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练兵官蓝大将军也

  大明嫡子正文卷第五百九十九章练兵官蓝大将军也高仰止下意识的转动眼睛,看向周围。

  长城外的风雪已经渐渐变小。

  这位帝国最年轻的内阁大臣,压着声音道:“鼎石在瀛洲数年,有人屠之称。此番本朝倾国之力,举国北伐,要做的事情远超强汉盛唐。

  国家所需耗费千万计,动用人力百万量,涉及九边沿线数道上百州府。

  若是此次之后,草原仍不安宁,国家想要再行北伐,恐需十年积攒。”

  高仰止的语调格外的沉重。

  身为内阁大臣,又是此次北巡行在的文官总领大臣,过往文书资料,皆从他手上过。高仰止最是清楚,大明朝为了这一次的北伐,究竟投入了多少。

  高仰止双手拍在冰冷的城墙上,目光闪烁着看向长城外的茫茫草原。

  他继而伸出右手,面对虚空,出手成刀,面对着草原斜劈了一刀。

  “今朝,无汉面,皆斩!”

  高仰止低低的念叨了一声,而后转头颔首看向朱允熥,脸上露出笑容:“此番国策如此,陛下又如何能让殿下您主持大局?非是陛下不信任殿下,反而是因为陛下对殿下爱之深切啊。”

  朱允熥默默的点点头,高春风所说的,正是自己所猜测的。

  大抵是因为这些年大明日益强盛了起来,朝廷对外的国策越发的严厉起来。

  过往所推崇的王道,已经渐渐被霸道所取代。

  即便朝中还有部分官员,对朝廷与外邦的接触之中所发生的改变还有些许的诽议。

  可军略之上的事情,从大都督府交办到各处军中,自然是无往不利的以霸道的方式执行。

  “应天来的行文,咱们那位人屠是不是要先到大同城?”

  朱允熥双手兜在一起,藏在袖中,转过身背对着长城外,轻声询问。

  高仰止点点头:“按照后方斥候探马的消息,再有半月左右,铁鼎石就会抵达大同城。”

  “那咱们就去大同城等着他吧。”

  ……

  自战国之初便成为军镇的大同城,在洪武五年由大将军徐达奉命,再一次率领军民增建大同城,使这一座军镇城池,城墙夯筑,外包青砖,使之更加坚固完善,更富北方锁钥之称。

  大同城东侧,自西北方的群山之中流淌下来的御河,到了大同城外的时候水势已经变得缓慢起来,河面宽阔,若是无风的时候,整个河面便像是一整块儿流淌着的镜面一般。

  然而。

  这些时日里御河河面却极为不平静。

  自从朝廷的旨意到了大同城,凉国公蓝玉被夺了大将军的官职,便干起了练兵官的差事,整日里带着驻扎在大同城内外的军马,就在东城外的御河边日日夜夜的操练了起来。

  对于被夺了大将军官职,而干起练兵官差事的蓝玉。

  整个大同城都保持着安静。

  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了蓝玉的眉头。

  但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就在大伙都以为蓝玉说不定就会在什么时候发飙的时候。

  蓝玉却真的老老实实的干起了练兵官的事情。

  作为开国从龙的将领,蓝玉练兵绝对不输此时明军之中任何一个将领。

  甚至于,有着在西北练兵的经历之后,蓝玉练兵更是翘楚之辈。

  大同东城外的御河边。

  这些日子因为练兵,已经是起了一个高高的土台。

  这土台都是蓝玉指挥着军中的将士们,一包一包垒起来的。

  而在此刻的土台上。

  蓝玉正披着他那身布满伤痕的甲胄,手掌抵着腰间的那把追随自己数十年的战刀,昂首挺胸,在土台上迈着将军步,不断来回走动着。

  在他的面前,土台下是整整一卫兵马。

  按照蓝玉自己立下的规定,每日他都要在这土台前亲自操练一卫兵马,其他兵马则由他指派军中将领同时在这御河畔操练。

  “双腿站稳了,要是在关外对敌的时候站不稳,你们都得成马蹄下的一滩血肉烂泥!”

  “挥刀要借力,不可做那莽夫之勇,白白耗费体力。”

  “枪兵营,不光脚步要站稳,腰身也得绷紧了,要有百炼钢的韧性!”

