沉重起来,他甚至都不知道父母和爱人的坟墓在哪里,更别说去扫过一次墓了。
唯有每年清明和过年的时候,远在北方的京城遥望南方,心里默默祭拜。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