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赛花用铁血手段控制住了胜捷军后,开始的整军备战。她深知太原的部队根本无力跟金军野战,因此她开始加固城墙、囤积粮草、准备守城器械。同时开始游说西军的嫁到这里姑娘,如果愿意的话可以现在就可以先到陕西的娘家躲避。一时之间城中的气氛紧张起来,不少百姓准备开始逃难了。
这样又过了七八天,金军南下的各种消息纷至沓来,朝廷也下令各地厢军要要起勤王之师,到东京保驾。勤王就是皇家有难,起兵救援靖乱的意思。可是朝廷只是下了一道命令,其他任何的安排都没有。这种命令在折赛花眼里就是乱命,要是天下人马就这么乱哄哄的去东京,没有统一的指挥机构,也没有统一的后勤保障,到了阵前就是送死,自己不可能遵守的。
折赛花看得非常明白但是大宋朝各地将领就不一定认得清晰了,朝廷赦书一下,各地的官员都行动起来了,纷纷催促自己治下的兵马都监、兵马提辖们带兵进京。这些武将们心中自然不悦,但是毕竟大宋朝以文制武,武将们也是无奈,在不停的催促下,各地厢军陆陆续续的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往东京磨蹭。
由于各地的勤王之师后勤也都是一片混乱,粮饷辎重也准备不足,这些勤王兵马就开始“就地筹饷”起来,所谓的就地筹饷就是纵兵劫掠,因此很多地方金兵还没到,中原大地就开始乱了起来。
种师中最近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了,他先是接到了种师道在西域建国的消息,自己又被封为了大将军、安国公,是西军主要将领中受封爵位最高的将领。不过种师中也不是特别的兴奋,他知道种师道必然要建国立业,对此他谈不上支持或者不支持,在他内心深处他是不想造反的。种师道建国的事情让他有些矛盾。
紧接着种师中接连收到了锦衣卫的传讯,金人大举南下中原了。后来折赛花又发来消息说是童贯邀请他去太原府,但是童贯目的并不明确,希望他不要理会。就在各种各项消息集中在他这里的时候,他又接到了朝廷让各地官员进兵勤王的消息。
种师中很想缓和西军和朝廷的关系,毕竟这境外建国几乎与谋反无异,原本他想等童贯到了延安,就在童贯面前低个头,然后给朝廷上一个请罪折子也就是了。没想到童贯还没到延安府,就出了金兵南下的事情。
种师中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带领人马去东京救驾,在古代功高莫过救驾,如果真的能解决朝廷的危局,那朝廷只要一道赦书就有可能可以承认种师道在西方建立的华夏国,那对于种家、甚至整个西军都是大有裨益的。
种师中作出决定以后,立刻召集各地西军向潼关聚集,自己也亲自带领人马够奔了潼关。西军现在陕西二路的人马虽然都是留守部队,但是这些年西军的整体素质大幅度提升,这些留守部队的留守部队的集结速度也远超其他各部的宋军。种师道西征后在陕西留下了3万地方部队,这次种师中带走了2万人马,其中包括5千骑兵,出了潼关直奔东京而来。
种师中到达潼关的时候,童贯的儿子童川也在潼关。童川带着童贯给他的折赛花的书信,就一路够奔延安府而来。本来去延安府走吴堡寨更近,但是太原道吴堡寨的路途崎岖难行,因此他选择了走太原到京兆府的官道。他刚走到潼关就得到了金军南下,西军准备出潼关勤王的消息,童川也明白现在事态紧张了,因此他就在潼关停了下来等待种师中。
种师中看到了折赛花的信件,但是太原府和延安府是有信鸽通信的,种师中得到的消息远比童川早的多。他此时已经知道童贯已经回东京了,于是他带着童川本东京而来。
种师中与其他各地的勤王之师到处抢劫百姓不同,他是真心的救援东京的,他出了潼关日夜兼程赶路。潼关距离东京一共700里路程,种师中催促人马倍道行军,只用了8天就赶到东京汴梁。
种师中到了汴梁一看,此时大宋朝廷已经乱做一团了。道君皇帝匆匆传位于自己的儿子赵恒(就是历史上的宋钦宗),然后匆匆带着蔡京、童贯等人逃走了。如今朝廷换了年号为“靖康”。
几十万号称勤王的将士进入河南之后就止步不前了,有的还上书跟朝廷索要军饷,有的干脆驻扎在险要之地据守,有的则到处劫掠,有的时刻准备逃跑。真正到达东京的只有种师中的2万西军和河北大将姚平仲的3000多人而已。
