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强的话,让项东方深以为然。
“我明白了,社长的意思是驱之以利,既通过让大家承包这种便利亭,来给那些不事生产的职工谋一个收入更高的新差事,从而让三产职工这潭死水重新活起来?”
“没错。”曹志强呵呵一笑,“就是这个意思。”
项东方叹口气:“真是为难您了,为了给广大职工谋福利,竟然想出这种主意。”
一听项东方这话,曹志强就知道对方误会了,以为自己是为了给职工谋福利,才绞尽脑汁想出这个点子。
其实真不是。
曹志强是先想到便利亭这个主意,想要填补便利店这个空白,进而为自己谋财,顺便才想到用机械厂的三产职工充任便利店的职工,完成三产职工的转型。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这个年月,公有制经济还是占绝对优势,私人经济并没放开。
也不能说私人经济没放开,毕竟个体户也算私人经济,这个时期是允许个体户经营的。
但个体户的雇佣人数跟经营规模严格受限,注定了买卖做不大,不可能做这种连锁便利店一样的生意。
好比李有福,他在被曹志强收编之前,其实力已经是一个大型的区域批发商了,但还是只能顶着一个个体户的名义,偷偷摸摸的做批发事业。
原因就是国家现在没有开放私人经济,私人最多只能干个体户,无法开办规模更大的私人公司。
现在国内所有的公司,不是国有就是集体,要么就是合资,包括中外合资,集体跟个人合资等等,反正就是没有一家私人性质的公司。
公司就是招牌,没有公司的名义,你就没有资格去做正经买卖。
好比曹志强现在要做的书报亭性质的便利亭连锁,规模这么大,目前只能是国企性质的单位来推行,否则就是违规违法。
然后呢,曹志强有钱有项目,但缺人缺招牌,而红光机械厂,恰恰填补了人手跟招牌这些空缺。
实际上,按照原先的规划,曹志强是想继续招募广大个体户,来承包这些便利亭的,这样一来还能先卖一波便利亭,收一笔加盟费。
但后来他发现,那些半路收编的个体户啊,其实不太靠谱,至少目前看来不太靠谱。
最大的问题,就是那些个体户懒散惯了,对私人利益看的很重,很难服从统一领导。
红光机械厂的三产职工就不一样了。
不管怎么样,三产职工好歹也是工厂正式职工,哪怕后来懒散了,但骨子里的组织性纪律性还是有的,用厂规来约束这些人,比约束那些个体户更容易些。
但这都不是真正的原因。
毕竟个体户虽然自由惯了,但只要给他们把利害说清楚,他们未必不会接受统一领导。
真正的原因,是曹志强想要通过这件事,把机械厂的三产职工转型也一起做了,减轻机械厂的财政包袱。
只要曹志强做成了这件事,那他于机械厂就是有大功之人。
尤其是广大的三产职工,他们只要通过便利亭这个项目,得到了真正的好处,那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就会自发用户曹志强这个始作俑者。
红光机械厂的干部职工中,三产人员才是占绝对多数,而红光机械厂作为一个国有企业,在这个时期,拥有广大职工的拥戴,某些时候比领导任命还管用。
换言之,曹志强只要获得工厂占绝对多数职工的拥戴,那让他当书记恐怕不行,但当上新厂长的话,并非不可能。
一旦曹志强当上红光机械厂的新厂长,那他能做的事情就太多了。
这么说吧,在李厂长等人眼里,红光机械厂是一个沉重的包袱,舍不得丢,却又保不住。
但在曹志强眼里,红光机械厂是一个妥妥的优质资产,有机会成为一个国有企业的厂长,完全控制一个国企,在这个时期来讲,那好处不是一般的多。
而且,不管承认与否,曹志强现在已经跟红光机械厂深度绑定了。
红光出版社也好,华夏音像公司也罢,从根本上说,都是依托红光机械厂的。
一旦红光机械厂没了,红光出版社也好,华夏音像公司也罢,都成了无根之萍,要重新被某些不知道哪来的单位跟个人去瓜分,而这,是曹志强绝对不能容忍的。
也就是明白了这一点,所以此时的曹志强,对于改造红光机械厂的事情呢,比李厂长还上心。
可以这么说,哪怕李厂长反悔了,不让曹志强当厂长,曹志强也要保住红光机械厂。
毕竟保住红光机械厂,就是保住红光出版社跟华夏音像公司,就是保住了曹志强的基本盘。
红光出版社是红光机械厂的全资下属单位,只是被以优惠的条件承包给曹志强而已。
一旦红光出版社没了,那个承包合同自然就作废了,曹志强大概率不可能继续在出版社里一言九鼎,自然也不可能再在出版社里搞那种对他本人特别优惠的分成稿费了。
曹志强现在的财富怎么来的?大部分都是靠分成稿费来的。
一旦不能分成稿费了,那曹志强等于少了一个巨大的财源。
同样道理,华夏音像公司呢,是一个国企性质的合资公司,红光机械厂占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曹志强只有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
