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蕃人请附

  时光悠悠,转瞬十三载。

  楚都,巴陵。

  城外宽阔的官道上,一行队伍朝着巴陵城缓缓行去。

  两侧行人见此,纷纷避让,驻足观看。

  作为帝都城下百姓,这些行人自然不是没有见识的,寻常队伍轻易不会引起他们注意,只是眼前一行实在迥异。

  只看外貌,这行队伍一个个披发扎辫,穿着华丽皮裘,看起来有点像游牧蛮人打扮,还是其中贵人,就是不知道是来自雪原,还是北方草原。

  而队伍之中,还有数十名身着精甲的楚军士卒随行,在两侧进行拱卫,一穿着红袍的官员打头,领着这些蛮人朝巴陵而去。

  这明显大有来历的蛮人队伍,自然引起了附近行人的注意,一个个不由好奇猜测起来。

  只是对于这些道旁议论,蛮人队伍内,不管是那些蛮人还是楚军士卒,都没人在意,只一味向着城口方向而去。

  “世子,前方就是巴陵城了。”

  快到城口时,队伍中心一辆四马拉的大车中,车厢外走进一个中年蛮人,朝着里面一位身着白色狼皮袍,面容稍显稚嫩,气质华贵的年轻人说道。

  呼延毕看着中年蛮人,笑着点了点头:“海叔,我知道了。”

  眼前这位中年蛮人,名叫呼延海,乃是他的堂叔,也是呼延氏族的支柱,部落中除他父亲外的第二位先天宗师。

  而呼延毕自己,则是呼延部落的世子,氏族未来的继承人。

  这样两位尊贵身份的人,一同前来楚都,自然不是来玩的,而是肩负重责。

  呼延毕跟自己堂叔打完招呼,然后走到车厢门口前,打开小窗,向前方眺望。

  入眼之处,只见巍峨雄壮的城池,矗立在平原上。

  高大的城门口下,四面八方天南海北的行人和商旅,汇成密密麻麻的人流,排好队伍,在官兵和小吏的检查下,在城内城外进进出出。

  仅是看这一个城门口,正在排队进出的人群,竟就不下数千人。

  而楚都巴陵,经过这些年扩建,已有二十四道城门,真是难以想象,这座雄城一日之间,能有多少人进出?

  怕是不下数万,乃至十万吧?

  呼延毕心中这般想着,忍不住感慨道:“真是一座繁华的雄城,楚国能建此城,难怪能坐拥一州,为天下霸主。”

  说着,呼延毕心中,又有些暗然心酸。

  若是他们雪原各部,此时仍旧占有河陇二郡,并且在那里好好栖息生活,怕是也能在那西北之地,也建起一座雄城吧?

  可惜,在八年前,虽然因为楚人的帮助,好不容易赶走了西凉人。

  甚至他们还占据了西凉国被迁走之后,留下的西北三郡。

  但安生日子没过几天,北方各个草原蛮族,就杀了过来。

  就和蕃人昔年入侵周国河陇一样,那些草原牧民,也组成了连绵不绝,铺天盖地的游骑,轮番入侵蕃人占据的西北五郡。

  而经过连番战乱,人口只剩下三百余万的雪原蕃人,又哪里挡得住这些被寒潮逼的南下,为了生存红了眼的草原蛮人?

  不过三年间,原本占据的西凉国三郡,就丢了出去。

  此后又经历两年鏖战,在死了二十余万人后,河西郡也丢了。

  到了如今,便是连最后的陇西郡,也保不住了。

  他们雪原各部,已经在连绵不绝的战事中,打的精疲力尽,流干了最后的鲜血。

  眼下为了生存,甚至不得不派遣使者前来巴陵,向那位统治了整个江南之地的楚王,称臣献表,请求他能收留自己部落,接受整个雪原各部的归附。

  传承上古,有着数万年渊源的大摩神子民,在这九州末世之下,也终于走到了尽头。

  “自从楚王陆渊一扫江东,尽收群雄,统一扬州称帝之后,汇聚了一州之精粹,这帝都巴陵就越发繁华了。”