  土台上,蓝玉双眼瞪大,不断的在面前的人群中寻找着不按照规定操练的官兵。

  很遗憾。

  在经过这么多年的操练之后,御河里的哇哇声已经很少再能听到了。

  等到基本的军阵操练完毕。

  蓝玉忽的一下拔出腰间佩刀。

  台下的将士们看到凉国公已经开始挥刀,便立马转变阵型。

  将士们以最短的时间后阵变前阵。

  在土台的对面,是一排排被打进泥土下的木桩。

  而在木桩上则是捆绑着一层层由草梗编制而成的假人。

  “冲阵!”

  蓝玉的作战风格很明显。

  从来都是勇往直前,而无往不利的。

  在他麾下操练过的军队,也同样继承了他的风格。

  马军营的将士们,开始驾马从两侧冲向阵前,手中的刀枪狠狠的劈砍、扎在那些假人身上。

  刀需砍至木桩上,枪需捅穿假人。

  这是蓝玉定下的规定。

  马军营的骑兵们风一阵的从假人军阵中穿阵而过,随后便是火器营在步军营刀盾兵的掩护下,开始结群冲向假人军阵。

  而在后方,还有弓弩手们抛射箭羽为前军压阵。

  官兵们经过大半个月地狱般的操练,基本已经能按照蓝玉的要求进行操练。

  军阵整齐,攻伐有序。

  然而,土台上的蓝玉,只是简单的望了几眼背对着自己,向着假人军阵冲杀的官兵,脸上却是露出一丝无聊。

  跟随蓝玉多年的亲兵,悄悄上前:“大将军,昨夜里下面弟兄在马武山那边猎了几只野味,等今日操练完了,大将军多喝几杯酒。”

  蓝玉晦气的瞪了亲兵一眼。

  说话的亲兵却是嘿嘿一笑,伸手挠了挠后脑勺。

  蓝玉冷哼一声:“要不是为了能参与接下来的北伐,你当老子愿意这么老实干着练兵的差事?”

  亲兵立马拍起自家大将军的马屁:“属下们正是知晓大将军要带着这帮操练过的兵马北伐,这才多弄些肉食回来。等大将军养足了身子,到时候带着属下们,多杀些狼崽子,属下们也好累功弄个将军回来当。”

  “放你娘的屁,你要能当将军,还在劳资手底下干了这么多年?”

  蓝玉张嘴就骂,还顺手狠狠地拍在亲兵的脑袋上。

  亲兵则是双手抱头,满脸堆笑:“属下这不是想着能多追随在大将军麾下,为大将军牵马执鞭嘛。”

  蓝玉却是挥了挥手,目光淡淡的扫了对方一眼,继而幽幽道:“太孙那复行秦法军功爵,倒是叫你们这帮人也起了创立战功的心思了。”

  被点破了心思的亲兵,侧目看了身边另外几名一同在蓝玉麾下做亲兵的多年好友一眼。

  蓝玉则是继续说道:“也罢,这一遭随咱北伐,你们几个都跟紧了我,到时候多砍几颗脑袋。你们也跟了本将这么多年,若是到时候还不够数,本将再为你们想想办法。”

  自从皇太孙渐渐长成,已经越发显露国家储君之相。

  蓝玉的性情也慢慢的平缓了下来。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便是这些追随自己多年的亲兵,亦是如此。

  再者说,如今朝堂之上,便数他凉国公蓝玉,在军中的根基最少。

  这个根基,说的是由他带出来的军中将领数量。

  此前,是因为蓝玉有着勇往无前,每战必先,他是大将军,也是先锋大将的缘故。

  只是如今,蓝玉倒是有了别的想法。

  他草草的扫了一遍已经全军凿穿假人军阵的官兵们,随后侧目看向身边的亲兵,询问道:“太孙要什么时候才能到大同城。”

  亲兵立马回答道:“想来也要不了几日了。前几日,北巡行在那边方才行文大同城和代王府,要大同城做好接驾的准备。”

  “你们几个这几日都去马武山那边狩猎。”蓝玉收回双手,环抱磨蹭着小臂外侧的护臂甲片,目光深邃:“等太孙到了大同城,咱还得要和殿下好生的哭诉一番。”

  亲兵面露笑容:“属下明白。”

  ……

  越几日。

  大同城西侧的马武山上,一处山脊高岗之上,朱允熥眺望脚下的大同城,隐隐约约可见大同城东侧御河畔操练的大军军阵,不由眉头微皱,疑惑的念叨了一声。

  “孤有些不太明白,难道孤这位舅姥爷当真是转性了?”

