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节 大龙茶一斤的威力

  孟之祥复职,关键在于一个文官和一个TJ。

  殿中侍御史洪咨夔是始作俑者,他准备调任吏部侍郎兼给事中,调令已经下达,但他没有上任。

  因为他要看着朝廷是如何处置孟之祥的,要是让他不满意,他就不会到吏部接任!

  洪咨夔与孟之祥前世无仇,今世无怨,更没有每月弹劾指标的压力,之所以弹劾孟之祥,主要出于文官的偏执:不能让武将出头,谁冒头就弹劾他,让他接受教训,从此循规蹈矩!

  文官弹劾武将是件事吗?

  根本不是件事!

  不为什么,想弹劾他们,就弹劾他们,就是这么简单。

  崇文抑武不是说笑的,体现于文官的一份份弹章,皇权特许,风闻奏事,不必讲究证据,上了弹章,武将唯有唾面自干,坦然接受而不得有任何怨言!

  吏部重要,比如各路、各军州地方大员出缺,哪怕是春节正月,衙门封印,报到吏部后如何处理,都得火速上报给官家。

  前任吏部侍郎已经调走,他的位置空缺,而洪咨夔却不去接任,吏部工作就此停摆。

  然而台谏诤诤风骨,洪咨夔说不走就不走,谁也不敢劝说他,但又不能处置孟之祥,孟之祥也是有后台,他的后台没帮他说一句话,就是任由朝廷处置孟之祥。

  一旦处置了,下次蒙古人来,谁都别想叫孟之祥去欢迎那帮大爷!

  否则,朝廷还要脸不要脸的?你不要脸,我们还要脸呢!

  僵持中,这天因为福建路市舶司的一桩贪赃枉法大案,使得政事堂、台谏、刑部等官员在正月衙门封印期间也紧急入宫,觐见皇帝,商议处理意见,殿中侍御史洪咨夔既没卸职,还是台谏的大佬,也奉诏进宫。

  一直谈到中午时分,众官员这才离宫,洪咨夔被宫里的一位公公给叫住了。

  那个TJ年约三十多,面白无须,声音轻柔地道:“奴婢皇城司许征见过洪御史!”

  TJ施了一礼,而洪咨夔不过是欠欠身作答道:“许先生,有何见教?”(对皇帝身边读书明理的近侍卫内臣称为先生)

  本朝TJ权势不显,洪咨夔更是为人坦荡荡,并不害怕皇城司。

  “洪御史,奴婢想和您说件事儿!”许征道。

  “请讲!”洪咨夔作个手势道。

  “年前蒙古人来,入住班荆馆,官家一直龙体安康!”许征轻声道。

  然后作揖道:“奴婢的话讲完了!谢谢洪御史给奴婢讲话,奴婢告辞!”

  “许先生,请!”洪咨夔颌首道。

  许征离去,洪咨夔若有所思。

  当天下午,他先到御史台,卸任殿中侍御史,再到吏部,接任吏部侍郎兼给事中!

  听闻此事的一些官员都说:“TJ也是忠臣啊!”

  许征说话甚有技巧,他没给孟之祥直接说话,而是把难题抛给了洪咨夔,任他选择。

  是执着本心,坚持要朝廷处置孟之祥呢?

  还是以君父为重,让君父身体安康呢?

  最终洪咨夔还是以君父为重,没再坚持处置孟之祥。

  如此,难题迎刃而解,孟之祥顺利复职,被官家召去参与正月十五的临安元宵节侍卫工作了。

  元宵佳节,又名“上元节”,从年十四一直到年十八,临安府大放花灯五天,是“金吾不禁”,城门大开,彻夜不闭,街上也没有宵禁,市民可以彻夜不归,农民可以自由进城,大家开开心心地看灯展。

  火树银花不夜天,兄弟姐妹舞翩跹,除了看灯,还可以看花,除了看花,还有各种表演,边看表演,边吃东西,街道边摊贩林立,任君饱食!

  花市满街灯火,亮得恍如白昼!

  “和宁门”是皇宫的北门,有三重门,每重“皆金钉朱户,画栋雕甍,覆以铜瓦,镌镂龙凤飞骧之状,巍峨壮丽,光耀溢目”,门上还筑有御楼。

  就在和宁门前一带,有连绵不断的灯山,还有官方组织的百戏班子,在年十五晚,皇帝会亲临和宁门御楼观戏,与民同乐,老百姓们可以在禁军之外观看节目。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民间自发组织的灯会,大小不一,张灯结彩在大街小巷、商家、寺庙等处,整个临安府处处灯光闪耀,美不胜收!