  呼延海听着自己侄儿感慨,也忘了眼外面轮流。

  此时他们车队已经到了城门口处,随行引领的楚人官员,正前去和守门校尉接洽,让给他们这支使者队伍,先开一条通道出来。

  现在大门处的一个偏门,正在打开着,看来那就是特殊通道了。

  “八年前,楚国击破西凉,尽收降其国人时,我曾随着黄欣真人一起领兵归楚,押送着西凉降人前来巴陵。

  那个时候,巴陵虽然也是天下一等一的雄城,常住居民五十余万,但也还没现在这般繁华。

  听闻这些年,楚帝陆续迁移江东豪富,将他们安置在巴陵所在的岳阳府,一口气就迁来了上百万人。

  同时从岭南迁来的六百万人,也在巴陵所在的洞庭郡,以及附近的襄阳、豫章、汉中等郡安置。

  这些人近些年也安稳了下来,不少人开始往巴陵聚集,来帝都行商,或者讨活。

  再加上全国各地,来这里求学科考的士子。

  还有楚国统一之后,天南海北也有不少国家的使者、商人、以及想求个前程的人,跑来巴陵。

  这无数人汇聚,才有巴陵今日之繁华。”

  说到这里,呼延海想到了什么,忍不住啧了啧嘴:“听闻去年岳阳尹统计户口,整个岳阳府就有三百万人,其中巴陵便有二百万,占了户口的大半。”

  自从陆渊统一扬州,称帝建制之后,原本国都所在的岳阳府,便改称岳阳尹,行政长官不再称知府,而称府尹,品级普遍比一般知府高个两品。

  呼延海虽然是雪原蕃人,但随着这二十多年来,雪原各部与楚国的联系不断加深,彼此间的商贸往来,人员交流,就愈发密切。

  尤其是雪原和楚国建立关系的中后期,他们各部落的存亡,都要依靠楚国帮助,不然根本无法维持在西北之地的生存。

  这种情况下,就使得雪原蕃人的各部首脑,不得不越发重视楚国,开始用心研究楚国的各种制度,了解楚国的朝堂政治,关心楚国的大小事情了。

  甚至为了稳定交流,雪原蕃人还在楚国的帝都巴陵开设了使馆,专门派使者常驻此地,用以方便两边沟通交流。

  所以在雪原上,各部落对于楚国的消息,其实并不闭塞。

  如呼延海这种部落贵人,更是可以称一声楚国通,对楚国的了解,可能还比一般的楚人还要强。

  “二百万人……”

  呼延毕听到这个数字,神情更暗澹了。

  如今他们雪原各部,在丢了西凉三郡,丢了河西郡,丢了大半个陇西郡后,剩下的部落人口加起来,也不知有没有两百万人。

  或许可能只剩百万人出头了吧。

  叹了口气,呼延毕不去想这个让人伤心的事情,而是看着自己叔叔问道:“海叔,你说楚帝会接受我们的归附吗?”

  呼延海直接了当的点头:“当然会接受。”

  呼延毕不解:“为什么?”

  呼延海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笑道:“如今我们雪原各部还有二十万勇士,还有五位先天。这样一股强大的力量,只要楚王还有用兵中州的想法,就不会白白拒之门外。”

  说完,他想到什么,又道:“而且我们雪原蕃人,也并不是没根基的。灵女大人可还在楚帝后宫,而且这两年还为楚帝诞下了两位子嗣,被晋为皇贵妃,地位仅在皇后之下。

  有灵女大人在,楚国就是我们的后盾,楚帝就不会拒绝我们。”

  呼延毕若有所思:“海叔说的不错,有灵女大人在,我们确实不必忧虑。”