  在他的身边,照例是高仰止、曹震、王信陵、马洪庆等人。

  只是今日,却多了一名身着大明宗亲藩王常服的年轻人。

  年轻人神貌之间,还与朱允熥有着几分相像。

  “本王倒是觉得,等熥哥儿你进了城,这位舅爷就得恢复本性了。”

  自洪武二十五年改封代王,就藩镇守大同的朱桂面带微笑的说了一句。

  朱允熥侧目看了朱桂一眼。

  自己这位王叔的母族出身可是不凡,乃是郭子兴之女郭惠妃的儿子。

  只是一如既往,这位王叔与自己的其他叔叔一样,真人所表现出来的言语举止,总是和传闻之中的大相径庭。

  如眼前这位代王朱桂,世人皆说其性格暴躁。

  可是眼前这位代王叔,又哪里有半分的暴躁模样。

  朱桂亦是感受到了这位刚刚到大同城外的太孙侄儿的目光。

  他只是微微一笑:“等今朝上了阵,熥哥儿就知道你十三叔的性子是怎样的了。”

  朱允熥耸耸肩:“都是世人假说罢了。倒是十三叔说舅姥爷的话,侄儿却是深以为然。”

  说罢,他望向山脊高岗下,被张辉带着人扣下的那几名蓝玉的亲兵。

  朱桂环抱双臂,模样颇是儒雅的笑了笑:“蓝舅爷这是急了。这一次你……大学士铁铉总领北征诸事,军中便有你三叔、四叔、十四叔。对了,还有你十三叔我,和现今镇守宣府开平的七叔。

  这么多可以领兵的宗亲藩王在,又有一帮常年驻守边塞的公侯勋贵,舅爷便是想要独领一路兵马,或许都是难事。”

  说完之后,朱桂目光淡淡的扫了一眼站在朱允熥身后的景川侯。

  按照自己的推算,这一次大明举国之力北伐,似景川侯曹震这样的将领,大抵也不过是领一支军马罢了。

  “先去工部设在大同城里的造械所看看吧。”

  朱允熥没有言及朝廷对这一次北伐到底是个怎样的安排,而是转口提到了工部的事情。

  朱桂立马是双眼一闪,夸赞道:“要我说,往后朝廷就该多上马一些干实事、又本事的人,就像现在那位工部尚书。

  这一次我大明北伐,有造械所打造的那些火炮火器,你十三叔这回是打定主意,不犁清草原,誓不回兵!”

  朱允熥笑而不语。

  只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便往山下的大同城走去。

  北巡行在中军本部就在马武山下等候着。

  等朱允熥一到山下,便立即重新开拔,直直的奔向大同城。

  少顷。

  尚未到正午时分,大军便已经是穿过大同西城门,进了城内。

  大同城从里到外,完完全全就是一座为了战争而打造的城池。

  城内除了代王府和一座座的官府衙门,很少有百姓居所。

  便是有一些,也都是围绕着战争而存的。

  诸如为将士们修补衣裳的铺子,为官府打造一些旁枝末节器械的作坊。

  这就是一座为了战争而生的城。

  在走向工部设在大同城内的造械所路上,朱允熥倒是多了几分感悟。

  “原本我只是有些设想,如今有朝廷暂定下来的军略国策,倒是对往后如何彻底治理草原多了几分谋划。”

  镇守大同的朱桂,倒是有些意外的环顾了一眼四周,早就已经看习惯了的大同城。

  他轻声缓缓开口:“以建城为核心,道路为纽带,层层推进,徐徐图之?”

  朱允熥眉头微微一挑,只不过很快就压下心中的意外。

  能被老爷子派到大同坐镇的朱桂,又岂是那等没有眼界的人。

  他点点头,承认道:“原本按照过往的做法,一切都是以国家为先。只是如今,若是能在关外按照此法执行,不光是能推行国策,还能借建造城池,带动边关内外的百姓富足起来。”

  朱桂皱眉,默默的想了片刻,而后点头道:“倒是个新奇的思路。”

  前面,竖着几根烟囱,喷吐着浓烟的工部造械所,已经出现在眼前。

  而在街口另一侧。

  却是有一片马蹄声传来。

  紧接着,就是一道让朱允熥格外熟悉,却耳熟的叫喊声钻入耳中。

  “前头可是本帅的允熥外甥孙!”

  ………………

  月票推荐票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大明嫡子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