只要红光机械厂还是李厂长说了算,李厂长还各种照顾曹志强,那华夏音像公司就等于是曹志强个人的。
可一旦红光机械厂没了,那属于红光机械厂的股份,估计就要被其他单位接收,到时候还会不会继续让曹志强当一把手,那就不好说了。
所以啊,哪怕为了出版社跟音像公司这两个下金蛋的鹅,曹志强也不能放弃红光机械厂。
就好比现在,哪怕按照原先的承包合同,曹志强承包的红光出版社,没有义务给机械厂上缴大批定额之外的收入,但为了补贴机械厂广大职工的工资,红光出版社还是以借款的形式,从出版社的公账里,拨出一部分资金给机械厂,用来给机械厂的工人补贴工资。
毕竟从六月份开始,政府只给机械厂一半的财政补贴,这部分补贴主要是针对工人工资的,如果没有出版社的补贴,补齐那另一半,那机械厂的大部分职工都会不满。
好在补贴工人工资的部分不算多,这个月才二十多万,对于现在动辄进账上百万的红光出版社来说,只是毛毛雨。
之所以只有这么少的补贴,这主要也是因为曹志强的所谓补贴,只是给工人补上缺失的薪水。
至于工厂生产的其他生产资料,比如生产所需的电费、水费、原材料等费用,其实不用曹志强出钱,那都是赊账的。
因为现在的机械厂等单位,依旧还是计划经济,所有的生产都是按照计划来。
所以像水电费,还有工人服装、伙食费以及钢锭等生产资料,都是可以不给钱,向上面打申请,凭条要,然后上面统一调拨的。
等机械厂完成了生产计划,上面自然也会根据你完成的情况,来决定是不是给你奖励。
换言之,整个生产过程中,像红光机械厂这种国企,本身是很难截留多少利润的,他们只是整个生产环节的一部分,只需要按计划生产,其他像调拨原材料、调拨水电,还有之后的产品销售,都不需要他们操心。
反倒是三产,里面有很多截留利润的操作,这也是为何很多小工厂也五脏俱全的原因,实在是办三产好处太多了。
但都办三产,时间一长,就会形成巨大的财政包袱,而国企的性质,决定了政府不能不管职工,所以一旦这个工厂的利润不足,政府为了养活职工,只能不断拿财政补贴工厂,逐步形成恶性循环。
实际上在八十年代初,国内已经有很多工厂陷入这种入不敷出的窘境,导致这些国企工厂所在的政府,都都为了这些工厂而掏空了当地财政。
也正因为这些原因,后来才不得不进行一系列改革,比如双轨制就是其中之一。
实行双轨制后,企业不再只是提线木偶,只能按计划生产,而是做够计划的,还可以在计划外,额外生产一部分产品,然后自主拿到市场上,以市场价销售,赚取必要的利润。
这种拿到市场上销售的部分,是工厂自己说了算的,但也需要有工厂批条才行。
也正因为这样,倒腾批条,成了八十年代中期一个非常赚钱的行当。
换言之,红光机械厂只要能挺到八四年年底,等双轨制政策一出,那么这个厂的财政状况瞬间就能改善。
毕竟在八十年代,钢材在市场上还是抢手货,根本不愁卖。
更别说,红光机械厂作为一个主要给军工供应产品的工厂,其生产技术本就比一些普通钢厂强。
别的不说,就说坦克履带,这时期国内能生产的没几家,而红光机械厂呢,恰好就是生产坦克履带的厂家之一。
坦克履带这玩意儿虽然市场狭窄,但拖拉机也需要履带啊。
一旦双轨制开启,随便转行一下,搞个拖拉机履带,那还不卖疯了。
再说了,能做坦克履带,做螺纹钢等粗钢产品啥的也不在话下。
好比这次,曹志强只是让机械厂抽调一批人,按照他设想的样子制作一批便利亭,他们很快就制作出来了,而且做工精良,不愧是有大量高级技工的国企单位。
你要换了别的单位,恐怕还真做不好。
因此,在曹志强眼里,步履维艰,几乎就要没了的红光机械厂,其实是个非常不错的优质资产,只是李厂长等人身在局中,看不透未来,才那样的失魂落魄,患得患失,进而病急乱投医,让曹志强钻了空子。
当然,董书记跟李厂长肯如此信任曹志强,也不单纯是为了工厂,主要还是为了他们自己。
别的不提,就说出版社每卖出一部书,董书记跟李厂长俩人每人都要分利润的一成,那可是妥妥的几十万。
在如今这个时代,这可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恐怕当初的李厂长,也没想到利润的一成,居然会有这么多钱吧。
这么多钱,那可是相当烫手的,可这是私下口头协议,一切都是看曹志强个人。
一旦曹志强不肯给,那董书记跟李厂长可就拿不到那笔钱了。
当然了,正常情况下,曹志强不可能不给钱,毕竟他还需要董书记跟李厂长的支持。
那每人一成的钱,说白了就是买大腿的钱。
只要董书记跟李厂长还有权力,还能罩着曹志强,曹志强就一定会给钱。
所以哪怕为了退休后安享晚年,董书记也罢,李厂长也好,也一定要在退休前死死保住曹志强,并且在退休之前,把曹志强推上去当厂长。
只有这样,等董书记跟李厂长退休了,才能继续享受曹志强的孝敬,要不然,曹志强凭什么给钱?