  其实对于那位传说中的灵女,呼延毕并不认识,也没有见过。

  因为对方出嫁楚国的时候,他本人还没出生呢。

  但对于灵女为了雪原各部,以神女之尊嫁于凡人,为蕃人带来了楚国这个强大盟友的伟大事迹,雪原子民还是感激万分,广为流传的。

  这些年,楚国对他们雪原蕃人的尽心帮助,也很难说其中没有灵女的功劳。

  所以他们也是有靠山的。

  而且,虽然雪原这些年在西北接连吃了败仗,土地丢了一郡又一郡,甚至现在连最后栖息的陇西郡,都快保不住了。

  可这并不意味着蕃人很弱。

  如今蕃人之所以接连吃了败仗,主要原因还是来自北方草原蛮族的冲击,太多太大了。

  从整个北方草原上,这些年足有上千万草原蛮人,朝着雍西五郡冲击。

  而与之相比,草原蕃人却在此前与周国、西凉国的战斗中,已经流尽了血,人口只剩下三四百万。

  在面对实力足是自己数倍的草原蛮族,最终挡不住也很正常。

  实际上,在近些年和草原蛮人的交战中,雪原蕃人还是极其英勇的。

  为了保卫自己的新家园,雪原各部战死了七十余万人,几乎将族中的男丁死尽。

  先天宗师也死了五位,其中光是四王部落的王者,便有三人。

  大摩教的灵主也死了。

  战事之惨烈,简直令人触目惊心。

  而他们的战果也极其辉煌。

  死在蕃人手中的草原蛮人,便有近两百万,先天宗师也陨落六位,几乎打断了草原蛮人的半个嵴梁。

  如今蕃人纵然输的快要全都归附楚国了,可那些草原蛮人,又好到哪里去?

  呼延毕来楚国前,可是隐约听闻,西域戈壁上的那些部落国度,似乎也有一些受到寒潮影响,有着向东边迁徙的打算。

  十五年前,他们雪原蕃人赶走了周人,在雍州河陇安家。

  八年前他们又熬走了西凉人,占据了雍州西部五郡。

  如今他们雪原蕃人,被草原蛮人赶走了,落得个仓皇投奔楚国的下场。

  嘿!

  且看再过十年,那些赶走他们,在雍州西部五郡安家的草原蛮人,又是何境地?

  呼延毕心中这般想着,对于投靠楚国之事,再无任何芥蒂。

  西北那边,根本就是个死局,如身处中州的梁国一样,成了漩涡中心。

  各方势力,在河陇二郡轮番登场,你方唱罢我方休。

  无数人埋骨此地,用鲜血浇灌土壤。

  他们雪原蕃人能从此地脱身,进入楚国,保全性命传承,也未尝不是件幸事。

  不然难道真要为了那所谓家园,是进最后一个蕃人不成?

  这时,前方队伍又开始动了。

  却见领队的楚官,已经和城门校尉协调好,打开了侧门。

  此时带着队伍,从新开的侧门进城了。

  旁边正在排队的行人商旅见此,不由一个投来好奇羡慕的目光。

  呼延毕望着这一幕,蓦然生出一股希望。

  ……

  楚皇宫,勤政殿。

  “陛下,蕃人使者已经在城内使馆安顿好了。”

  孙思文从外间走入,将蕃人使者的消息带来。

  “哦,熬了这些年,这些雪原部落终于想明白了,知道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道理人吗?”

  陆渊停下批阅奏折的笔,不是抬起头来笑道:“不过,其实想想也挺好的。这些年有蕃人顶在河陇,是他们帮我们挡住了草原蛮人,使之不能为患西北边境。

  现在蕃人撑不住了,要将西北让出去。

  那些蛮人得了河陇二郡,声势定然大增,我楚国先前一直帮助蕃人,那些草原蛮子对此可是恨的牙痒痒了。

  现在他们和我楚国接壤,说不定就会出兵袭扰我汉中郡,以此为报复。”

  自当初应蕃人请求,出兵河陇,帮他们抵抗西凉国时。

  以蕃人作为西北屏障,护卫汉中郡,就成了楚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而自从八年前,黄欣终于耗死了西凉国,将这个原本有机会崛起的西北小强国,给硬生生的拖垮。

