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爱做什么就做什么,你们何苦让我劝他?”
林妹妹习惯性顶了宝姐姐一句后,就冲着苏明哲瞥了一个白眼,用她那清脆好似溪流般美妙的声音,浅笑道:
“再说了,二哥哥今日或许不想,但是到了明日,他自己就想通了。亦或者,今日让大家劝得心动了,但是到了时间,却又不想了。”
林妹妹说了一通好似绕口令的话,这才缓缓起身,又冲着苏明哲道:
“今天坐了一天,有些乏了,我要走了,你走不走?”
“林妹妹既然要走,我自然也要走。”
苏明哲好像是林妹妹的跟屁虫似的,和大家打了声招呼,就跟着去碧纱橱休息去了。
留下李纨、三春、薛宝钗几人面面相觑。
过了片刻。
还是李纨回过神来,冲着薛宝钗道歉道:
“宝钗妹子莫怪,玉儿年纪小,她和宝玉一向如此,尤其是宝玉,以往都是无法无天的混世魔王,还是玉儿来了以后,这才收敛了性子!”
“嫂子这话见外了,都是一家人,我怎么可能会怪罪他们呢!”
薛宝钗心里怎么想,肯定不会说出来,毕竟,他们薛家现在寄人篱下呢。
大家只是看她一双漂亮妩媚的大眼睛,忽闪忽闪,一点都生不出恶感。
另一边。
苏明哲跟着林妹妹到了碧纱橱,刚一进屋,就迫不及待把林妹妹抱在了怀里。
因为是炎热夏日,林妹妹也只穿了一件对襟外衫,里面就是肚兜,被男人抱在怀里,肌肤相亲传递来的温度,立刻就让两人燥热起来。
“莫作怪了!”
林妹妹身子娇弱,被男人紧紧搂住,片刻功夫,就有些透不过气来。
由着男人亲昵了片刻,林妹妹坚持不住,只能挣脱开,躺在了竹塌上:
“二哥哥,你要抱,就去抱紫鹃吧,那丫头身子不仅凉凉的,还滑溜溜的,抱起来很舒服!”
“姑娘――”
紫鹃虽然早就把自己当成苏明哲的屋里人,但是,自家姑娘还没嫁给苏明哲呢,自己怎么能让他沾自己便宜呢?
“好了,我不说了,我要睡个午觉,你们都不要打扰我!”
林妹妹向来是管杀不管埋。
苏明哲眼看这丫头真睡着了,只能和紫鹃告辞,回自己院里,找袭人、晴雯几个丫鬟玩耍。
转眼又是月余时间过去。
眼看七月院试在即。
远在扬州的林如海忽然派人送来三封书信。
给贾母的信中,主要是问好,报平安,然后就是感谢贾母对女儿林黛玉的照顾。
住在荣国府的半年里,林妹妹多病的身子养好了,而且看林妹妹写的家书,林妹妹有了很多玩伴,性子开朗了许多。
林如海作为父亲,自然要感谢一下。
而给林妹妹的书信中,则是嘱咐她要乖巧听话,不要任性,不要和姐妹们闹矛盾。
最后给贾政的书信,就写了很多很多。
除了正常的问候外,重点是对苏明哲的感谢和嘱托。
过年前后,苏明哲先后派人送了五份丹药,其中有培元丹,有补气丹,有辟邪丹,还有祛毒丹。
这些丹药都帮了林如海不少大忙。
林如海不好直接给苏明哲写信感谢,只能在给贾政的书信里表示一下。
最后,林如海表示,他在扬州也听说,苏明哲拿了长安府试榜首的事情,在信中就叮嘱苏明哲在拿下秀才功名后,不妨尝试一下今天的乡试。
顺道,林如海还寄来了不少书籍,以及南方科举大省的试卷,以及各省乡试解元的答卷。
“瑛儿,你姑父对你期望颇高,你可不能辜负他的信任!”
贾政看完书信后,就对妹婿的话,深以为然,当即把儿子叫来,先是问了备考院试的事情,随即就让苏明哲做好准备,只要拿到秀才功名,就要报考今年的乡试。
“孩儿记住了!”
苏明哲看了一眼书信,满脸无奈。
自己虚岁才十四而已,今年如果成为举人,难不成明年真要去参加会试吗?
想到自己的纨绔生活就要宣告终结,苏明哲满心地不情愿!
贾政才不管那么多,他只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天资聪颖,只是比较惫懒,需要自己多加督促和鞭笞才行。
“瑛儿,从今日起,你就少去后院,吃过早饭,就来荣禧堂这边学习。我已经托人请了一位进京参加明年会试的举子,对方答应来家里教导你一个多月。”
苏明哲面对父亲殷勤叮嘱,只能应喏。
贾政找的举子,来得很快。
第二天,这位来自闽省的解元,就过来了。
这位闵省三年前的解元,姓林,名靖,字药师。
贾政本想让儿子行拜师礼,直接被林靖拦住了。
“贾大人,学生学疏才浅,来之前就讲过了,是听闻二公子才名,愿意进府与二公子共同商讨学问,这‘老师’是万万不能拜的!”
林靖可不是傻子,他也只是一个举子罢了。
如果苏明哲在今年八月乡试中举,两人就是同样身份。
到了明年会试,苏明哲运气再好一些,比自己名次高一些,那自己这个一月之师,就会成为士林笑柄。
贾政又劝了两句,林靖却是执意不肯接受‘拜师礼’。
无奈之下,苏明哲行了一礼,林靖回了半礼,两人以师兄弟互称。
随后,林靖入住前院,苏明哲和他每日在荣禧堂学习。
几天时间,转眼即逝。
这天到了院试头场时间。
与县试、府试的分卷考不同。
参加院试的人,不分年龄大小,试卷一律相同。
七月初六,初场考试《五经》义二道,《四书》义一道。
七月初九,二场考试论一道。
七月十二,三场考策一道。
三场考过,最优者,被赐‘生员’功名,也就是所谓的‘秀才’。
苏明哲和县试、府试一样,轻松答题。
七月十五日,放榜。
‘贾瑛’这个名字,再次名列榜首。
林靖得知,立刻朝着苏明哲道喜:
“恭喜师弟,再拿下一个案首,若非那长安县令避嫌,师弟怕已经是大庆一朝为数不多的‘小三元’了!”
苏明哲听了,谦虚笑道:
“师兄过奖,这考试除了要有实力,还要讲究运气,前朝的唐伯虎和汤显祖,那都是一时英杰,却都没能榜上有名!就是阳明先生,也是落榜几次,才能折桂蟾宫!我不过是丢失一个案首而已,真没什么要紧的!”
苏明哲表现得非常大度。
但是,荣宁二府的人却是愤愤不平居多。
那可是‘小三元’啊,差一点就被自家宝二爷拿到手了。
都是因为该死的长安县令!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