  孟之祥登上了和宁门观灯,入目处是一片灯海,人声鼎沸,大宋的繁华可见一斑!

  不过他只是看看而已,这五天五晚他与殿前司、步军司的同僚们责任重大,他们联同临安府要承担起安保的责任来,不得有任何马虎。

  “金吾不禁”带来的安保压力沉重,孟之祥表现得非常老实,不白天睡觉,晚上值班,日夜颠倒,五晚都没缺过。

  还是发生了一些事情,人最多的“北瓦”,一位不知哪来的好汉,喝酒喝多了,发起酒疯来,身上发热,赤条条地当街撒泼,见到女人就拉拉扯扯,他力大无穷,临安府的官差不能止,捉不了他,用网也被他反拉过去。

  官差们也不是完全没法子,比如出刀子捅杀和放箭,但喜庆日子,能不见血就不见血,毕竟那厮不是造反。

  孟之祥带队经过,着部下出手,军汉大力,用网将其网住,缚在大竹筒上扛走,那厮已经是酣声如雷了!

  除此之外,无甚大事发生,毕竟元宵放灯已经办了很多年,官军和官差都很有经验了。

  辛苦地过了五天,元宵放灯结束,一众保安人员都得到了官家的赏赐,其中临安府知府薛琼和通判殷庆伟;主管殿前司公事郭晓兵、殿前司“干办公事”赵贵禄,殿前司“准备差遣”胡得胜和主管步军司公事沈千里、步军司“干办公事”陶文龙、步军司“准备差遣”孟之祥等人,因办差得力,皆得到朝廷赞赏,各被赐大龙茶一斤!

  赵贵禄对孟之祥道:“七郎,这次被赐大龙茶,是托了你的福!”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爱喝茶,宋代皇帝则特别喜欢赐给大臣茶叶。

  最开始的时候,皇帝只是把茶叶赏赐给皇亲国戚以示恩宠和亲近,后来随着贡茶品种的增多,社会饮茶风气的盛行,便开始把茶叶赏赐给大臣,甚至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茶库,来掌管赐茶。

  比如,苏轼曾于元佑七年以端明殿学士、守礼部尚书的身份得赐大龙茶一斤,写诗记录:“乞郡三章字半斜,庙堂传笑眼昏花。上人问我迟留意,待赐头纲八饼茶。”

  从诗中可以看出被赐茶的苏轼有多高兴。这不能怪他没见过世面,实则是因为,在当时,赐茶被看作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能够获得皇帝赐茶,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赏赐的茶叶也是有等级之别的,皇帝用于赏赐大臣的贡茶种类很多,除了龙凤贡茶外,还有京铤、的乳、石乳、白乳、腊面、头骨、次骨等品种。

  不同身份地位的大臣,获赐不同种类的茶叶,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不能随意僭越:“龙茶以供乘舆,及赐执政、亲王、长公主,其余皇族、学士、将帅得凤茶,舍人、近臣赐京铤、的乳,而白乳赐馆阁。”

  由此可见,只有宰相、枢密大臣这样极尊贵的高官才能享有珍稀茶叶的赏赐,比如大龙茶。一般大臣得到的茶叶赏赐大多是寻常的贡茶,

  这次得赵贵禄和孟之祥等人得赠大龙茶,其他官员都没什么事情,应该是针对孟之祥而赠,但又不能让孟之祥太特殊,干脆让其他臣将都沾光了。

  被他一说,孟之祥有如惊弓之鸟,连连摆手道:“无关我事,无关我事!”

  心忖他X的,朝廷这样打一巴掌给一甜枣的把戏烦不烦啊!

  ……

  话说回来,大龙茶一斤带来的好处就是襄阳府通判谢广堂赔偿了孟之祥三百贯!

  去查封孟之祥产业的官差被谢广堂重重治罪出气,气得官差们在背后痛骂谢广堂人渣!

  此事一经传开,谢广堂的官声和人望大跌,连带着赵范也被人取笑,识人不明!

  而鄂州兵马钤辖赵柏宇则暗自庆幸,与襄阳不同,孟之祥在鄂州是重资本投入,开办了“丰顺”面食店、“干饭人”饭店、酱场、养猪场、养鸡场、食品厂以及弓箭店等,当时他被停职,赵柏宇想对他的产业下手,想过后还是等等看,结果听闻孟之祥复职,又被赐大龙茶一斤,这下赵柏宇成为孟之祥的好兄弟了!

  第三卷完,请看第四卷“宋蒙之战”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狠宋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