姚平仲原本也是西军出身,而且是西军的虎将,红面紫须,平时使用一条30斤重镔铁枪,有万夫不当智勇,其地位当初跟高怀远不相上下。但是他却没有什么背景,不属于西军的任何一家。可是这个姚平仲却心高气傲,想自立门户自称一家。当时的西军归童贯统帅,要想自立门户自然就要跟童贯搞好关系。但是这个姚平仲却很不会“做人”,他瞧不起童贯,认为童贯是一个阉人,根本不配统帅西军。
童贯在当年确实对西军不错,起码粮草军械都不曾亏欠,五品以下官员任命,从来都是西军统帅上报后,童贯在枢密院备案,然后统一保奏。所以西军上下种师道、刘光世、折可求等人都对童贯有着一丝感激。这种感激到今日还是存在的,这也是童贯和西军之间不愿意撕破脸的原因。
但是姚平仲却处处跟童贯作对,有一次童贯带领西军打败了西夏军,那次战役姚平仲力斩十八敌军,立了大功。童贯高兴之余问姚平仲要什么赏赐,姚平仲却道根本不需要赏赐,只是想见见皇帝陛下。
这件事当时惹怒了童贯,当时西军很多将领也都劝姚平仲,但是姚平仲就是死犟脑筋谁也不听。后来皇帝召见西军将领,童贯带着种师道、刘延庆等人觐见,故意将姚平仲排除在外。
随着童贯在朝中势力越来越大,姚平仲就逐渐的被排挤出了西军了。这些年他一直仕途不顺,如今也只是做到了武安军的承宣使也就是一个正四品的官员而已。童贯接收幽州的等六州的时候,临时征调郭武安军守卫幽州,但是很快又给他调走了。这次金军南下姚平仲觉得机会到了,他倒是真的想利用这次机会,建功立业。
姚平仲甚至早于种师中来到了东京,当时道君皇帝着急难逃。朝中的太常少卿李纲是主战的大臣,他立刻找到种世仁,请种世仁帮忙。
种世仁自从来到东京后就做一个太平侯爷,平时也不用上朝。按照种师道的安排,他主动交好朝中的康王赵构,另外一个就是李纲。他平日除了跟李纲、赵构来往外,就是联系西军这些年调到东京的将领,其中重要的就是宗泽,还有一个叫王渊的。
王渊也是出身于西军,他跟姚平仲正好相反,为人圆滑,跟谁都是一团和气,是一个老好人。在西军横龙川大战之前就调到东京汴梁作为禁军的枪棒教头,但是由于善于为人处世,他很快在禁军中得到了提升,如今已经是禁军的指挥使,手下有万余士兵。但是也许就是这种八面玲珑的性格,导致所有人都认为他是自己人,也都不会与他走的过近。
种世仁最近有些心惊肉跳的,因为他也接到到乐醉仙居李掌柜的传递给他的消息,种师道在西域建国了。种世仁生怕朝廷一怒之下将自己斩首,但是他这些年在东京混迹,也发现了朝廷的懦弱。比如这次大军西征,朝廷也没敢追究他们,他逐渐明白了只要是西军强大,自己就能平安。
不过即使如此,他也心神不宁,他倒不是怕道君皇帝杀他,他是怕蔡京等人进谗言。不过种师道建国的消息目前貌似还没有传到朝廷里,这让种世仁有了更充分的时间准备。李掌柜现在是东京锦衣卫的总负责人,他利用醉仙居为据点,大肆了笼络朝廷官员,大笔的银子使用出去,让这些官员在各种场合为西军站台。尤其是那些见钱眼开的如张邦昌、刘豫之流的官员,在锦衣卫的大笔的银子的收买下,一开始在处理西军的问题成方面逐渐成为了蔡京的对头。现在在各个方面都跟蔡京对着干起来,成为朝廷的另外一股子势力了。
这两股势力在治国理政各个方面都吵的不可开交,但是对于金军南下的问题上却达成了一致,就是金军不可敌也,可以割地赔款只要金军能够撤兵怎么都行。甚至道君皇帝认为东京汴梁已经很不安全了,他执意要南下巡幸江南,去探访百姓的疾苦。
就在此时,李纲找到了种世仁。种世仁此刻这在书房品茶,见李纲到了,道:“伯纪(李纲的字),来来,尝尝我的茶叶。这茶使用梅花上的雪水炮制的,别有一番风味。”
李纲道:“侯爷,这天都要塌下来了,你还有心思喝茶”
种世仁见李纲神色焦急,道:“伯纪,如焦急忙却为何来?”
李纲道:“官家要南下巡幸百姓你可知晓?”
种世仁道:“我也听说了,这朝廷大事,我一个闲散的侯爷是不能干预的。”
李纲道:“陛下南巡乃亡国之道也。此关键之时,我等应拥立新君,抵抗金军才能保大宋江山。”
种世仁一听心中大骇,他手中的茶杯啪的就掉在了地上,道:“李纲,你这是要造反吗?”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