但这都有个前提,那就是红光机械厂必须在。
红光机械厂在,董书记跟李厂长就有权,曹志强也能安心的借壳上市,不,赚钱。
可机械厂要是没了,那大家都一拍两散,谁也别玩了。
所以保机械厂,是大家的共识。
出于这个目的,曹志强才想到让机械厂的三产职工,去填充便利亭项目,进而完成一部分三产职工的转型,减轻机械厂财政负担的同时,增加大家的收入。
曹志强都想好了,这个便利亭项目,会单独成立一个合资公司,依旧是曹志强个人与红光机械厂合资的项目,依旧是机械厂百分之五十一股份,曹志强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
这也是为了有个保险。
因为万一最后机械厂真的不行了,那曹志强好歹还有便利亭项目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依旧有很大话语权,不至于白忙活一场。
当然了,便利亭项目呢,虽然这时期一定能赚钱,但如果只是单纯从曹志强个人赚钱的角度上看,其实利润不高。
曹志强看重的,其实是便利亭连锁的渠道优势。
因为一旦大街小巷都是这种便利亭,等于多了一条自己的发行渠道。
今后曹志强再想发行自己的图书、杂志以及唱片录音带啥的,都不用全看新华书店这些单位的脸色了。
甚至是,如果便利亭发展大了,在全国各个大城市都形成连锁,那形成的规模效应,就会产生另外一个质变,成了一个变相的快递产业了。
等有钱了,再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市中心圈地买房,继续以这种形式搞固定分店,那不久的未来,可就是利润可以媲美甚至超过新华书店的超级连锁企业了。
没错,后世的新华书店看似不赚钱,实际上新华书店在后世是最赚钱的书店连锁,啥都不用干,年营收就一千三百多亿,利润超过一百五十亿。
新华书店凭啥那么赚钱?不就是凭着掌握着发行渠道,能发行图书,还有能提供服务嘛。
而且新华书店还有地产项目,往往在各大城市核心地段都有大楼,每年光靠租金都能赚的手抽筋。
所以,美玉在前,曹志强的便利亭项目,凭什么就不能做的比新华书店更好?
别看现在只是个便利亭,那只是暂时手头缺钱。
等便利亭这个项目一成,展现出了一定的功效,比如能在给广大市民提供便利的同时,提供大量工作岗位,吸纳大量闲散劳动力,且收入也不错的话,那他就可以拿着这个项目去找银行贷款,还得是低息贷款,甚至是无息贷款那种。
拿到贷款,他就可以趁着现在房价低迷的情况下,在一些大城市提前圈地盖楼,从便利亭进化成便利店。
前期不需要太多,只需要在北上广深这四个城市的核心地段,先各自盖一批便利店。
一旦凭着这个项目占位成功,在北上广深这四大城市核心地段占好坑位,那曹志强今后手握几百套一线城市的核心地产,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
说白了,这个项目本身的利润高低并不重要,关键是靠这个项目去圈钱圈地圈渠道。
只要通过这个便利亭的项目,掌握一条新的发行渠道,那他最后一个环节就打通了。
到时候,只要曹志强能源源不断的生产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比如原创的好图书跟好唱片,那他就可以做到个人利润的最大化,并进而形成一个真正掌握文娱渠道的大亨。
换言之,便利亭是一座海中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也就是便民服务之类的,只是这个庞然大物的冰山一角。
掩埋在水面之下的大部分,才是这个项目的核心所在。
说的更直白点,便利亭项目的主体,就是商业物流、文化发行跟商业地产这三大板块的结合体,其中商业地产是核心。
做的好了,今后完全可以继续拓展成百货连锁,超市连锁,影院连锁、仓储物流等行业,进而变成一个触角遍布全国的巨无霸。
毕竟便利亭这玩意儿看似简单,但延伸性太强了。
当然了,现在搞地产显然不合适,毕竟还不到时候。
但是只要项目过硬,提前圈地盖楼却是可以的。
正好,现在盖楼的成本很低,而且政府也是鼓励盖楼的,尤其是鼓励盖商业地产。
所以曹志强很有信心,只要便利亭项目推广的好,展现出一定的先进性跟便捷性,就可以拿着这个项目去忽悠市领导,然后顺利拿到低息贷款跟好地段了。
这也是变相提前开启房地产了。
当然,这些深入的东西,就不需要跟项东方等人说了。
就让对方继续认为,自己这么做的初衷,是为了给广大职工谋福利好了。
把便利亭项目的定位搞的高大上一点,总不是坏事儿。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