  五年鏖战中,西凉国数次强攻桃水防线,结果都受挫于坚城之下,难以突破楚军防线。

  而楚军又联合蕃人,在每年春种秋收之际,次次派出二三十万骑,分作数十上百股散兵,杀进西凉国内,到处骚扰肆虐,阻其耕种。

  五年下来,西凉国便民困兵乏,甚至还爆发了两次饥荒,饿死了数十万人。

  再加上寒潮和兵灾影响,这个西北小强国本就有限的国力,迅速衰退萎靡着。

  只撑了五年,便维持不下去。

  投降的时候,举国人口已死了百万,仅剩下不到三百万人,其中兵马已不足五十万。

  不得已下,为了活命,西凉国只能向楚国投降。

  于是陆渊便下令,将整个西凉国民,都迁徙到扬州,安置在了西川、汉中、襄阳等地。

  其国中兵马,则拣选出了十万精锐,并其国内剩下的四位先天宗师,一起编入了楚军序列。

  就这样,西北小强国西凉,便被楚国吞并。

  而吞并了西凉之后,陆渊则将西凉国的三郡之地,分给了蕃人,以奖励他们的功劳。

  同样也是想让蕃人控制西北,为楚国守好边疆。

  毕竟那个时候的蕃人,经过连番血战后,人口只剩下了三百多万,就算全民皆兵,能够动员出的兵马,最多也就七八十万左右,根本翻不起什么气候。

  用这样一个弱族守边疆,既能屏蔽西北,阻拦其它向雍西迁移的蛮族。

  楚国也不用担心蕃人做大,可谓两全其美。

  不过利用了蕃人八年,眼下看来,在草原蛮族接连入侵之下,对方也是撑不住了,现在想着归附内迁。

  “汉中险固,西有陇山之险,北有雄岭阻隔,中间道路难走,大军不可通行。

  那些草原蛮族,不过倚仗骑兵之利,方可纵横河陇。

  可陇山之中,人的双腿尚且难行,又何况跑马?”

  孙思文听到陆渊调侃,也是捋须笑道:“那些蛮人不来还好,他们要是敢来,有黄欣真人领着二十万雄兵镇守汉中,必叫他们有来无回,尽皆葬身在陇山之内。”

  陆渊哈哈一笑:“孙兄说的不错。经历这些年休养生息,我大楚雄兵已有二百万,先天宗师四十二人。

  地有十郡十八国,户口四千余万。

  此等雄厚实力,区区几百万草原蛮人,何足道哉。”

  言语之中,陆渊尽是自信骄傲。

  自从他整合了江东二郡,收降了宁国君臣后,楚国治理下的扬州,就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尤其是在岭南四郡六百万人,以及西凉国三郡三百万人,陆续迁到江北江南各地后,楚国控制的十郡人口迅速增加,地方府县得到了大力开发。

  如今不过十余年,除去分封的藩国外,楚国境内的扬州、雍州各郡,已经迅速恢复了往昔繁华。

  甚至比起前周、前越盛世,都还要胜过几分。

  现在的楚国,境内可谓阡陌纵横,村邑遍野,道路鸡犬相闻,城中商肆遍地,百姓安宁,文武昌兴。

  所谓太平盛世,也不过如此了。

  而作为开创了这个神武盛世的人,怎么可能不感到欣慰自豪。

  ‘眼下这片盛世,是我打下的。这数千万黎庶,是我庇佑的。江南的乱世,是我终结的。’

  陆渊心中这样想着,脸上笑意更甚了。

  “陛下之功,楚国之民,莫不感恩戴德,坊间已有人将陛下称为千古一帝。”

  见自己好友颇为自得,孙思文恭维的说了一句,然后拱了拱手,问道:“陛下,蕃人请求归附,我大楚是否要接受?”

  陆渊理所当然道:“接受,当然要接受。白送上来的人口兵马,怎么可能拒之门外?”

  他沉吟一下,然后道:“明日上午,你将那些蕃人使者带来,朕接见他们。”

  “是。”

  孙思文点了点头,一口应下。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